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见真知-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0年12月6日,波兰的首都华沙寒气『逼』人。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无名烈士墓献完花圈之后,来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的广场。突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是向二战中被德国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为纳粹时代德国所犯下的罪孽深感负疚,虔诚地认罪赎罪。勃兰特此举震惊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国人的灵魂。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0%的德国人非常赞赏此举,认为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了德国人悔罪的诚意。此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认为它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历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7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勃兰特。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9日凌晨5点,联合国总部大厅的联合国大旗降了半旗,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都不升起。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因此,有的国家大使提出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然升得那么高,中国的第二首脑去世,联合国降半旗还不算,还把其他国家的国旗收起来,这是为什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其一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在国际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其二中国有10亿人口,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去世时,总部也可以为他降半旗。〃全场人默然。
阿根廷『政府』曾作出一项特别决定,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辛德勒遗孀埃米莉 辛德勒夫人每月提供1000美元的生活补贴,以使这位老人安度晚年。埃米莉 辛德勒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丈大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救出1200名犹太难民。他们的这段传奇经历,后来被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真实、成功地记录下了这段历史,荣获奥斯卡大奖,辛德勒夫『妇』的事迹也因此被世人广泛传颂。二战结束后,辛德勒夫『妇』于1949年来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维森特区定居。1974年丈夫去世后,独居此地的埃米莉因缺少收入来源,经济开始拮据,生活困难。阿根廷的内政部长科拉奇在总统府接见了埃米莉 辛德勒夫人,并向她宣布了这项由梅内姆总统特批的决定。
在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在尖锐的意见分歧面前,在衰老的生存困难面前,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保护了人的命运?甚至保护了民族、保护了国家的命运?是什么有如神助的力量能够使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消除隔阂、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是善良的力量,是正义的力量,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人格的力量,就是这些力量的集中体现。从历史的观点看,从发展的观点看,从全局的观点看,高尚的人格无疑是命运的保护神。
不可否认,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可能遭遇厄运和不幸。但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宁可遭遇厄运和不幸,也绝不会放弃高尚的人格,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才保持高尚的人格。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失误,不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不足以存。
5守信,人无信不立
仁、义、礼、智、信。信是立人之本。你没有〃信〃也就不会有人信你,你的话和你的存在已经毫无意义可言。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更主要的是老锁匠为人正直,每修一把锁他都告诉别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说:〃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是用钥匙打开家门的,你就来找我!〃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技术。但两个人当中只能有一个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它,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言而无信,人之大忌。做人就要做得踏踏实实!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他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说:〃你先回去,等回来时,宰只小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要捉小猪杀给儿子吃,妻子不让他杀,说:〃这不过是和孩儿说着玩的。〃曾子说:〃小孩子不可以和他说着玩,他们不懂事,全靠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言语,现在你欺骗他,不是教他欺骗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养之道。〃于是杀了小猪给孩子吃。
