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张居正十讲 >

第37部分

张居正十讲-第37部分

小说: 张居正十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人,而又使我叔侄自愚,何忍,何忍!

    邱侍郎、任抚按、活阎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奉天命而来,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可也,何忍陷人如此酷烈!三尺童子亦皆知而怜之,今不得已,以死明心。呜呼,炯矣黄炉之火,黯如黑水之津,朝『露』溘然,生平已矣,宁不悲哉!”(转引自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这篇遗书描写了张家被抄之时的惨状。既表达了在那种紧急情况之下的惊恐和害怕,也表达了对抄家之人凶恶嘴脸的憎恨。

    是啊!别说张家是知书达礼的书香门第,就是平常人家,见到这般如虎豹豺狼凶狠的查抄人,也只会是吓得半死!经过多次的拷问,张敬修忍受不了酷刑,自缢身亡;张懋修则『自杀』未遂。可怜张居正的两个儿子,竟然要因为父亲执掌的十六年大权,而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很快,张敬修的死讯传到了朝廷,百官哗然!看到张家的惨剧,痛心疾首的申时行联名六部大臣上疏明神宗,请求从宽发落张家人。刑部尚书潘季驯也上疏请求:“居正母逾八旬,旦暮莫必其命,乞降特恩宥释。”

    在众官的苦苦哀求之下,心狠手辣的神宗这才发了一回善心,下诏留出空宅一间、田十顷,用来赡养张居正的母亲。张居正家的惨案,终于在张家家破人亡之后,草草了结!

    在哀叹张居正悲惨的身后事之余,我们也需要弄清楚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

    看张敬修的血书,让人不禁产生这样一种疑问:张家的惨案真的是张四维整出来的吗?张敬修如此写道:“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张凤盘,今张家事已完结矣,愿他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

    这句话里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只不过,张敬修是文人,他的怨恨也显得很文人气!尽管如此,他怪罪张四维(张四维字凤盘)是确定的。那么,张敬修的这种怪罪对张四维公平吗?在我看来,这是不公平的。原因很简单:张四维早在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的四月就辞官了,即便是他对张居正把持政权有所积怨,到万历十二年时也已经没有报复的机会了。

    与此相似,有人将张家的这次大祸归罪于高拱,同样是不恰当的。原因也很简单:高拱早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就死了,那时的张居正还正是得势的时候呢!

    那么,张居正凄惨的身后事,究竟应该归罪在谁的身上呢?按照张居正自己的说法,应该既怪他自己,也要怪明神宗。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解释缘何要归罪于明神宗。

    按照明朝的刑法制度,能够被定为抄家之罪的只有下面三种情况:第一,谋反;第二,叛逆;第三,『奸』党。

    如果依据这个规定,张居正的罪状是不足以被抄家的,因为他顶多就是收受贿赂。如果要说他谋反、叛逆和组织『奸』党,那是一点儿都没有沾边的。况且以张居正当时的权势,如果他真有野心造反,明神宗早就当不稳皇帝了,还需要等到明神宗来除他吗?

    这样说来,张居正被抄家,跟他所“犯”的罪行(姑且这样说吧)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那么,又应该怎样来理解呢?我们只能说,这是明神宗的一意孤行!

    前面已经说过,明神宗是个贪财的人。张居正还在世的时候,他就几次想要花费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享乐,只是由于张居正的劝止才没有得逞。张居正一死,他就开始大量动用国库钱财。用到不能支持时,就需要想办法筹钱了。恰巧,冯保家的被抄,使得他看到了出路。于是,当辽王朱宪的次妃王氏告诉他张家“金宝万计”时,他就动了贪心和杀机。这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为什么又说张居正被抄家有他自己的原因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张居正为什么会在生病的时候,几次三番地提出要辞官?原因就在于他知道自己的权力太大,权重欺主啊!

    张居正虽然有权,但那只是皇帝给予的权力;自己的权力太重,皇帝就失去了君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别说明神宗还是一个有着几分傲气的皇帝,就是一个平庸的帝王也会受不了的。因此可以说,张居正虽然在当国十年里尽忠尽孝,对明神宗是忠心耿耿,但他同样也是明神宗的最大威胁。

    也许是张居正的确在生前压得住明神宗,所以在他活着时,明神宗几乎对他是百依百顺。然而,也就是在这百依百顺的背后,开始出现了不满、怨恨甚至杀机。

    终于,张居正死了,复仇的机会到了。于是,在一些本来就不满张居正官威的官员的陷害下,明神宗心中的那座天平倒向了这些人那边,张家的悲剧也就跟着发生了。这就是张家惨剧出现的第二方面的原因。

    或许这便是人生的悲哀吧!没有权力,不能实现自己报国安邦的理想,会觉得生活得没有意义。可是,有了权力,而且是很大的权力后,却又陷入了另外一场悲剧之中!然而,不管怎样,张居正还是作了自己的选择,一个勇敢而又悲情的选择!

