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石油风云[美] >

第14部分

石油风云[美]-第14部分

小说: 石油风云[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克在远东已经取得进展。他在香港得到一块很适合的地皮,又赶在中国新年之前匆匆跑到上海购置了一块地皮,“因为中国人要在新年前夕偿还一年来所欠的债务,需要钱用,所以价格比较便宜。”在远东其他港口来往奔波之后于1892年3 月回到新加坡时,他又接到他的两位叔叔责备他的来信,盯着要他加快办事速度。时钟在滴答不停地走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标准石油公司会施展什么手法发动一场反击战。   
    第一艘油轮在西哈特尔斯波尔港接近完工,取名为“骨螺号”——塞缪尔公司定制的油轮都以海贝壳的名称命名,这是为了纪念贝壳商老马库斯。1892年7 月22日“骨螺号”从西哈特尔斯波尔港起航前往巴统,在那里满载了里海和黑海石油公司的煤油于8 月23日通过苏伊士运河东行。在新加坡的不知名的岛上卸下部分煤油后,油轮的载重量减轻吃水深度也减少,得以驶过一段难走的沙洲抵达马克在曼谷新建的储油库。一场突然袭击发难了。   
    被马库斯·塞缪尔的迅速行动所震动,标准石油公司派代表赶到远东来评估面临的危险有多大。正如《经济学家》杂志所指出的,这场突然袭击的影响很大,因为“假如富有信心的设想受到公认,东方必需的箱装石油将成为过时货”。标准石油公司的代理商已经太晚了;马库斯。塞缪尔的煤油到处可见。标准石油公司也就不可能一处涨价别处跌价,用涨价得来的利润来贴补跌价带来的损失了。   
    突然袭击的确干得漂亮,手法超群——然而有一个例外。塞缪尔和远东的苏格兰商号犯了一个小小的失算,几乎把他们的生意全毁了。他们原先以为把大宗煤油运到各地之后,渴望购买的顾客会自带盛器前来排队购买。他们没有想到顾客对标准石油的铁皮听很中意,可以废物利用,而塞缪尔的煤油是散装的,没有铁皮听可资利用。标准石油公司的蓝色铁皮听子在远东各地受到欢迎,它已经成了当地经济的重要原料,人们利用油听的马口铁皮制作屋面、鸟笼、鸦片烟杯、手提炭炉、茶叶筛子、打蛋器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他们无意放弃这样一种有价值的包装材料。现在整个计划受到威胁——威胁不,是来自纽约百老汇大街26号的阴谋诡计,也不是来自苏伊士运河当局的政策,而是来自亚洲各地人民的习惯和偏爱。各地都发生了这样的危机,煤油卖不出去,绝望的电报开始向伦敦猎狗沟雪片般飞来。   
    马库斯迅速机智地应付了这场危机,显示了他的企业家天才。他包租了一艘轮船载满马口铁皮驶往远东,也不管没有人知道怎么制作,也不管没有这种设备,只是简单地指示亚洲的合伙人用铁皮制造盛煤油的小铁听。“怎么装上去?”新加坡的代理商写信给塞缪尔公司驻日本的代表问道。公司寄来了制作的建议。“铁听漆什么颜色?”上海的代理商发去了请示的电报。回答是:“红色!”   
