实践--让自己可持续发展-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学生还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表达,常常为了叙述一件事情说了很多与之无关的废话,可还是说不到点子上,俗话说:劲儿要用在刀刃上。如果不能将精力放在重点问题上,那和做无用功又有什么区别呢?演讲不仅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勇气和自信,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有相当大的提高。也许只需要几分钟,也许只是一个简单地不能再简单地小故事,但若想将它们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还是需要做出充分地准备的,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表达感情,如何才能引人入胜,这些问题都要经过细致的研究。很多渐渐喜欢上演讲的中学生都表示,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中学生还处在上学的阶段,因此演讲对于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大有好处。演讲就必须准备演讲稿,这些演讲稿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例如演讲稿中有趣的小故事和具有励志作用的名人警句,都能让他们在作文上少了几分忧虑。他们不仅尝到成功的喜悦,也会为自己在班上的表现而高兴、信心百倍。因此,中学生不妨从多个方面来准备演讲的材料,谈社会,谈理想,讲兴趣,讲故事,说笑话,评时政,这些都可作为演讲的角度,不仅启发了同学们的心智,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也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素养。
一项调查表明,喜欢演讲的同学大多都有非常好的人缘,且对学习保持高度的积极『性』。事实上确实如此,演讲能够很好地使演讲者和听众进行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通过听众的表现,演讲者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了解听众的态度。而听众通过听同学们的演讲,也知晓了他们对人生、对友谊、对社会的态度,还清楚了他们处理所遇问题的思路。对于正确的观点就加以肯定,反之则帮助他们纠正,这样,双方的心自然就越靠越近了。学生们最高兴看到的就是自己的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对于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油然而生。
此外,演讲还有一个最大的功能,那就是锻炼人们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是人们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此外,我们也很难保证不会发生一些突如其来的状况,中学生尤其如此,突如其来的考试,突如其来的尴尬,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些都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演讲就是一种可以很好地培养应变能力的方法,同时对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也是很有帮助的。
如何能在突发状况来临的时候说出适合于新情况下的得体的话,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应变的语言最好能诙谐幽默一些,因为这样的语言能使局促、尴尬的场面变得轻松、缓和,避免正面冲突,也能使自己和对方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甚至可以消除对方敌对情绪,此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如果你处理地得当,突发状况不仅不会带来难堪,还会为你的演讲增添『色』彩和光环,因为你的睿智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种突发状况还有助于加强自身的修养,有良好修养的人,遇事往往能够保持冷静,不会紧张和鲁莽行事,状况发生后能够正确而又迅速地做出决定,养成果断的『性』格。
过去,演讲常常被视为一项“纯嘴皮”的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近年来,演讲越来越爱到大家的喜爱,说的再确切一点,演讲已经成了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事业。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更是成为推动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一定要敢于表现自己,把自己置放在一个舞台上充分地表现才能,这样成长的道路上才会更畅通无阻。
实践——让自己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做爱问的知识人
——问号,打造生活的催化剂
碰到难题,遇上问题,打破砂锅要问到底!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对于充满疑问的青少年来说,养成不耻下问的习惯,是很重要的。
俗话说得好:生活处处皆学问。经常多问个为什么,是吸取知识的捷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生活上、学习上,敢于提问,爱提问,才有新的突破。
1。敢于提问,才有新的突破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现在的中学生,虽说是新世纪的人才,虽说是另类叛逆的一代,但也许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劣根『性』所在吧,很多人都没有提问的精神。不管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平时的课堂上,总是埋头学习,并不是他们没有问题,而是很多人都不敢开口问问题。
有的学生自我否定意识较强,有一种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的心理;也有的学生是怕别人的嘲笑,怕他们会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只靠老师讲解,做作业照套例题,认为没什么好问的,形成了懒于提问题的依赖心理,更甚者,还有的学生是怕别人的厌烦,怕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懒得回答。其实这些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你能够问出问题,不是证明你比别人笨,而是说明你的头脑更灵活,若是你成绩差些,问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成绩一流也要问,而且要带头问,因为你不可能独自解决所有的问题。况且,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比较喜欢敢于提问的孩子。所以,你没有必要感到害羞。只有敢于提问,才会有新的突破。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维特根斯坦在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读书,他的导师是著名的大哲学家穆尔。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认为在你的那些学生中,谁是最好的一个?”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罗素问:“你想都不想就回答,为什么?”
穆尔又说道:“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听我的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问我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这个故事就十分贴切地点出了“问”的重要『性』,“问题”就如同所有学术的心脏,试想倘若心脏都不跳动了,那么机体还能存活吗?中学生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学问学问,不懂就问”了,这句话也将“学”和“问”的关系显而易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另外,中国还有个词语叫做“勤学好问”,将它拆开就变成了“勤学”和“好问”,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勤学的结果,必然会产生诸多疑问,否则必然没有勤学,没有投入。这时候便可以将周围所有的人都当成问的对象,不论是老者还是孩童,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你的老师。对于真正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解『惑』是他们的天职,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往往会令老师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有许多教师都说,他们最怕的就是课堂上的“鸦雀无声”,恨不得所有的学生都“开口就问”。
所有的进步都来源于敢于提问,如果一个中学生总是不敢开口提问,结果只能是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就又来了,问题越积越多,最终拖累自己的成绩。所以,不要理睬别人对你的嘲笑,当你的成绩逐渐好起来时,嘲笑也会变为赞扬。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是的,几乎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得到长足的进步,说的大气一点,也会让国家多一名有用的人才。
敢于提出问题,对于中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都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敢于提问问题无疑是一个最简单又最实惠的方法,当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不仅加深了中学生的印象,更发展了他们的思维,素质也能得全面的提高。
近年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的措施也越来越多,例如昆明天铎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创造奖”发起人张赋宇,就曾经为一个学校里的敢于提问的学生颁奖,这种新颖的方式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上进心和好奇心,也为他们敢于提问问题提供了动力和目标。
看来,“问”是人类汲取所有知识的前提条件,中学生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敢于提出心中的疑『惑』,不管这些问题是循规蹈矩的,还是稀奇古怪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心理学研究也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历史上有许多伟人都是敢于提问的人,爱迪生不就是因为敢于提问,最终才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吗?他的发明为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爱因斯坦不就是因为敢于提问,结果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吗?他的相对论让人类在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古代的张衡不也是靠着提问才一步一步地成为留名青史的天文学家?他对天文界的研究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可见,提问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这些前人的经验,现在的中学生是不是更应该将“提问”的精神发扬光大呢?只有敢于提问,才会让自己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学习生涯无穷的奥妙,大大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2。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前面有个小孩子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来,这个小孩用一些砖瓦石块在路上垒起了一座城池,有模有样的。孔子让这个小孩给他让路,小孩却说:“我只听说过车绕城而过的,却从来没有见过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要是换作旁人恐怕早就火冒三丈了,不过孔子没有,他想,我把这个成池当作玩具,可孩子却不这样想啊!想我历来倡导礼仪,今日居然被一个孩子给问住了,于是便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孩子虽小,不过却足以做我的老师了。”从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便流传开来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都是孔子老学者留传千古的名句,它的意思是说,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当中,一定有人能够做我的老师,应该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来弥补自己,对于他们的缺点则要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不要重犯。它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