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石油风云[美] >

第183部分

石油风云[美]-第183部分

小说: 石油风云[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6年4 月初,布什在出访中东的前夕说,他的“推销非常艰苦”,也就是要使沙特阿拉伯人相信“我们国家的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利益……我认为要害在于我们谈论的是稳定,而我们却像跳伞那样,跳出以后,失去了降落伞,毫无控制地不断自由下降”。布什有礼貌地承认里根政府有关市场的重要训令。他念念有词地说:“我们的答复是市场!市场!让市场力量去发挥作用。”不过,他补充说:“我相信,并始终相信,美国国内工业的强大符合我国国家安全的利益,符合我国生死攸关的利益。”布什明确地指出,市场力量走得太远了。但里根的白宫很快否定了他,使他很窘迫。白宫发言人宣称:“稳定油价的途径就在于让自由市场发挥作用。”白宫尖锐地说,布什向法赫德国王要强调的是,不是由政治家而是由市场力量决定价格水平。   
    布什访问中东的第一站是利雅得。他住在那里的美国大使馆的新建筑内。他同包括亚马尼在内的沙特阿拉伯几位大臣一同进餐,边吃边谈,当然也谈到石油。布什解释道,如果油价仍然太低的话,美国国会内会出现要求征收石油进口税的压力,而且抵制这股压力会愈来愈困难。沙特阿拉伯人对待布什的谈话非常认真。副总统中东之行的下一站是沙特阿拉伯东部省份国王行宫所在地的达兰。国王在东部行宫设宴款待美国客人。侍从的腰上佩带刀和枪,胸前交叉挂上子弹带。为了不让美国特工人员紧张,侍从们的来福枪沿墙放着。   
    原定第二天布什同国王举行秘密会谈,但宴会后美国人得到信息说,由于伊朗攻击一艘沙特阿拉伯油船,秘密会谈已变动。布什应邀在当天深夜同国王举行会谈。会谈一直持续到凌晨二点多,总共超过二个半小时。沙特阿拉伯人对伊朗的军事挺进和威胁神经过敏,会谈的主题乃至布什整个出访的主题,改为波斯湾安全和美国武器供应的问题。石油问题只是提到一下,不过据美国官员说,法赫德国王表示希望石油“市场稳定”。美国官员还说,国王“感到沙特阿拉伯在石油市场上的作用,用非皇家的话来说,常常受到错误的指责”。   
    副总统尽管在国内招致批评,但仍坚持他在油价问题上的立场。他在访问沙特阿拉伯国王后说:“我知道我是正确的。有些事情,你是予以肯定的。对此,我也绝对予以肯定。”石油低价会损害美国的能源工业,给国家带来严重后果。一天后,布什在达兰同美国商人共进早餐时宣布:“到了某种程度,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会开口说,‘喂!我们必须有强大的、有生存能力的国内工业。’我认为,我的整个政治生涯就是那个样,我不会在此时此刻着手改变它。我是这样认为的,我知道美国总统也是这样认为的。”   
    布什以忠心耿耿而自傲。他以实践表明自己在过去五年内是一名非常忠诚的副总统。他从不背离白宫的路线。但现在他背离了。对他不利的反应更加明显起来。白宫的一名高级官员以轻蔑的态度谈到布什时这样说道:“可怜的布什。”他还补充说,布什的表态“不是政府的政策”。可是,布什拒绝作出让步,大的让步。“我不知道我是在维护[美国的石油]工业。我的所作所为是在维护我非常、非常强烈地相信的一种立场……至于这在政治上的利弊得失究竟怎样,我一点也不会少考虑。”   
    一般的看法认为,布什不仅在犯错误,而且在铸成大错,会损害其政治野心,导致趋向自我毁灭。共和党内准备跟布什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那些对手们兴高采烈。他们认为可以不需要等到利用布什在开展总统竞选活动的第一个州发表演说时的文件。这第一个州通常是不产石油的新罕布什尔州。专栏作家撰文指责布什拥抱欧佩克,并严肃地大声疾呼说,这会成为竞选总统的布什的自我摧残。当然,在那些产石油的州内,布什由于他的讲话而大受赞扬。但在石油产区以外,除了《华盛顿邮报》在头版载文对布什的主张有所肯定外,似乎没有人对他的主张有所赞许的。而《华盛顿邮报》就是布什因表示出亲石油业的情绪而一度担心要扼杀他的一家报纸。现在,恰恰相反,《华盛顿邮报》说,副总统真正知道,他正处在一个极其紧要的关头提出警告,油价低会如何损害国内的石油工业,尽管没有人希望发生这类事。《华盛顿邮报》评论道:“布什先生正在同一个现实问题作斗争。正如有人指出的,愈来愈依赖进口石油不是一种值得庆贺的前景。”《华盛顿邮报》还说,总而言之,布什是正确的。   
    但实际上,布什就石油进口税问题跟沙特阿拉伯大臣们说了些什么呢?是否仅仅是顺便说几句,或者说得比这个严重些?然而,无论说什么,或听到什么,外交界对此往往众说纷纭,甚至两种说法之间会有很大的出入。后来,有些沙特阿拉伯人坚持说,布什曾经明确发出警告,如果油价继续下跌,美国会征收石油进口税用p 使这种税肯定会违背里根政府的方针。日本人也曾指出,如果美国征收石油进口税,他们也会仿效,以维护他们自己的能源分散化计划,并可为大藏省搞一些额外收入。石油输入国征收石油进口税的前景还会以几乎闪电般的速度激怒石油输出国,因为这种税会把本来是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收入返回到石油消费国的财库。   
