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书:处世智典-腾迅读书 >

第26部分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书:处世智典-腾迅读书-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喜欢你鼻子。如果下次你再见到大王,你一定要遮上你的鼻子,这样大王就会更喜欢你了。”
新人早已把皇后当作自己的亲姐姐一般看待了,对她的话当然深信不疑了。于是,每当新人和国王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会掩上自己的鼻子,国王对此非常奇怪。
这一天,国王和皇后在一起,他对皇后说:“新来的那位美人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到寡人都要把鼻子遮掩起来。”皇后装作神秘地对国王说:“臣妾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不好讲出来。”国王说:“即使不好讲,你也要向寡人说明白,寡人赐你无罪。”
皇后对国王说:“她好像是讨厌大王您的口臭啊!”
国王听了这句话,勃然大怒,让侍卫把美人的鼻子给割了下来。故事解读:
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应用之道: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性质如果看来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就是恶的。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时的确要谨慎小心,对人不妨考虑一些防范对策,预防万一,否则待事情发展到糟糕程度时就为时晚矣。
一般人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太多的人。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欺骗、狡诈的人不能说没有。大到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种欺诈无处不在。因此,与其说欺瞒他人的不正当行为太卑鄙,倒不如说吃亏上当的人太单纯、太大意。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但是,社会上鱼龙混杂,有许多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提防呢?
《庄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就是说,因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遭遇困难逆境时,很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以天属者”是指彼此结合的关系建立在极为信赖的基础上,这种朋友关系即令在逆境中,也会经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而因为利害关系结合的朋友,早晚会中断。比如在商业关系中,许多朋友只是生意场上的朋友,因此,当你飞黄腾达时,这些人都会奉承你,沾你的光。而当你一旦失势,这些人便会抛弃你,另攀高枝了。这种事在官场和生意场上都很常见。
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人交朋友只知道利用别人,而自己却很少为别人做些事情。这种朋友关系,很难维持长久。因此,交友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关系的朋友,交往时更要小心谨慎,保持距离。
□ 人情投资要从长计议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个令人好笑的故事,说是克洛夫有一次在打猎的过程中,没有打到一件猎物,而又饥肠辘辘,这时邻近的农夫索斯基宰了自己家的鸡与他一起进餐,克洛夫感激不已。然而到了第二天,有一群人说是索斯基的好朋友来到克洛夫家要他请吃饭,克洛夫面子上过不去就只好热情招待。谁知第三天,又来了一群人说是索斯基好朋友的好朋友同样要克洛夫请他们吃饭,克洛夫十分不满就表面上答应他们,许久以后上了一大碗无滋无味的汤给他们喝,这些人觉得滋味不对,忙问克洛夫这是什么汤,克洛夫回答说,这是索斯基宰的那只鸡炖的汤的汤。这些人终于悻悻而去。故事解读:
我们知道,在日常交往中,人情总是要有的,但是像索斯基那样的朋友,刚有了一点交情就要拚命用完的人确实是太目光短浅了。因为做人情,就好像你在银行里存款,存的越多,存的时间越久,红利越多。应用之道:
你送朋友一个人情,朋友便欠了你一个人情,他是定要回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有人会觉得,这样一往一来,仿佛商品买卖,我给了你钱,你就必须给我商品。
其实不尽然。人情的偿还,不是现场的交易,钱物两清,咱们两讫了,那样太没人情味,你不欠他,他不欠你,他日你去找他,他凭什么给你面子?所以,人情的偿还必须有机会,否则交情变成交易,你与朋友的脸上都挂不住。等机会即是等于无限期。
对你来说,你完全可以不给朋友机会,且让他的回报无期限下去,这样一来红利必当可观。
要想得到可观红利,必须学会不夸张、不张扬。
为朋友做了事,送了人情,等到大功告成,他便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简单地说成复杂的,小事说成大事,生怕人家忘了。
好比有一个人,他帮朋友解决了借贷难题。以后,他每次碰上朋友,聊着聊着就到了这个话题上,说上一两个小情节,以说明他的本事有多大。久而久之,他的朋友怕他了,见了他就远远地躲开。
这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人情送足了,却因人情的善后问题而功亏一篑。没有朋友会因为你不说,就会忘记你送的人情,多说反倒无益。人家可能尽快地还你一个人情,之后会敬而远之,即使你再有能耐,朋友亦会另请高明。
所以,做足了人情,给够了面子,你该坐享其成,不要夸大其辞,最好不夸功,甚至不认账。不认账,只是你不认,并不等于朋友不清楚。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情就会像出嫁的闺女一样,都会回到自己的娘家来。
                  第66节:藏巧于拙(1)
 第七章 藏巧于拙
□ 呆若木鸡
从前,有一种名叫斗鸡的赌博游戏,这种游戏在各国的宫廷里十分流行。帝王将相们在酒足饭饱以后,无所事事,常常用斗鸡来消磨时光,比赛输赢,从中取乐。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特别爱好斗鸡的赌博游戏,他虽然也饲养一些斗鸡,却因为驯养得不好,总是失败。于是齐王便下令张榜招募驯养斗鸡的能手,纪沽子是一个专职驯养斗鸡的专家,远近闻名,他应招去给齐王驯养斗鸡。
纪沽子驯养斗鸡十天,齐王便迫不及待地催问说:“驯养成了吗?”