    所有在远东的苏格兰商号迅速建起了制作铁听的工厂,锃亮发光的红色铁听在亚洲各地纷纷出现,同经过半个地球长途运输而磨损瘪凹的标准石油公司的蓝色铁听展开竟争。有些顾客购买塞缪尔的煤油更多的也许是要利用红色的铁听而不是煤油。红漆的铁皮屋顶、鸟笼、鸦片烟杯、手提炭炉、茶叶筛和打蛋器开始取代蓝色的这类东西了。   
    由于提前了许多时日,塞缪尔发动的突然袭击以创纪录的速度达到目的。到1893年年底,塞缪尔造了十几艘油轮,都以海贝的名称命名——“海螺号”、“蛤壳号”、“鱿鱼号”、“宝贝号”,等等。1895年年底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油轮有六十九次,除了四次外全部是塞缪尔的船或是他包租的船。到了1902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全部石油中有90%是属于塞缪尔及其集团的。   
    高级市政官马库斯。塞缪尔不仅在商业上即将取得伟大的成功,在英国社会生活中也开始争取到一定的社会地位。1891年他发动全球性的突然袭击期间,还挤出时间参加竞选并获胜担任伦敦市的高级市政官。虽然这个职位是荣誉性的,但是他很珍惜。后来在突然袭击取得成功之后的第二年,一切商业上的成功和社会地位似乎都变得毫无价值了。马库斯。塞缪尔得了重病;医生诊断他患了癌症,说他活不了六个月。事实证明医生的预言不大准确——他多活了大约三十四年。死亡迫在眉睫的威胁倒使他把商业上的事务处理得多少更有条理些,结果是他兄弟俩和弗雷德。莱恩及远东的苏格兰商号共同创办了一个新的企业——油轮辛迪加。这个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全球性的,创办人共负盈亏;如果他们觉得有能力要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同标准石油公司进行较量从而遭受损失,那末这样的安排是必需的。油轮辛迪加发展得很快,成就越来越大。   
    马库斯的财富积累得很快,他的钱财不仅来自石油和油轮,也来自同远东主要是日本的长期商业联系。1894—1895年中日战争期间,塞缪尔兄弟是日本的武器及货物的主要供应商,从中赚了很多钱。恰恰就是“骨螺号”油轮首次通过苏伊士运河之后的几年间,这位来自伦敦东区的犹太人成了一位富豪,一个每天早晨在海德公园骑马的绅士,在肯特郡拥有一座乡村别墅,别墅附设有一个占地五百英亩的鹿苑,两个儿子都在伊顿公学就读。   
    然而,作为一个商人塞缀尔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他不像他的竞争对手洛克菲勒有组织和管理才能。洛克菲勒天生办事有条有理,而塞缪尔则醉心于做急就章,组织机构是事后考虑的事;他办事没有计划,这就使他不断取得的成就更加令人惊讶。他的石油企业有一支大型船队,可是他的办事处没有一个人有组织航运的经验和知识。他只是依赖弗雷德。莱恩。对船队的日常指挥就是在猎狗沟的一个小房间里进行的,这个小房间里除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幅挂在墙壁上的小型世界地图和两名办事员之外,别无他物。   
    同洛克菲勒那猫头鹰似的深不可测,那像假面具似的面孔,他的深思熟虑,以及在第1400号房间对绅士们的讨论作出判断使大家取得一致的作风比较起来,马库斯。塞缪尔的作风迥然不同。马库斯兄弟俩经常激烈地争吵,通过争论、发怒、反责然后达成一致作出决定。一名雇员回忆说,当办事员送情报到塞缪尔的办公室去时,“兄弟俩常常是走到窗前紧靠在一起低声交谈,突然会爆发争论,恶言相交,骂对方是笨蛋、傻瓜、白痴,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停下来交换一下意见之后,马库斯先生便说:”萨姆,打电话跟他谈,‘随即就站在弟弟身旁听他打电话。“他们就是这样做成交易的。   
    “殊死的战斗”   
