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

第3部分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第3部分

小说: 老板必备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在开始新工作之前,①要决定你要达到的目标。“兵随将转”。只有确定目标,有了旗帜,行动才有指南,否则如水中浮萍,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②把起初的几个星期花在了解你的员工上。如果你是在一家新公司进行管理,那么应该花点时间去弄清楚每个员工在做什么。读一读他们的人事档案,与他们建立密切关系。③从容不迫地处理事情。事情的解决不会一帆风顺,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越难处理纷繁复杂的事,越要从容、冷静。其次,事情不会如设想的样样如意,领导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④把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新领导要善于分清轻重缓急,抓住重点。若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核桃栗子一齐数,其结果可能是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⑤积小胜为大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可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
领导个体心理的发展阶段或适应阶段
随着领导者在领导岗位上的时间刻度的增加和领导空间的拓展,他们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不断的积累,其情绪逐渐趋于稳定,其领导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基本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各种环境,这种心理上的适应性叫作“心理——现实正位现象”。
在这一阶段,新领导者就应该逐渐培养各种能力。
(1) 统帅能力。领导者无论职务高低,总是负责一定部门的工作,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他必须具备统帅才能,要有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多谋善断,知人善任。
(2) 应变能力。这是一种根据不断变化的主观条件,随时调整领导行为的难能可贵的能力;是复杂现代领导活动对新领导的素质提出的一条起码要求;也是确保领导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
(3) 协调能力。疏通、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 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工作中,新领导需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这些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需求、心理状况和掌管的工作性质是不尽相同的。新领导能否与他们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上下级相互沟通,同级相互信任,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新领导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4)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功。语言能力反映人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性格、风度。领导者在工作中主持会议、制定政策、拟定文件,上传下达工作指令,接待来访,参加社交活动,发表演讲和个别交谈……都需要语言表达能力。新领导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分量、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幽默感三个方面。
(5) 技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领导实践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难题的一种能力。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为了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6) 创新能力。因为领导活动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所以,领导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就需要新领导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工作的多变性和动态性更加显著,形势复杂多变,机会转眼即逝。领导者如果不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就无法跟上形势的变化,就只能使自己的工作处于被动。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就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工作就自然没有起色。有了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永不衰竭的进取心,任何艰难困苦、落后保守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领导个体心理发展的成熟阶段或完善阶段
随着领导实践的进一步发展,领导者的个体心理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能够自如地应付各种场面,适应多种环境,自觉地、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在这一阶段,领导者在诸方面能力皆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就应该掌握一些管理的技巧。为了有效的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把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这些职能付诸实施,这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技巧。这些管理技巧,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正确的估量形势,正确地做出决策,敏锐地抓住问题,果断地采取措施,也能够帮助管理者做好人的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公司的既定目标。
管理技巧主要包括:技术方面的技巧,做人工作的技巧以及部门协调方面的技巧。技术方面的技巧主要是指新领导在自己管理范围内应该懂得的方法和技术。这种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实践经验和所受教育中取得的。这种技巧对于某一方面专业管理的人员最为重要。对整个企业决策者也很重要。各个领导层只有明白自己的企业正在生产什么,生产技巧上有哪些缺陷,才能把握住产品的市场方向,才能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第二方面的技巧就是善于做人的工作。具有这种技巧,管理者就能够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进行管理。这种技巧是各种技巧中最重要的一种。作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这种技巧,要使自己属下的员工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从而很好地获取使用。部门协调方面的技巧就是管理者应该弄清楚整个企业或者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弄清外界形势,正确地做出决定;指出企业经营的方向,定好长远的计划。管理层次越高,这方面的技巧也就越需要。这些也是领导艺术向成熟方面发展的一些必备技巧。
五 领导的影响力来自哪里
强制性影响力
强制性影响力,又称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权力是构成一切正式组织的必要条件。一个组织的领导如不拥有某些合法权力,就不能称之为领导,也不能维持正式组织并发挥其作用。所谓权力影响力,就是合法权力所产生的效果。合法权力是一切权力的基础,而由影响力所产生的种种权力,只是合法权力的派生物。
权力影响力在于它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传统因素。传统因素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由历史沿传而来的传统观念。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传统首先来源于恐惧,其次是社会服从,从恐惧到服从经过不断的制度化,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级结构与意识形态,从而成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影响力量。
(2) 权力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权力是形成领导影响力的基础。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力量。美国社会学家克特·W·巴克认为,权力就是在个人或集团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或价值冲突的形势下执行强制性控制。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往往表现为一种“位置”或“地位”的力量,即“职权”。由于他们担任不同的职务,就拥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权。现代社会所有的组织结构,几乎都有一个完美的金字塔形式,每个人按地位顺序置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权力和控制是从金字塔的顶端逐渐向下延伸的,而服从和负责则是从金字塔最基层由下而上的。
(3) 资历因素。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与他自身的资历是密切相关的。资历是资格和经历的合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实践经验和能力。领导人物的光荣历史、非凡经历,往往能使被领导者产生一种敬重感。
自然性影响力
自然性影响力,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力。它与权力性影响力不同的是,它不是外界赋予的那种奖励和惩罚别人的手段,而是来自于个人的自身因素。其中包括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工作才能和交往艺术等等。
自然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包括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
领导者有效的影响力,除了来自于他自身必须具备的一定的影响力之外,还与群体接受影响的心理机制密不可分。这一心理机制就是导致群体一致行动的模仿、暗示和认同。
(1) 模仿。模仿是由非强制性社会刺激引起的使个人再现某一榜样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这种社会刺激可以是榜样本身,也可以是其他事物,其特点是非强制性。
在领导活动中,下级对上级的模仿,被授权者的授权者的模仿,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由于领导者本身所处的地位,其品德、行为、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言谈举止和喜怒哀乐等情绪都容易被下级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模仿;而领导者也往往利用“模仿”这一心理机制,来发挥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作用。
(2)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一个恰当的暗示,能够直接沟通上下级之间的思想感情;一个赞许的目光,将会使下级乐于受命,勇气倍增。领导者可以运用暗示的心理机制,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绪,作为一种特殊信息,传递给下级,从而充分发挥其效力。
(3) 认同。就是个体将自己和另一对象“视为等同”、“相同”,从而形成彼此之间的整体性感觉。
认同是保证群体或组织整体性的重要因素。在群体活动中,大体上都有一种强烈的从感情上要将自己认同于另一个个体,尤其是认同于领导者人格特质的心理 趋向。正是这种心理趋向,加强了群体或组织的整体性。高度的认同,还会使个体与对象休戚与共,荣辱相依。
我们常说领导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是指领导者要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在感情上尽可能接受群众,与群众要有共同的语言,成为群众中的普通的一员,以取得群众的认同。人与人若具有共同的态度与价值观,则不但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和共鸣,同时也容易预测对方的反应倾向。因此,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容易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呢?其实,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合理发挥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的作用,一个善于将两种影响力综合应用的领导者将会取得最佳的领导效果。
正确使用强制性影响力
在使用强制性影响力时,领导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持审慎态度。使用强制性影响力更多地带有执法的性质,使用权力的人,不仅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更要真正做到秉公处事。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过多地采用强制性手段,即使权力行使是正确的,也会使部属产生驱使感。强制性影响力的最大发挥,并不在具体行使的时候,而往往在它行使之前,换言之,利用合法权力作为预见动机、引导动机、改造行为的后盾,这应该是十分有效的。特别是用于惩罚越轨行为时,更应该掌握这样的原则,必须强调惩罚与教育相结合。这样既能教育被处罚的人,更能通过处理典型,教育大众。
其次,要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