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心灵密码 >

第1部分

心灵密码-第1部分

小说: 心灵密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淑敏全新扛鼎之作:心灵密码
心灵本没有密码,但密码无处不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哪几样东西?如何识得生命中的贵人?她的恋爱为什么总是无疾而终?爱,何以暗中藏着一把钩子?如何预防“七年之痒”?什么使女人变得丑陋?……本书为作者厚积多年之功的最新力作。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心理学识,以深沉厚实的诚恳与冷静真刻的良知为经纬,梳理人生顺遂,讲述生命悲欢,挖掘心灵沉疴,解锁心灵密码……

作 者:毕淑敏  出 版: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毕淑敏,著名作家,医生,注册心理咨询师。 1952年出生于新疆。17岁入伍当兵,11年走遍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会的阿里高原的每一寸土地。转业后从事医疗工作,35岁开始写作,陆续发表作品400多万字,获国内外各种文学大奖30余次。作品以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思书写幸福与冷暖,始终关注生命与死亡,感动了万千读者。46岁时以罕见“高龄”与寻常身份开始学习心理学,将目光从星空转向心中,去心灵最深的地方寻找生命真谛。 本书为作家厚积多年之功的最新力作。她以作家、医生、心理师的多重身份,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以深沉厚实的智慧与冷静真切的良知为经纬,梳理人生顺逆与坎坷,镂刻世间变故与悲欢,解锁心灵安危与密码。
1第一部分
蔬菜也是有生命的。常常看一档教人如何做饭菜的节目。那节目的赠品是一只漂亮并且实用的透明锅。每当在屏幕上瞅着那只锅被一个幸运儿抱回家,我就垂涎欲滴。粗看起来,这节目的门槛并不太高,主要是些家常菜,只要做得好,有独到的心得和创新,就可以到那里露一手。演示完成之后,除了抱着晶莹剔透的锅,还被赠与一些无公害食品,也一并抱着,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家。

第1节:烹调乃展示心情的舞台


烹调乃展示心情的舞台

蔬菜也是有生命的。

常常看一档教人如何做饭菜的节目。那节目的赠品是一只漂亮并且实用的透明锅。每当在屏幕上瞅着那只锅被一个幸运儿抱回家,我就垂涎欲滴。粗看起来,这节目的门槛并不太高,主要是些家常菜,只要做得好,有独到的心得和创新,就可以到那里露一手。演示完成之后,除了抱着晶莹剔透的锅,还被赠与一些无公害食品,也一并抱着,然后兴高采烈地回家。

我喃喃自语道,我也很想得到一只那样的锅。

先生说,那就没事时到街上的大商场超市转转,一定有的卖。

我说,买来的,不如自己用手艺挣来的好。获奖得来的锅,做出饭菜来应是格外香。

先生说,那么你就好好练本事,哪天报名去表演一下。只是不知道人家有怎样的考核制度,恐怕不能是谁报了名都能上台的,要看你有没有真本事。

我默不作声,自知这点做家常饭菜的手艺,没法登大雅之堂。提点小意见吧:我觉得这个做饭的节目,似乎有点唯色彩至上主义,对主料辅料的颜色太过讲究。比如为了对比鲜艳,就大量地运用彩椒和西兰花这一类的配菜,胡萝卜、西红柿也是常客。不言而喻,这些蔬菜都是好东西,但过多地向绚丽漂亮的蔬菜们倾斜,是否也是对那些姿色平平的蔬菜不公平啊?比如,很少使用茴香、小白菜、鸡毛菜这类卖相不好的蔬菜,可能觉得它们枝叶纷繁披头散发比较不雅吧?所有的蔬菜都是平等的,就像所有的人都是有价值的。

先生听了我的话,说,你不会到了人家那里,给大家表演一个清炒鸡毛菜吧?

我说,请放心,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如能去,很想讲讲炒菜时的心情。节目中唯技术观点比较浓厚,这就像单纯的军事挂帅。要知道,做饭比试的不仅仅是原料火候技艺,更重要的是心情。

给你心疼的人做饭,给你尊敬的人做饭,给你怜爱的人做饭,那手下的力道是不一样的。做饭的人,要有好心情。据说只有最恶毒的女子,才能烤得出最辣的芥末。我不知这说法在烹调技法上是否经得起推敲,但我相信,一个人如果心情不好,就会在菜品上有所表现。厨艺,其实是模糊艺术,每一次原料的分量和产地质量等等,都有所不同,吃饭人的口味和心情也有不同。要想做得一手好菜,必得有审时度势、见微知著、不拘一格的道行,必得有从容不迫、因地制宜的态度,必得对吃菜的人有细密的了解,必得不自满不骄傲,常思常想不断创新,这才能烧得一手颠扑不破的好菜。

我把这些话对先生讲了,他说,道理嘛,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不过要凭着这些就换人家一口好锅,我看人家亏了。

为了不让电视台亏本,我只好不去报名,自作多情地写在这里。每一种蔬菜都是可贵的,每一次烹调,都是展示心情的舞台。
第2节:是劳累而非舒适让我们充分满足(1)


是劳累而非舒适,让我们充分满足

脑研究专家认为,是劳累而非舒适,让人们有充分的满足感。

我是当医生出身,相信所有的感觉都不是空穴来风,一定都有生物学的表达形式。如果我们目前还不能确认此事,那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并不等于它不存在。比如满足感和幸福感,一定是有一个物质基础的。就是精神,在我们的头脑中,也一定有一个复杂的形态呈现着。科学家已经初步分析出来了,幸福感的内分泌物质就是内啡肽。

也许很多人对这个东西感到陌生。这种事情讲起来有一点怪异,某个东西一直存在于我们肉身之内,强大地主宰着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我们却对此几乎一无所知。这不是比在小学寝室中住着一位哲学大师,还让人不可思议吗!

