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亨利 福特 >

第12部分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亨利 福特-第12部分

小说: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亨利 福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总统的强有力的挑战。但同时却给亨利·福特以冲击。

    柯冉斯当初勉强同意福特的“5元提案”,只看到了它积极的方面,而忽视了提案的反面作用,如果他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那么“5元提案”是必定可以阻止的。

    亨利·福特在美国历史上写下了高薪制度这一历史『性』的光辉的一页。柯冉斯之所以离开福特公司,并不只在“5元提案”上与福特意见不一,而且,在对一次大战美国『政府』战争观的意见上,和福特也产生过极大分歧。这最终导致了他离开了福特公司。

    《纽约时报》登载了这样一段话:

    “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亨利·福特提出日薪5元的最低薪资,此乃划时代的利益分享政策。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包括全体职工,同时,福特提出的一天8小时工作制度,也是保护劳工的一大创举。据福特公司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将从本年度的总决算中,抽出公司总收益中的1000万元巨额利润,分享给全体职工。这是美国劳工史上的大革命,这次革命的风暴势必为欧洲带来很大的影响。”

    事实确如《纽约时报》所说,但阿德罗夫·欧克斯这位《纽约时报》报社社长却持反对看法,并且在曼哈顿的社交俱乐部对此大肆拼击,不无嘲讽地说:

    “亨利·福特那个乡巴佬恐怕是发神经了!什么一天5块钱,现在是产业革命时代,他这么做,简直是想破坏资本主义社会。”

    对福特一天5元薪资的做法持反对态度的还有《华尔街经济日报》,这家报纸一向抱着支持拥护资本家理论的态度,他们认为以前福特汽车公司的清洁工一天的234元已经有些过分,现在居然要升到日薪5元,实在有悖于资本家理论。这家自称是美国财经界发言人的报纸刊登了社论对福特的做法进行的正面的猛力攻击。

    在底特律,正酝酿着一次准备弹劾福特的集会,集会的发起者是拥有500位社员的社会主义者集团,他们人人手持标语。集会的结果是:他们对福特大加指责说,福特的日薪5元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欺骗『性』策略,“薪资革命”的目的不是保护劳工,而是为了避免罢工,他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

    第二天,攻势更加凶猛,福特汽车公司正门被围得水泄不通,原来,是报上的那段报导使数千名群众盲目地蜂拥而至,他们一边动手猛力捶击着福特汽车公司的铁门,一边嘴里发疯般地嚎叫着:“5块钱!5块钱!”这群疯狂的人分别来自中西部的印第安拿波里、辛辛那提、密尔瓦基等地,面对这一混『乱』的局面,福特汽车公司打出了警示广告:“底特律市民优先!”

    1月12日,约12000名来自全美各地的求职者聚集在福特汽车公司的门口,因行为粗野而和警察发生摩擦。

    幸运的是,福特并非孤立无援,素来极具鼓动『性』的哈斯特报系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它以《百万富翁福特的勇敢举动》为题,接连几天登载了长篇报导,尊称福特为英雄人物,对他的“薪资革命”给予了高度赞扬。

    求职者引起的动『乱』平息后,福特突然收到一名爱尔兰移民职工的妻子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

    “我以一位职工妻子的身份,向您投诉,若有冒犯之处尚请包涵。我经多方面考虑,毅然决定呈上这封信。”

    “对于丈夫的调薪我们由衷感激,但事实上,海兰德工厂的作业方式实无异于南北战争前芋草田的奴隶制度。我的丈夫由于工作的负荷和夜班的增加,几乎丧失了人『性』。贤明的福特先生,相信您应了解人绝非机器,不能光工作而不休息。近日来,我经常祈求上帝让我的丈夫不要每天从工厂回来后,总是精疲力竭地躺下。”

    “一天5元的薪金,虽是您的恩赐,但是如此的作业制度十足毁灭了我的家庭!”

    这封信对于福特来说,犹如当头一棒,给了他重重一击。而且父子俩意见一致。

    那位员工妻子的信一直困扰着福特,第二个礼拜天,福特在妻儿的相伴下,来到迪尔本教堂,想寻求帮助,他以虔诚的口吻对司祭长撒母耳·马季斯说道:

    “司祭长,这一次我把工厂职工的薪资增加到一天5块钱,本是希望能制造出更好的汽车,但是事实和我的想法相反,我想请教您的看法。是不是我对职工过分恩惠了,或是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我相信我所做的已产生了影响。我想今后将会有成千上万的新劳工加入汽车生产行列。我希望建立一个更宽厚、更人道的企业组织……”

    由此,马季斯对福特充满了崇敬之情,后来,他辞去了司祭长的工作,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员,担任工厂新成立的福利部顾问。为了解情况,他走访福特汽车公司的员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效地开展福利工作。

    当时的底特律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大大小小的汽车工厂和装配工厂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其关系企业的扩增也是杂『乱』无章

    。在寒冷的冬季,工厂的劳工们被困在家中,不是借酒消愁,就是投注于赌马或赛车上,日子过得昏天黑地。根据福特汽车公司福利部部长约翰·李提供的情况了解到:福特汽车公司共有15000名职工,其中大多数是外国移民,在“日薪5元”实施时,他们的生活文化水平还很低,尚未美国化。