言而有信,此之为大丈夫。自己看得起自己,首先要做个〃信〃者。
谁也不愿和没有诚信的人交友,但必须首先保证你是一个守信的人。
6自制方可治人
过于突出的表现会让你身边的人黯然失『色』,注意收敛自己,进行自制是保护自己的一种策略。这就是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无法无天的人是皇帝,如果你不是皇帝,你就应该收敛自己。
伊莎贝尔一天辛苦之后酣然入睡。
一位玲珑的天使飞进窗口找上了她,说,聪明的伊莎贝尔,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一份适量的聪明和一份适量的愚蠢,可是匆忙中上帝遗漏了你的愚蠢,现在我给你送来了这份礼物。
愚蠢礼物?伊莎贝尔很不理解。慑于上帝的威严,她接过天使包中的愚蠢,无可奈何地植入脑中。
第二天,她平生第一次讲话『露』出了破绽,第一次解题费了心思,她花了一个早晨记住了一组单词,三五天后却忘了将近一半。她痛恨这份〃礼物〃。深夜,她偷偷地取出了植脑不深的愚蠢,扔了。
事隔数天,天使来检查他自己做的那份工作,发现给伊莎贝尔的那份愚蠢已被扔进了垃圾箱。他第二次飞入伊莎贝尔的卧室,义正词严地对她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配额,只是或多或少罢了,每一个完整的人都应该这样。
不得已,伊莎贝尔重新把那份讨厌的愚蠢捡了回来。但是,她太不愿意自己变成一个不很聪明的人了。她把愚蠢嵌进头发,不让进入思维,居然蒙过了天使的耳目。以后,伊莎贝尔没有遇上一道难题,没有考过一次低分,一直保持着强盛的记忆、出『色』的思维和优异的成绩。
当然,她也没有了苦役获释的愉快和改正差错后的轻松。更奇怪的是,也没有一个同伴愿意与她一起组队去出席专题辩论,因为她的精彩表现使同伴呆成木鸡;也没有哪个愿意和她做买卖,因为得利赚钱的总是她,也没人与她去恋爱,男人们无不怕在她的光环里对比成傻瓜。连下棋打牌她都十分没劲,来者总是输得伤心。偶尔有一两次她给了点面子,卖个关下个软着,也很容易看出是她在暗中放人一马,比她胜了还伤害人的自尊。
她越来越孤独、空乏,真的也希望有份愚蠢了。但是,聪明成『性』的脑袋愚蠢是再也植不进去了。她希望能再见上一次天使,可天使已〃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只有聪明,伊莎贝尔在痛苦中熬过单调的一生。
你带着羞怯和歉意告诉世人:〃大家听着,我知道自己实际上并不这么好,所以我想做得尽量符合你们的要求。〃
许多书籍和文章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取悦别人,以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喜欢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讨人喜欢。所以,你必须顺从别人,不要攻击别人,并且多说别人想听的话。和同事相处的时候,要表现得比较世故;和老同学相处的话,则力求平实。
但你的行为总是会增强这个行为背后的意图。那么你这样做是什么意图呢?这个意图就是怕别人不喜欢你。你每一次将这个意念用于行动都加强了它,而且也增强了你的恐惧,认为自己实在值不了什么。结果会发生非常奇怪的事情:你使自己变得交游广阔,最后却觉得非常孤独。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和爱。我们希望别人看重自己,觉得自己受重视和被珍爱。我们都希望有谈得来的朋友,可以彼此分享快乐和失望。但你是否想过要多保留自己一点,多爱自己一点?
细节见真知 第八章莫因小事让人厌
一个墨点足可将白纸玷污,一件小事亦会招至别人的厌恶。不要忽视小事的危害『性』和杀伤力,这只会使你更加为人所厌恶,认真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你将是广受欢迎的人。
1切莫小题大作
对于每个人来说,随时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机,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家人生病、亲友死亡、婚姻不和睦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使我们压力倍增,心力憔悴,进而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
不客气地说,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每个人的视角也完全是被自己先天或后天形成的思维框架左右的,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注意力,喜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上。比如说,你们夫妻最近经常无端发生严重的口角,你察觉你和太太的婚姻关系已经亮起了红灯。而且也许这个时期又是公司最紧张的时候,你的业务也很繁重。在家庭和业务的压力下,你很容易跌入无奈情绪的陷阱,处于一个相当低落的时期。大多数人在情绪低『潮』的时候,总是希望别人给予关怀,对自己伸出援手。所以你在这种情况下,一不留神就会失去自控,家庭问题上苦闷和事业的压力都让你急需要有人倾听你的感受,帮你发泄心中的郁闷和不满意。
人在遭受挫折时,会变得非常脆弱,但问题不论多严重,请不要让别人同你分享这份伤感。
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们可以信赖的朋友,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对他们倾诉一些你自己觉得感人泪下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博得他们的同情,甚至会觉着你小题大作,没能力处理好一些简单事件等。
深究起来,这种渴望同情与注意的心理是一种小孩心态。我们都见过这样的画面:许多时候,当一个孩子摔倒以后,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