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变成有钱人并不难 著名理财师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

第7部分

变成有钱人并不难 著名理财师手把手教你学理财-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产升值会达到20%,这样,今年我的这项投资房产的建议能够给家庭带来25%的理财收益。 
同时,我当初购买的股票已快要解套,开放式基金也开始扭亏为盈,基金净值稳稳地站到1。2元以上———我们家的现金类资产在不断增值,家庭理财事业红红火火,如日中天。 
从此,太太对我这个“理财顾问”刮目相看。以后给她提出一些增加基金投资、调整现金流量、控制消费支出等理财建议她均言听计从。并用“好好当理财顾问、家里什么活也不用问”来对我进行奖赏,使得俺顿生了许多“实现人生价值”的成就之感。呵呵! 
 

 


个案分享:我家的理财故事(2)

宗学哲
l 我看股评 
刚刚开始炒股的时候,我对报刊证券版的股评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天不看股评,就好像什么重要事没做似的,食饮无味,夜不成寐。以致一年下来,用于买证券报的开支大大高于了炒股的实际收益,还引得收破烂的天天在楼下大喊“收报纸”,严重影响了四邻休息。 
总结这几年来的经验,我看要是指望跟着股评发财,门儿都没有! 
都说股评家是“见了爹不敢叫妈”。意思是说股评家见跌不敢说涨,见涨不敢说跌。我认为此言一语中的。不信你仔细看看报纸,如果今天指数涨了,股评必然说要“惯性上涨”,或“人气恢复”,或“宏观形势向好”,或“即将挑战新高……”最不济也得来句“中线看好”、“中长线看好”。哪只股票居于涨幅榜前列,那么你看吧,这只股票必然是黑马变白马,各家股评争相推荐。如果明天继续涨,就算说对了;如果跌了就说蓄势回调;如果再回调,便说一通“建议逢低吸纳,逢高派发”之类的废话。前段时间,几乎是所有的股评都在推荐一个叫**电子的股票,什么庄家大资金介入了,什么这个题材那个题材了,可我按照他们的推荐买上后,不到四天便跌了20%,最后越赔越多,只好“割肉”出局。 
记得年初的时候,某报纸开了一个模拟炒股栏目。一开始是10万元“炒股基金”,最后,让“投资专家”折腾得还剩下6万元多一点,只好草草收场。当初,妻子执意要跟着专家基金炒作,多亏了我极力劝阻,不然非让他们给带沟里去不可。由此看来,股市好的时候,买什么涨什么,傻子也能赚钱;要是大盘不行了,专家没准还不如小股民赚钱呢。 
依我之见,这就和在菜市场买菜一样,就是随意捡个便宜股票买上,一年下来,说不定比跟着股评“政策面,技术面”,不停地“吸纳,减榜,派发”强得多。反正,我是再也不相信股评家们的“鸟语”了。 
l 夫妻炒股记 
虽说我也算是个老股民了,但却一直没能把妻子拉进股民的队伍里。这几年,看电视股评也好,看证券报纸也好,她倒是没少受我的感染,可是再感染也没有用,那些枯燥的数字怎么也提不起她的兴趣。 
真正使妻子走上“炒股之路”的原因,应当说是“大环境”的影响。身边的同事,一天到晚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炒股,人家在一起“建仓、放货、K线、D线”地聊得很热闹,她却一句话也插不上。据说,她们单位一百来号人,就烧锅炉的大老王一人不炒股。妻子因为有1000股当地发行未上市的原始股,所以有幸被划入了准股民之列,不然的话,这堂堂学经济管理的大学生,就和大老王画等号了。 
去年,银行到单位统一办理住房贷款,妻子也报了名。我问她:“咱们房子也买了,你贷款干吗?”妻子诡秘地说:“保密。” 
后来,妻子渐渐地开始关注起了电视和报刊的股评。我说:“是不是想炒股了?你把贷的款给我,我给你炒,怎么说咱也算是一个股海中的老江湖了。” 
妻子满脸不屑:“炒了这么多年了,没见你这老股民挣的钱在哪里。” 
她揭了我的“伤疤”,我一气之下,说:“好,你自己炒吧,不赔点钱,买点教训你是不甘心的。” 
有一天,妻子回来说买了一个叫“大显股份”的股票,我问:“你买的是什么板块?市盈率是多少?多大的盘子?”几句行话把她问懵了,便说:“一概不知,我只是看到这个股票很便宜。” 
“你以为这是在农贸市场买菜呀。”之后,我打开微机,接通实时分析系统,对妻子说:“你看,KDJ指标出现死叉,估计还会下跌。” 
第二天,我买了张有个股点评的报纸一看:大显股份,弱势股,不介入。 
正当我要拿起电话告诉妻子赶快割肉出局的时候,一看传呼上的开盘行情:大显股份,涨停板! 
从那以后,我们虽然有时在一起谈“股”论“金”,但个人买什么股票,谁也不管谁。只是我对股票近乎“痴迷”,用妻子的话说,看我的表情就知道今天收盘是多少点,我的表情就是股市的“晴雨表”。而妻子则看上去多了几分洒脱,涨也好,跌也好,很少去刻意地关注,直到有一天偶然发现手中的股票涨够10%了,就立马出货,从来不贪。 
年底算账,我忙忙活活弄了个不赔不赚(不含买证券报和上网看盘的开支),算是白白给证券公司打了一年工,而妻子账户上的收益则超过了30%。看着依然对股市术语懵懵懂懂的妻子,我不禁调侃道:“真是专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傻瓜呀!” 
l 网上买卖二手房 
父母远在东北的鞍山,年老体弱,身边无人照应,便想把他们接过来住。但父母不愿给子女添麻烦,执意不肯答应。后来经过亲朋好友一番说服,总算勉强同意,但前提是不与儿女住一起,把鞍山的房子处理掉,我们帮忙在当地买套旧房单门独过。 
