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经济学-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3年新高),最终传递到中国的CPI(2008年2月份达到峰值8。7%)。
新世纪第一场全球经济大动荡——金融危机
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进入新世纪的第八个年头是一个悲惨的年份。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渐显现,继4月份贝尔斯登破产被托管后,7月份两房——房地美与房利美危机爆发引发民众疯狂挤兑潮,9月初美国政府被迫承诺接管两房;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同时,美林证券也被美国银行收购;最后,美国五大投行仅剩的两巨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被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至此,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升级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很多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可以说,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的货币信用机制,一旦金融活动失控,货币及资本借贷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机就表现出来。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很好的证明。
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其实有更深层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邹平座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有两个: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1.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结果造成金融活动逐渐失控。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这一最薄弱的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资银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并被无限放大。
2.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从而加速了金融危机的爆发。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涨。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另外,在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人们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直接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涨,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这次金融危机会极大地削弱美国的实力。其一,体现在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控制力方面。在金融危机中大量的美国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遭到严重的打击,这些投资机构首先崩溃,没有人再敢买美国的金融产品了,马上就会造成信贷紧缩。接下来一大批相关的企业倒闭,对美国的经济实力影响相当大。。
其二,体现在软实力方面。过去20年间,整个美国经济体系都是以金融这个核心来运转,这个体系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最佳样板。人们甚至认为美国模式已经战胜了周期波动。现在,这个经济体系按照美国人最为自豪的“市场规律”崩塌了,以从繁荣到萧条,从金融到实体的顺序。这对美国的硬软实力都有相当大的损害,特别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以美国金融模式作为改革样板,现在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个样板的作用,美国的榜样力量要打一个大折扣。
这次金融危机不但重创了美国,更是对全球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作为世界风向标的美国,打个喷嚏连全球都要跟着感冒,更不要说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对此,经济学家章玉贵说:此轮全球金融风暴在将美欧金融业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毁灭大半的同时,更有可能将全球经济周期拖人寒冷的“失落十年”。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家级灾难——国家破产
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哈尔德通过电视讲话,对全体国民发出警报。“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旋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此时,他面对的冰岛不再是这个世界最美丽干净、金融高度发达的天堂,而是一个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的黑色乌托邦,昔日在全世界过得最幸福的冰岛人生活在国家破产、朝不保夕的恐惧中。
冰岛人口只有32万,过去仅靠渔业支撑,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进入一个连续10余年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冰岛的银行体系此时迅速萌芽并以疯狂的速度扩张。它们在全球各地成立分行,发放了大量的贷款,银行因此成为冰岛经济的最强支柱。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冰岛三大银行的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4。4万亿克朗,约合1280亿美元。与之相比,2007年冰岛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1。3万亿克朗。
银行资产的大量累积,让冰岛人尝到了甜头,这个小国人均GDP占到世界第四,美丽洁净的环境、优厚的福利政策让这里成为一方世人向往的“幸福乐土”。但是当金融危机袭来时,这个国家才发现他们原来正是巴菲特所说的“裸泳者”。总理哈尔德承认,由于冰岛银行产业几乎完全暴露在全球金融业震荡波中,冰岛面临“国家破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哪个公司或企业破产了,倒闭了,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会破产。但这种现象现在却真实地出现了,冰岛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严重地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边缘。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加入将要破产困境的国家越来越多。全球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评级报告(警告),面临“国家破产”边缘的国家还有一长串。
当然,国家破产的概念不是特别严格,从理论上说,一个经济单位,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如果资不抵债就是陷入了破产的境地。但是国家和其他单位不同,国家手上第一有苛税权,第二有发钞票的权力,第三有举债权,有这三权在就使得他不可能实际地破产。但是在西方国家这样一个已经破产的事实,可能会导致政府更迭,但是国家破产不太可能。应该这样来看,这里用国家破产这个词说当前的事,表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徐东华认为,所谓的国家破产实际上也就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描述。他说:“国家破产,是说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段里的经济情况,首先,就是出现大量的财政赤字、对外贸易赤字;其次,就是出现大量外债;最后,该国家没有偿还外债的能力,同时也没有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国家要破产了。”
面对一个个国家纷纷陷入破产危机,如何拯救它们,也同样成为追在眉睫的任务。早在200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级(IMF)的第一执行总裁克鲁格尔女士曾提出过一个解决机制,将IMF的地位放在了国家破产解决程序的核心地位,但是很明显,这一方案遭到了所有国家的反对。两年后,IMF再次提出一个改进后的方案,该条款从法律上允许债权人中的一个“绝大多数集体”(占债权人总量的60%…70%)可以进行债务重组,同时该重组须将其余的债权人包括在内,而IFM只起到监督和最后仲裁的作用。
为了应对当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阿根廷当年的债务危机与现在所说的“国家破产”几乎相同),美国政府也提出过相应的解决方案,但实际上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著名专家学者曹凤岐认为,要挽救国家破产的危局,就必须从国内、国际多方面寻求解决的办法和渠道:“第一,是国际求助,比如这次冰岛向俄罗斯寻求贷款:从国外获得帮助来缓解自己的压力;第二,就是通过谈判解决债务问题,比如上一次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进行国际谈判,对那些无法偿还的债务进行免除、延期等措施,这也是一种缓解危机的办法;第三,就是要发动国内民众共度难关。只有国际、国内多方面共同地努力和配合,才能真正起到挽救的效果。”
谁到底是上帝的手——市场失灵
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进行史无前例的紧急协同减息,以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各大央行关于降息的联合声明全文:
为了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已进行长期紧密磋商,并已采取了提供流动性支持、减缓金融市场紧张状况等前所未有的联合行动。
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减缓,原因是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大幅下降。通货膨胀预期已逐渐缩小,但仍对物价稳定有重要意义。最近金融危机的恶化,增大了经济成长的下行风险,同时也减小了通货膨胀的上行风险。
因此,鉴于部分放松全球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成熟,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今天共同宣布,降低基准利率。
同时,中国央行积极响应救市.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