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寡妇招夫记-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了饭,林潜让玉秀回房,自己去厨房端了热水。
玉秀把林潜赶去外间,自己在里间脱了衣服擦身,待看见身上那些青青紫紫的痕迹,她又羞又恼,也不敢细看,匆匆擦完就穿上衣服。
林潜在外头也冲了澡,带着一身水汽进来,见玉秀坐在桌边,穿针引线准备开始做针线的模样,也不说话,过去一把抱起她就往床边走。
玉秀惊呼一声,忙拽住他的衣襟,道:“做什么?”
林潜把她往被子里一塞,“睡觉。”
见他也躺进来,玉秀终于开始心慌,揪着被角慌慌道:“我、我身上还没好……”
林潜转头来看她,轻轻拨开她额前的碎发,道:“我知道,睡吧。”
玉秀惴惴不安地躺了一会儿,见他果真没有别的动作,方才放下心来,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察觉她的呼吸变得平稳,林潜睁开眼,起身从衣柜里拿出一小瓶消肿的药,轻手轻脚地剥开玉秀的衣服,往她下面仍有些肿的细缝里抹了一些。
白天就想给她上药了,可她一直不肯,只好等她睡着了再来,抹了药,明天应该不会喊痛了吧。
林潜蹲在床头看了她一会儿,熄灯上-床,把人抱过来上下揉捏一翻,嵌进自己怀里,满足地睡去。
☆、第38章 回门
婚后第三日,就是回门的日子。
一早玉秀和林潜起来,赵氏已经在堂屋等他们了,见了他们便指着面前的大篮子道:“阿潜,你今日陪玉秀回门,这是我和你爹帮你备的礼,你看看,有什么要添的自己添进去。”
玉秀和她道了谢,道:“娘和爹准备的,必定比我们想的周全,没什么要添置的了。”
赵氏听了这话,心里又夸玉秀懂事。
饭桌上,赵氏道:“等这回门礼一过,也就没别的什么事了,我和你爹不放心山里,想今日就回去。”
玉秀听了,忙道:“我们二人刚成亲,家中事物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正等着和娘请教呢。”
赵氏便笑道:“过日子么,就是那么一回事,肚子饿了做饭吃,天黑了睡觉就成了,哪有什么好指教的。”
玉秀看一眼林潜,在桌下偷偷拽他的衣服,对赵氏道:“我们舍不得娘和爹,这院子这么大,等爹娘走了,哪里都空荡荡的了。”
林潜也道:“再住几日吧。”
赵氏仍笑着摇头,“倒不是我不想住了,一来这山下我和你爹他们都住不惯,二来如今已经三月份了,家里许多事情正等着去做呢,再耽搁下去,咱一家子人都要喝西北风了。”
听她这样说,玉秀便不好再挽留,只得道:“既然如此,那等爹和娘下山时,一定要来家里坐坐,两位小叔和弟妹若有事下山来,也尽管来家里住,别生分了才好。我和阿潜也会时常去山上看爹和娘。”
赵氏戏谑道:“你若想家里热闹些,光盼我们来是没用的,我们才能住几天呀?你们小两口努力些,给家里添几个人丁不就好了?”
这话说得其余几人都偷笑起来,玉秀闹了个大红脸。
早饭后,赵氏就和两个儿媳妇收拾东西去了。本来他们就是因林潜成亲,才过来住几天帮帮忙,因此也没带多少行李,几人很快收拾完。
玉秀和林潜送他们至小遥山半山腰处,之后又折返回来。
新婚夫妇第一次回娘家,时间要不早不晚,在巳时到娘家差不多。
眼下时间还早,玉秀便回房换了套衣服。
成亲之前,她做了两套新衣服,一套桃红的,一套玫红的,这两日她一直穿桃红的那套,眼下便换了玫红的长裙。
此前她的衣物都是素色居多,少有这么鲜亮的,一开始穿上她自己都看不习惯,现在看久了,才觉得好些。
她又把发髻打散重新挽了一个,在选首饰时犹豫了一下,选了林潜送给她的那支蝶恋花金簪,一对小巧的银耳环,赵氏给她的那对银镯,夏知荷给她的一个金戒指。
这样的打扮,其实是有些隆重的,但她要的就是这样的隆重。
今日回门,必定有许多人要上门来看,不管她们是真的关心她过得好不好,还是抱着别的什么心思来看热闹,她都要让她们看得清楚、让爹和娘放心,他们的女儿,现在很好。
她戴完首饰,又涂了点脂粉,在镜子前照了照,才出房去。
林潜正在堂屋等她,见她进来,视线便落在她身上不挪开了。
玉秀缓步走过去,歪头轻轻摸了摸自己头上那只金簪,道:“这是你送我的,我很喜欢,好看吗?”