说起买房子,总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不过,自己上网多年,平时啥事都离不开网络,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当地信息港一个叫做“房产交换站”的网页上发了个帖子,写明了求购房子的大体位置、楼层和价格,并留下了电子信箱。 
第二天,打开信箱,发现里面有七八封标题为“出售房子”的邮件。欣喜之下,一一打开浏览,发现有五套房子符合自己的要求。于是通过电子邮件和认为合适的几个房主约定了看房时间。 
为了有备而战,少走弯路,我首先进行二手房常识的“应急充电”。通过大量浏览相关房产网站,对位置、朝向、楼层、新旧程度等在房价中所占比重有了大体了解。因此,看房的时候,我现学现卖,满口“混砖、契税、三证”等行话,让卖房者以为我是个行家里手,所以报价时不敢漫天要价。 
最关键是,有四五套房子同时供我选择、衡量,主动权在咱手里,选房、侃价的余地也就大了。在和房主谈判过程中,我用了刚刚学来的“隐藏式招标”,就是让对方报价,我认为谁出的价儿合适就和谁谈。几轮“招标”下来,初步看中了一套位置佳且配套设施齐全的1999年房。从本市几家房产中介机构的报价来看,类似房子一般都在8。5万以上,这位房主的报价是8万元,但我得知他因交集资建房款,急于将旧房出手,因此压价的空间相对较大。于是,我欲擒故纵,装出一副看房忙不过来,买不买无所谓的样子,报出了7万元的低价。房主见我掉头就要走的样子,一咬牙,一跺脚,忍痛成交。为防止夜长梦多,我立即和房主找到一家专办房屋过户的中介机构,交了300元手续费,委托其办理签订购房合同、办理过户等事宜。 
房产证办完以后,我和房主商量一手交钱,一手交房。考虑携带大额现金不方便,我们约定在房屋中介所附近一家网吧办理交款手续。 
我轻点鼠标登录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输入转账金额和对方存折账号,我刚点完确认,在另一台机器上登录网上银行的房主就起身说:“好了,房款到我账户上了,这是房子的钥匙!”双方握手告别,引得满屋“菜鸟”一片啧啧声。 
这边的房子是买下来了,可鞍山的房子却迟迟找不到买主。因为他们还停留在“求亲告友、四处打听、张贴小广告”的传统卖房模式上,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效果。买房的7万块钱全是我借的,父母的房子卖不了,我自然非常着急。这时,妻子提醒我,你何不利用同样的办法帮助父母网上卖房呢?我一拍大腿,对呀!赶紧登录搜狐,在搜索内容栏目内打上鞍山和二手房字样,搜出了鞍山各网站的十多个二手房网页,之后如法炮制,在网上广发帖子,四处“吆喝”。 
几天后,终于收到一封说对房子感兴趣的邮件。几次E来E往,我发现求购者竟然和我同在一个城市。事情如此巧合———原来他也在这个城市工作,房子是替鞍山的父母买的。老乡遇老乡,我以诚相待,报出了父母交代的最低价。这位老乡基本同意,接着让鞍山的亲属到我父母家中看房。而我们则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相关的联系,“遥控”双方父母顺利地办完了房产过户手续。 
这不,最近这位老乡打来电话,说两家人见见面,聚一聚,庆祝我们的网上合作成功。 
l 申请支付令,讨债有捷径 
老家有一个初中同学,上学时我们可谓情同手足。一日,他找上门,说自己办了一个小化工厂,急需一笔资金进原料,让我帮着想想办法。我只好如实相告工资收入减少、孩子上学负担加重等苦处。谁知他倒有一种穷追不舍的精神,不住地变换借钱的角度:你在城里认识人多,帮着借借也行。并信誓旦旦地承诺只用半个月,等厂子货款回笼了便立即还上。看老同学一脸的诚恳,再说也是当年好友,话说到这分上,要是不帮忙确实说不过去。于是,我便将预备年底要交房款的3万元积蓄借给了他。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老同学却不提还钱之事。给他打电话,他说资金临时周转困难,说下个月一定还。我想,厂子刚刚投产,难处肯定不少,于是我便又耐心地等了两个月。谁知,再次找他时,他又说了一大堆难处,说再过十天就给我送来……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托,眼瞅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可还钱的事还是没影儿。 
我只好一遍遍地给他打电话,可接电话的人一听我是厂长的老同学,便说厂长不在。后来我亲自到厂里找他,可去了两次,以后再去的时候看大门的竟然都以厂长不在为由不让我进门了。 
这几万块钱可是我们全家的命呀,就这样泡汤实在不甘心。于是我想到了打官司,但是漫长的立案、审理、执行过程让人望而却步。另外,法律诉讼的手续非常繁琐,还要原告被告同时当庭应答,这点也是我最不愿看到的。 
后来,一位做律师的朋友告诉我,你们有借据,债务关系明确,可以向法院申请用支付令讨回借款。为了有备而战,我立即从网上搜索了一下“支付令”———原来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催促其履行债务的法律支付命令。支付令最大的好处是法院接受申请就等于启动了法律程序,不需要开庭审理,并且法院从受理、审查到发出支付令不超过15天,债务人提出异议的期限也是15天,这样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可进入执行阶段。 
于是,我正式向法院提出了支付令申请,法院经过审查,没用一周便向我的这位同学发出了支付令。这位同学见我动了真格的,再说支付令上的法律措辞强硬,为了避免小工厂被执行查封,这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