    不过,石油进口税仅仅是一种范围更大的考虑的一部分。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石油输出国担心,油价不断暴跌会造成财政的巨大损失。此外,由于油价暴跌,所有来自外部的批评和压力会集中到这些国家。这是它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布什这次访问中东有助于促使油价恢复到某种程度的稳定。副总统本人的一些顾问本来认为,布什有关石油问题的讲话只是用来安抚美国的石油开采者,而不顾沙特阿拉伯人是怎样理解他的话的。沙特阿拉伯人听到的是,美国副总统说,油价暴跌正在动摇并威胁到美国的安全,美国的石油进口会大幅度上升,而同苏联相对而言,美国在军事上和战略上会削弱。沙特阿拉伯人把自己安全的希望寄托于美国;当然,他们会考虑布什访问的后果,不得不关注美国的安全需要。1979年,他们关注安全,增加石油产量*986 年春,他们要再次关注安全。他们还受到来自许多国家的压力,其中包括埃及和正在紧张战斗的伊拉克。他们非常担心两伊战争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正当局势动荡和出现其他困难之际,布什的来访给沙特阿拉伯提供根据,去重新考虑已经导致油价混乱的争取市场份额战略,而另找出路。再说,其他石油输出国也终于懂得,弄虚作假是要付出代价的。   
 “切腹自杀”与十八美元一桶   
    然而,怎样在竞争环境中站住脚?对于这个问题任何人都未曾有过真正的设想,也没有任何实际经验。欧佩克的一名老手、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一名高级官员阿利里奥。帕拉努力想找到一些历史资料。正当欧佩克成立之时,他开始了政治生涯,担任佩雷斯。阿方索的一名助理。实际上,1960年欧佩克成立时,他与佩雷斯。阿方索一起应邀出席了成立大会。现在,欧佩克似乎即将解体。他回忆当初时,想起了多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即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艾斯于1926年发表的《美国的石油政策》一书。他终于在加拉加斯找到了这部破旧的书,把它随身带到伦敦,仔细阅读。   
    艾斯写道:“宾夕法尼亚州石油史上那些不幸的遭遇,以后几乎在其他各产油地区的历史上重演。在石油工业中出现过同样的不稳定,同样的周期性的慢性生产过剩,同样的价格大幅度波动,结果是缩短协定期限,同样的浪费石油、资本和能源。”艾斯把二十年代的一段插曲描绘成“一种景象:这种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超量生产,库存不断增长,油库常常爆满外溢,油价不断下跌,拼命促使石油用于比较低档和不重要的用途,或者只是聊胜于无地出售……此情此景‘令人窒息和压抑。这一切都是石油引起的,而石油恰恰是人们最希望得到的东西’。”艾斯还说:“石油生产国由于生产了这么多的石油而无异是‘切腹自杀’。大家都知道有解救办法,可就是不愿意采用。这种办法当然是减少石油产量。”尽管艾斯写这本书是在六十年之前,但书中的话和所作的分析对帕拉是多么地亲切。他作了笔记。   
    此后,帕拉成了石油输出国指派的旨在拟订一种定价新制度的少数成员之一。这种新制度要考虑到一种现实,即石油和能源市场终究是竞争性的市场。石油消费国有选择的余地。这就导致帕拉和其他成员强调把油价定在十七美元至十九美元的新跨度内,尤其是十八美元一桶。这比几个月前二十九美元一桶的官价要少十一美元。不知怎么地,这似乎成了“正确的”价格。那年5 月,帕拉和其他一些成员在科威特驻维也纳大使馆内呆了一个星期,讨论新价格的依据。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油价应回到七十年代中期,即第二次石油冲击前夕的水平。现在看来油价十八美元一桶是油价恢复到能同其他能源竟争和处理好同节能关系的恰当水平。这个水平似乎也是石油输出国能够实现其目标——促使世界其他部分经济增长,从而刺激能源需求的最高水平。它会恢复石油的需求,制止甚至也许能扭转非欧佩克石油生产的似乎势不可挡的增长趋势。欧佩克的一名高级官员对一个朋友说,十八美元一桶“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会带来困难的,但您有否想到,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佳选择?”   
    1986年5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个产油国的石油部长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开会。其中一名石油部长说,其他有些部长预言,油价将下跌到五美元一桶。科威特石油大臣指出:“会议的出席者中,没有一人希望把石油白白送给消费者,或者把它当作礼物送给消费者。”不过,他又说,原先二十九美元一桶对欧佩克是“弊大于利”。   
    亚马尼明确阐述了沙特阿拉伯的立场:“我们希望看到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得到改正。我们一旦由于提高了在市场的份额而重新掌握了石油市场,就能相应地行动。我们希望重新取得市场权力。”   
    出席会议的部长们全都表示支持十七美元至十九美元一桶,并一致同意,为配合新的油价需要新的生产配额制度。几个月前似乎是奇谈怪论的东西,现在正成为公认的明智之举。因为在这次石油危机的动乱中,旧舆论破灭,从中非常明确地冒出一种新的舆论——赞成十八美元一桶。阿利里奥。帕拉说:“这是一种逐渐认识的过程。”对此表示赞成的不仅有石油生产国,而且还有石油消费国。日本是石油输入国,它消费的石油99%以上靠进口。本来以为它倾向于油价尽可能低,但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油价过低,会出现两个问题。首先,它会使日本削减承诺—一进行巨额投资大规模搞替代性能源,从而肯定会使日本重新高度依赖进口石油,最终会使日本地位脆弱,潜伏下又一次危机。其次,由于石油在日本进口总额中占相当比重,油价很低会使日本已有的巨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