    星期日的紧急会议之后,亨利·福特非常注意职工们的反应,随时调适职工的生活,尤其是那位职工妻子的信,更使福特深深认识到关心照顾工厂职工生活的重要『性』。工作应该是人生最大享受,而不会令人憎恨。对献身于事业的人,应由事业上得到最大的报酬。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职工们并不只单单需要物质上的报酬,他们更热烈期待的是家庭的温馨。像这种追求物质和心灵满足的职工,对工作的热诚心一定很高,这对他个人及社会都是好的。物质生活提高后,接下来就要改善精神层面。福特公司应该是国家全体人民生活水准的代表,甚至是其他国家追寻的目标。

    从企业经营技巧来看,投资者急于追求利润是不明智的,亨利·福特身为大经营者,更深知这一点。公司要想获取最大的利润,必须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向心力,而将利益毫不吝惜地分享给职工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

    福特在爱迪生大街第一次为自己建造家园的时间是1908年,是与t型车发售的同期。在他提出“薪资革命”后不久,便迁至位于雷尔湖畔的豪华官邸。但是,很快,福特便把这幢豪华住宅卖掉,因为豪邸附近的贵族社会使他感到厌恶,生活在那样的污秽的环境中实在不舒服。

    最后,亨利·福特定居在出生地迪尔本老家。福特看中了一个叫菲尔的大森林中的一块地,这块地在鲁裘河西北部大约5分钟车程的位置,面积2000英亩。

    福特以石灰岩为材料,建造了住宅,同时一并建造的还有一个规模不大的高尔夫球场和一个网球场。鲁裘河穿过这片森林,于是福特就利用它兴建了私人水力发电厂。

    亨利·福特由于“薪资革命”而在国际间名声大震,然而在此之前,直到1913年,亨利·福特仍未被列入名人辞典。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亨利?福特 五、福特主义

    福特深深惋惜战争是件浪费的事。在1915年春,欧洲战争正吃紧。每日报纸上都有大篇幅的战况报导,福特的办公桌上当然也少不了这些报纸,每天早上他都要遍览一番。有篇报导统计:交战双方损失严重,阵亡人数已达2万。看完这一报导,一些精确的数字就立即闪现在福特脑海中:如果年利率以5%计算,要换算成福特汽车公司2万名职工的年薪3000万美元,就必须投入6亿美元的资金,才能产生出这笔3000万美元的利息。福特不禁双眉紧锁,惋惜不已地连连摇头。

    福特对于一篇简单的新闻报导,竟毫不费力地推算出上述的一系列准确数字,不愧为“底特律怪杰”。福特讨厌战争,反对战争,认为战争是一种惊人的浪费,他不认为欧洲战争是刺激市场、景气复生的大好良机。他的这一观点不同于匹兹保的钢铁业者或者福特汽车公司副董事长詹姆士·柯冉斯等人的把欧洲战争视为发财良机的观念。这不可避免地会招致一些麻烦。

    为了适应战争需要,陆海军部提出将海兰德公园工厂改为军械工厂的要求,但遭到福特严厉拒绝,而且福特还以惋惜的口吻说道:“欧洲大陆的这些笨蛋,他们不知道一发大炮炮弹便可以生产一辆福特t型车?一个来福枪弹夹可以换得半个汽车火星塞?现在战场上所使用的火『药』原料硝酸,如果用作氮肥,则撒遍全世界农场都还绰绰有余!”福特毫不隐讳地宣称:生产活动中耗费最大、最浪费的一个过程就是战争。

    美国人崇敬地称他们的祖父祖母或者曾祖父母为“建国之父”,这些“建国之父”的故乡就是欧洲;从地理位置上讲,欧洲的确也算是遥远的国度。

    封建时期的欧洲旧大陆,根深蒂固的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乱』使整个欧洲大陆『迷』漫在战火烟雾中。那些被誉为“建国之父”的勇敢先驱们因为厌烦战『乱』中的颠沛流离、无法忍受罪恶的古老体制,才抛弃家园、背井离乡,历经千辛万苦来到美洲新大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旧大陆的这些古老国家,为什么不记前车之鉴,仍不觉醒地彼此耿耿于怀,相互怨恨呢?为什么还会在进入工业生产时代的今天,继续牺牲人民的生命,浪费人民的财产发动可恶的战争呢?

    “旧大陆的这些笨蛋已经不知道如何去创造新的事物,他们难道真的只对破坏有兴趣吗?”

    令福特的亲信柯冉斯惊讶不已的是,福特竟然放弃发财的良机,拒绝军用武器的订单。然而,对于福特来说,他年轻时便一直对创造新事物感兴趣,视这场欧洲战争为“浪费的消耗战”,他的这一举动是必然的、肯定的,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办公室走廊尽头的董事用沙龙,是福特每天都要光顾的地方。于是,有些聪明的记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里,对于他们来说,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也仿佛如获至宝。《底特律自由报》记者塞欧道亚·德拉宾从中便受益匪浅,他在发布《5元提案》之后,就在这个沙龙设立自己的办公室,在那儿,他可以获得福特透『露』的新闻题材。

    福特对于战争的看法,被德拉宾加油添醋地以全版篇幅大肆渲染一番后,以极为醒目的大标题《反战论者——亨利·福特的提议》报导出来,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新闻媒介的力量一向是不容忽视的,更何况德拉宾的这篇报导是极具煽动『性』的,所以尽管福特后来对报告提出异议,想说明自己不是那个意思,但局面已无法挽回,社会上已产生了相当大的『骚』动。

    在这篇报导中,德拉宾把显赫一时的福特的话添枝加叶地精心设计一番,这样写道:

    “亨利·福特先生表示,只要能停止这场随时可能将美国卷入的世界大战,即使投入自己的生命及所有财产亦在所不惜。视自由及和平为珍宝的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