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风云[美]-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路已被洪水淹没。隆美尔的军队无法逃脱在战术上居于优势的英军大炮轰击。1942年9 月7 日,阿拉姆。哈法战役结束。隆美尔的最后一次攻势当场夭折,战无不胜的神话正在破灭。
在以后几周内,隆美尔请求希特勒的大本营不惜任何代价提供更多的给养,包括足供每辆机动车能行驶二千英里的燃料。9 月23日,隆美尔离开北非,先往罗马会见墨索里尼,随后在俄国前线的大本营里谒见希特勒。他再次呼吁给予更多的补给。相反,他所得到的是他的元首亲自授予的陆军元帅权杖。希特勒慷慨许诺,却从未兑现。
10月23日,经过几周的认真准备和补充给养之后,蒙哥马利以猛烈的炮火开始进行通称为“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反攻。德国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第一天,接替隆美尔的乔治。施登姆将军在英军空袭时翻出车外,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希特勒给正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养病的隆美尔打电话,命令他立即返回北非。隆美尔在10月25日晚间返回埃及——这时他开始指挥的是一次长途撤退。
德军将重新获得给养的希望寄托在飞机和轮船上,而这些飞机和轮船却正在被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逐一摧毁。当隆美尔获悉四艘载运急需的汽油的轮船在原以为安全的托布鲁克港被皇家空军击沉时,他彻夜未眠,难以人睡。他明白这些油轮的沉没意味着什么。他写道:“通过攻击我方的燃料运输线,英军便能击中我们整个机器赖以运转的那个部分。”
在以后几周内,隆美尔所能做的就是撤退。有时,他相信能够反戈一击,给追兵以毁灭性打击,但他偏偏没有燃料来进行这类冒险。他多次向希特勒描述这种燃料状况为“灾难”。当盟军进入库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切断他的退路时,一场甚至更大的灾难开始逼近。非洲军团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在1942年的圣诞节前夕,隆美尔参加其司令部同僚举行的圣诞宴会。他把从车上射中的一头瞪羚送给圣诞宴席作为佳肴。作为回敬,他接受了与会者的一件礼物,那是装在一个微型汽油桶内的两磅缴获咖啡。隆美尔说:“由此可见,即使在那个日子里我们也对最严重的问题予以相当的重视。”不久,隆美尔的所有残余部队在东西两面进逼的军队之间站立不稳。神话已经破灭,希特勒现已将隆美尔视为失败主义者,于1943年3 月解除了隆美尔对非洲军团的指挥权。到了5 月,非洲的最后一批德国和意大利军队投降了。
但是,隆美尔再次应召为元首效力,开始时在意大利,后来在法国。在诺曼底登陆后不久,他在法国国汽车被盟军的炮火击中而受重伤。三天后,一批陆军军官企图暗杀希特勒未遂。隆美尔既涉嫌与那次阴谋有关,又有策划在百线向盟军单方面投降的嫌疑。希特勒下令将他处死,但此事不能公开进行,因为隆美尔是一位深孚众望的将军,这样会对德军的士气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两名党卫队将军于1944年10月携带一项最后通知出现在隆美尔的家里。他要么自杀,对外可伪称他是自然死亡;要么他的全家性命难保。隆美尔手持两年前希特勒授予他的陆军元帅权杖,与两名党卫队军官同车离去。汽车停在离他的住所几百码的一片林间空地旁边。这一区域已由盖世太保严密封锁。隆美尔接过一片毒药,吞食后伏倒在座位上,手中的陆军元帅权杖掉落下来。隆美尔死了。死因被称为脑溢血。举行了国葬,希特勒致悼词。官方的悼词中说:隆美尔的“心属于元首”。
在隆美尔死后收集到的文件中,他留下了有关给养——特别是燃料补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作用这一得来不易的遗言。他在回顾阿拉曼战役时写道:“军需官们在头一枪打响之前就已作战,并且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早在几年前,他本人曾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但他在穿越北非沙漠时获得了这一沉痛的教训。“没有枪炮,最勇敢的士兵也无能为力;没有充足的弹药,枪炮也毫无用处。无论是枪炮还是弹药都没有多大用处,除非有汽油充足的车辆运送它们。”但他也以更富有个性的词语来表述这一论断。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后两周,当他的军队在蒙哥马利的攻势下清退时,隆美尔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汽油奇缺!足以令人潸然泪下。”
自给自足和灾难到1943年年中,轴心国在俄国和北非都已被击败,德军想攻克巴库或中东油田的企图已成为痴心妄想。因此,德国不得不反过来依靠自己的资源,此外别无选择。合成燃料将成为它疯狂地力图维持战争机器的中心。在作出这种努力的过程中,希特勒帝国既表现出它在技术方面的才智,也暴露了它在道德方面的彻底堕落。
纳粹政权迟迟才开始重组德国的经济,以提高合成燃料和其他基本原料的产量,准备进行一次长期的斗争。负责此事的人是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施佩尔。野心勃勃的施佩尔很早就是希特勒的一名亲信。十年前,施佩尔为1933年纽伦堡纳粹党大会设计的布置方案,由旗帜、高达一百英尺的鹰徽和聚光灯组成,蔚为壮观,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希特勒本人就是一个灰心失意的艺术家,他为施佩尔的各种构思及其个性所吸引,便委派他主管帝国的所有纪念性建筑物。希特勒还给予他一项私人使命,要他建造一座新的帝国议会大厦和重建柏林。1942年,德国元首任命施佩尔为军备和生产部长。1943年初,德国在俄国和北非失败的惨重已很明显,施佩尔作为军备部长的权柄进一步扩大。他被授予统管整个德国经济的广泛权力,实际上控制着、或至少影响了经济活动的所有方面。
