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瑞士投资者:苏黎世投机定律-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 第1节:章节标题(1)
引言
瑞士,这是一个贫瘠而多岩的小国,国土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缅因州的一半。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它可以说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没有石油,没有煤炭,甚至在农业方面,它的气候和地形也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耕作。
三百多年来,它没有卷入任何一场欧洲战争,主要原因是,没有哪一个侵略者会对这块土地产生兴趣。
但是,瑞士人世界上是最富有的国民之一。按照国民人均所得来看,它相比于美国、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一点也不差。瑞士法郎也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货币之一。
瑞士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因为他们是天生的最聪明的投资家、投机者和赌徒。
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像瑞士人一样投机赚钱。
听起来,这本书对每个人都适用,因为每个人都想赚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赌,或是否善于去赌。对于这一点认识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很大差异。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富有,但却很少人愿意去赌,这是可以理解的、毋庸指责的。因为我们所接受的许多道德观念都教导我们:冒险是愚蠢的行为,一个明智的人不应当对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事物下赌注,一种安定而无聊的生活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其实,每个人都懂得权衡得失,如果你听从以上观念的谆谆教诲,反对投机或赌,那么本书对于你就没有多大的用处。当然,除非你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不在乎承担合理的风险,或者有更大的冒险精神,那么,这本书正适合于你。《苏黎世投机定律》一书中所讨论的风险与风险管理的真知灼见值得你认真学习。它一定会帮助你在投机中取胜,你所得到的一定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总而言之,它会使你富有!
本书对投机做了最广义的诠释。在本书中我们会时常提到股市,但却不仅限于此。书中的各项定律也适用于期货、艺术品投资、不动产投资、日常生意甚至牌桌上的游戏。总之,这些定律将指引你在金钱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一般人都赞成这样的观点——生活就是一场赌博,虽然许多人都不太喜欢赌,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尽可能避免去赌。但是,另一些人却相反,这正是瑞士人的个性。
并不是所有瑞士人都拥有这种特质的,但大部分瑞士人爱赌的个性,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特性。如此多的瑞士人成为世界银行家,不是因为他们整日困守斗室,而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风险,并加以管理才使之获得成功的。
世界到处都充满冒险的机会,瑞士人当然有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点,但是他们也知道,如果这样做,也将希望降到了最低点,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你要在生命中获得任何成就,无论是财富、个人地位还是你可以定义的任何一种收获,你都必须为此投入物质或感情上的成本,金钱、时间、爱或者任何其他什么东西,这是宇宙中不变的定律,没有一种生物例外。毛毛虫要想变成蝴蝶,必须不断地长大、长胖,冒着被鸟儿吃掉的巨大风险,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自然规律。
瑞士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总结出了有意义的结论:人的一生不能逃避风险,而应当谨慎地投入风险。小心地去赌,保持收益大于损失的原则,去赌,去赢。
真的能做到吗?是的,即使是赌也是有公式可循的。这里用“公式”也许不准确,因为这似乎是在暗示一种机械式的行动,最好用“哲学”一词。这种公式或哲学涵盖了12个深奥而神秘的投机定律。
但要注意,刚知道这些定律时,你会感到很吃惊,它不像任何投资顾问给出的投资建议,恰恰相反,它甚至与一般的投资建议完全相反。成功的瑞士投机者几乎不太注意那些一般性的投资建议,他们有自己更好的方法。
“苏黎世投机定律”一词来源于瑞士证券和期货投机俱乐部,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华尔街收集而来的。我的父亲是其发起人之一。它不是一个正式的俱乐部,没有俱乐部章程,不收会费,也没有具体的会员名单。它是由一群志同道合、希望发财的男男女女所组成的,他们认为没有人能靠打工赚取薪水而致富。他们不定期地在奥斯卡代尔莫尼克或其他华尔街的酒吧聚会。这些聚会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直没有间断过。
第一部分 第2节:章节标题(2)
他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但主要以风险投机为主。当《苏黎世投机定律》开始编纂时,我向父亲提出了一些他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的父亲是一位瑞士银行家,他生在苏黎世,长在苏黎世。出生证上的名字是弗朗兹?亨利奇,但在美国,大家都叫他弗兰克?亨利。在他去世时,讣文上记载着如下文字:他是一名瑞士银行家、苏黎世金融界巨头、纽约分行主管。父亲还曾经嘱咐我,要我在他的墓碑上刻上这样一句话:“他因赌而获胜”。
当我在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就已开始向我讲述投机之道。他在检查我的成绩单时经常表示不满,认为课程不完整。“他们没有教你最重要的事。”他说,“投机,怎样冒风险,怎么获胜。一个生长在美国的小孩子不知道怎样投机,就像是有金矿而没有铁锹。”
当我在大学求学和在部队服役期间,开始为自己选择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不要整天想着薪水,没有一个人能靠薪水发财,倒是有不少人因此而一贫如洗。所以你必须为自己放手一搏,投机才是你所需要的。”
我信服并接受了这些标准的瑞士语言。它们成为我接受教育中的一部分。当离开部队时,我身上已经有了几百美元的积蓄。我听从父亲的劝导,避开了积蓄——这是他最不屑做的事。于是我把钱投入股市。我赚了些钱,但也输了一些,平衡得失之后,最后手上还是差不多那么多钱。
当时父亲在股市中的手气也不好,但在另一方面的投机冒险活动中,他从投资于加拿大铀矿的股票中赚了一大笔钱。
“这是为什么?”我问他,“我投资很慎重,但没有收获,而你买块牧场却能致富,难道还有什么是我不了解的?”
