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北大直通车 >

第3部分

北大直通车-第3部分

小说: 北大直通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样要求别人,怎样要求自己,这是一个做人的态度与原则问题。人在交往中产生矛盾恩怨,工作中发生缺点错误,总有自己和别人两方面的原因。解决矛盾,克服缺点错误,需要从自己和别人两方面找原因,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只看到别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矛盾和问题就永远不能解决,甚至有时候会更加使矛盾激化。

    当今的社会中,对人严、对己宽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问题的实质也是对人对己要求的标准不同。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看别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优点多;批评别人往往苛刻求全,攻其一点,不遗余力,不看别人的现实表现,纠缠过去的恩怨是非;批评自己的时候则轻描淡写,强调客观,覆短护私。自己不求进步,不思进取,又害怕别人进步,获得成就和名声。应该去掉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改变这种不健康的风气。北大人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检查自己思想上。工作上的缺点;同时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鼓励、支持别人从善、向上的积极『性』。这样,不但自己和别人共同进步,也有利于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风气。

    

话题二:打造人格魅力与品格力量 二、小节与做人的原则

    (北京大学99级社会系)杨易

    有些年轻人认为,做一番大事业要轰轰烈烈,而不能拘泥于小节。不拘小节,可能是一种〃豪放洒脱〃,但在做人的原则上小处也是不可随便的。

    其实,我们北大人一向认为,小处随便,决不是什么无伤大雅、无足轻重的,到头来出现不可估量后果的例子比比皆是。

    北大人从道德的角度劝人不要忽视小处的修养。今天,除道德外,还有法制。一旦因为我们的〃小过失〃而引发了大祸,那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是也有一些〃小事〃并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甚至也不算上是多严重的道德问题。比如,坐地铁在座位上跷二郎腿,让站着的乘客别扭;开会迟到;雨天开快车,溅行人一身水;打公用电话时堡电话粥,不顾后面有人等;消防队救火时围观挡道;嚼完口香糖『乱』吐;在公共场所『乱』叫『乱』喊……这些举止,给他人添不便,惹他人不痛快,自己又怎能心安理得,毫无惭意?假如他人也如此待你,你作何感想?人人都这样〃不拘小节〃,社会还能有何文明可言呢?

    从小处,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修养与品质,是做人的一个入口同时也是缺口。虽然时代已到今日〃后工业社会〃、数字时代、e时代,但人『性』的这些〃一念之差〃的『毛』病并未根除,我们应该以古为镜,检点自己,应该注重一些社会道德,做一个有品质的人。

    北大的学生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曾有一些行事随便的人,常常在一处墙角小便,秽气冲天。于佑任老先生看不下去了,就写了一纸〃不可随处小便〃,张贴于墙角。刚贴上没多久,浆糊都没干,这纸条就不翼而飞……原来于老先生是有名的书法家,有一人极其敬慕于老先生的墨迹,便把这纸条揭了去,重新剪裁婊糊后挂于中堂,曰〃小处不可随便〃,以时时自警而自励。

    而蔡元培又为一代代北大人做出了〃但微端之不可开〃的榜样。

    蔡元培先生虽然个人生活极其俭朴,对于学生们,总是乐于周济帮助。可对于亲朋好友,却又是另一番情况。

    有一位马姓亲戚,幼年丧父,虽与先生仅是远房表亲,但先生仍资助他的生活、学习,直到他顺利地从北大俄语系毕业。

    先生还有一个有趣的见识,他总是固执地认为:学生都是人才,亲戚都是庸才。因此,凡是北大的学生来找他帮忙,他永远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千方百计将对方安置在最为适合的位置。而当有亲戚来找他谋事,他虽也尽力帮助,但他为之联系的,大多是办事员、小科员一类的闲职,从不肯委以重任。夫人对此不以为然,常劝他:我家亲戚中,虽无经天纬地之才,但也都是读书人家出身,十几人中,总归能有一两个能干得力的吧,为什么你一个都不肯重用,老是要得罪人呢?蔡先生听后,每每一声不吭,但事后总是依然固我,不改初衷。

    微小之处不放纵自己,谨慎处之,这样的人,是不会被不正之风击倒的。北大之风之所以〃正〃而且〃大〃,正是因为在他们的人格中,有一种光明正大的东西,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内涵。

