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赞美方略 >

第5部分

赞美方略-第5部分

小说: 赞美方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信任员工,赢得他们的忠诚和信赖。

    (6)告诉员工他所担任职务在整个公司中的重要『性』,让他们有责任感。

    (7)以身作则,任何事先要求自己做好,为员工树立榜样。

    (8)聆听属下的各种建议,切勿粗暴打断或对其忽视。

    (9)实地接触员工,了解他们的兴趣、习惯和敏感事物,对他们的认识就是对你资本的认识。

    (10)言行一致,不要让员工看轻你的威信,同时不要让员工弄不清到底该干什么。

    (11)如果有人举止怪异,应该追查。

    (12)万一你犯错误,立刻承认,并且认真地表示歉意。如果你推卸责任或是责任旁人,别人一定会瞧不起你。

    (13)在责备某人之前,先指出他的优点,表示你只是希望能够帮助他,这样才能使其心服口服。

    (14)维护员工应有的权利,并让员工履行其应及的义务。

    (15)尽一切可能去安抚不满情绪,否则所有员工都会受到波及。

    (16)把握住每一个机会,表明你以自己的员工为骄傲,这样能够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17)尽可能委婉地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

    (18)制订长、短期目标,以使员工可以用以衡量自己的进步。

    (19)提出建议『性』的批评,批评应有理由,并帮助被批评者找出改进或者改正的方法。

    (20)假如有人发牢『骚』,应赶紧找出其不满的原因,及时加以改进或弥补。

    (21)解释要做某事的目的,员工会把事情按照你的目的做得更好。

    

赞美方略 第三章点到为止,死海复生

    一、忠言逆耳利于行

    人常说批评是〃忠言逆耳〃,却是〃利于行〃的。其实批评自己的人,一般都是真心对待自己,希望自己能改正缺点,朝着的方面发展的,对被批评者可谓是一片坦诚。

    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批评中长大,成熟起来的。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家人通过批评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谁不曾常听到这样的批评:〃不要把手放在嘴里,脏得很。〃〃吃饭前怎么不洗手?〃〃你太调皮了,真不听话。〃而长大一些又会听到诸如〃不要只关心自己,要关心一下别人〃〃别老迟到〃等等来自老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从不批评别人,也几乎没有人会从不受到别人的批评。

    批评是能使人更加成熟和完的良方,是使人成功的阶梯。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而若视批评为别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则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进步的了。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水。〃车夫把清酒献上。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送上干肉和干粮。

    郭君问:〃你怎么准备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又问:〃你为什么要存这些东西?〃

    车夫又回答:〃为您出逃路上充饥解渴呀!〃

    又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吗?〃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提醒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您喜欢虽人说奉承话,却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您,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所以我没有劝您。〃

    郭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所以落到出逃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了话题,说:〃您流落在外,是因为您太有德了。〃

    郭君听后又问:〃有德之人却不被国人收留而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之人,只有您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啊!〃

    郭君听后喜不自禁,趴在车前横木上笑起来,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觉得周身劳累,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车夫用干粮垫在郭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郭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郭君在穷途末路之时,仍不能体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车夫的一片赤诚之心,仍改不掉喜欢听奉承话的『毛』病,由此可知,他的失败不是偶然的了。

    不过有良苦的用心还需有良苦用心的表现,让对方知道批评者实际是打心眼里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支持自己或是为了自己着想的等等,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所以批评者首先就要考虑,该批评是否是于对方有益的,能否让被批评者相信按照批评语的要求改进之后,于自身有益。不能诱之以〃利益〃的批评,会使被批评的人觉得自己改正行为是为了批评者的利益。于是对批评会有更多的抵触情绪,使原本的一片好心也因方法不当而遭人误会。

    就心理学而言,一个批评与被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互交流与认同的过程。人在批评过程中越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处境,就越能够获得对方对自己批评意见的重视与接受。在发表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懂得爱护虽人的自尊心,维护其面子,不出语伤人,不逞口舌之快;理解使人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思考问题,讲话不自以为是,不强加于人。在接受批评意见中,尊重使人竭力认同别人批评意见中的有益部分,并予以积极的肯定。人们越是能够尊重理解人,就能越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意见。从此意义上讲,尊重、理解是使忠言不逆耳,闻过不动怒的转化条件。

    师经是魏国宫廷里的一位琴师,经常给魏文侯弹琴。

    一天,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乐曲跳起了舞,并且高声说道:〃我的话别人不能违背。〃

    师经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没有打中,却把帽子上的穗子撞断了。文侯问手下人说:〃身为人臣却去打他的国君,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文侯手下的人说:〃应该烧死他。〃于是把师经带到堂下的台阶上等候。

