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论辩技巧-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避式“红灯”对话题避而不答,或语言回避:
“那跟我有什么相干?”
“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兴趣。”
委婉式“红灯”用与谈话看似无关,实则有关的话语暗示:
“你好象有点儿累了。”
“快下班了。”
“这几天,我不太舒服。”
托词式“红灯”用委婉的话,或其他借口表示:
“对不起,我太忙了。”
“哎呀,差点忘了,我还另有一个约会。”
沉默式“红灯”似听非听,有问无答,或垂目低首,机械点头。
体态式“红灯”打哈欠,看表,注意力不集中,四顾张望等等。
转移式“红灯”以在另外条件下谈话更适合等作为理由。
“今天时间太短了,问题不一定谈清楚,改天再说吧。”
“等老王来了再一块谈,怎么样?”
收束式“红灯”用收拢、结束式话语表示:
“我看主要就这些了。”
“还有别的事吗?”
“好好好,我都已经明白了。”
这里只是粗略地列举出一些“红灯”现象,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要更
复杂、多样,在与人谈话过程中掌握一点识别、应对的本领,按规则办事,
会使交际行为更有效、更顺利、更成功。
你不妨试试看。
(南仁)
话不投机半句不多
俗语云:话不投机半句多。然而,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话不投机半
句不多”。
我有这样两位学生,在班里的一次会上争吵的面红耳赤。以后两人一直
“舌战”不休。几年后,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有的默默无言,有的泪流满
面。就一般情况而言,我那两位学生相互之间是不存在依恋之情的。然而他
们的依恋之情却超过了班上的一些“小情侣”“铁兄弟”们,竟相抱嚎陶大
哭不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交中的
“话不投机”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是一种真诚的表露,从而会使人们倍加珍
惜这种难得的感情。
社交中的“话不投机”能引起别人对你的注意。你在大街上行走,如果
人群中出现一个衣服与众不同的人,那你对他会格外注意,同样,在社交场
合中,那些赞同你观点的人也许你记不清楚,而那些持与你相反观点的人,
你却记得特别清晰。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文静、秀气的女孩特别引人注
目,大家纷纷称赞这位女孩漂亮。而我的那位朋友却说了句“我看不见得”,
气得女孩柳眉倒挂,面红耳赤。从此以后,我的那位朋友却引起了她的特别
注意,她俩的交往也频繁起来,以至那位女孩成了朋友之妻。她曾对我说:
“没有那次聚会,也许我是不会成为他的妻子的。”
“话不投机”还是一种真诚的表露。如果一位朋友穿着一身极不合体、
极为别扭的衣服,而你的一句赞语会使朋友高兴。然而,当你的朋友以后知
道穿着这身衣服确实极为别扭,极不合身时。他会怎么想呢?如果你实事求
是地把你的看法说出,虽然会扫了朋友一时的兴致,也许还会使气氛变得冷
却,但是,当朋友冷静下来时,朋友会懂得你的心意的。因为毫不避讳地表
述对事情的真实评价,这是一种真诚的表露,它最受人欢迎,最富有魅力。
当然,在社交场合中,“话不投机”也应有个限度,还要因人而异。对
有的人——恐怕多数——要持“半句多”的态度,这时的你是明智的,是懂
礼貌的;而对精干思考、思维周密的人,你可以用不“投机”的话“刺激”
他,只要你真诚,就会获取真挚的友谊。这是因为,你那不“投机”的话语
揭示了问题的更深一层地带,而这点对方却能领悟、理解,于是,你们产生
了共鸣,进而结成友谊。重要的是“真诚”,否则,辞不达意,言不由衷,
故意用“话不投机”去搞恶作剧,那么,自己最终会成为孤家寡人,没有人
敢亲近你,倒霉的是自己。此外,还有个语气、方式、方法问题。如果你不
注意这些,对待不同观点的人,高声斥骂:对你不喜欢的人,极力贬低,那
样的话,人们是不愿与你交谈的,他们会认为你粗鲁、缺乏教养。即使有人
与你建立友谊,这种友谊也是不会珍惜的。
(陈春赋)
从脸上抹去不成功的语言
人们通常用语言来交谈,但语言并不是谈话的全部。真正能够打动对方
的是表情和神态。
以人类的感官而言,眼睛对刺激的反应最为强烈。据调查,各种感官对
刺激的印象程度,视觉占百分之八十七,听觉占百分之七,嗅觉占百分之三
点五,触觉占百分之一点五,味觉仅占百分之一。
有的人拼命说话,但别人却不爱听。或者提倡一个新观念,而不能被人
接受。这类情形非常多,大半是因为谈话者的态度有欠缺。
下列几点不良态度,最好能够避免。
1。傲慢的态度——这会伤害听者的自尊心。
2。 慌乱的态度——使听者无法信任。
3。卑屈的态度——使别人低估你的能力。
4。冷淡的态度——使人感到不亲切。
5。随便的态度——给人一种消极的感觉。
有时在谈话中不知不觉会产生以上所举的某种态度,应随时注意。
(李柳松摘编)
“言此意彼”与“欲谦反骄”现象
任何言语总是能表现人的某种特定的心理情绪,所以古人说:“言为心
声。”反过来,人们正是在一定的情绪心理的支配下进行言语活动的,即人
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这点连小孩也
不例外。比如天气变得寒冷起来了,年轻的母亲给儿子穿上一身黑色的冬装。
儿子很不乐意地说:“不,妈妈,我还要穿那套草绿色的衣服。”妈妈问为
什么,他说:“解放军叔叔也是这个样子。”小孩的话,表明了他心里觉得
军人八面威风,他崇拜军人,并且要尽可能地模仿他们,甚至包括衣着。
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加之我们在日常言语交流中,实际上并未
曾深思熟虑,而是具有随意性的特点,言语与心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就不全是
如此这般的直接清晰。有时候说出的话,连自己也难以解释,有这样一个故
事,战国时期的某一天,齐宣王安坐在朝廷的大殿上,看见有人牵着一头牛
从下面经过,就问道:“把牛拉到哪里去?”牵牛人回答说:“准备拉出去,
宰了衅钟。”衅钟是上古的一种祭礼,具体做法是先宰杀三牲,然后用鲜血
涂抹到钟上面。一听说衅钟,齐宣王不加思索地说:“放掉它吧!我不忍心
看到它临死前恐惧颤抖的样子,像一个没有罪的人一样无端被害。”手下人
说:“那么是不是以后就不搞衅钟?”齐宣王大声道:“怎么可以不搞呢?