这位过去负责建造那些宣扬“干年帝国”不朽光辉的纪念物的建筑师,证明自己非常擅长于处理帝国在工业动员方面各种更为紧迫的问题。施佩尔使德国经济从萎靡不振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在他开始任职后的两年半内,飞机、武器和弹药的产量增长三倍以上,坦克产量增长近六倍。而且,在创造这些令人瞩目的生产纪录的同时,盟军正在对德国的航空工业、火车站和滚珠轴承工厂等目标进行虽不能说非常成功但也是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活动。德国的工业产量仍在上升;事实上,它在1944年6 月达到了整个战争时期的最高水平。战略轰炸所要求的对巨大潜力的摧毁远远未能实现。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巴兹尔。利德尔。哈特写道:“德国最薄弱的一点是石油。它几乎没有被触及。”然而,德国的军事首领们和施佩尔仍感到担忧。盟军是否会将摧毁合成燃料工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呢?因为它是一个为其他工业活动无法与之相比的重要、集中而敏感的目标,对它的攻击很可能危及整个德国战争经济。
合成燃料工业像战争经济的其余部门一样,呈现出上升趋势。到1942年,此项工业全面地取得了比三十年代更大的进步——更新生产技术,改良催化剂,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和扩大多种煤作为原料。而且产量也在迅速上升。在1940年和1943年之间,合成燃料的产量几乎增长一倍,从日产七万二千桶上升到十二万四千桶。人造燃料工厂是燃料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1944年第一季度,其产量占燃料总供应量的57%和占航空汽油的92%。生产还在高速度上升。若按年度计算,1944年第一季度的产量正在以更高的速度增长。总的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合成燃料占德国石油总产量的一半。
如果不作出巨大的努力,不动用纳粹战争经济的所有常规手段和技术,包括奴隶劳工在内,这一切是无法实现的。希特勒将其青年时代浪迹维也纳街头时形成的反犹太主义转变为一种荒谬而残忍的思想意识,其核心就是屠杀和灭绝犹太人。集中营是“最后解决”的工具,它是在1942年1 月的一次历时仅二小时的万湖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但是,在完成“最后解决”以前,那些身体健康的犹太人——以及斯拉夫人和其他囚犯——都被强迫劳动,以推动那个业已宣判他们死刑的帝国达到各项目标。集中营的囚犯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法本公司的氢化厂和合成橡胶厂。事实上,那家公司正在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附近建造合成燃料和橡胶工厂。奥斯威辛是纳粹进行大规模屠杀的最大一个工厂。在那里,由一家法本公司附属工厂生产的毒气杀害了多达二百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犹太人。奥斯威辛拥有丰富的煤和劳动力资源,所以法本公司的职员们称这一场所“极为可取”。管理奥斯威辛合成燃料厂的人,就是那个曾在1932年6 月代表公司在慕尼黑谒见希特勒的化学家。
法本公司在那家企业中既雇用了所谓的“自由”劳工,又使用奴隶劳工。这家化学工业公司每天向每个奴隶劳工发给津贴——按其技能,给成年人三至四马克,儿童减半。当然,这些钱不会付给工人,而是纳人希特勒的精锐部队党卫队的金库。奴隶劳工靠每天至多为一千卡热量的食物维持生命,睡在木板上。他们往往在劳动几个月后,由于恐怖的生活条件、毒打或杀戮而死于这个死亡营中,然后由其他像牲畜般用列车装运来的新囚犯顶替。
法本公司顺应它与党卫队合作的种种要求。有一段时间,它要求看守人员不要在“自由”的波兰人和德国人在场时当众毒打囚犯。“这种极其令人不快的场面”正在产生一种“涣散士气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求避免在建筑工地进行这种鞭挞,它可移至集中营内进行。”然而,几个月后,法本公司管理当局转而赞成党卫队的做法:“我们的经验业已证明,只有暴力才会对那些人产生影响。”
最后,法本公司对来自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奴隶劳工的素质感到失望。每天从四面八方步行四英里往往使囚犯们筋疲力尽,而且太容易感染集中营里的各种疾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那家公司参照集中营的模式,建立了它自己的私立集中营“分支”——莫诺维茨。据保存下来的记录表明,有三十万名囚犯曾在法本公司设在奥斯威辛各处的工厂中体验过生活。那些工厂规模竟有如此之大,以致用电量超过了整个柏林市。
编号174517的囚犯是一个名为普里莫。列瓦伊的意大利青年。他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只是因为他还颇能记得在都灵时学过的化学,所以被安置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他在谈到法本工业联合企业时说:“这个由钢铁、混凝土、烂污泥和烟尘组成的庞然大物,绝无美感可言。在它的范围内,寸草不生,土壤中渗透着煤炭和汽油的毒液。唯一活动着的东西是机器和奴隶——而前者比后者更有生气。”莫诺维茨是一家死亡工厂,对集中营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生财之道,他们从死在莫诺维茨的人和赤身裸体被送往邻近集中营焚尸炉去的人身上剥下衣服和鞋子,拿到附近的市场上去出售赚钱。从奥斯威辛和比克瑙各个焚尸炉中发出来的恶臭,弥漫在莫诺维茨的空气中。对于列瓦伊来说,这是一个“死亡和鬼魂的世界。文明的最后一丝痕迹也已荡然无存”。
据一项估计,到1944年,在整个第三帝国合成燃料工业中,劳动力的亚/3 是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