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 >

第13部分

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第13部分

小说: 如何成为高效能人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塞缪尔 斯迈尔斯

    生命在进取中生生不息,事业在进取中蒸蒸日上,人类在进取中超越自我,创造卓越。没有进取,恐怕社会无法前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是成功者的做事原则,更应是所有高效能人材应共有的。

    获取成功的动力

    做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有动力,动力会推动你的思想前进,会使你充满信心,不断前进。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三种人:放弃者、半途而废者和攀登向上者。而这三种人中,只有最后一种人才会与成功有缘。他们对自己要去干的事情具有很深刻的意识,并且具有很大的热情。目的和激情无时无刻不引导着我们,不停地前进、探寻。他们知道如何体验快乐,并且把攀登看作是对他们的礼物和恩赐。

    同时,他们希望获得奖赏和丰收,但他们注重的是长时效的收益,而不是短期收益。他们知道现在每向前跨一小步,都会在将来的成功上起到很大的作用。攀登者把满足放在了将来,而半途而废者仅仅对现有满足,并不敢去面对未来的可能『性』。攀登者从来都勇敢地面对挑战,不会退缩、不会停止。

    这些人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信念,他们相信某些事比他们自身更强大,这些更具有力量的事物正是他们想去征服的。当他们面对那些具有压倒一切以及巨大威慑的山峰时,这种信念就会让他们充满很大的力量,敢于向最大的危险挑战,并且这也是他们希望的事情。也正是这种信念使攀登者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登山一样,有人已经确定了某些路线是不能走的,但是攀登者并不信这些,他们一定要从这些路线攀上山顶。攀登者不仅敢于向可能『性』挑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向不可能『性』挑战。战胜不可能『性』,获得真正的胜利,这是攀登者最大的特『性』。

    禾嘉总裁夏朝嘉先生常常被推到主角的位置上,在盐源县考察时,他看到,立体农业开发计划给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田野间农作物生机勃勃,苍翠欲滴;山坡上,果树成阴,果实累累。但他更感到,农副产品由于缺乏深加工而效益十分低。在米易,本来很有价值的蔬菜和苹果因为运输不畅而只能就地贱卖;在盐源,苹果成熟时节,由于销售渠道不畅而只能大片大片地烂在地里。

    怎样才能尽快把立体农业进一步转化为高效农业?尽管他已经和米易县签署了建设“果蔬脆片”生产线的协议,但他深知,这么办远远不够,还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灼人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山川。

    丰富的阳光也造就了这一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

    于是,一个大胆得“阳光计划”在夏朝嘉的心中酝酿成熟了。

    夏朝嘉设想,包下一个县,进行“阳光计划”的试验;农副产品的精品包直运广州,在他的保税仓库里保鲜、冷藏,直接供应香港市场;在成都修建一个大的时令蔬菜、瓜果批发市场,使之成为这一地区新鲜蔬菜、水果的集散地;通过商会的力量,动员一批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到这一地区来投资,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圈它几平方公里的土地,建一个肉牛养殖场,引进国外的良种,使中国老百姓也能吃上用苹果喂养的、世界上味道最为鲜美的牛肉;在北京建一个冷库……

    计划大胆的近乎狂妄,但夏朝嘉却充满了自信。

    他坚信,各级人民『政府』会支持他的计划;

    他坚信,农民弟兄会拥护他的计划;

    他坚信,集团公司内部会全力贯彻他的计划。

    确实,他的集团公司荟萃了各路精英,聚集了不少人材,90%以上的管理干部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夏朝嘉的意图和构想一方面会焕发起他们的激情,另一方面又会通过他们的大脑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形成群体的智慧。

    “阳光计划”一定会充满阳光。夏朝嘉在他自己的信心支持下,不断地为实现他的计划努力着。

    成功者就是这样的一批攀登者。他们都是坚持不懈的、固执的一类人并且也具有极强的体力和恢复能力。他们在进取中不断排除障碍,寻找攀登的道路。当他们累了,无法再向前跨上一步,他们仍然给自己施加很大的压力。使自己在体力恢复后更快地前进,“放弃”不属于攀登者的词语,他们是离放弃最远的人。他们从未放弃过,无论是在多大的困难面前。他们具有成熟的以及理解偶尔的后退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这一哲理。他们拥有深刻的智慧,当然明白失败是进取中的一部分。攀登者并不是蛮干的,他们那种勇敢的生活无不充满着真正的勇气和科学『性』。他们是生命的探索者,也是成功者。

    当然攀登者也不能超越人的范畴,在他们前进过程中,有些时候,他们也会感到厌倦。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提出了疑问,有些怀疑自己的挑战。但他们与半途而废的人是不同的。他们此时虽然有些停滞,但他们的内心深处正在积蓄力量,等待重新恢复能力,并将开始新的攀登,而半途而废者是不会再去攀登的,他们希望自己就呆在这儿。对攀登者来说营地只是一个营地,而对半途而废者来说,营地则是温暖的家。他们拥抱挑战,与他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是一种紧迫意识。他们自我鼓励,具有很高的精神动力,并且努力奋斗以获得生命的极致。

    攀登者总具有远见卓识。他们常常能够鼓舞人心。用自己不懈的大无畏的奋斗精神使成功近在咫尺,这就是攀登者,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持续不断地鼓舞着这个世界。

