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部书-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早发现这一市场并推出产品的是本田。早在1956年,本田就推出了欧味十足的〃小本田〃,以后又陆续推出了〃查利50〃、〃罗密欧〃等多款小型摩托车。1976年2月,本田推出的售价仅为63000日元的轻便摩托车,别出心裁地借意大利著名影星罗兰的喝彩声大做广告,结果广受女性消费者的欢迎,十分畅销,从而成功地迎来了一个所谓的〃轻便摩托车时代〃,一如我们眼下上海的助动车大流行。
亚马哈对这一市场的判断却稍逊一筹,直到本田的轻便摩托车已经成为日本女性消费者的〃宠儿〃时,才猛然醒悟。在1977年3月推出了一种〃并步式〃轻便摩托车,穿裙子者不用跨腿即能骑乘,售价为6万余日元,显然是冲着本田来的,从此,本田和亚马哈的摩托车市场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亚马哈推出轻便摩托车虽然比本田晚了一步,但由于其产品的独特性,再加上借日本名演员大做广告,打开局面还是成功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双方针对自己产品的安全性能大肆宣传。本田说它的产品是跨腿骑乘,刹车时能立即用脚着地,十分安全,暗指亚马哈的并步式轻便摩托车缺乏安全感;而亚马哈亦不示弱,强调自己的产品〃重心低,所以更放心〃。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这时,由于本田开始注意力转移到同美国合资,在俄亥俄州建立本田工厂以及在意大利贝卢诺建立销售中心上面,从而牵制了轻便摩托车开发的精力,使得亚马哈产品长驱直入,在日本摩托车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节节上升。1981年,本田和亚马哈在日本的摩托车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分别是近40%,相差无几。
〃再紧一步,我们就能赶上并超过本田,〃亚马哈社长小池久雄胸有成竹地说。
轻易获胜使亚马哈决策层出现了轻敌思想,不顾实际地提出了〃建立年产400万辆生产体制,夺取市场首位〃的口号,意欲挤走本田,独霸日本的摩托车市常
1982年,亚马哈一举投入300亿日元,建成袋井第二工厂,为建立年产400万辆生产体制打下基矗
不识时务难成器
正当亚马哈全力以赴、大规模地扩建工厂、提高生产能力、以实现年产400万辆摩托车的目标时,本田已不再袖手旁观,白白拱手相让日本的摩托车市场了,而是重整旗鼓,实施反击,不断开发新产品,强化销售网络,意在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本田毕竟是日本的摩托车之王。1982年,本田摩托车的市场份额又回升到近50%,亚马哈则降至32.8%,进入1983年,一升一降,两者的差距更大。
本田的实力之强还体现在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上。1981年,本田推向市场的新品摩托车为27种,1982年和1983年都是45种,每月总有3至4个新产品〃亮相〃。而亚马哈1981年、1982年和1983年推出的新品种分别为21种、27种、24种,明显不及本田。这点连亚马哈的技术开发人员也甘拜下风,〃本田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
建立〃年产400万辆叙利亚产体制〃实属有勇无谋之举,亚马哈决策者没有认真分析市场形势,以及竞争对手本田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下降的原因,在顺利的形势下缺乏冷静的思考,一味追求产量,以致铸成大错。
8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进入低靡时期,社会购买力开始下降,亚马哈提出增产口号不久,便出现过剩现象,但亚马哈仍未醒悟。1980年至1981年间,亚马哈的摩托车增产数量为43万辆,大大高于其他摩托车生产企业,大量的摩托车卖不出去积压在工厂仓库里,工厂仓库满了怎么办?摩托车不同于汽车,可以置放露天,外露的仪表、发动机等日晒雨淋,极易生锈。于是有人想出了借用农家的水果仓库来堆放的办法,一时成为一大新闻。当时人们估计积压在工厂、销售中心和农家仓库中的亚马哈摩托车将近100万辆,这对年产220万辆摩托车的亚马哈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摩托车是时麾品,流行的季节卖不出去,待过了流行期后,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更糟糕的是,亚马哈并没有从产品严重积压现象引起警觉,没有断然采取大幅度减产措施,1982年的产量仅比1981年减少12万辆,仍达200多万辆,且削减的重点放在海外工厂。
当年日本的企业界评论说:〃实际上在1981年底已见胜负了,可是亚马哈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还是硬挺,反而加重了创伤。〃
这场市场争夺战以亚马哈的失败而告终,亚马哈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根据亚马哈1983年4月做出的年度决算,当年的利润只有2亿日元,而上年同期是189亿日元,已到了借债度日的地步,仓库中堆积如山,多达上百万辆摩托车最后亦只能作降价处理。
1983年5月,亚马哈终于作出减产、裁员和调整库存的决定。当年削减产量30%,年产量降至150万辆;解雇300个临时员工;从生产流水线上调离700个员工充实到销售第一线去;停止招工两年并开始削减管理层干部。
当年日本企业界评论亚马哈的这次惨败为〃一将无功万骨枯〃。当时,亚马哈集团的最高决策者是会长川上源一,该人独断专横,有〃滨松的阿明〃之称,阿明是非洲的一位大独裁者。亚本之战结束后,他没有主动承担责任,反而将责任全怪罪到下面的职员,他大量裁员也未能改变亚马哈的危机,最后,在1983年8月1日,他也只得发表一纸〃引退宣言〃,恋恋不舍地让出大权。
