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决定你的职业-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险可能是在下来的面试中,面试官或许真的会给你一些挑战,看看你的表现。可是冒这个险而获得了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对于他当时所处的不利的竞争地位,应该说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否则他怎么能够作为一个本科生,在众多的博士或者“海归”中脱颖而出呢?
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是你的机会,给你自己定下一个基调、确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关键词、塑造一个和你的名字相联系的形象,而你只有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保证给面试官留了一个深刻、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你的自我介绍中,千万要避免的事情莫过于重复叙述你的简历了。我在帮朋友们作模拟面试的时候,发现大部分人的习惯就是把自己的简历按照时间顺序重新说一次,毫无变化和生气。你想,面试官手里已经有一份你的简历了,为什么他还需要再听你说一次。而更糟糕的是,你的简历里只有你做过的事情,却没有你这个人的样子,当你被淹没在一大堆你曾经做过的事情之中,还觉得非常安全与自信的时候,你的听众的注意力可能已经被你做过的那么多的事情所迷惑,而并不清楚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自我介绍中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你要决定出你想强调的重点,将面试下来的对话引向一个你希望去的地方;或者,避免提到你不想去详细讨论的话题,不要让它们出现在你的自我介绍中。比方说,你也许曾经在一家投资银行里做过实习,可是只是做了一些非常基本的辅助性的工作,那么你最好就不要在自我介绍中对自己的这段经历大加突出,号称自己“深度参与”了某某著名的项目。因为当你在自我介绍中强调这一点的时候,毫无疑问同行的面试官会对此产生兴趣,会追问一些具体的情况。而假如你在追问之下开始支支吾吾,最后主动坦白或者被迫承认其实自己对情况仅仅知道一点皮毛,那可想而知你会给面试官留下的印象了。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心或者强烈地希望面试官对你的某些“闪光点”进行追问,从而正中你的下怀,让你有一个“展示”的机会,那么也别忘记在你的自我介绍中不断地强调和突出这些“点”,强烈地暗示面试官,来问你这方面的问题。
但是,法无定法,实力才是声音的真正力量。2004年,我找工作的时候,听说有一个上海女生在各大公司的面试中都所向披靡。在接受一家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投资银行的董事总经理面试的时候,那位资深投资银行家表示由于要赶去开会,所以得把面试的时间缩短,于是那位女生立刻回应:“那您就不用问我关于金融衍生品这方面的问题了,在这方面我想我没有问题。问其他方面的问题吧。”
强者如斯,面试怎能不赢?
危险的机会
在我看来,面试绝对是一个典型的充满着验证“墨菲定律”的过程: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么小,它总会发生,而且会带来最大可能的损失。
昨天有一位朋友打电话跟我聊他第二天的一个面试,他说:“我不打算准备太多例子来证明我有相关的经验了。因为这是一个实习申请,面试官不会对我的经验太过苛求的——他
们主要会通过我的实习表现来判断我。”听到这儿,我立刻打断他:“你错了,你一定会被拼命问到你过去的经验的——‘墨菲定律’一定会起作用——你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听上去有些唯心,不是吗?但是我所经历的面试经验告诉我,每一次,几乎是每一次,我在面试前心里嘀咕着的:这个问题不会被问到吧?或者是,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吧?结果是,问题都被问到,事情都会发生,哪怕面试那天我专门看了当天我的星运有5颗星也无一例外。
印象中最惨的一次,是我在大四的时候,通过一位资深律师的安排,去和他在另外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好朋友见面,谈谈我去那家律师事务所实习的事情。我甚至觉得我得到的暗示是:这不是一次面试,而只是一次礼节性的拜访。然而,我走进那位律师的办公室时,发现里面已经有3位律师在等着我了。接下来的30分钟里,我被问到从“证券法与公司法有什么关系”这种宏观的不着边际的问题,到“假如一个外商企业想投资一个中国的电厂,他都需要得到哪些部门的批准”这样具体到一二三四的问题。当我大汗淋漓地从那个办公室里出来,并且明确地预感到我不可能得到一份实习机会的时候,我就彻底地转化成一个“墨菲定律”的信徒了。
