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做人做事好心态 >

第6部分

做人做事好心态-第6部分

小说: 做人做事好心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无缘无故挨你的骂呢?而被骂的人有时是会反弹的;第二,大家看你常常生气,为了怕无端挨骂,所以会和你保持距离,你和别人的关系在无形中就拉远了;第三,偶尔生一下气,别人会怕你,常常生气别人就不在乎,反而会抱着“你看,又在生气了”的看猴戏的心理,这对你的形象也是不利的;第四,生气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理性,对事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而这也是别人对你最不放心的一点;第五,生气对身体不好,不过别人对这点是不关心的。
所以,在社会上行走,控制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必“喜怒不形于色”,让人觉得你阴沉不可捉摸,但情绪的表现绝不可过度,尤其是哭和生气。如果你是个不易控制这两种情绪的人,不如在事情刚发生,引起了你的情绪时,赶快离开现场,让情绪过了再回来,如果没有地方可暂时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说话,这一招对克制生气特别有效。一般来说,年纪越大,越能控制情绪,那么你将在别人心目中呈现“沉稳、可信赖”的形象,虽然不一定能因此获得重用,或在事业上有立即的帮助,但总比不能控制情绪的人好。
也有一种人能在必要的时候哭、笑和生气,而且表现得恰当好处,这种人控制情绪已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你如果有心,也是可以学到的。
下面是一些克服、处理并控制情绪的方法:
1.学会完全主宰自己
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经过一个崭新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是很难的。因为,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力量试图破坏个人的特性,使我们从孩童时候一直到成人都相信自己有无法克服的情绪。无法克服这些情绪就只好接受它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刻,都按照自己选定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主宰自己。
2.善于为自己的情绪寻得适当表现的机会
如有的人在激动的时候,会去做些需要体能的活动或运动,这可使因紧张而动员的“能”获得一条出路;有的人在情绪不安的时候会去找要好的朋友谈谈,倾吐胸中的抑郁,把话说出来以后,心情也会平静许多;还有的人借观光游览来使自己离开那容易引起激动的环境,避免心理上的纷扰,等到旅游归来,心情不复紧张,同时事过境迁,原有的问题或许也已显得微不足道,不再为之烦心了。
3.进行独立思考
你的情绪又来自你的思考,那就可以说,你是能够控制你的情绪的。这样看来,你认为是某些人或事给你带来悲伤、沮丧、愤怒、烦恼和忧虑,这种想法可能是不正确的。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思想,选择自己的感情,新的思考和情绪就可以随之产生。一个健全和自由的人总是不断地学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你学会主宰自己。
假如你是乐观的人,那么你就能够找到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而且每时每刻都能为值得去做的事而生活着,这样你便是个聪明的人。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当然能为你的幸福增添光彩。如果你无法解决某个特别的问题时,乐观的你仍充满信心,其实你已将自己的情感稳操在手。能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福时,你的情绪一定是稳定的、真实的。
能掌握自己情感的人是不会垮掉的,因为他们能够主宰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懂得如何在失意中寻找快乐,懂得如何对待生活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在这里没有说“解决”问题,因为聪明人不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衡量自己是否聪明,而是不受情绪的影响,理智地对待问题。 