    攀登者热爱行动,他们追求“最好的”、“有效率的”、“不退缩”的行动,这也正是他们的追求方向。

    人材范例 吴一坚:在苦难中进取苦难能使人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得到真正的锻炼,人往往是在越困难的时候意志越坚强,奋斗的目标也越清晰。吴一坚把苦难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吴一坚1960年12月10日出生在西安纺织城职工医院。刚满月就被接到山西省永济县西太平村『奶』『奶』家扶养。『奶』『奶』家给他留下的印象是石榴树下拴着的一只母羊,『奶』『奶』管它叫“羊妈妈”他只要一看见那只羊,便高兴地直喊“羊妈妈”他就是喝羊『奶』长大的。满三周岁他又被送回西安父母的身边。他再次回到老家是1967年的暑假,他爷爷因出身地主已被批斗折磨致死,虽说当时天气炎热,可他分明感受到阵阵刺骨的寒意。然而,家庭的变故并没有终止,接着他的父亲——西安市涌桥区的一名普通干部,又受到冲击,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了起来,关在一间黑屋子里,屋门口有人站岗守卫,好像一座临时监狱。年幼的吴一坚尾随着母亲去探望,母亲挎着一个大篮子,里面装着香喷喷的令人发馋的花卷和一双鞋子,鞋子被退了出来,说是用不上,而花卷则被留在了黑屋子里。这些童年的苦难经历,使吴一坚时刻为亲人,为他人牵肠挂肚,正是这一系列潜意识构成了他的“平民情结”。

    苦难是谁都不愿去面对的,吴一坚如何以苦为乐呢?

    吴一坚当过兵,做过工厂里的普通工人。1984年他毅然辞去西安一家工厂的工作,怀揣600元人民币只身到广州打工。1985年离开广州,来到海南发展,成为海南的第一批弄『潮』儿。

    经过周密调查,他着手筹建一座大型的电子工厂。当时,很多人无法想象他和他的助手们如何去干一件令省一级『政府』领导重视的大事:建一座年产20万台电视机的公司。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天方夜谭,当时国家骨干企业年产也不过20万台电视机,而吴一坚这个24岁的北方小伙子搞这样大的工程被认为不是骗子就是神经有『毛』病。

    然而,这正是吴一坚不同于他人之处。他了解当时整个中国市场电视机的紧俏和海南刚刚起步的特点。他认为一个人要善于了解周围的一切,这样才能调动周围的一切有利因素,用100元钱去赚1元钱,叫赚钱,用1元钱去赚100元钱也叫赚钱,但这两种赚钱的内含是截然不同的。经营,就要讲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投入换来高速度与高效益。于是,他以“经营25年之后,厂房设备拱手让出”的方式圈地,又以“预交3%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将厂房建设工程承包出去,以“生产以后80%的电子原件由香港一家公司供给”的许诺,令其先投资。

    为了联系全国大电子经销商,他亲自出马,几乎是一天24小时都在赶车谈判,包括买一瓶汽水、一块面包了事。到了晚上商店关门,他就只好饿肚子,常常饿得没办法了,只好拼命喝水。有几次,皮鞋跑开了帮,但因时间仓促,他用鞋带一绑竟又凑和了一个礼拜。上帝垂青于坚韧不拔的人,全国各大电子经销企业被吴一坚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纷纷交足预订款,提前预订10个月以后的产品,求人的事就这样变成了被人求的事。

    外部环境理顺以后,吴一坚一头扎进了工地。工资未能及时支付时,工人们怠工,他一个个地去解释,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发给工人。身上没有了钱便没办法吃饭,只好每天蒸点米饭充饥,一连十多天没吃菜,工人们知道后,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吴一坚的真诚,使工人们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终于以超常的速度建成了一座大型工厂。

    那年春节前,工厂的几万元货发出以后对方未能按合同及时结算,而公司的职员们全都准备拿了钱回家过年,吴一坚为了职员们能过好年,到朋友处借,取出自己所有的存款,及时地发给职员。腊月二十七日,职工们都走完了,他却不能回去,爱人的电报、电话一个接一个:“结婚6天你就去广州,孩子出生时你又在海南,我们女人一生中最需要男人的两个时刻,你都去忙事业了,这过年又回不来,我们怎么向父母交待。”听完妻子电话中的诉说,再坚强的男儿也会止不住泪水的,吴一坚强忍着泪水安慰了妻子和孩子,放下电话,从来不知什么叫悲伤的吴一坚才真正感受到了孤独和悲伤,他伤心地哭了。孩子的叫声和妻子的哭声时刻在刺激着他,他真想立即回到他们的身边,享受一下轻松和安逸,或者让他们母子二人到海南来共享全家欢聚之乐。但他不能这样做,他的身上只剩下50元钱,这50元钱要度过15个日日夜夜,而他的困难又不能告诉家人,害怕给他们增添不必要的担忧。为了节省,他买了100个馒头,整整吃了15天,放假归来的工人们见到他时,以为他得了病,而他能说什么呢?只能笑笑。

    如此的磨难让他得到了什么呢?

    他曾说过:“我是用自己的经历悟出了‘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苦难能使人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得到真正的锻炼,人往往在越困难的时候意志越坚强,奋斗的目标也越清晰。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今天的苦难可能就是明日的辉煌,只要你愿意努力,总会有所成就。人生的机遇,是在自己的苦苦奋斗中争取来的。一个创业者大凡在起步阶段,都需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甚至当搬运工。打个比喻,人就好像那成堆的湿煤,磨难就像那摇篮,颠颠摇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