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宁这是要做什么?沈四太太有些惊异。
婉宁向舅母解释,“母亲既然是将铺子给了我,就不用等到将来我嫁到夫家再管上,从现在开始就该让铺子转起来。”
“你现在就要管那铺子?你不怕被姚家人知晓?”老太太的意思,那是婉宁的陪嫁,将来万一在夫家没有了靠山,手里总还有些能流动的银钱,可是现在婉宁还在姚家,谁都知道婉宁的父亲,那位姚宜闻大人最讨厌和商贾扯上干系。
婉宁拿起银票,“既然有银钱,何必担惊受怕地放在手边,万一哪日被姚家知晓,舅母觉得姚家可会给我留下一分?银钱留着有什么用,花出去的钱才算钱。”
花出去的钱才算钱。
婉宁竟然懂得这样的道理。
沈四太太不禁问,“你想要做什么?”
婉宁想起寿氏焦急的模样,“六太太可要和舅舅谈生意?”
沈四太太点点头,“今年边关要米粮数目多,又赶上湖广干旱,六太太想要将姚家的屯米高出市价三倍卖给我们,姚家囤的米都是和泰州官员一起贪来的漕米,成色不好,哪里能卖上这样的价钱,我们家是行商赚的是脚头钱,盐引是辛辛苦苦换来的,姚家看不起商贾,却比商贾算的都精。”
遇到灾年,姚家这样的人就会想要靠着米粮发家。
“那我就跟姚家做笔米粮生意,我们买了多少米,将来还让六太太求着买回去。”
从来都是姚家吩咐沈家办事,什么时候姚家会反过来求沈家,更何况卖出去的粮食,怎么会再买回来。
“婉宁,这……怎么可能……姚家向来……”
“我知道,”婉宁笑着看沈四太太,“舅母放心,任谁都有算不到的时候。”
沈四太太一愣,姚家那种虎狼的嘴脸,婉宁什么时候看得这样透彻。
姚家那些恶性她不想去说,想必舅母也早就明白,婉宁只是抬起头笑着看沈四太太,“我想见母亲,活着去见母亲,奉养母亲终老,和母亲共享天伦。”
沈四太太听得这话,泪水顿时从眼睛里涌出来。
第十二章陈季然
姚老太太换了衣服和身边的丁妈妈说话,丁妈妈说了半晌,姚老太太几乎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她居然不认识自己的亲孙女。
在李大太太面前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说出去真是成了笑话。
“七丫头怎么说?”
“七小姐还是说李大太太的病能治好,”丁妈妈说着抬起头和姚老太太对视,老太太看着香炉上喷出的青烟,“七丫头有出息了,懂得什么时候站出来借别人的势,靠着李大太太,我必然就会待她好一些,我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能看不明白她们这些手段。”
丁妈妈道:“您的意思是七小姐不会治病?”
“太医院的御医都开过药方,李大人回到京里,都察院都御使出面请了一屋子的郎中来给李大太太诊治。”
“李家老太太还请了人来做法事,李大太太连符水都喝了,这病若是能治早就治好了,不会等到今日,我们家请沈家来帮忙,不过就是应个景儿。”
老太太端起茶来喝,“不着急,等一等,真的还是假的慢慢就会见分晓。”
老太太说完话,就有管事妈妈来禀告,“老太爷来了。”
老太太将茶放下,就听外面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就听到老太爷在外面道:“季然怎么没吃饭就走了?没有备上宴席?”
老太太看了一眼丁妈妈,丁妈妈立即道:“六太太一早就准备好了,还让二爷和四爷作陪。”
既然是这样,怎么人会突然走了。
老太太迎出去,看到老太爷微皱着眉头坐在椅子上。
“许是家中有事。”老太太声音很安稳。
陈家三爷和承章、承显相处的很好,尤其是最近,经常在一起说话,老太太道:“小孩子顽性大,兴许是想到了什么就走了,天天拘在这里,也没有意思,再说季然不是还有一个表兄……”
说到那个表兄,老太爷脸上就露出奇怪的表情,“到底也没打听出来是陈家的哪个亲戚,说是崔家的子弟,我瞧着又不像。”
老太太道:“这次过来承章不是也请过他?结果他说什么不相熟推脱掉了。”
就算是不相熟,也不能这样说。
不但不懂事,说话也是太难听了点。
这成什么样子?
“不是什么正统的子弟,”老太爷皱起眉头,“没有礼数、教养,可见是难成事,我见过的这些孩子,能超过季然不多……”
老太爷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婉宁,“你说老三家的七丫头会治病?”
“还不知道,”老太太的声音平和,“那孩子……有些古怪。”
之前还病得厉害,忽然之间就一身光鲜出现在客人面前。
不会治病,还说的头头是道,一点不害臊,在李大太太面前提要求,还要天天上李家去。
今天的事,她还没从头理个清楚,怎么和老太爷说。
老太爷不太满意,“老三将七丫头送过来不就是让你管教?怎么还闹出这样的事?”
这也是她觉得诧异的地方。
本来一切都是很好的,京里很安宁,族里也很好,老六媳妇偶尔耍些小聪明,不过都在她的掌控之内。
就是这个七丫头,本来应该被所有人都忘记的人。
不该被提起来,更不该被李大太太认识。
老太太刚想要顺着老太爷的话茬说下去,脸色不由地有些僵硬,跟在她身边打理日常起居的赵妈妈就在门口鬼鬼祟祟的张望。
这是出事了。
赵妈妈刚要缩头,就听到老太爷道:“在那里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赵妈妈吓了一跳刚要走出来,就看到外院的管事躬身立在门外,“老太爷,没什么事,就是陈家三爷让我跟老太爷告个罪。”
老太太松口气,“我就说没事,走的时候还让人说一声,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有礼貌又周全,真是个好孩子,老太太对陈季然越来越喜欢。
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从来没听过他说别人不好,从来都是那样彬彬有礼,更有一个好家世,陈姚两家联姻,当然要将姚家最好的孩子嫁过去,否则她心里都觉得配不让陈家三爷。
将来有这样的孙女婿,她都会觉得脸上有光。
老太太因婉宁有些皱起的眉头,又悄悄地松开了。
老太爷道:“季然可是有事?”