纪沽子回答说:“还不行。这鸡没有什么本领却很骄傲,仗着傲气,跃跃欲试。”
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怎么样?现在成了吧?”
纪沽子说:“还不行啊!它听到其他鸡的叫声,见到其他鸡的影子,反应得特别迅速。”
齐王说:“怎么,反应迅速还不好吗?”
纪沽子说:“反应迅速,说明它取胜心切,火气还没有消除。”
又过了十天,齐王再一次问道:“怎么样了?现在难道还不成吗?”
纪沽子说:“现在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鸣叫着向它挑衅,它好像没听到似的,神态自若,毫无变化。不论遇到什么突然情况,它都不惊不慌,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好像木头做的鸡,它已具备了斗鸡的一切特性了!别的鸡看到它这副模样,没有敢与它斗架的,遇到它掉头就逃跑。”
齐王把这只斗鸡带到斗鸡场上,果然每斗必胜。故事解读:
有的时候,大智若愚,将胜负置之度外恰恰可以取胜,成功之道在于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应用之道: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很有学问和修养、心里明白的人,表面却显得愚钝,既不与人勾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正由于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反倒取笑他,背后议论他,并自以为聪明得计。
其实,大凡大智慧、大聪明之人,他们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明白大道理,对于身边琐事一目了然,当然用不着处处用心,或者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斤斤计较。因此,他们心中总是很安逸,行为也总是很超脱。这好像就是“绝圣弃知”。
而那些只有一点小聪明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察颜观色,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种人要是谈大道理,便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谈具体事儿,便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他要是和别人打上了交道就老是纠缠不清。然而,他长于勾心斗角,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没有事儿也可找出是非来。
                  第67节:藏巧于拙(2)
也有的人善于伪装,见人一脸笑,一副慈眉善目;有的人当面很热情,很义气,背后却在设陷阱,下决心陷害朋友;有的则把心思埋得不露蛛丝马迹,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
这样的人,表面上很厉害,但内心里很虚弱。遇上小小的风波,他就惴惴不安,因为他心目中只有自己那耿耿于怀的私利。碰上大危险,他便感觉自己完蛋了,或牺牲朋友以求自保,或者神思恍惚,一点主张都没有。
一旦形势有利,他们就很猖狂。他们发动进攻时,就像利箭一样迅速、猛烈。因为,他们时刻都在窥伺别人的纰漏,以求满足自己的进攻欲与征服欲,并因之使自己获得好处,证明自己聪明、有水平。
他们要留神什么时,就像发过誓一样,咬紧牙关,三缄其口。实际上他们是在等待时机,以求在合适的时候进攻他人。
空洞的东西永远只是空洞的,与事实不相依属。不过有一点却很明确:从造物主那里得到自己的身体。生命来到世界上,有了形体,就不应参与人世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争斗,并在这种争斗与倾轧中了结自己的一生。如果人们任其与外物互相戕害、互相折磨,任其如脱缰的野马一样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没有办法克制自己,那么,生命不是太可悲了吗?
□ 流浪汉
有一个愣头愣脑的流浪汉,常常在一个市场里走动。市场里有很多卖菜的,还有卖水果的,一天人来人往的,有很多人。由于那个流浪汉经常来这里,说起话来总带一些傻气,大家都以为他是傻瓜,因此很喜欢与他开玩笑,并且想出不同的方法捉弄他。
市场里常常有一些人想看他到底傻到什么程度,于是便在手上放了两枚硬币,一个五元的和一个十元的,让流浪汉来挑一个拿走。流浪汉对着这两枚硬币,思考了半天,最后选择了五元的硬币拿走。
那些捉弄他的人,看到他竟然傻到连五元硬币和十元硬币都分不清楚的程度,大家都捧腹大笑。从此,那些人只要每次看他经过,都用这个手法来取笑他,而他倒觉得也很开心,能够见到大家笑,他以为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于是,每次让他挑硬币的时候,他从未让大家失望过,每次都会拿走五元的硬币。
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善良的老妇人看他可怜,每次都被人欺负,便决定帮他,就叫住他说:“我教你怎样区分五元和十元,以后他们再取笑你,你就拿十元的让他们看看。”
流浪汉露出狡黠的微笑对老妇人说道:“不,谢谢您,我知道怎么区分,我如果拿十元的话,他们下次就不会再让我挑选了。”
老妇人听到他的话才知道:他并不傻,而是那些人傻。故事解读:
为了生存,人们常常绞尽脑汁,机关算尽也未必能够如愿;大智若愚,有时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应用之道:
“精明”这个词,在上海话中另有一个相应的字眼叫“门槛”,上海人对处事精明过人者往往称之为“门槛精”。反之,则是“门槛不精”。然而,何谓“门槛精”,又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与此同时“精明”而不聪明又是不少外地人对一部分上海人的评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