    后记曾经有一首歌唱道:“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是啊!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绝大多数人的生命就如同这条河里的一粒沙子,转瞬即逝,没有人会对它留心、在意。可是,总有那么少数的几个人,他们的生命却如同沙中的金子一样,光彩夺目,叫人难以忘怀。这少数几个人的生命,就像长空里的点点星光,一闪一闪地照亮了黑暗的夜『色』。也正是有了这些人,人类的历史才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人『性』的善恶美丑才显得更加具体和清晰。这样的少数几个人,就是历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

    正如朱东润先生在他那本《张居正大传》中说的一样,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有很多,但是像张居正一样划时代的伟大人物却并不多见。诚然,我们需要区分伟大人物的种类:有的伟人因为德行高尚、堪为万世师表而伟大;有的伟人因为肃清万里、总济八荒而伟大;有的伟人因为急难振乏、力挽狂澜而伟大;有的伟人却因为坚贞忠诚、死而后已而伟大。张居正就属于那种急难振乏、力挽狂澜的伟人,正是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已经逐步走向衰弱的明朝才有了短暂的强盛。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居正不愧为一位划时代的伟人。

    看一看张居正生活的明朝末年吧!那是怎样一个国弱民贫的时代呀!一个有着众多民族和广大疆土的大明朝,却在内政衰朽和外患连年之中苦苦地挣扎。无数的将士洒血疆场,却挡不住外敌的铁蹄;无数的百姓生活疾苦,却仍有贪官污吏强取豪夺。漫长的历史岁月,不知掩盖了多少无辜苦难者的泪水、惊恐和长叹。我们不能责怪历史的无情,因为它本无所谓有情无情。需要责怪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他们居庙堂之高却不知与民存恤。正是他们的腐朽统治,才使得国力衰退、百姓受苦。不能再让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了!就在明朝的国运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张居正横空出世了!他急难振乏、励精图治,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改革伟业。他的成功,使明朝摆脱了长久以来国贫兵弱的困境,为明朝延长了七十二年的国运。可以说,张居正是明朝的救星。

    应该怎样来评价这样一位划时代的伟人呢?

    很久以来,人们对这样一位伟人的评价始终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有人褒奖他为圣人,也有人贬斥他为禽兽。无论哪种道德评价,其实都让我们对张居正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这让我们不由得生出疑问:历史上真实的张居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无疑,张居正是明朝末年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可是,比起其他时代的改革家来,比如宋朝的王安石,张居正却更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同样作为改革家,王安石的改革太过于书生意气,他虽然关注现实,却忽略了改革和现实政治力量之间的平衡,最后失败了。可张居正不同,他的改革既关注现实,也注重平衡各种政治势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大体上符合了各方面的要求,既取得了改革的成效,也没有太过得罪政治势力。这样的改革,才是真正成功的改革!虽然有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张居正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了的。何况,世上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事情呢?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那些只知道对张居正作道德评价的人,其实是十分不现实,也不理智的。对于伟人的评价,更多的应该回到伟人生活的环境中,像伟人那样思考他所面对的困『惑』和难题。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伟人!

    为了让我们对张居正这位一代名相的印象变得清晰起来,于是就有了摆在读者眼前这本书——《张居正十讲》。这本书从十个方面展现了张居正这位伟人一生的事迹,包括他的读书入仕、他的争权夺利、他的『性』格、他的改革和他的身后事等等。用专题讲述的方式,向读者全面介绍了张居正不仅作为一代名相的风范,而且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的品格。由于是忠于历史去解读张居正,本书放弃了单一的道德评价立场,而是就事论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位首辅的『性』格与人生。相信读完这本书,大家一定能够对一代名相张居正有了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认识!

    

==========================================================================================================================
【申明:本书由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TXT手机电子书,我们因你而专业,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请登陆 久久小说……www。87book。com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