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无处可藏: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

第28部分

无处可藏: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使用他们从敏感资金渠道获取的部分善款来为个人的开支埋单;

。 为其演讲费用漫天要价,过分关注提升个人形象的机会;

。 人们获悉其公开言论是基于可疑的信息来源,或措辞自相矛盾,自然会令人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

(绝密//敏感信息//关于美国; “五眼”情报联盟)当涉及信息的有效性和感染力时,信任和声誉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显而易见,了解其用来向可疑人群传播信息的工具以及他获取信息存在脆弱性的渠道,即可更好地挖掘激进分子及其言行中的性格或可信度方面的弱点,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正如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法务副总监贾米勒·贾法尔认为的那样,国安局数据库中“存有你的政治观点、病史、亲密关系和网上活动等信息资料”。国安局称这些个人信息不会被滥用,“但这些文件显示国安局对‘滥用’的定义可能会相当狭窄”。正如贾米尔所言,国安局在历史上曾应一位总统的要求,“使用监控结果打击政治对手、媒体记者或是人权斗士”。他表示,若要以为该机构不会“故伎重演”那实属“过于天真”的想法。

还有些文件记录了政府不仅关注了维基解密及其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而且还关注了国安局认定的“支持维基解密的人际网络”。2010年8月,奥巴马政府敦促几个同盟国对阿桑奇提出刑事指控,因其机构发表了关于阿富汗战争的内幕信息。国安局向别国施压,要求指控阿桑奇的讨论现身于国安局的文件之中,该机构称之为“搜捕时间表”,其中以国家为单位详细记录了美国及其盟国在定位、指控、抓捕与或杀害诸多人等的具体勾当,包括所谓的恐怖分子、毒贩、巴勒斯坦领袖等。在2008年到2012年间,美国每年都在执行这一时间表。


(U)搜捕时间表 2010

绝密//敏感信息/TK//禁止向联盟的外方成员展示

跳到:导航,搜索

主要文章: 搜捕

还可参考:搜捕时间表 2011

还可参考:搜捕时间表 2009

还可参考:搜捕时间表 2008

(U)下列搜捕行动发生在日历年2010:

'编辑'(U)11月


另有一份单独的文件包括了2011年7月的交换意见总结,其中就是否将维基解密以及文件共享网站海盗湾(Pirate Bay)标注上“恶意外来事物”的标签,以便对之定位而进行了讨论。这一定位则意味着将会对这些组织(包括美国用户在内)进行大量的电子监控。这些讨论出现在了常见问题清单上,美国中央保密服务威胁作战中心(NTOC)监管与合规办公室(NOC)和国安局总法律顾问办公室(OGC)的官员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答案。

在这份始于2011年的交换意见中可以看到国安局对违反监控规定完全漠视。在本文件中,有位工作人员称“我搞砸了”,因为系统锁定的是位美国人,而不是外国人。可来自国安局监管办公室和总法律顾问办公室的回复却是“没关系,不必担心”。


内容

'编辑'(U)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冰岛

(U)美国于8月10日敦促出兵阿富汗的其他国家,具体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等,考虑对维基解密这一无赖网站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提出刑事指控,他未经授权就擅自将7万余份涉及阿富汗战争的保密文件公诸于世。这些文件可能是陆军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宁向维基解密透露的。此举是集中国家力量中的法律元素,并联合国际力量对“非国家行为体”阿桑奇和“支持维基解密的人际网络”予以打击的开始。'16'

'编辑'(绝密//敏感信息//相关信息)恶意外来事物==美国数据信息传播者?

我们是否可以将存储或潜在传播泄露或失窃的美国数据信息的服务器作为“恶意外来事物”,以便进行准确定位?例如:维基解密、海盗湾网站 (thepiratebay。org)等。

NOC/OGC回复:我们稍后回答这个问题。(资料来源#001)

'编辑'(绝密//敏感信息//相关信息)无意中锁定一个美国人

我搞砸了……选择器给出的信息显示这是外国人,结果却是美国人……这可如何是好?

NOC/OGC回复:经过所有查证,如果你发现此人的确是美国人,那么必须将此事上报,并列入总法律顾问办公室的季度报告……“不过没关系,不必担心。”(消息来源#001)


对著名黑客组织“匿名者”的处理以及对所谓“激进黑客”的模糊划分更是问题丛生,且走向极端。这是因为匿名者并非是实际的结构化组织,而是与某一观点相关的松散组织的一群人等:有些人是因为自己所持的立场而与匿名者结缘。更糟的是,“激进黑客”并无固定含义:这可以是使用编程技术破坏互联网安全和功能的人士,也可以是通过在线工具传播政治理想的人士。国安局锁定如此宽泛概念的人群相当于,只要政府认为存在威胁,就可以对包括在美国境内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进行监视。

麦吉尔大学的加布里埃·克里曼(Gabrielle Coleman)是研究匿名者黑客组织的专家,据他讲这一组织“并非是一个明确的”实体机构,而是“发动激进分子采取集体行动并表达不同政见的一种理念。这是一个有着广泛基础的全球性社会运动,并不具备集中化或官方组织的领导结构。部分人是以参与数字化非暴力反抗的名义聚集在一起,但这与恐怖主义相去甚远”。接受这一理念的大多数人不过是“进行普通的政治表达而已。锁定匿名者黑客组织和激进黑客,相当于对表达自己政治信仰的公民予以控制,结果就是导致合法的持不同政见者遭受打击”。克里曼这样表示。