林潜点头,“好看。”
玉秀抿唇笑起来,道:“我们走吧。”
新房和李大柱家同在李家沟,相距不过二里路,两人便慢慢走过去。
一路上遇见不少人,若是相熟的,玉秀笑着打招呼,不甚熟的只点点头示意。
还未到家里,远远的就看见几个人在门前等候,夏知荷站在最前边。
玉秀一见夏知荷,鼻子便开始发酸,几步走上前去,微红着眼眶道:“娘,我回来了。”
夏知荷眼眶也有些红,算起来,母女两人也有整整两日未见了,虽知她嫁得近,也相信林潜的人品,可到底还是担心呀。
想她新婚那日是不是饿了一整天,想她第二日敬茶有没有被为难,想她拖着酸痛的身体给公婆做饭是不是委屈了。
天下父母的心,大抵都是如此的,子女一刻不在眼前,就一刻也止不住忧心。
几人簇拥着这对新婚夫妻进门,林潜给夏知荷和李大柱也磕了头,之后男人们留在堂屋说话,几个妇人则去了房里。
夏知荷拉着玉秀上上下下地看,见她面色红润,气色良好,方才放了心。
那几个妇人也在打量玉秀,从她簇新的玫红长裙到白皙红润的肌肤,从头上金灿灿的簪子到小巧可爱的耳环,从沉甸甸的对镯到精巧细致的金戒指。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得了结论,玉秀在夫家的日子,确实过得很好。
琴婶子是真心实意替玉秀高兴,看她这身打扮,嘴上直叹:“除了那日穿嫁衣,我还是第一次见玉秀穿这么鲜亮的衣服,没想到竟这样好看,衬得她的皮肤跟透明的一样,长得白就是好呀!玉秀,婶子跟你说,以后可别穿那些灰的青的了,年轻人,就是要穿点红的黄的,又喜庆又好看!”
玉秀笑道:“好,都听婶子的。婶儿,月梅这两日回来了吗?”
琴婶子道:“回了,你出门当天她本来就要来的,可她婆婆摔了一跤,躺床上离不开人伺候,昨天她得空回来一趟,让我一定和你说,等过几日,她就上门去给你请罪。”
玉秀道:“老人家的身体要紧,我这里又没急事,您让她别急,有空再来找我。”
一个妇人道:“玉秀啊,你头上那是根金簪吧?簪子上的花样是什么呀,怎么一颤一颤的,看着像要飞走了一样?”
玉秀笑道:“婶子,是金簪,上头是一只蝴蝶呢。”
“哦,难怪要飞起来,做得怪像的,这簪子是你男人送你的?”
玉秀抿着嘴笑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那妇人又道:“得不少银子吧?”
玉秀道:“我也没问他。”
边上另一个妇人道:“肯定要不少银子,我说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会打算,有银子去买这些没用的,不如留着多买几亩田。玉秀,你说是不是?”
玉秀只是笑着不说话。
几人又说了些话,琴婶子打头,带着她们出去了,留下母女两个。
夏知荷又看了看玉秀,满意地点点头,“你今日穿这身,我都要认不出你来了。看你气色不错,我也就放心了。他家里怎么样?”