然而真实就是这样令人惊诧地可怕。

我1995年开始写小说《红处方》,算是国内比较早地关注戒毒题材的小说。其实,在这之前很久,我就很好奇:人为什么要吸毒?

纳闷啊!这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却是如此地蛊惑人心、泛滥成灾!要知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充满屈辱的经历,让中华民族的子孙至今心存创痛。为什么我们会一而再,再而三重蹈覆辙,自投罗网到鸦片这个魔王的手心呢?

这其中一定有强大的悖论,困扰着我们的祖先,也困扰今天误入歧途的人们。

我开始搜集各方面的资料。那时候,戒毒还是一个神秘而敏感的话题,资料也很有限,有些只能阅读,并不外借。我同图书馆的有关人员商量,能不能在阅览室中午闭馆休息的时间,将我锁在阅览室内,这样,我就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多看一些资料。

图书馆的同志有些犹豫,吞吞吐吐地说,这样做,有一个问题……

我生怕人家不允许,就赶快说,我知道那时阅览室里空无一人,你们怕图书丢失。这样吧,我临出馆的时候,你们可以搜身,我绝不会认为这是对我的不信任或侮辱什么的,我愿意接受这种条件。

图书馆的同志说,不是这个问题。我们相信您。问题是,您中午不出馆,到哪里吃饭呢? 我说,谢谢你们想得这样周到,我可以带一点饼干什么的,干吃面嚼嚼也可以。请你们放心我的民生问题,我自会解决。
第3节:是劳累而非舒适让我们充分满足(2)


那位同志和蔼地微笑了,说,我考虑的还不是您的民生问题,是阅览室里不可以吃东西。因为那样会污染了图书。

我连忙说,对不起,我忘了这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谢谢您提醒了我。我向您保证,我在阅读期间,绝不吃任何东西。

这回轮到她担心了,说,您要是从早饭后到晚上回家,一点东西都不吃,会不会低血糖啊?

我说,不要紧。我以前在西藏当过兵,吃过很多苦,拉练中一天吃不上东西,是常有的事。您尽可以放心。

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在此后的阅读中,我真的做到了滴水不进粒米不沾牙,似乎也并不觉得饥渴。

在大量的阅读中,我明白了毒品对人类的致命诱惑,来自它的结构和内啡肽的高度相似。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身体里会产生内啡肽。这是一种奇妙的物质,让我们可以抵抗哀伤,掀起兴奋的波涛,让我们创造力勃发,充满爱心和光明感……内啡肽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可以对抗疼痛、振奋精神、缓解抑郁,等等。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内啡肽高度分泌的时刻,那会让我们感到无以名状的喜悦和欢欣。

看到这里,大家要说,既然内啡肽这么好,要是能经常保持在这种状态就好了。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也潜藏着深刻的危险。这就是内分泌的规律,它电光石火般闪现,到了该撤退的时刻,就义无反顾地消退,并不让我们持续在激昂状态。它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分泌的规律十分巧妙。

我听一个长跑运动员说过,在马拉松中,有一个奇妙的点。在那个点之前,你感到非常疲惫;一旦越过了那个点,身体就又会充满了活力,你又会感到振奋。当然了,可能没有人在长跑运动员的行进途中,分阶段地抽取血液,查看他们体内内啡肽的浓度。不过可以推断出的是,内啡肽的分泌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激烈运动开始,肌肉群做出了本能的反应。它们感到持久运动和强力收缩带来的不适和生化反应,迅即报告给体内的中枢机制。身体先是用疲惫感通知你,它不喜欢这种活动,因为让身体付出得太多了。你的意志表示要坚持,坚定不移地告诉身体,这样做是有意义的,你将矢志不移地进行下去。我们以前说过,身体是很善解人意的,它们看到提醒没有效力,转而揭竿而起,掉转船头,开始全力以赴支持你的决定。这时候,内啡肽就应运而生,开始活跃地分泌出来,它要帮助你渡过难关。此刻,拐点出现了,你不再感到奔跑的痛苦,反倒前所未有地轻快起来。(运动员还会反复经历痛苦和坚持的过程。请原谅,所有例子都会有局限性。)
第4节:是劳累而非舒适让我们充分满足(3)


当你终于赢得了胜利,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听国歌奏起,无数闪光灯凝聚在你的身上,这个时候,内啡肽一定是汹涌澎湃倾巢而出,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骄傲和狂喜在激荡。

这就是内啡肽的分泌规则,凡人概莫能免。也许在经过训练的运动员那里,身体感到痛苦的节点会比较轻松地越过,想来他们对这个过程了如指掌。

也许有人会说,我也不是运动员,如何知道自己的内啡肽什么时候高度分泌呢?

这很好掌握。当你由衷地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的时候,内啡肽就是活跃而充盈的。

有人说,我快乐的时光很少啊,是不是内啡肽就很微薄呢?

不乐观地说,真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当我们抑郁的时候,内啡肽就变得十分稀薄。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揭示出来,其中很有力量的一派学说,就是认为人体内的内啡肽和其他激素比例失调。

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当我们享受到了内啡肽给予的快感之后,那种留恋和期待是可以理解的。正确的方式是,不断地形成正面的机制,让内啡肽的分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打个比方说,如果科学活动能够让你的内啡肽高度分泌,当你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