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 >

第40部分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第40部分

小说: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视经营许可证是由澳大利亚广播局管理的。经过一番激烈的政治较量,默多克得到了阿德莱德的TV一9电视台的经营权。一年之内,这家电视台赢得了相当多的利润。

  挑战三巨头 用成功大报为楷模重塑小报

  默多克挑战的目标是悉尼报业的三巨头——帕克、费尔法克斯和诺顿家族。这三个人主宰着悉尼的报业市场,他们的主要报纸有费尔法克斯控制的《太阳晚报》、《先驱早报》,帕克公司的《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诺顿的《镜报》由于经营不善,被卖给了费尔法克斯,但是费尔法克斯仍然没有把它办好。费尔法克斯将这个办不好的《镜报》转手卖给了默多克,成交价为400万美元。

  29岁的默多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拼命工作。他以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伦敦的《每日镜报》为楷模,重新塑造悉尼的这张小报。随着《镜报》地位的巩固,默多克又马不停蹄地向新的目标进发,他想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那时,澳大利亚的全国整体性意识还比较差。悉尼人口已达200万,而整个澳大利亚也不过刚达到1000万。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还在建设中,大都市的表皮下处处透出小市镇的乡土气。所以,创办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在大多数办报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场梦。梦都在做,但实现却难如登天。

  默多克自有主见。他认为自己已在地理上做到了这一点。他开始卷入政治,决心利用报纸对国家的政策施加更有力的影响。他断定,一份严肃的全国性报纸一定会获得成功。默多克设想它应该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一种混合体。经过不懈努力,《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

  用耸人听闻的报道为契机 巧夺英国第一报

  1968年秋,资产已达500万美元的默多克来到英国,下决心要实现在牛津上学时的诺言:有朝一日把《每日镜报》攫为己有。正当他摩拳擦掌之时,猎物最后又变成了《世界新闻报》。正是这张报纸,使他奠定了在英国出版界的地位,当时其发行额达600万份。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最大的星期日报,属卡尔家庭所有。当时,卡尔是最大的股东,占股32%,紧随其后的是杰克逊,占25%。当杰克逊打算出售股权时,默多克立刻表示感兴趣。

  默多克买下了杰克逊的全部股份。半年后,默多克又在股东会议上迫使卡尔下台,自己登上了主席宝座。

  默多克为了让《世界新闻报》迎合读者口味,大量地采用耸人听闻的报道,这一点越来越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但默多克坚持强调,他只能为公众提供他们喜闻乐见的东西。他的报纸销量猛增而竞争对手一落千丈的事实证明,他的策略行之有效。《世界新闻报》在默多克的主持下起飞了!

  但是,默多克认为《世界新闻报》只是周报,他想在伦敦再买下一份日报,好天天都有事干。但是默多克朝思暮想的《每日镜报》毫无出售的迹象。这时,有一张正走下坡的报纸叫《太阳报》,其发行额由150万份锐减至85万份,这恰巧就给了默多克一个得手的机会。

  默多克获悉死对头马克斯韦尔已跟卖方谈判了,卖方答应以很低的价钱出手。默多克赶紧筹措资金,并使尽种种手段,终于打败了马克斯韦尔,以150万美元的价钱买下了《太阳报》。定金为12万美元,余款分6年付清。

  《太阳报》在默多克的督导下,仅一年便将发行量由80万份提高到200万份,大大冲击了《每日镜报》的市场。如今,《太阳报》已成为世界上赚钱最多的日报之一,它实际上已成为默多克报业帝国的“金牛”,发行量达410万份,超过《每日镜报》整整100万份。

  这是默多克在出版业的最大成功!正是在英国那漂亮的一击,使他创造了亿万美元的股票价值。

  默多克的目光又移向美国,并拟定了进军美国的战略方针。这时,他又买下了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家大报——《电讯报》。

  至1973年,默多克已拥有11家杂志、8家报纸,以及几家电视台、广播电台、纸张公司、印刷公司和航运公司,分别分布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70年代初,美国报业进入一个大动荡时期,生产成本暴涨,罢工不断,迫使许多报纸倒闭。在默多克登场时,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报纸可买了,急于打开美国市场的默多克,以2000万美元巨资,买下哈特—汉克斯报系的三份报纸。

  默多克又花1200万美元创办了一份周报《国民之星》,开办费就花了他1200万美元。一年之后,该报发行量不到100万份,而且前景黯淡,默多克的财政顾问建议他赶紧脱手。

  但是,默多克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把手下的一名记者伊恩从澳大利亚调来,把这张黑白报纸变成了一份叫《星》的彩色杂志。伊恩来美国两年后,《星》的发行量稳步上升,大量的广告收益源源流人默多克的腰包。

  默多克紧接着又买下了《纽约杂志》、《新西部》和《乡村之声》三家杂志。《纽约杂志》发行量达到42万份,它的资产不断膨胀,还给默多克带来了4400万美元的广告收益。

  到这一年,默多克的报业帝国,已分为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领地,总部设在澳大利亚。它包括约50家报纸、两家出版社、若干商业性印刷厂和采矿公司,以及5家电视台的部分股权。

  之后,默多克又和美国的一位大富豪合作,成立宁安塞特运输公司和东西方航空公司,两家公司拥有几十架大型喷气客机,默多克占有50%股份。经过20多年奋斗,默多克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大富豪。