玉秀坐在她边上,缠着她的手臂道:“家里人都挺好的,婆婆待我很好,其他人都听婆婆的话,今日一早,他们就回大遥山去了。”
夏知荷道:“你婆婆的性子,我是放心的,当初就是看她直爽利索,不是个找事的,我才会同意你和阿潜的亲事。怎么今日就让他们回去了,你没留一留?”
玉秀道:“留了,婆婆说山里有事,她放心不下,执意要回去。”
夏知荷想了想,点点头道:“她这是为你和阿潜考虑呢。若住得久了,难保你两个小叔和弟妹不会生出什么心思来,回去了也好,住得近了难免会有摩擦。不过虽然不住一块,他们倒是你的公婆,是阿潜的父母兄弟,你们可要常走动走动。”
玉秀道:“我知道的。”
夏知荷又说了些话,突然低头凑到玉秀耳边,小声道:“阿潜有没有欺负你?”
玉秀刚要摇头说没有,待反应过来夏知荷的意思,脸上登时通红。
夏知荷看她这样,哪里还不明白,便道:“和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身上还痛吗?”
玉秀红着脸摇头,声音细得跟蚊子一样,“昨天痛,今天不痛了。”她不敢跟夏知荷说,昨晚林潜趁她睡着偷偷给她抹药的事,其实当时她醒过来了,却一直撑着不敢睁眼。
夏知荷摸摸她的脸,道:“阿潜今年也二十八了,他这把年纪才娶亲,又身强力壮的,那些事儿自然想得多,你却不能由着他胡来,若身上难受,就不能同意,知道吗?”
玉秀垂着头,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夏知荷又道:“不过,你也不能因自己害羞,就一直掬着他,他若求了两三次,你总要应一次,否则夫妻感情慢慢就会冷下来了。况且,我之前和你说过,你们一成亲,就该考虑孩子的事了,你婆婆有没有提起?”
玉秀抬起头来,轻声道:“有的。”
夏知荷道:“这是正常的,阿潜是家里大哥,如今他弟弟的孩子都五六岁了,他才刚成亲,难怪你婆婆心急。不过你也别着急,这种事顺其自然就好,你和阿潜都年轻,孩子很快就来了。”
玉秀道:“我知道的,娘,你这两天身上难受吗?”
夏知荷便轻抚着肚子,道:“好着呢,这小家伙知道他姐姐这两日出门,也晓得体谅我,一直都乖乖的呢。”
玉秀也伸手轻轻摸她的肚子。一个孩子啊,她心里也慢慢开始畅想,以后自己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想起娘说的话,她又觉得有些脸红,原本今天她还打算说自己身上仍痛的,现在看来,不知道还要不要撒谎呢?
☆、第39章 主动的玉秀
村中那群妇人,出了李大柱家门,各自回家,在路上就议论开了。
先前那个问玉秀金簪的妇人,是张春花的妯娌,娘家姓黄,黄氏的性子倒比张春花软和一些,就是爱说些别人家的家长里短,爱凑热闹。
只听黄氏叹道:“你方才看见没,玉秀和从前可大不一样了,看她今天周身的气派,不比七叔家那个差多少呢!”
先头说玉秀不会打算的妇人也姓张,张氏便道:“哪里就差不多了,我看还差得远,你看柳氏身上那些,可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玉秀的,不过是她婆家给的,婆家给的和人家自己的,到底不一样,腰杆子也不比人家硬。”
黄氏便道:“我看不出有什么差别,婆家给她这些,不正是说明人家看中她?刚才你看见没有,他们两个一路走来,那么个大篮子,她男人一路提着,可是碰都没让玉秀碰呢。有她男人护着,还怕在婆家腰杆不硬?再说了,今天一大早我可是看见了,她婆家人已经回山里了,那么个大院子里,如今只住着小两口两个,你说要有什么事,还不是玉秀说了算?就这点,七叔家的就没法和她比了。”
张氏道:“我说一句,你倒说了一堆。你说她婆家人走了,是什么意思?怎么他们一家人不住在一块吗?那么大的院子,又不是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