本田和亚马哈的摩托车市场争夺战已过去多年,但留给人们的教训却是深刻的,那就是:企业经营行为要以市场变化为向导,正确判断市场的需要,正如著名的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所言:〃市场的胜利者是那些认真分析市场需要,辨别时机和为目标顾客制造超越竞争对手的富有价值的各种产品的人。〃
●声东击西,不过早地暴露自己
洽谈开始,一般只是谈商品质量、数量和价格等双方交易的主要条件。其他条件如保险、支付、仲裁、索赔以及检验等根据以往交易传统来履行。
谈判人员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产品价格,要避免过早地同对方讨论价格问题,因为不论你的价格多么合理,只要对方购买这种产品,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应该在顾客对产品价值有所认识后,才能同他们讨论价格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不要让客户首先考虑产品的价格,要让他们的注意力引到产品的价值上来,也就是说,谈话应首先集中产品的价值这一问题上,而不是单纯地谈价格;如果一定要谈价格,就要连同价值一并提出,获得对方订货单据的决定性因素,应让对方看到他们将要得到的好处,而不是他们所付出的代价。
弗雷德·罗杰是一位销售经理,为新泽西的某个皮革公司搞推销,公司已经生产即将出售的新产品,这是一种加工成带状的皮革制品。他访问一个顾客,问:〃你认为这产品如何?〃〃啊,我非常喜欢它,但是我猜想您现在会告诉我它是非常贵的,我应该为它付出一个荒谬的价格,在您之前,我全听说了。〃〃您告诉我。〃弗雷德·罗杰斯说,〃您是一个有贸易经验的人,您和别人一样懂得皮革和兽皮,您猜想它的成本是多少?〃
那人受了奉承,回答他说他认为可能是45美分一码。
〃您说的对。〃
弗雷德·罗杰斯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他说:〃我不知道您是怎样猜到的?〃
销售经理以45美分一码的价格获得了他的订货和随后的重复订货,双方对事情的结果都很满意,弗雷德·罗杰斯决不会告诉他公司最初给产品的定价是39美分一码。
在介绍价格的时候,必须让别人看起来价格比较低,但你向他介绍好处的时候,就必须使他们看起来好处比较多。
一个药品公司出售一种特别昂贵的兽医外科用药,它的价格与竞争的对手比起来高得吓人。但是推销员问兽医,每次的用量是多少,然后告诉对方,用他们的产品,每头牛仅多花3美分,那真算不了什么,但是它的效果却是同类无法相比的。这样介绍价格,使人易于接受,但如果他们说每包多30美元,那听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很可能把顾客吓跑了。
还可以推开价格,在时间上延伸。
〃您现在的车每天用多少小时?〃
〃6个半小时。〃
〃啊,如果您买我们的,那么在机器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您可以得到全部的额外的机动性,更大载重能力和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室,每小时仅花6美分,一个月仅仅多花费20美元,20美元能买到什么。在普通的一个饭馆里一顿两人便餐,您对此不会有什么抱怨吧。〃
你还可以告诉它不买的代价是什么?
〃麻烦的是,如果您不买,一年以后,价格至少要上涨20%。〃
在谈判中,不要怕对方提出低价的竞争者,要直接告诉你决不介意出低价的竞争者,因为他们一定知道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
【赏析】
这一策略在于把对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兴趣的地方,使对方增加满足感。这是谈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谋得我方利益的同时,使对方也感到最大的满足。
作为一位成功的谈判者,先决条件就要弄清谈判的目标,井在谈判过程中时刻不忘谈判的主要目的。
在同对方的谈判中,却要把自己的目标隐蔽起来,把一些次要的问题渲染成很重要的问题,而让对方多占些便宜,你也表示很〃勉强〃地让步。
如,我方得知对方最注重的是价格,而我方最关心的是交货时间,那么我们进攻的方向可以是支付条件问题,这样,就可以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开到次要问题上,以实现我方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这种策略如果运用得很熟练,对方是很难反攻的,它可以成为影响谈判的积极因素,而不必冒重大的风险。
《人生六部书》
第7计〃无中生有〃
一、原文和出处
【古兵法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原文今译】
诳骗,并不是长期的诳骗,而是在虚假诳骗之后,把真象推出。把小虚假发展到大虚假,在极端的虚假之后,采用极端真象的行动。
【出处原文】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于《老子·四十章》)。
【出处今译】
天下万物都从有的状况中生发出来,而有又是从无的状况中生出的。
二、现代经商典型案例及赏析
【案例】
●兰丽绵羊油编撰故事誉满宝岛
1976年10月,美国加州兰丽公司的台湾代理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画面是用细线条画成的一只手和几只羊。标题是:〃很久以前,一双手展开了一个美丽的传奇故事!〃注明故事的内容已被编成一本彩色的英语画册,另附一本中文说明,等待消费者去函索阅。
当消费者收到画册,会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很讲究美食的国王。在皇家的御厨房中,有一位烹任技艺高超的厨师,他所做的大餐小点都极受国王的喜爱。
有一天,国王忽然发现餐点差了,将厨师叫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厨师那双巧手不知为什么突然变得又红又肿,当然就做不出好的餐点来了。国王立即命御医给厨师医治,可惜无效,逼得厨师不得不离去。
厨师流浪到森林中的一个小村落,帮助一位老人牧羊。他常常用手去抚摸羊身上的毛,渐渐地发觉手不痛了。后来,他又帮老人剪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