用羊去代替牛。”此事传出以后,齐国的黎民百姓都认为齐宣王小气吝啬,
舍不得一头牛,而用羊去替换。齐宣王对自己背着个小气的恶名,百思不得
其解。后来孟子对他说:“大王不要奇怪百姓说您小气。您假如是同情牛毫
无过错而被杀,那么羊不是同样如此吗?您是只看到牛而没有看到羊。”由
此我们可以看到,齐宣王口中所道与他心里所思有相当一段距离,他的话没
有完整准确地传达出他心底对衅钟一事所持的态度。结果致使百姓误解,他
也只觉得自己冤枉而不知何故。
在我们日常的言语交流中,类似这种言不达意或说者自以为达意,实际
上却极易让人误解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如果这种误解正好与说话者的初衷
截然相悖时,那么此种交谈,非但不能取得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互通感情
的功效,甚至造成交流的双方脸红反目,二者的关系也会由融洽和悦一变而
为不谐生分。请看下面这则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甲、乙二人都是一所
大学外语系的教师,甲年富力强,专业成就斐然。乙年纪比甲稍轻,虽然专
业水平远不如甲,但虚心好学,力求上进。一日乙向甲请教了几个专业上的
问题后,二人有一段对话:
乙、你真不简单,近三五年来就出了四本大著。
甲、这算什么大著,只不过是些资料堆砌与翻译罢了。其实我早在十多
年前就着手准备了。
乙、还是你行,不论什么时候都不丢专业,我大学毕业后这么多年,干
的是些与外语毫不相干的事。
甲、真正说起来,我也是近十年来正儿八经做了点事。大学毕业后,还
没做几年学问,文革就来了,一荒废就是十多年。
一听这话,乙脸色渐变,借故托辞走了。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都希望自己给别人留下谦虚的印象,而不致于让别人对自己敬而远之。
在此处,乙虚心请教,无疑是个谦虚好学的人。甲平日里并不盛气凌人,洋
洋自得,也是个容易让人接近的人。所以当乙称赞他短时间里写出四本书时,
他就客气地声明,书并不高深,而且也不是短时间里撰就的。当乙佩服他长
期以来不丢专业(有赞赏他有恒心,事业心强的意思),他就赶紧说明他也
荒废了许多时间。孤立地看,甲的每句话并无可挑剔之处。但综合起来看,
他的话客观上传达出了这样的意思:他仅仅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专业上取
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似乎是要表明他富有才华,智商高人一筹。浓厚的骄
矜之意溢于言表,在相形见继的乙听来,尤其如此。而这些含义甲本人恰好
没有意识到,因为它们是与他的本意背道而驰的。
现在看来,素日里被我们视为极平常的言语交流,却有如此玄奥的一层
意蕴。为了不致发生意料不列的事情,我们应该谨慎视之。
(陈信凌)
克服演讲恐惧
朋友,当你第一次抛头露面,当你第一次登台演讲,你最突出的感觉是
什么?——“紧张!”“害怕!”许多人会脱口而出。是啊,这一点不奇怪,
连最为开放的美国人都同我们一样呢:据美国著名口才大师戴尔·卡内基调
查,已步入社会的成人, 100%都恐惧发表公开演说。这连大人物也不例外。
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承认,他在演讲时,“也有一种畏惧、惶恐和忙乱”;
担当过英国首相的狄斯瑞黎说,他“宁愿带领一队骑兵冲锋战死,也不
愿意首次在国会发表演讲”;
古罗马最著名的演说家西塞罗说,“演讲一开始我就感到面色苍白,四
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
老练机智的演讲家邱吉尔说,你最初开口演讲,“心窝里似乎塞着一个
几寸厚的冰疙瘩”;
举世闻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说,他第一次演讲时感到“嘴里象塞满
了棉花,脉搏跳得象在争夺赛跑奖杯”:
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无数幽默的形象,而台下却
对人说“第一怕的就是演讲”;
更有甚者,美国某公司一位副董事长对顾客演讲时,由于紧张害怕,竟
一退再退,脚下踏空,一头栽下临时讲台。。
尽管如此,生活中可没几人能逃避得了公开演讲。政治家、外交家自不
必说,教师、律师也不待言,就拿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来说吧,谁还没遇
上个出席会议、参加婚礼、宴宾会友、亲朋团聚而需你站出来说上几句的时
候呢?逢到此时,你可能和我一样,往往口不曾开,先自脸红心跳;纵千言
欲吐,无奈“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