当然,千万不要让“墨菲定律”把你的信心和勇气全部打垮了,使你在面试前变得高度紧张,夜不能寐,惊慌得影响了你正常的发挥。其实,相信“墨菲定律”的积极意义应该是:不放弃和忽略任何看似细小的问题,尽最大可能避免错误的发生。更进一步的意义是:当问题真的发生的时候,不用惊慌,明白这是“墨菲定律”在起作用,沉着应对。
事实上,当“墨菲定律”的作用导致你处在危机之中的时候,不要忘了往往这也可能是你的一个机会——想想看,“危机”这个词拆开来看不恰恰是“危险的机会”的意思吗?假如你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反而能增加和强化你在面试官心中的良好印象,或者挽狂澜于既倒,重新赢得面试官对你的信心和欣赏。这才是真正战胜了“墨菲定律”。
即便你不能够借力打力,至少也应该沉着应对,落落大方,能够在压力之下,不失分寸,这同样是面试中你可以展示的关键的品质。
但是总有一些时候,有一些问题你是不可以出错的。比方说,我有一次在和一位荷兰裔的投资银行经理面试时,他漫不经心地问道:“你对金融有了解吗?”
“我在本科的时候选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
“那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
“我对计算不反感,数学还可以吧。”
“口算告诉我:26乘以45等于多少?”
“……”
别出错,总有一些类似的问题你不能出错,否则,你陷入的危机会太大,大到你很难挽回和拯救。
上面说的是一些经常会发生的“危机时刻”,但是面试中还可能遇到一些更奇怪的场面。越是奇怪,你越是要小心应付。比方说:
面试官一直在不停地对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和他自己的成就,让你一句话也插不上嘴,而面试的时间已经剩下不多了。
这个时候你也许应该表达: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了解和学习到您如此出色的经历和经验。然后,你可以去问他,下一步的面试安排会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往往可以把你的面试官重新拉回到面试的正常轨道上来。
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不断有电话打进来,并且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应付这些电话。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首先向正打电话的面试官示意,走出面试室等待。这样,一方面避免自己在场听到一些面试官不希望你听到的信息,同时你的离场也会给面试官增加一些压力,使得他尽快结束通话。当然,你最好能够保持自己站在一个仍然处于面试官的视野里的位置。如果面试官打电话占据了你大部分的面试时间,你应该向面试官提出,是不是应该重新约一个时间。你可以说:看上去您今天非常繁忙,您看可不可以重新约一个时间,以保证我们在面试中能够谈到所有应该谈到的事情?
面试官在面试的过程中睡着了。相信我,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也许你应该做的并不是叫醒面试官,而是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谢谢你的时间。”然后署名,离开面试室。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面试官是否还有勇气继续面对你,说实话,真的很难说了。
面试官对你的某个弱点或者说特点进行调侃。
这时,你第一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因为生气而迅速失态。用你的个人判断力来决定这究竟是一种善意的考验,还是真是你想像中的那么严重,上升到了自尊等层面上去了。第二要幽默应答。在一问一答中,你是那个最后拥有做结论权力的人。把不利的问题幽默或者巧妙地结束掉,才是真正应对这种危机的正确方法。
我曾经听过一个香港银行家对我讲述他当年作为应聘者面试的故事。当时面试官拿着他的简历问他:你所有的课程中,其他课程都是“优”,唯独“经济”和“会计”是“良”,这说明你这两个方面学得不好,为什么还要来申请投资银行?
这位当时的年轻人微微一笑,沉着地说:“就是因为我过去学得不好,所以我才一定要来投资银行补上这一课。我会比过去所有学得好的人学得更刻苦。”
事实证明,有时候缺点可以转化成优点,就好像危机可以转化成契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