    师经说:〃我想在死之前说一句话,可以吗?〃

    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以前尧舜作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没有人反对;桀纣作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遭到别人的反对。我打的是桀纣,不是我的国君。〃

    文侯听后,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琴挂在城门上,用它作我的符信;不要修补帽子上的穗子,用它来时常告诫我自己。〃

    正是师经从文侯的长久统治来考虑,批评文侯不该学桀纣独断专行;而文侯也从批评中听出这是文师对自己的忠心与关怀,所以才能最终将逆耳忠言接纳下来,并免了师经的死罪。

    二、点到为止,死海复生

    晏子是齐国一位善谏的大臣。晏子死了17年后,齐景公有一次请大夫们喝酒。景公『射』箭『射』到了靶子外面,满屋子的人却众口一词地称赞他。景公听后变了脸『色』,并叹了口气,把弓丢在一旁。

    这时,弦章进来了。景公说:〃弦章,自从我央去晏子到现在已经有17年了,从来没有听到别人对我过失的批评。今天我『射』箭到了靶子外,他们却众口一词赞美我。〃

    弦章说:〃这是那些大臣的不好。他们本身素质不高,所以看不到国君哪些地方不好;他们勇气不够,所以不敢冒犯国君的尊严。但是,您应该注意一点,我听说:'国君喜欢的衣服,那么大臣就会拿来替他穿上;国君喜欢的食物,大臣就会送给他吃。'像尺蠖这种虫子,吃了黄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黄,吃了绿颜『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要变绿,作为国君大概总会有人说奉承话吧!〃

    弦章的话在景公听来颇有道理,明白了奉承者不过是投自己所好,如果自己对奉承话深恶痛绝的话,就很少会有人来自讨苦吃了。弦章虽未直接进一步批评景公喜欢听奉承话才造成如此局面,但景公已深刻领悟到了这一点,事实上,若弦章再画蛇添足地批评景公一番,效果反而不会有仅点到为止好。

    当人们发表批评意见时,还要注意不要滔滔不绝讲个不停,使当事人没有时间与机会来思考你所提出的意见。这种言语吐罗嗦的行为,不仅冲淡了主题,而且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在心里咨询当中,咨询者常常在讲话中有意地停顿几秒钟,以观察对方是否有话要说。同时,他还会不断地运用沉默来暗示对方思考自己讲过的话,并提出问题。这种手段不单给来咨询者以充分说话和思考的机会,还可促进咨询者与来询者之间的相互共鸣和理解。

    卡耐在把说话吐罗嗦当作影响人们接受批评意见的因素之一。他指出:〃我们每说一句话,都应显示出其说话的价值与力量。没有力量的话就是没有价值的话,等于没说一样。不能达到说话目的,那就是废话,废话就意味着吐罗嗦。所以,批评的艺术还在于言语简明扼要,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反之,话讲得多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反倒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发表批评意见,还应忌扩大事端,那将一些不相关的事情也扯进来,使得当事人越听越不耐烦,增加其对批评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对于要面子的人,在发表批评意见时不断扩大批评范围,无疑是『逼』他不认同批评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常见的问题就是唠叨。本来是出于对彼此的爱与关心,但因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一件事做错了,将其以前做错的也牵扯进来,进行一番批评,使得对方不但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当前的批评,反而还不得不为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辩护。

    就心理学而言,在批评当中扩大事端,等于改变两个人原有的认知对象及其认同条件。这正如前面举例中说明的那样:当丈夫因一天不做家务事而受到妻子指责他从来不干家务事时,他会本能加以反驳,因为其批评话题已产生了本质『性』变化,即双方认同的基础已不是谈论今天这一具体事件,而是把以前所有错或不错的事合在一起,难怪丈夫会感到委屈不服了。

    另外,一个过错进行一次批评。要想对一个已知过错引起注意,一次提醒就足够了。批评两次完全没有必要,面 一次就成了唠叨了。如果总把过去的错误翻出来并唠唠叨叨地没个完,对于批评者来说完全是愚蠢和无效的。

    〃妙语精言,不以多为贵〃。批评人,话不在多,而在精妙,所谓〃言贵精当〃。言语精炼,往往能一语中的,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的信息;一语道破,使对方为之振动,幡然醒悟。如果拖泥带水,东扯西扯,反而使人不得要领,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甚至产生急躁情绪,也就达不到批评的目的了。

    三、恰到好处,妙处生花

    战国时候,秦国攻赵,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赵国送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方肯发兵。但赵太后执意不肯,虽然满朝文武都极力劝谏,仍无济于事。最后赵太后干脆宣布:〃谁要是再来劝我,我就吐他的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