    

话题二:打造人格魅力与品格力量 三、论宽以待人

    (北京大学99级心理学系)曾莎莎

    海是宽广的,做人应该有海一样的胸怀,可以纳百川之水。这也是北大人倡导的一种精神:宽厚平和虚怀若谷。

    古人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有容德乃大。〃〃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从社会生活实践来看,宽容大度确实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

    做人,首先要宽以待人。反之,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肯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创造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一个人若能宽以待人,那他在生活中肯定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记住这些教诲是大有神裨的,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对一个行为或言论的反映、感觉如何,才能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这样,便会自觉地宽以待人了。

    宽以待人,还要对他人的毁誉有一个良好的处理态度。

    蔡元培先生曾经对青年人说过这样一席话:〃人家的毁誉,不必计较。〃的确,在人生旅途上,人们经常会遇到毁誉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毁誉,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历来高尚的人都主张要注意个人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注意声誉。

    一个人的声名往往容易毁于其他人的议论里。〃人言可畏〃,蔡元培先生主张用〃不必计较〃来对待毁坏人名声的〃人言〃,要求人们不必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没有事实根据的人言,不会长久站得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终会败『露』,一个人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最有说服力。俗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古人也说:〃人言不足恤。〃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言蜚语,无言是最好的轻蔑,〃模糊〃些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和精力。对于那些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人言〃,只当耳旁风,就像鲁迅先生对待这种〃人言〃一样,连眼球都不转一转!〃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将〃人言〃打个粉碎。还是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是毁是誉,无甚价值,脑因人毁誉而忧喜。〃因〃毁〃而忧会失去信心,为〃誉〃赔会停步不前。与其因毁而忧,不如自强不息,坚定信心,走自己的路;与其因誉而喜,不如谨慎谦虚,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先哲们谆谆教诲我们:不为己忧,不为物喜。是我们做人处事应该牢牢记住的。

    我们北大人也正是懂得了这个道理,活中加以运用,使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升华,人生价值也随之有了高度和韵味。

    

话题二:打造人格魅力与品格力量 四、摒弃狭隘,忍小谋大

    (北京大学99级国际关系学院)段涵

    宽容是一种品质,是做人的一种风范。与之相反的,人之所以不能达到宽容做人,正是因为有狭隘的存在。人难免狭隘,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对症下『药』,治好这一病。

    北大一学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市场上,果贩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

    〃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客拿着一个水果左看右看。

    〃我这水果是很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

    客人说:〃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

    小贩还是微笑地说:〃先生,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

    〃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

    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小贩依然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像第一次那样亲切。

    客人虽然嫌东嫌西,最后还是以一斤50元买了。

    有人问小贩何以能始终面带笑容,小贩笑着说:

    〃只有想买货的人才会指出货如何不好。如果我不接受他的意见,用几句话把他顶撞回去,他就不会成为我的顾客。〃

    小贩完全不在乎别人批评他的水果,并且一点也不生气,不让狭隘来扰『乱』方寸,不只是修养好而已,也是对自己的水果大有信心的缘故。我们在生活中却真的不如这个小贩,平常有人说我们两句,我们就已经气在心里口难开,更不用说微笑以对了。而且生活中批评指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虽苦,却是治病的根本;如果没有〃苦口〃之〃良『药』〃,我们这种狭隘之病如何会好起来呢?这里有一剂〃良方〃正是对〃症〃所下之〃『药』〃。

    备受北大师生推崇的一位教授指出:我们若是把目光只放在眼前,那么未来就难以掌握,我们若是想获得长久的快乐,那么就要忍受暂时的痛苦。没有痛苦的衬托,快乐也就不会那么明显易见。

    大多数人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未来,只是在想眼前,结果便与快乐无缘。事实上人世间一切有意义的事若想成功,那就必须忍受一时的痛苦。你必须熬过眼前的恐怖或引诱,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或标准而把目光放在未来。本来任何事都不会使我们痛苦;而真正使我们痛苦的是对于痛苦的恐怖;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任何事会使我们快乐,而真正能使我们快乐的是我们对于快乐的把握。任何事都不能影响我们,真正影响我们的乃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如果你自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