“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做。”他说。
“好,那你教我。”
父亲沉默了,看起来有些为难。
凡是从他脑袋中流露出来的,尽是些投机的规则。这些是他一生的经历。这些法则处处存在,为很多人知晓,却很少有人能明确地表达它们。在他的一生中,从17岁当学徒开始,他就相信并早已接受了这些法则,但一直无法做出明确的证明或分析。
父亲曾向华尔街的朋友询问,他们好像也不太了解这些法则。但就从那时起,他们便试图将这些法则拆散,并澄清它们。开始时,他们把这些法则当作娱乐,但逐渐地,有些东西变得明确了。他们养成了在从事投机时的一种习惯,即对自己和彼此质疑:“为什么你现在买黄金?……为什么你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他们迫使每个人说出自己当时的思路,并总结为他们的指导原则。
一系列的规则逐渐形成。随着时间的推栘,它们变得更简短、更尖锐、更有条不紊。已经没有人记得是谁完成了“苏黎世投机定律”,但这个名称已经众所周知,一直沿用到现在。
近几年来,这些规则的内容并没有太大改变。一般认定这就是最后的形式:即12条主要定律和16条次要定律。
它们的价值是数不清道不完的。每次读它,感受都在不断增加。其中确实有真理存在,它不仅是一种投机哲理,实际上也是一条成功之路。
它确实已经使许多人致富。
第一部分 第3节:定律一(1)
定律一
论冒险
如果你对从事的投机不感到忧虑,那么你冒的风险肯定不够!
两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决定一起去创业,她们来到华尔街,并连续换了几个工作。最终,她们都受雇于一家大证券公司——赫顿公司,在这里她们遇到了杰拉尔德?洛布(GeraldM。Loeb)。
几年前刚刚去世的洛布,曾是华尔街最受欢迎的投资顾问之一。这位有些秃顶而又和蔼可亲的老人,经历了华尔街上世纪30年代的大熊市和二次大战后的大牛市,他始终以冷静的态度面对这些起起伏伏。他出生时,非常贫穷,但去世时却拥有巨大的财富。他的著作《为投资而战》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畅销的市场战略手册。这本书浅显易懂,因为洛布天生会讲故事。
一天晚上,在美国证券交易所附近的饭店里,他向我和父亲讲述了这对年轻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风险的故事。
这对年轻人曾胆怯地想他询问投资建议。她们都是单独去找他,但他知道,这对年轻人关系很好,而且经常互相交流。起初,她俩的财政状况很相似,他们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薪水和职位也在逐步提高。渐渐的,她俩除了满足日常花销以外,都有了一些节余的资金。虽然钱不多,但是由于生活的逐步好转和对投资的愿望,使她们想让洛布指出一条投资的道路。
洛布试着为他们选择投资机会,但是,洛布很快就明白了,原来她们头脑中早已打定主意,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从洛布那里得到证实和确认。
洛布分别给她们起了绰号,一个叫清醒的西尔维亚,一个叫疯狂的玛丽。西尔维亚对钱的处理方式是想寻找一个安全的天堂,她希望把钱存入一个有利息的银行户头,而玛丽却喜欢冒险,她希望用很少的本钱来赚大钱。
她们并没有听取洛布多少建议,分别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投资。一年后,西尔维亚取回了本金和利息,并获得了一种舒适的安全感。玛丽却碰了一鼻子灰,她在一次市场变化中遭到打击,她买的股票跌了25%。
西尔维亚丝毫没有幸灾乐祸,当她得知朋友的不幸时,反而惊讶地说:“天啊,你损失了1/4的钱,太可怕了!”
一般的投机新手在第一次失败,特别是别人对她显露出同情的目光时,她们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损失而感到沮丧,并最终迫使她放弃继续的尝试。
但玛丽却懂得承受。她微笑着,泰然地说:“是的,我的确蒙受了损失,但是看看我得到了什么?”她趴在桌子上俯向她的朋友说:“西尔维亚,我有了冒险的经验。”大多数人紧紧抓着安全,仿佛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安全看起来好像是最重要的,它能让你有温暖、舒适的感受,就像在冬夜里睡在暖和的床上,给你一种安宁和踏实的感觉。
大多数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安全是好事情,这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假设,也是心理健康的主旨。他们认为安全感对人的健康很有好处,而忧虑则对人有害。“如何停止忧虑而重新生活”是涉及这种学说的较早期的作品,而“松弛反应”则是较晚期的同类作品。虽然它没有提供任何可靠的证据,但是,却认为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它甚至被接受为真理。
冥想的追随者,尤其是东方的各种教派,则更进一步。他们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