屋子里一片祥和,老太爷边问边不经意地喝茶。
乔管事的几乎不太愿意开口,可是偏偏堂上的人不太在意他的话,老太爷更没将他一高一低的眉毛看在眼里。
唉,没办法,只能这样禀告,他就装作没听出陈三爷的话外弦音。
当回傻子。
反正这件事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陈三爷说,”乔管事一板一眼地复述,“对下人管束不严,还请老太爷赎罪,改日他再上门赔罪。”
管束不严是什么意思?
上门赔罪又是从何而来?
怎么听起来也不像是正常的话。
老太爷有些坐不住了,从椅子上探起身子,指着乔管事问老太太,“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怎么回事?到底出了什么事?”
……
这一整天到底闹出了多大的笑话,寿氏只要想想就头疼。
姚婉如看着皱起眉头的母亲,又用帕子蒙住脸,呜呜地哭起来,她不知道该怎么停下来,停下来之后所有人都会诧异地看着她,生像看一个坏了的东西。
她坏了。
她的名声,在长辈面前的骄傲,在陈三爷心里的位置全都变了。
该怎么办,怎么办?
“别哭了,跟我从头到尾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寿氏说着看向一旁的儿子,“你们两个到底在做些什么?谁让你们这样做的?有没有什么东西落在别人手里?”
现在她最害怕的是有什么把柄落到别人手里,那婉如这辈子都要完了。
姚承章摇头,“没有。”
姚婉如就像一个被吓坏了的孩子,立即停住了哭泣开始在身上翻看。
玉佩、步摇、手帕,什么都在。
“没有,没有。”
寿氏松口气,还好,不是最坏的情况,也许陈家三爷那边还能弥补,“都谁看到了?谁在屋子里看到了你?”
“他看见了,他看到了,他都看到了。”
婉如只会慌乱地摇头,寿氏顿时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谁?我问你是谁?”
“陈三爷的小厮,陈家的下人,”姚婉如说着眼泪又淌下来,她摔在地上,含着眼泪去看陈季然,谁知道陈季然会变成一个呆愣的小厮。
那小厮看她的目光。
让她觉得恶心。
恶心。
她被那种人呆呆地看着。
而且,还些还都是她亲手安排的。
她该怎么办?这些事会不会被陈家长辈知道?万一她将来嫁进陈家……姚婉如不敢想下去。
“六太太。”
寿氏正压制着自己的怒气,身边的妈妈叫一声,差点惊得她跳起来。
“做什么?”
“太太,老爷那边让您过去,好像是沈家的事。”
沈家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寿氏忽然想到粮食,对了,她怎么忘了,她还要沈家买她的粮食。
第十三章教训
寿氏正准备要走,姚承章也要跟着出门。
“章哥,”寿氏瞪起眼睛,“你留在屋子里,等我一会儿回来再和你们算账。”
姚承章头微抬眼睛里带着恳切,想要蒙混过关,“母亲,这件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啊,都是……不小心撞在一起……”
“什么不小心?这时候还嘴硬,一会儿让你祖父、祖母知道了,看你怎么说。”
姚承章还欲接着分辩。
寿氏转过头看向屋子里的婆子,“看着三爷,等我回来。”
寿氏急着出了门,一直到了二进院已经看到六老爷姚宜春等在那里。
姚宜春背着手,嘴唇紧紧地抿着,脸色十分难看。
寿氏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怎么了?”寿氏忙问过去。
姚宜春顿时抬起眼睛,“你都跟沈四太太说了些什么?可让她见到了七丫头?”
“见到了,”寿氏目光闪烁,老爷一早就出了门还不知道家里都发生了什么事,“老爷,你说沈家的事?你见到了沈家人?”
“我在外面见到了沈敬元。”
沈四老爷竟然也跟着四太太来了泰州。
寿氏急着问,“沈四老爷怎么说?”
“本来说的好好的,我还说七丫头都是你仔细照应病才好了,那个沈敬元对我们还很感激,”姚宜春说到这里脸色一变,“谁知道回来之后,在院子里见到沈四太太,沈敬元就不一样了。”
寿氏等得着急,“沈四老爷到底怎么说啊?”
姚宜春的眉毛几乎竖起来,十分的生气,“沈敬元说,要在泰州多收些米粮,不过价钱只比市面上多一点,我们要的数目,他们不但不肯给,还说差的太远。”
一点不留情面。
“还要看我们家米粮的成色,”姚宜春“呸”了一声,“以为我们家是什么?还跟他们坐地论价,我说了少一分都不能卖,就不能给他们脸面。”
寿氏盯着姚宜春,等着听姚宜春的后话。
姚宜春半晌发现寿氏期盼的目光,“看着我做什么?”
“然后呢?”寿氏道,“老爷撂下这话,沈家害怕没有?”
通常沈家都会害怕,顺着她们的意思,别忘了七丫头还在他们这里。
姚宜春本来扬起的声调又降下来,“没有了,沈家什么都没说,那个沈敬元就带着沈家人走了。”
寿氏全身的血液几乎一下子凝固,冻成冰,让她全身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路响到她额头。
她几百上千两银子,就这样没了?
要知道漕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