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集-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山居秋暝
五言律诗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注解:
1。螟(ming1):夜色。
2。浣(huan4)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5。王孙:诗中是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这幅淳朴美好的生活嘲,令人流连忘返。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诗中以毫无雕饰、浑然天成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幽的雨后秋山图。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色于此可见一般。全诗写景状物细致入微,意境清净和乐,景中寓情,情志在于山水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
归嵩山作
五言律诗
王维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
注解:
1。薄:草木丛。
2。闲闲:从容貌。
3。迢(tiao2)递(ti4):远貌。
4。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途中所见所感。首联描写开始出发时的情景,中间四名写景寓情,傍晚的飞鸟也好像与诗人结伴而归返自然。路边的流水、黄昏的归鸟、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寓情于景,写景写情并举,对景物的拟人化描写正表现了作者避世隐居的情怀。景中寄寓深情。层次整齐,景象萧瑟。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此诗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
�
终南山
五言律诗
王维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2。入看:接近看。
3。分野:古代用天上二十八宿星座的区分来标志地上的区域,叫做分野。
赏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起句不凡以艺术的夸张,写终南山的总体气势。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云雾缭绕的朦胧美反衬出山之高。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即终南山全景。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是山水诗的名作。
�
酬张少府
五言律诗
王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注解: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3。浦:小河流入江海的入口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山林生活的陶醉,充分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悠闲自得和高洁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妙在以不答答之。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
过香积寺
五言律诗
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注解:
1。香积寺:唐代佛寺,在今西安城南。
2。“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
3。空潭曲:空寂的水潭曲折迂回。
4。安禅:指心安然入于清寂宁静之境。
5。毒龙:这里是机心妄想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意境空幽冷僻暗含佛理。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全诗不写寺院,却通过对古木卸、深山钟山的描写,点染出远离尘世、深僻清幽的香积寺风光,确实手笔不凡。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
送梓州李使君
五言律诗
王维
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木童'布,
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
不敢倚先贤。
注解:
1。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2。杪(miao3):树梢。
3。'木童'(tong2):蜀地有撞树,花可以用来织布,称为'木童'布。
4。翻:翻新。翻教授;翻新教化。
赏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诗以即景生情,抒发惜别心绪,也兼写蜀中的风景土俗。开头四句写梓州山林奇胜;颔联白描写了一幅山中奇景,一夜好雨过后,山间飞流百道清泉,远望好像从树梢间泻出。五、六两句写“汉女巴人”之风俗;七、八句以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比拟李使君;希望李使君能够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纪昀评此诗说:“起四句高调摩云。”
�
汉江临眺
五言律诗
王维
楚塞三湘接,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留醉与山翁。
注解:
1。汉江:又称汉水,发源于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中部,在武汉入长江。
2。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3。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4。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赏析:
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人,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这两句气韵极其生动,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用这两字顿时使诗中充满飞动之势,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全诗格调清新,动静相生,景象奇伟。
�
终南别业
五言律诗
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注解:
1。别业:别墅。
2。中岁:中年时代。
3。胜事:快意的事。
4。值:遇见。
5。林叟:乡村老人。
6。无还期:无一定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淡泊,随遇而安的生活。首联叙述自己归隐原因,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全诗处处显现出作者对佛理的参悟。
�
临洞庭上张丞相
五言律诗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空有羡鱼情。
注解: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赏析: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洞庭湖诗中之佳作。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舟楫、垂钓、羡鱼都不离眼前的湖水,巧妙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的干谒求仕之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纪昀评此诗说:“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曾到吴越漫游,后到长安,应试不第,退隐故园,以诗自娱,五十二岁病死。有《孟浩然集》。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诗描绘山水和田园景色,他是唐代第一个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淡雅自然,善于用白描笔法绘出一幅幅天然图画。
�
与诸子登岘山
五言律诗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注解:
1。岘(xian4)山:又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
2。代谢:交替,轮换。
3。胜迹:指上述堕泪碑。
4。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5。梦泽:云梦泽。
赏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两句揭题,从大处从宏观落笔,平凡真理信手拈出。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两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此诗把历史与现实、写景与议论融为一体,清远自然而又深沉感人。
�
宴梅道士山房
五言律诗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
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
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
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
何惜醉流霞!
注解:
1。搴(qian1)帷:揭起帐子。
2。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3。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4。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5。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
6。“童颜”两句:意谓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这里也指醉颜。
赏析:
诗以隐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色彩浓丽,格调轻快俊诵。
�
岁暮归南山
五言律诗
孟浩然
北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