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人生六部书 >

第259部分

人生六部书-第259部分

小说: 人生六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束演讲,在众多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说中别具一格。 
引用作品式结尾可赋予演讲别具的魅力。 
7。反思式 
1954年,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由于健康状况,海明威没有出席授奖仪式,便应约写了一篇演说辞。他用一种酸溜溜的语气结束他的受奖辞,〃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用这句话煞住这篇简短、发人深思的演说甚为恰当。要在早年,他不会说这样反思式的甚至沉思的话,但是阅历丰富之后,说话的分量也就不寻常了。 
反思式结尾能给人以成熟的感受。 
8。评价式 
英国的T·S·艾略特是194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受奖演说简短而富有个人特征。艾略特以对诺贝尔文学奖象征意义的评价结束他的演说。他形容这次奖励〃主发是对诗歌的国际价值的肯定〃。有了这样一个相信诗歌具有超越和联系不同民族的作用和前提,就必须要指出,一个诗人站在世界的面前,并不是凭自己的成就,而是〃作为一个时期的象征,象征着诗歌的伟大意义〃。评价热情洋溢,具有极强的鼓动性。 
评价式结尾在令人思索的同时,也能给人力量。 
在演讲中,精美的结尾就恰如一串珍珠中最灿烂的那一颗,重要而光芒四射。只要精心构思,反复锤炼,使之别具韵味,就一定会使演讲获得理想的成功(作文亦同此理)。






 
 



《人生六部书》
 

婉拒的妙语 
在口语交际中,善于拒绝者,既能使自己掌握主动,进退自如,又能给对方留足〃面子〃,搭好台阶,使交际双方都免受尴尬之苦。
鸡蛋与母鸡
一次,一位读过《围城》的美国女士到中国来,打电话给该书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说自己很想拜见他。钱钟书先生一向淡泊名利,不慕虚荣。他在电话中婉拒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的话,又何必一定要见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在此,钱先生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机智,运用新颖、别致而又生动、形象的比喻,拒绝了那位美国女士的请求,既维护了那位女士的自尊,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是不是保密的?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美国记者问基辛格:〃我们有多少潜艇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有多少民兵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基辛格如果说〃不知道〃,便等于撒谎;如果说〃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又会落入俗套,还有可能激起记者们更尖锐、棘手的追问;如果实话实说,则必然泄露国家机密。面对这样的难题,基辛格却显得非常从容,他说:〃我们有多少潜艇我知道;有多少民兵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我也知道。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保密的?〃记者们一听高兴极了,立刻嚷嚷道:〃不是保密的,不是保密的!〃基辛格笑着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告诉我是多少?〃基辛格通过这一反诘立即变被动为主动,巧妙而又十分得体地封上了记者的嘴。






 
 



《人生六部书》
 

社交场合中的礼仪
一、
(一)见面礼节去繁就简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二)称呼随便舍姓喊名
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人们初次见面,往往是连名带姓一起介绍,譬如说:〃我叫玛丽·史密斯。〃这时对方可以随便叫她〃玛丽〃或〃史密斯小姐〃。常见的情况是,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过不了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
有时刚同一个美国人结识,不知如何称呼好,你可以只称先生或女士。这时,对方会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热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尔逊,叫我詹姆斯好了。〃或者〃别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萨利好了〃。
的确,美国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
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怀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三)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美国入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 外出或回来。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谁想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往往用〃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入的轻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同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因此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有一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与其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辞中说:〃××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老〃字在中国是尊称,不料却触痛了这位老夫人,当时她脸色遽变,尴尬不堪,并从此再也不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了。
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无论到饭馆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四)社交场合 女士优先
美国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这里姑且不论。但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若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应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应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总之,美国男子在社交场合同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她们,另一方面又要处处以保护人的姿态出现,以显示男子的地位。
(五)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不少到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的确,在美国〃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语言随处可闻,不绝于耳。
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场里,售货员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容,当顾客进门时,他们会主动迎上来,问一声〃我可以帮助你吗?〃当顾客付款时,他们会微笑着道谢。最后还会以谢声送你离去。同样,顾客接过商品时也会反复道谢。
美国人在一家人之间也是客气话不离口,不仅夫妻之间如此,对小孩子们说话也常带〃请〃和〃谢谢〃,这样,孩子便自然地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
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
二、送礼·约会·作客
送礼、约会和作客,这是人与入交往中的常事。美国也有自 己特有的风俗习惯。
(一)送礼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在习惯上,如果自己亲自去慰问,通常送插瓶的鲜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请花店直接送去,就须附名片。
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入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
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颖巧克力糖而已。
(二)约会
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一般已预先安排妥当。因此他们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只有至亲好友才可以例外。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也如此。美国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战场,美国人在紧张工作之余,节假日照例要同妻子、孩子们一起享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