    俄国石油的急剧增长,标准石油公司的居高临下的地位,以及在石油供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各公司为保住原有市场和寻求新市场展开的争夺——都是著名的石油战的因素。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场连续不断的战斗涉及四个对手——标准石油公司、罗思柴尔德家族、诺贝尔公司和其他俄国产油商。他们时而为了市场、降价而凶猛战斗;时而又会相互讨好,就划分世界市场作出安排;有时为了合并和收买彼此又会试探摸底。更多的时候是这三者同时并进。每到节骨眼上总是标准石油托拉斯准备把凶猛的竞争对手吸收过来,或者用标准石油公司的经理们的说法,把他们“吞掉”。   
    1892年和1893年的时候,诺贝尔公司、罗思柴尔德家族财团和标准石油公司曾经走到一起几乎把所有的石油生产纳入一个系统,划分世界市场。“我的意见是,”谈判中代表罗思柴尔德财团利益的M。阿伦指出,“危机已经到了尽头,因为在美国和俄国,每一个人都被旷日持久的这场殊死战斗搞得筋疲力尽了。”法国罗思柴尔德银行的首脑阿方斯男爵很想把问题解决掉,但是又害怕事情张扬开去,拒绝了标准石油公司要他去纽约谈判的邀请。后来,标准石油公司的代表利比向阿方斯男爵保证,由于有许多外国人要到美国参加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罗思柴尔德财团到美国去不会引起很多注意。经过一再作出保证,男爵才前往纽约百老汇大街26号。会议开过以后,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位经理向洛克菲勒报告说,男爵谦逊有礼,英语异常流利,罗思柴尔德银行将“立即开始采取措施控制俄国石油界,并且对完成此项任务极有信心”。但是男爵很有礼貌地坚持要标准石油公司把美国的独立石油公司也纳入这个合约中来。尽管由于竞争者的反对和巴库流行霍乱传染病有所耽搁,罗思柴尔德银行经过很大努力联合诺贝尔公司,终于成功地使所有俄国石油生产商同意组成一个联合阵线,拉开了和标准石油公司达成大规模协议的序幕。但是标准石油公司尽管掌握着美国石油的85%到90%的控制权,却无法把独立的美国石油商揽人这个宏伟的计划,拟议中的协定垮台了。   
    作为回报,标准石油公司于1894年秋季再次掀起一场全球性的削价运动。罗思柴尔德家族财团把塞缪尔当作可以提高自己同标准石油公司讨价还价的地位的工具,在向塞缪尔解释他们的合约时条件非常苛刻。可以理解的是,塞缪尔大声地发出了痛苦的抱怨——声音大到足以使标准石油公司听见。标准石油公司猜想心怀不满的塞缪尔可能是罗思柴尔德地位的薄弱环节,于是就同塞缪尔直接谈判。标准石油公司在谈判中提出的条件与它同美国竞争对手谈判时的条件极为相似,那些竞争对手就是被逼得把争论搁置一旁加入标准石油公司领导的兄弟会的,所不同的是这次它同塞缪尔的谈判条件优惠得多,如果他同意可以得到一大笔钱,他的企业则将成为标准石油公司的一部分,他将担任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仍然可以自由地进行他的公益活动。总之,标准公司提出的条件非常诱人。但是塞缪尔拒绝了。他要让他的企业和船队保持独立的身份,让塞缪尔公司的旗帜迎风飘扬,他要把他的一切都属于英国。因为这是按照英国的条件所取得的英国人的成就,为此他不想并入到美国人的统一体中去。   
    标准石油公司又立即转向俄国石油生产商,在1895年3 月14日同罗思柴尔德银行及诺贝尔公司签订了期望已久的显赫的联盟协定,一方“代表美国石油工业”,另一方“代表俄国石油工业”。商定美国人占世界出口销售量的75%,俄国人占25%。但是这个协定从未付诸实施。具体的原因想必是俄国政府的反对。眼看就要成功的显赫的联盟又一次告吹。标准石油公司又以一次新的削价运动来回报。   
    如果标准石油公司不能通过与俄国的石油生产商订立同盟来重新取得对世界石油市场和国际竞争对手的控制,他还有一个办法,即把俄国对手击败于他们自己的竞争之中。俄国人优势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巴统距离新加坡一万一千五百英里,而费城距离新加坡一万五千英里。如果标准石油公司能够在离亚洲市场很近的地方或是就在亚洲得到原油的话,情势就会倒过来。于是标准石油公司把注意力转到荷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油轮从那里穿过马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