可匿名者黑客组织一直受到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某部门的监控,而且还采用了间谍活动中最具争议、最极端的手段,诸如“幌子行动”、“美人计”、病毒及其他攻击手段、欺骗策略和“损及声誉的信息作战”等。





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监控官员在2012年的SigDev大会展示的一张幻灯片中描述了两种攻击形式:“信息作战(影响或破坏)”及“技术破坏”。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将这些措施称之为“在线转化行动”,以实现文件中所谓的“4D”目的:否定(Deny)/破坏(Disrupt)/贬损(Degrade)/欺骗(Deceive)。

有一页幻灯片介绍了运用“让目标名誉扫地”的战术。这包括“设下美人计”、“更换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的照片”、“撰写博客文章声称是他们的受害者”以及“向他们的同事、邻居和朋友发送邮件或短信等”。





在附上的注释中,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解释了何为“美人计”,这是冷战时期的一种策略,让有姿色的女子出面诱惑男性目标上钩,使其陷入危机、败坏名誉的境地,这一形式在数字时代已经有了升级版本:现在目标将会受到危及名誉的网站或是在网上艳遇的诱惑。相关评论这样写道:“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发挥作用时会极其奏效。”与之类似,组织渗透的传统做法现在也有了在线模式:





CK

美人计;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发挥作用时会极其奏效。

- 让某人前往互联网的某处,或是现实中的某地,去与一个“友善的面孔”相见。

- 联合威胁研究情报组有能力在必要时“修改”背景环境。

更换照片;你受到警告,“联合威胁研究情报组完全知情!!”

可以将“偏执狂”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电子邮件/短信:

- 渗透工作。

- 帮助联合威胁研究情报组获取在线组织的信任等。

- 帮助搜集通信情报/作用效果。


还有一种技术可以阻止“某人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要实现这一目的,情报局可以“向对方的手机大量发送短消息”、“不断拨打对方手机”、“删除他们的在线状态”并“切断其传真机的线路”等。





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也喜欢使用“破坏”技术来替代它所谓的“传统执法”——搜集证据、对簿公堂和起诉等。在一份名为“网络攻击会议:挑战边界,打击黑客”的文件中,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称其打击“激进黑客”的手段是通过“拒绝服务”来发起攻击,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正是黑客常用的伎俩。





这家英国监控机构还利用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一组社会学家开发在线人工智能技术(UMINT)以及“战略影响破坏”技术。一份题为“欺骗的艺术:培训新一代在线转换作战”的文件就是专门介绍这类战术。这是由该机构的人类科学运作单元(HSOC)编写的报告,文中称,利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神经系统科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可实现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的在线欺骗技术效果的最大化。

在一张幻灯片上展示了如何进行“掩饰——隐藏真相”,与此同时还要扩散“模拟效果——展示假象。”其中研究分析了“欺骗的心理学基础”,以及用于实施欺骗的“技术地图”,包括脸书、推特、领英(LinkedIn)和网页等。

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强调“人们通常是出于感性而非理性原因做决策”,因此主张人们的在线行为是受到“镜像作用”(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会彼此效仿)、“迁就通融”、“模仿”(通过其他参与者的传播,接受某些社会特征)等因素的驱使。

接下来,文件中列出了它所谓的《破坏行为操作手册》。其中包括“渗透行动”、“诡计行动”、“幌子行动”、“诱捕行动”。该机构信誓旦旦地表示该破坏行动计划“于2013年年初”全面展开,已有“150余名成员接受了全面训练”。


SE CRE T//敏感信息//关于美国,“五眼”情报联盟

破坏行为操作手册

。 渗透行动

。 诡计行动

。 事先布局行动

。 幌子行动

。 虚假救援行动

。 破坏行动

。 诱捕行动


这份文件题为“神奇方法及实验”,提及了“暴力合法化”、“编造目标对象内心的体验应可以接受,而他们本人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以及“优化欺骗渠道”等说法。

这类以监控和影响网络传播和散布在线虚假信息为目的的政府计划,长期以来都是人们怀疑的对象。哈佛法学教授凯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是奥巴马身边的一名顾问,也是白宫信息和监管事务局前主任,同时也是白宫委员会任命的审查国安局行动的负责人,他于2008年曾撰写了一份颇受争议的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安排诸多秘密特工和假冒的“独立”倡导人“有意识地渗透”到在线组织、聊天室、社交网络、网站以及线下激进分子组织当中。

这些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的文件首次披露,这些欺诈手段和伤及名誉的颇受争议的做法已经从提议阶段进入到了实施阶段。

所有证据都在强调针对公民的一条隐性规定:你若不构成威胁,那么我们就井水不犯河水。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你支持也好、容忍也罢,只要不多管闲事,你就不会有事。换言之,你若想不被视为图谋不轨,那就要多加小心,不要激怒手中掌握着监控大权的权威机构。这一规定是在鼓励被动服从和俯首帖耳。确保能“保全自己”的万全之策就是闭口不言、唯命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