□ 学会宣泄压抑和郁闷


或许我们都曾有过下面的经历:经常莫明地紧张、害怕、心慌、发抖、头晕,有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常常想到死。其实,这就是非常严重的抑郁状态。
那么怎样排解这种焦虑、压抑呢?
(1)可以向心理医生或自己信任的亲朋好友倾诉内心的痛苦,也可以用写日记、写信的方式宣泄,或选择适当的场合痛哭、呼喊。
(2)焦虑是人面临应激状态下的一种正常反应,要以平常心对待,顺应自然、接纳自己、接纳现实,在烦恼和痛苦中寻求战胜自我的理念。
(3)在心理医师的指导下训练,可以做自我放松训练。
(4)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没有目标就会茫然不知所措。目标确立要适度,根据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确立目标。
(5)回忆或讲述自己最成功的事,可以引起愉快情绪,忘掉不愉快的事,消除紧张、压抑心理。
(6)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研究表明,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功能,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7)多参加集体活动,如郊游、植树、讲座、大学生社团活动等等。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优势,增加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学会宣泄焦虑、压抑,我们的心理才会变得轻松。
(8)保持幽默感。我们每个人都应活得轻松些,尤其当自己身处逆境时,要学会超脱,所谓“来日方长”,要看到生活好的一面,无忧无虑,自得轻松。
(9)对人礼貌。如果您对别人施之以礼,别人也会对你以礼相待,也就是说“将心比心”,会有助于缓冲您的精神紧张。有时,一声“谢谢”,一个微笑或一次过路礼让,都能使您感到受欢迎。记住,别人对待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您的自我形象。
(10)要自信。这里所说的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自以为是,而要学会自我控制。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不靠自己,我又靠谁呢?如果我只想着自己,我又算个什么人呢?如果我现在不想,又待何时?”如果只指望他人把事情办好,或坐等他人把事办好,就可能使您处于被动地位,也可能成为环境的牺牲品。因此,办任何事情,首先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要将希望寄托于别人,否则将坐失良机,产生懊丧心理,加重精神紧张。
(11)当机立断。死守着一个毫无希望的目标,不论对您自己,还是对您周围的人,都会增加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一个聪明人一旦打算完成某项任务时,就应马上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当他发现已做的决定是错误的,就应立即另谋办法。优柔寡断,会加重精神负担。
(12)学会处世的道理。我们都是同样的人,别人碰上的事情您有一天也可能会碰上。生活的道路不会总是平坦的。与周围的人建立友谊,可以增加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减轻精神紧张。不要害怕扩大您的社会影响,这样有助您寻找应付紧急事件的新渠道。
(13)努力改进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帮助您事业成功,减少挫折,这对于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十分重要。我们不需要那种只会教训人:“给我听着,你该怎样做”的朋友,我们生活中所需的是鼓励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及能够支持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那种朋友。主动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善于安排时间,是改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14)宣泄、抒发。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累加起来,可能会吞噬掉我们健康的机体。我们需要对人诉说自己的感受,哪怕这样做改变不了多少事情。向谁诉说,取决于想要说的内容,必须选择合适的诉说对象。记住,绝对不要将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自己的心里。
(15)以仁待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应乐于助人。在这种时刻,他们最需要您去倾听他们的诉说,需要您给予帮助。俗话说,善有善报,如果您有朝一日也出现某种危机之时,如果对方是一位真诚的朋友,他也会来帮助您的。
(16)不传闲话。传闲话会招来仇恨和互相猜忌,也容易使您失去朋友。当您向某人传闲话时,他也会猜想您是否也说过他的闲话。生活中有的是问题,够您去忙的,犯不着背个“小广播”的名声去费唇舌,给自己添麻烦。
(17)灵活一些。我们要完成一件工作,可能有许多方法,您自己的那种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虽然是最好的方法,但不一定行得通。如果您总认为事事都必须按您的想法去做,那么当事情不按您的想法发展时,您就会烦恼生气。其实您的目标只应是把事情办成,至于方法,不必拘于某一种。
(18)衣着整洁。衣服穿得整洁与否,象征您是否尊重别人,当然也象征着您是否自尊自重。衣着不仅在显示您是男性还是女性,还能为您的自身价值和重要性提供一种保证。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心情愉快地工作。 



□ 人活一世要善待自己


人在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鼓励和支持。但是,俗话说“劝皮劝不了心”,外力还要靠自己内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一个人遭受挫折后,最关键的是要自我安慰、自我调节,即善待自己。如果成大事者不善于善待自己,承受挫折的心理是无法得以调节的。
人,首先要珍惜自己生命的价值。
人的情绪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如希望、欢乐、恬静、好感等;另一类则是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愤怒、恐惧、沮丧、悲伤、不满、忧郁、绝望、过度紧张等。医学上将后者称为负性情绪,挫折后产生的就是这些负性情绪,如果负性情绪超过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就有引起疾病的可能。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出现负性情绪的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的状态,会释放大量的活性物质。如人焦虑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精神过度紧张可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使人体代谢旺盛,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跳负担加重,冠状动脉痉挛,于是便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医学上常讲,三分病七分养。假如一个人患了病,如果他自己内心不想医治,不与医生配合,那么即使用最好的药,也无济于事。
大多数性情暴躁、负性情绪多的人,血胆固醇值也会增高。据报道,我国有一位生理学家性情暴躁,他曾预言自己将死在惹他动怒的人手下。后来,他果真在一次医学讨论会上,因勃然大怒,致使心脏病突发而当场死亡。
强烈的挫折或重大的打击会引起人过度惊恐或忧愁,焦虑、失望、暴怒等都能给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悲伤、气愤、惊吓过于突然或严重,常会使人受到刺激,忧郁成疾甚至活活气死。
恶劣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对人的大脑皮层会产生有害的刺激,会改变大脑对人体心脏的控制,甚至损害心肌功能、扰乱心律,从而危及生命。
医学专家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绝望者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的五倍。在心脏病或其他疾病患者中,即使是中等程度的绝望也会增加死亡的可能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死于癌症,因此人们几乎到了谈癌色变的地步。可是医生却告诉我们:真正是因癌症病魔而死的人不足1/3,其余2/3的人都是给癌症吓死的。有很多人一听说自己患了癌症,就感到自己必死无疑了,于是他们拒绝医生的治疗,即使勉强接受治疗,内心深处也早已放弃了希望。殊不知,放弃了希望就等于放弃了生命啊!
心理学家说,人受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