041变就是变而不是慢条斯理地变 

……媒体大亨:纽豪斯家族的小士毅 

纽豪斯家族,是闻名于世的传媒王国,老萨姆传承之子……士毅·纽豪斯和唐纳德·纽豪斯更是各有千秋绝唱。《时代》杂志在报道纽豪斯家族撤换《纽约客》总编辑引起轩然大波时说:〃当今世界上,无论王室或工商巨子,已经很少看到绝对的统治者,如果一定要择一而论,小士毅·纽豪斯当之无愧。〃士毅·纽豪斯常常出手惊人,甚至作风残酷,他曾经说:〃变就是变……而不是慢条斯理地变。〃青年时期是一个沉默而不讨人喜爱的人;终日彷徨无主,谁也不清楚他内心深处的纷乱杂绪;在社交场合是位羞涩笨拙的年轻人;在大学也曾经经历过退学和不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如今的他,成为世界风云人物,像谜一样的人,像神一样的谜;时而万丈深渊,时而高山之巅……纽豪斯是美国最大私有财富的统治者。在他名下拥有或控制的杂志包括《浮华世界》、《纽约客》,还有〃兰登书屋〃出版公司,好几十家日报、许多有线电视台,以及其他新闻媒体。纽豪斯旗下的刊物,有不少名列世界前茅,另外还有许多独占美国大都市日报鳌头。纽豪斯家族财富的总额超过英国女王依莉莎白二世,也超过沙特阿拉伯王室。



从外界对他家族财富的估计,1993年年底,《幸福》杂志设法估算他的资产,居然说有80亿美元,或许100亿美元,甚至可能是130亿美元。1992年,因为他撤换《纽约客》总编辑引起轩然大波。《时代》杂志报道说:〃当今世界上,无论王室或工商巨子,已经很少看到绝对的统治者,如果一定要择一而论,小士毅·纽豪斯当之无愧。〃 

残酷的管理神秘的决策 

为了维护这个庞大的家族事业,老萨姆的长子士毅·纽豪斯常常出手惊人,甚至作风残酷。别人有时候把他的行径形容为影响公司经营成败的策略。对外界的评论,士毅·纽豪斯绝少作公开说明。但曾经有一次他说:〃变就是变……而不是慢条斯理地变。〃〃完全满意的观念就像真理的观念一样。你可以去追求,但是你永远不能完全如愿以偿。〃 

士毅·纽豪斯的总部设在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的康德·纳斯特大厦里。大厦走廊里弥漫着各种阴谋、背叛的低低私语,风行传播,加上纽豪斯本身拜占廷家庭式的秘密行事方式,使整幢大厦的神秘气氛愈加浓烈。大家都知道他每日天色未亮就来到办公室,有时甚至还没到清晨5点。据说由他直接指挥的编辑,每次发薪时收到数额不同的支票,除了纽豪斯本人,没人知道其他人薪水真正的数字。两三代以来,纽豪斯家族拥有国际性传媒王国,管理方式就像我们隔壁的小杂货店,好几十位家族成员亲自监控每…个细节。他们家好像从床垫底下就能翻出钞票似的,纽豪斯家族购并新事业都尽量避免向银行贷款,通常喜欢用现金付足全额。会见手下高级干部多在四季大饭店或是在长途飞行的路上,士毅和他父亲一样,讨厌在办公室开会,谈天也极力避免。有关他们家族的问题永远讳莫如深,高不可测。 

不起眼的人就是未来的凤凰 

萨姆·纽豪斯和蜜芝1924年结婚之后不久,买下斯塔塔腾岛的《前锋报》,由《前锋报》的盈余中拨出资金,在岛上海滨买下一座可以观赏纽约湾全景的房子,装修布置之后,新婚的纽豪斯夫妇迁入新居。 

1927年11月8日,长子小萨姆·纽豪斯,也就是士毅·纽豪斯诞生了,由于生产过程不很顺利,最后只好剖腹产。士毅的弟弟唐纳德两年之后出生,也是这样出生的。 

士毅·纽豪斯快满7岁时,他站在码头上,女管家抱着弟弟唐纳德,本来是一个欢愉的重聚场合,儿子们欢迎由欧洲度长假归来的爸爸妈妈。但是由于工会示威,整个情境变得极为尴尬。两个孩子第一次亲眼目睹向父亲权威挑战的示威,以及纽豪斯这个姓氏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不过,他们当时太小,还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意义。 

士毅在16岁时是一个痛苦不堪而又十分害羞的少年,他把唐纳德看成一个能够关心并照顾他的兄长,因为他有士毅最缺乏的自信心。唐纳德时常劝解纽豪斯,要他抛弃那自杀的冲动。 

士毅年轻时有太多情绪上的不安与烦恼,自杀的念头只是其中最极端的一项。在一条充满痛苦的成长道路上,还包括大学退学、有了3个孩子的不快乐婚姻后又跟另一个女人退婚,以及中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单身生活。不少人怀疑士毅在经历了这些不如意的打击后,是否有能力接掌他父亲的庞大事业,因此都认定他弟弟唐纳德将凌驾于他而继承父业。老萨姆·纽豪斯最亲密的心腹老友,即退休的雪城大学名誉校长威廉·托利博士曾说,〃我记得唐纳德比士毅更像他父亲。士毅花较长的时间成长,他有一段荒唐日子,走过一些弯路,但是唐钠德一直都在走正路。〃 

从外表上看,士毅只是一个沉默而又不讨人喜爱的高中学生。身材瘦小,满头黑色鬈发,谁也不清楚他内心深处的纷乱杂绪。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位终日彷徨无主、在社交场合羞涩笨拙的年轻人,居然乌鸦变凤凰,一跃而跻身成为全世界财势最雄厚的媒体老板。 

士毅·纽豪斯在高中最后一年即将毕业之际,本想追随班上其他同学,上一所长春藤盟校,但是希望破灭了。他向康奈尔大学提出申请,又没有被录取,心中非常失望。 

老萨姆·纽豪斯对康奈尔拒收士毅之事显得满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