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录-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瑁儆透嫦В挥幸匝阑寡溃儆趴赏指矗晃耆韬捅嵋炙司突嵯袷鞘浼胰〉檬だ囊怀〈蚨罚徽饨嵯瘛懊商瑁╲incenao monti)所说的,“责骂人”好像是教会的游行,它总归是要回到起点的。如果人们能这样看待侮辱,我们就无需粗口回骂,以证明自己没有错。
在武士荣誉这一题目上,我谈论得比较详细;我这么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哲学是这个世界对付道德和理知上严重的问题的惟一大力士。现在生活的社会情况不如古代远甚,我们可选出两种东西来加以判别,因为这两种东西给现代添加上阴郁、黑暗和邪怪的氛围,而古代是没有的。我所指的是武士荣誉(现代荣誉)和『性』病(现代病),两者合在一起把人生的一切关系、无论是公是私,都毒害了。『性』病的影响力,比之初看起来要深远许多,因为它不仅是身体的、敌对的、甚至是邪恶的因素就进入了男女的关系之中,恐惧和不信就成为他们交往的经伟线,间撞地摇动了人类的同胞亲情,所以就多少对生存的整个方向都有所影响。这题目再谈下去就超出本书的范围。
跟这相关而『性』质不同的影响,是由武士荣誉的原则所引起的。武士荣誉是一曲严肃的闹剧,古代世界对之一无所知,它却使得现代社会死板、忧郁和怯懦,让人们对每一句话都得仔细考虑。事情不仅如此就算。它的原则 现在已是到处可见的人身牛头怪物,多少世家子弟每年成为它的贡品,开始时只限于一个国家,目前遍及欧洲每一地方。现在该是对这一愚蠢制度大胆地吕诛笔伐的时候了。现代世界的这两个怪物,希望在本世纪(十九世纪)末之前会消失!
让我们希望,医学界能找到方法防治现代病,哲学家能够靠澄清我们的思想,把现代荣誉清除;只有靠澄清思想,邪魔才可望 灭。各国『政府』试图由立法入手,但是失败了。
各国『政府』若是真实地关心要把决斗制度予以压制,它们若是努力所获得的小小成功是真实地不够能力对付那一邪魔,我倒是可以提出一条法律,它的效力我是敢保证的。这办法无需采取残暴的措施,执行时也无需使用绞架、断头台或无期徒刑。它只是顺势疗法的简便手段,不会有严重的后遗症。我的提议是:若是有人和他人挑战,或是接受他人的挑战,执法人可以把他带到看守所的大门之前,在光天化日之下,打他十二大板,另把附和者和见证人各打六大板;如果决斗已经实际举行过,就把它当做一般的刑事案件处理。
赞成武士荣誉的人也许会提出反对,认为要是这么处理决斗,“荣誉人士”很有可能会『自杀』;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回答是,宁愿让这种人『自杀』,不让他杀害别人。但是,我深知各国『政府』对于禁绝决斗并不是真正的那认真。公务员和军官们(后者更是如此,位居最高者除外),按照他们所担任的职务而言,薪水实在微薄不堪;短缺之数就由荣誉来弥补,荣誉可用头衔和勋位来代表,一般说来,就可用阶级和功绩制度来概话。对于有勋位的人,决斗可说是非常有用的后备马,因此初步训练在大学已经开始了。决斗的牺牲者是以血『液』来补充薪水的不足。
为了使讨论完整,让我在这里谈一下国家荣誉。国家荣誉是指一个国家在众多国家中,各自拥有的荣誉而言。因为除了武力的法庭之外,并没有其他法庭可以申诉,每一个国家必得保卫自己的利益,所以一个国家的荣誉不仅在于建立公信,而且要使他国畏惧。任何冒犯其权益的攻击,都不容许轻易得逞。国家荣誉是公民荣誉和武士荣誉的结合。
五、名声(fame /ruhm)
本章在前面谈到“世人的褒贬”,也就是我们在世人的心目中是怎样的时候,曾经提及的最后通牒项是“名声”,现在需要我们加以考虑。
名声和荣誉是双生兄弟,像宙斯的双生子波卢克斯(pollux)和卡斯托(castor)一样,一个是不朽的兄弟。当然,我所说的名声是最高级的,不折不扣那一种;我们敢说,名声是有多种的,有些名声只能维持一日。荣誉乃有关每个人在相似的情况下应有的表现,名声所要求的品质则无法期望每个人都拥有。与荣誉相关的品质,是每人都有权赋予自己的;与名声相关的品质必得由他人承认。我们的荣誉只能遍及于认识我们的那些人,而名声则一往直前,它到哪里,哪里就有人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具有荣誉或『操』守;够资格具有名声的人很少,只限于已获得异常成就的那到一些人。
这些异常成就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冯功业(立功),一是靠作品(立言/创作);这样,通往名声的道路有两条。在立功这条路上,主要的条件是伟大的心胸;在立言和创作这条路上,需要伟大的头脑。两条大路各有利弊;主要的判别在于功业如守眼云烟,而作品能够保存下来。不管功业事迹是如何显赤,它的影响力是短暂的;但是一部天才作品就是活生生的影响力,可为后世永远造福。或功所能留给人们的只是回忆,并且在岁朋中逐渐变弱和变形——我们不再关心某事,最后完全消失,除非是历史将它收养,替它整容,让它形成化石而遗留给后代。著作的本身就是不朽的,一旦成为文字,可传永世。对于亚历山大大帝,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与伟业的记录;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和贺瑞斯是活生生的,他们对今天的影响,正如他们建在之时对当时的影响一样直接。《吠陀经》及其所含的《奥义书》至今犹在,而其同时代的所有丰功伟绩就没有一项流传达室下来。
