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节选) >

第4部分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节选)-第4部分

小说: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节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步都让陈月欣喜万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陈月深知“娇纵”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她爸爸总说孩子还小,什么事都由她。没办法,在家庭中陈月只有充当“黑脸”,平时对女儿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有一件事却让陈月改变了严格教育的态度。
  那天晚上十一点多了,劳累了一天的陈月真想酣然入睡,可女儿还在兴致勃勃地玩。陈月哄着她:“乖,咱们睡觉了。”孩子摇摇头,示意要玩玩具。陈月不由分说将她的衣裤脱掉,塞进被窝,孩子却哭闹着钻出了被窝。
  陈月心软了:还是再让她玩一会儿吧。于是过了半个小时,陈月再次让女儿睡觉,但这次女儿似乎动了真格,哭闹着示意陈月把裤子穿好。在陈月的责骂声中孩子哭声越来越响,陈月恼火了,在她的小屁股上“啪、啪”拍了两下。
  孩子哭得更委屈了,一只小手指着门外,示意要去外婆那里。陈月把她按倒在床上,心里犯嘀咕:好大的脾气呀!孩子这时咕噜爬起来,一只小手敲打着陈月的身体,一边哭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孩子的这一举动让陈月深有所思:虽然孩子还小,还不会说话,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个体。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所愿压迫她干自己不愿干的事,我们应学会平等的对待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父母必须适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孩子反省、改正,以建立正确行为。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父母在孩子面前更应放下架子,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父母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负起对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幸福、和睦的家园。一言一行应作好孩子的榜样,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的繁忙,对孩子不闻不问,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冲动,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伤害。
  做孩子的人生良师
  父母还应该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注意力、观察力都很低,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要求父母像老师一样,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静下心仔细分析孩子在想什么?和应该如何帮助他?并耐心地指导督促孩子。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更应是孩子的朋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在很多方面他们是孤独的,缺少朋友的关心,这就要求父母担当朋友的角色,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孩子游玩的时候,蹲下身子,甚至趴着和他们一起玩耍;孩子进步的时候,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孩子不开心的时候,真心聆听他们的烦恼。当然,父母有的烦恼也可以拿出来与孩子一起商量,让孩子为你排忧解难。
  父母要想逾越和孩子之间的鸿沟,就必须放下架子去和孩子交朋友,去了解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不妨遵循“父母+朋友+老师”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试试,如果孩子能把你当成知己和一面镜子了,你们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孩子对一个谦逊忠厚的朋友他是不会隐瞒自己的,因为教育本来就意味着伴随和支持。
  只要父母放下架子,做平等对待孩子的父母,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就一定会走进孩子的心灵。 
                  
第4招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1)
  有人说,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朋友之间、同事之间贵在信任。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同样需要信任。
  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他人的信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驱力。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的共同生活中,通过双方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来进行的。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子女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启蒙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也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父母平等的交流。
  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关爱、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从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服从,心里话乐于向父母倾吐。这既增进了父母对子女内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若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也势必减弱。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所以,父母应该信任孩子,做他们的朋友,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李昕的儿子,被她视为掌上明珠。都十岁了,李昕从来不肯撒手让其独行,甚至离家几步之遥的地方都不让他独去。李昕想法较多:怕孩子过道车碰着、遇到突发事件不会处理等,孩子曾经多次挣脱李昕的手,想自己去干一些事,都被她硬给拽回来了。之所以这样,是李昕对孩子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缺少信任,确切地说,是对孩子本身缺少一种信任。
  有一次,孩子想自己上书店看书,李昕没有答应,孩子严肃地跟她说,“妈妈给我一次机会,信任我吧,我肯定没有问题。”面对孩子祈求的语气,李昕决定给孩子以信任。两个小时后,孩子高高兴兴地从书店出来了,一种自豪的表情挂在脸上。
  从这以后,孩子能自己处理的问题,李昕都开始放手让他尝试着去做,有时还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孩子办,完成的都还不错。孩子也感觉到了李昕对他的信任,变得懂事多了,还告诉她很多知心话,把她当成他的一个好朋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其实,孩子从懂事开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就跟成人一样,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曾指出,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行”。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父母要自始至终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孩子激动好长时间,甚至会改变整个面貌。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暗含期待效应”实验。其原理就是信任,这种效应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家庭教育中,要求父母要从对孩子的信任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别人的鼓励和信任中不断地进步。
  对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和认可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好的目光与言语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有所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引导孩子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要有成功的自信心。而一个能够信任他人的人,也需要对自己的自信为基础。
  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
  当孩子有了错误时,不要用偏激的言辞去斥责,而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指出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后,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一生中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特别是人生观和道德观正在形成中的孩子,有缺点、错误的可能性更大。做父母的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错误。
  和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切,切忌热心包办和冷淡蔑视。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就支持他们去做。孩子缺乏经验和技术,有时失败了,或者有什么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父母应多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护。
  对孩子宽严相济
  要做孩子的朋友,既对孩子严格要求,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随时给孩子引导和指引;又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尊重孩子的一切;还要给孩子确实到位的帮助,让孩子心里踏实,心理安全,健康长大。 
                  
第4招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2)
  因此,不能只在嘴上对孩子表示信任,而要表现在行动上,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的父母,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任何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有些孩子成绩上不去,屡遭挫折,心理压抑,心情烦躁,他们多么希望父母说几句鼓励的话,以减轻心里的负担。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偏要在孩子身边一遍遍唠叨此事,即使父母的用意是好的,但招来的却是孩子对父母的反感,而且因此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孩子自卑、怯懦、缺乏进取的勇气,甚至厌学。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信任,即便孩子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充满自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把困难转化为促进自己努力进取的动力。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能力。
  总之,父母应该同孩子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因为孩子们不仅需要在生活上能抚养自己的父母,也需要年龄大、阅历广,愿意倾听,能够给予自己忠告和帮助的“忘年交”。
  如果父母还没有和孩子建立起平等信任的朋友关系,双方不妨现在就坐到一起,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把彼此的想法告诉对方,这样才会更好地消除隔阂,化解代沟。其实父母慢慢地就能体会到,同孩子做朋友是一件非常有趣,也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请记住: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信赖的好朋友。 
                  
第5招 永远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1)
  教育专家指出:父母的态度不仅影响孩子自己对生活的看法,还会影响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行为和道德发展。
  父母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大量的实践材料。孩子的各种行为都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和强化。孩子处理事物的方式,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年龄小的孩子主要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和强化。孩子的自尊,自信,自主性,意志力都受父母态度的影响。
  很多父母会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是孩子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孩子智力和能力较差的原因,甚至认为他们对孩子的评价很公正。是父母的态度在先?还是孩子的才智水平在先?这两者的关系远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