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可以用来表示例子
* {,可以用来表示分类或者列表
事实上,很多的时候,记笔记可能是要事件发生之后,回来必须补上的功课。经过实践,我
对大多数诸如PDA、智能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抱有偏见,认为不仅没用,还只能带来麻烦。
但是有一种电子产品例外,就是“录音笔”。现在的录音笔已经到了相当精巧并且实用的地步,
去参加会议或者聆听演讲的时候,录音笔确实是好东西——可以用来从容地整理清楚的笔
记。
听听劝,从今天开始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吧。相信我,最朴素的纸和笔是最有效的工具。
只有记笔记称为长期习惯之后,才会真正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而那些自作聪明不这么做的
人,只会因为从未体会到那样的好处而“无怨无悔”。
第…76…页 共136页
… Page 78…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 “ ”
: “ ”
第五章::小心所谓““成功学””
5。a ——
5。a ——
55。。aa人人都能成功————鬼才相信
May19th;2008|by李笑来|
人们相信荒谬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无论多么荒谬的事情,不仅总是有
人相信,而且还总是有很多人相信。更为有趣的是,当荒谬本身荒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信
奉者的人数可能开始不仅与荒谬程度同步增加,并且可能会以荒谬程度作为指数戏剧性地增
加。
自我奋斗,勤奋努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便有些人(注意,只不过是“有些人”)貌似
不需要奋斗,甚至懒惰到令人嫉妒地步,也一样可以享受其他人即便奋斗、努力,甚至挣扎
都不可能获得的一切。但这些少数人的存在并不说明全部问题。
有一个事实非常简单,却难以接受。这世界所有的资源并非平均分布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的身上,能够比较接近地表示这种分布情况的数学曲线叫做“正态分布 曲线”(Normal
DistributionCurve)。数学一直是心智相对发达的人类所特有的、并且不断进步发展的、
描述这个世界最为精确的工具——几乎不应该在后面加上“之一”。
参考阅读: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的最重要分布。大量的实践与理论分析均表明,大多数随机
变量均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如测量的误差,学生的成绩;人的身高与体重;产品的质
量数据,投资的收益率等等均可认为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应用范围之广,可
以说任何一个随机变量不可能与之相比;其在数理统计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现今仍在常
用的许多统计方法,就是建立在“所研究的量具有或近似地具有正态分布”这个假定的基础
上,而经验和理论(概率论中所谓“中心极限定理”)都表明这个假定的现实性,现实世界许
多现象看来是杂乱无章的,但在纷乱中却又有一种秩序存在,研究表明,若影响某一数量指
标的随机因素很多,而每一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又不太大,在理论上可以证明,该数量指标是
服从正态分布的。
可以想象一下在X轴上把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一字排开,而他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
总和投射在Y轴上,最多的站在中间,剩下的往两边排,那么最终就应该非常接近这个正
第…77…页 共136页
… Page 79…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态分布曲线。与我们的真实世界非常相似,只有1%的人在资源上极端贫困,也只有1%的
人在资源上极端富有,大部分人属于中等水平。
这种资源上的分布的自然地“不均匀”,理解上貌似简单易懂,但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人拒绝
理解,拒绝接受。他们甚至拒绝使用“不均匀”这个词,而是用“不公平”来取而代之。历史上,
有无数次的战争、无数次的掠夺,本质上来看,只不过是因为把“均匀”理解成“公平”造成的。
把“不均匀”理解成“不公平”,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着“正义”的旗号为所欲为。
资源原本就是有限的,经济学上的措辞是“资源稀缺”(Scarcity)。在整体上资源稀缺的前
提下,“资源并非均匀分布”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直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
的不够多”。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恰因此,人们的主观愿
望肯定不可能全部被满足。
理解这种现象貌似并不困难,但是,清楚地理解之后平静地接受,就没那么容易了。到今天,
也随处可见那些无法接受的人。对那些无法接受现实的人来讲,其实只剩下了一个选择,即,
逃避。
据传闻生在苏格拉底被处死那天(约公元前三世纪)的狄奥根尼斯(Diogenes),在意识
到资源稀缺性的时候,采取的逃避方式是限制自己的主观愿望。狄奥根尼的对这个世界说,
“你不是资源稀缺么?那我不消费了,我没有欲望总可以了吧?”所以,他主张清心寡欲。累
了,随便找个木桶就住下了;饿了,到垃圾堆里找点儿剩饭。他也喜欢享受,但是他可以控
制自己进而只享受真正零成本的所谓“消费”——比如,晒太阳。所以,他曾对马其顿国王亚
历山大非常不耐烦,“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尽管那国王允诺说要满足
他的一个愿望。
两千多年后,卡尔*马克思选择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逃避,幻想。他注意到了资源的“分配不
公”(准确地讲,应该是“分配不匀”),但无法接受资源分配与人性并无关系这个事实。他认
为,“资源的配置应该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在用“劳动价值论”
和“剩余价值论”解释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之后,他开始幻想,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
缺么?没关系,别看现在是这样的,但是,早晚有一天,总会物质极端丰富;到那时候,人
们就可以各取所需,按劳分配了!”事实上,马克思去世120多年之后的今天,物质已经相
对极端丰富,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物质依然稀缺并且依然分配不匀,而贫富差距也只
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现代西方经济学缘起于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的学说,经过大卫*李
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年)的补充,直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
Keynes,1883–1946)才算是彻底正视资源的稀缺性,认为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如
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换言之,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
“效率”。
平静并且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乃至于从人类整体来看,
理解并接受这个现实大约花费了将近两千五百年——从狄奥根尼斯,到凯恩斯。
第…78…页 共136页
… Page 80…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而所谓的“人人都能成功”明显是荒谬的。首先,每个人拥有的资源不仅有限,并且各不相同,
甚至大大不同。不妨设想一下极端情况:
1)“成功学”所倡导的所有方法都是完全正确的;
2)每个人都能做到贯彻并实施那些完全正确的方法;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不可能出现人人都能成功的结果。因为,必须接受的前提是“每个人
拥有的资源不仅有限,并且各不相同,甚至大大不同”,所以,最终,用图表把每个人的效
用画出来之后,依然是只能是正态分布曲线(只不过是一个底部更高的曲线),而永远不可
能是这样一条直线:
5。b ——“ ”
5。b ——“ ”
55。。bb成功的定义————““成功学””的核心缺陷
May19th;2008|by李笑来|
成功究竟是什么,好像谁都知道,却又谁都说不清楚,也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定义。字典里
的解释倒是简单明了,所谓成功,就是达成预期目标。这个解释固然正确,却不完整,因为,
每个人可能预期的“目标”实在是千差万别。
然而,在那些占满了几乎每个书店一个专柜甚至专区的“成功学”书籍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共
同点,就是“成功”定义简单化、庸俗化。最近《新周刊》'1' 有一篇不错的文章,标题是《有
一种毒药叫成功》。对于“成功学”对“成功”庸俗而又过分简单化的定义,《新周刊》如此讽刺: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
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
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
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
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第…79…页 共136页
… Page 81…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有趣的是,尽管每个人都说“这世界变化快”,可是最终我们总是发现“没什么变化”。今天的
“豪宅、名车、年入百万”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东西,甚至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条件。翻翻
旧报纸吧,六七十年代,姑娘们择偶要求男方要有“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沙发;
八十年代也要求有“四大件”: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二三十年之间的表面变化反
映的是本质上的不变——反映的都是人们“想要拥有未曾拥有的物质或者资源”的强烈愿望。
其实,谁都知道一个道理,“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