立功的另一个短处是要依靠机运;因此,人们由立功所赢取的名声并非完全由他们内在的价值而得来,它同时需要境遇所赋予的重要『性』和光辉。再说,例如在战争中,如果由功勋所得的名声完全是个人的,往往依赖少数几个证人的证词而决定;其实,证人不一定在场,就是在场也不总是公正或无偏心的观察者。以上所说如何确定功勋的弱点,可用其他的优点来制衡,“功勋”具有实际『性』,能够为一般人所理解;所以,功勋一旦正确地报导出来,当事人立刻获得报偿,除非有关动机未为人们了解或欣赏。若是不明白其背后的动机,功勋都是不可了解的。
立言和创作的情况正好相反。作品并不冯借机运而启始,而是完全依赖作家;只要作品存在,其实质和价值将能保持。此外,适当地评定作品是困难的,品格愈高,评定愈是困难;有时是缺乏了解作品的人,有时是批评家抱有成见或是不诚实。但是,作品的名声并不依靠一位裁判;它们会向其他裁判诉求。至于功勋,正如我所说过的,它只存在后代人的记忆中,而且只是人云亦云的方式罢了;但作品是本身流传下来,除了部分有所散失之外,是以当初的形式留下的。在这种情形下,没有篡改事实的余地;任何对作品有所偏颇的判断,由于时间的流逝而『荡』然无存。往往是经历过一段时光,才有真正能评定某作品的人出现——独特的批评家专门评定独特的作品,连续地发表有份量的评语。这些意见整体地构成完满的正确的欣赏;虽然有些情况是经过几百年才得到重视,此后任冯更多的时光流逝,也无法改变此一鉴定——伟大作品的名声是巩固而必然的。
作家在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自己名声的曙光,要依赖机运;其作品愈为高尚和重要,其可能『性』愈少。塞尼加有一句说得漂亮的话,“名声确然伴随作品的真正内在价值,如同身体投出的影子一般,有时投落在前面,有时在后面。”他继续说,“虽然有同时代的人,会用一致的沉默表达妒忌,但不含敌意不偏私的评判到底会到来。”从这些话,很明显可以看出,即使在塞尼加的时代,也有可耻之徒了解用恶意忽视某些作品存在,来达到压抑他的真正优越价值,还有就是不让公众见到好的作品,以理推介坏作品。到今天,这手法依然深为他们赏识,它表现于“一种密谋式的沉默”之中。
一般言之,越是可能持久的名声,其出现的时间会迟些;因为优越的作品需要时间发展。能维持到后代的名声像是一棵橡树,生长很慢;持续暂时间的名声,像是一年生的植物,之后就死去;虚假的名声像菌类,一夜之间生长出来,马上又枯萎。
为什么呢?理由如下:某人愈是属于后代,换句话说,某人愈是属于全体人类,他愈是被他的同代见弃;因为他的作品并不是那么简单地就适合他们,而是需要他们对人类大众有认同感之后;他的作品没有他们所熟悉的那种吸引他们的地域风格;他的作品对他们是陌生的,未能获得大家的认可。能够抓住一时风尚和精神而做出贡献的人,是属于他本人的时代的,他生于斯世,死于斯世,最能为他的同代所欣赏。
艺术和文学的通史告诉我们,人类心灵的最大成就,在初时大多都不会顺利地被接受的;那些杰作长久地默默无闻,直到它们赢得一批才智较为高超的人士常识,再由于这些人的影响力,才得以置身于它们所得到之维持不变的地位,这也由于有关作品已取得权威『性』。
如果要找理由,我们就会发现,人们到头来真正能了解和欣赏的东西,总是合乎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笨人喜欢笨东西,普通人喜欢普通作品;观念不清的人会被杂『乱』的思想所吸引;没有头脑的人对于“愚昧”有好感;最好的例子是,每个人喜欢自己的作品,因为其格调完全跟自己相配。古代传奇人物艾比察姆斯(epicharmus)留下一首希腊文歌词,现在由我译为现代文,以广流传:
我当然根据己见说话,
他们无不沾沾自喜,自以为
值得赞赏。对于犬,犬是
最上等,牛认为牛最上等,
驴以驴为贵,猪以猪为贵。
轻如羽『毛』之物,即使由最强壮的手臂抛出,也无法让它加速前进,有力地击中目标。相反的,极轻之物因为自身缺乏实体以吸收外力,它被投出后会很快往下落。伟大而高贵的思想,还有天才的伟大杰作,如果欣赏者尽是狭隘、柔弱和刚复的心灵,会遭到同样的处境,这一事实自古以来的智者无不如此同声慨叹。例如,小西拉?耶数(jesus ben sirach)就说过,“跟笨人说故事”哈姆雷特(hamlet)有言,“一句妙语在愚人的耳中沉睡了。”歌德也说过,
由愚笨者的耳中听来,最妥当的话也受到讥笑。
还有:
你的努力徒然,世人如此愚蠢。
高兴吧!不会产生水圈的,
当到你把石子扔向沼泽。
李奇登葆问道,“一个脑袋和一本书相碰,发出空洞洞的声响,那空洞洞的响声不会老是出于书本吧?在另一处,他说:这样的作品像一面镜子,如果照镜子的是驴子,镜子里不可能是圣徒。神甫格勒特(father gellert)有一篇美好动人的 歌,值得我们再读一次:
最佳的礼物往往找不到什么赞美者。
大多数人把最坏的当做最好的。
这恶事每日见到,这瘟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