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部书-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无措。在一对一的谈判或竞争中,失败的往往多是日本人。因此,对日本人应当多采
取些分化瓦解的策略和手段。
与一些日本人谋事,切不要轻信他们作出的承诺,因为一些日本人的承诺是相当随
便的,又不考虑后果。
很寻常的例子就是,当你同日本人谈判,向他就双方之间的一些问题提出要求或作
出承诺时,他会满口答应:〃好的,好的,我们一定加倍努力。〃他也可能会说:〃请
放心,我一定会办得非常出色,你尽可放心。〃而事实上,当你离开之后,他可能会根
本不考虑如何做。
一些日本人开空头支票相当大方,但是在具体的兑现上往往会令人大失所望。当你
以为日本人的这些承诺必将兑现,因而以后询问相关事宜时,你极可能得到这样的反问:
〃我这样说过吗?〃
在对阿拉伯人进行演讲、与阿拉伯人进行谈判时,应当了解,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
沙漠之中,喜欢结成紧密稳定的群体,其性格豪爽粗犷,待人热情。遇到能谈得投机的
人,他们会很快把你视为朋友。阿拉伯人一般好客而不拘泥,最好是能和他们打成一片。
阿拉伯人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他们不像欧洲人那样有精确的时间表,每一分钟都
有自己该干的事情。他们做事通常由性情决定,有时热情得令你不知所措,有时又会冷
漠得令你无地自容。
在阿拉伯人的眼里,最为重要的是名誉和忠诚。他们认为,一个人名誉的好坏是人
生的一件大事,名誉差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鄙视、遭人白眼。并且,一旦名声败
坏,要想补救就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跟阿拉伯人打交道一定不要干出格的事
情,要赢得他们的信任,这样等于为你的谈判开了绿灯。
在谈判的开始阶段给阿拉伯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十分重要。这是制造良好气氛的开端,
有助于使谈判气氛更加融洽。
也许这要花很多时间,费很大精力,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了良好的开端,
接下来就会顺利得多。
谈判者可以在制造良好气氛、获取阿拉伯人信任的开始阶段,作出一些试探性的提
问,看看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有多大。当然这种提问要非常艺术,不能显得太露骨,
否则会得不偿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双方增进了了解,融洽了感情,在不知不觉中
一笔生意也就做成了。
和阿拉伯人打交道,必须要有谈判会被随时打断的心理准备。许多外国谈判者都对
阿拉伯人的这一特点感到沮丧,但又可奈何,只好去重新创造机会。不过,对这一点也
不必过于担心,阿拉伯人的情绪是很容易点燃的,要衔接刚才的谈判气氛也不会太费心,
毕竟谈判者在他们眼中是客人。
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有很多规矩,因此,初次与阿拉伯人进行谈判
的人必须特别注意,要尊重他们的信仰,既使你十分虔诚地信仰天主教,那也不要在阿
拉伯人面前表现出来。不尊重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其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最好不要对阿拉伯人的私生活表示好奇。尽管阿拉伯人热情好客,但因阿拉
伯人所信仰的伊斯兰教规矩很严,他们的日常生活明显地带有宗教色彩,稍有不慎,就
会伤害他们的宗教感情。通常而言,这是一个话题的禁区。
在对中国人进行演、与中国人进行谈判时,应当了解,中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
化传统,受儒家文化熏陶和感染很深,因而,中国人在谈判中也有他们独特的特点。
中国人善良好客,如果你对他们十分真诚,他们也将对你付以真诚,你把他们当成
朋友,他们也会把你当成朋友。一般说来,只要你是善意的,即使做错了事,也很快能
得到原谅,因为儒家文化讲究宽恕别人,以己待人,认为人非圣贤,谁都难免犯错误,
重要的在于及时认识并加以改正。
中国人十分懂得尊重别人,因为中国人信奉一个道理,即〃尊重别人即是尊重自
己〃。所以,谈判桌上他们一般不会盛气凌人、趾高气扬,采用威胁强制手段。他们更
喜欢的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把事把情做好。
与中国人相处,你要懂得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中国人一般
都很谦虚含蓄,因为儒家文化要求〃内敛〃。即使他们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也会在对方
面前表示谦虚。当然,谦虚只是一种文化熏陶的结果,并不等于在这一领域内不了解情
况、没有自信。
了解了以上这些国家和民族的特点,我们就知道了,在对这些国家的人进行演讲,
与他们进行谈判时,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可以多说,而哪些地方又是话
题的禁区。这对于我们发表演讲和进行谈判都是十分必需的。卡耐基先生也正是在这一
点上多次向人们提出忠告,千万不可讲那些不合场合、使人难堪甚至伤人感情的话,否
则,我们所进行的演讲和谈判就必然出现我们所不希望出现的效果,达不到我们所要达
到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谈判的目的呢?要想在谈判中达到目的,卡耐基强调必须在谈判
当中,仔细观察你的谈判对手。在第一次谈判中你就必须以高度的敏锐感和轻松自如的
外在形象,捕捉对方的动作、举止,并注意不要过分外露,避免对方采取保护性措施,
隐去真正面目,在见面的瞬间给你造成错觉,导致你在接下来的谈判中采取不适当的战
术和技巧。小王在与小李谈判过程中发现,每当小李遇到恼火的事情时,便会有意无意
地挠胳膊,这给了小王一个明确的信息:挠胳膊心烦意乱。这一发现对于小王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
它成了小王检测对方心理、调整谈话内容的特殊标准。
要了解一个人,可以找本人交谈,也可以查阅他的有关言论著作,还可以找与被了
解人有接触的人,当然,这种接触要越深越好。因为假如这个第三者与你要了解的人有
很深的交往,那么他对被了解人的性格特性、优点特点必定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你的
谈判来说,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
然则,这也有可能是一个圈套、一个陷阱。千万别忘了,所谓人心隔肚皮,人言只
可信三分,谁敢保证你听到的话中没有个人的感情因素。因此,卡耐基告诫我们一定要
注意:
(1)资料提供者是否是一个特别喜欢夸大其辞的人。
(2)资料提供者是否对你要了解的人即你的谈判对手抱有敌对态度。
(3)资料提供者所提供的资料是不是谈判对手故意泄露出来的,或者资料提供者
与谈判对手早就串通好了。
特别是第三种情况,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大量存在。故意制造、传播假情报以诱使
对方上当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而又使人难以预防的〃战术〃。这就要求我们
在千变万化、虚实难测的谈判中,去伪存真,窥测到关键的东西。
我们已经说过,在谈判开始之前,对于谈判对手的学术著作、演讲稿、讲话稿,甚
至只言片语的访谈记录,都有仔细研读、分析、思考的必要,特别是演讲稿(根据即兴
演讲所作的记录)、只言片语的访谈记录所传达的信息由于未经推敲、整理、润饰、修
正,就显得更为直接、真实,更有利用的价值。
《人生六部书》
二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
关于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经验,而在他的众多经验中最基本的经
验就是:〃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的钱,正要求你多宽限几天;你是神气的债主,根本不
用怕他们。〃
有一次,卡耐基参加训练班的毕业聚会,在聚会上,一个毕业生当着二百多人的面
对他说:〃卡耐基先生,五年前,我来到你举办示范表演的一家饭店。当我来到会场门
口,就停住了。我知道只要走进房间,参加上课,早晚都得要讲演一番。我的手僵在门
柄上,我害怕走进去;最后,只有转身走出了饭店。当时,我要是知道你能教人轻易举
地克服恐惧那种面对听众会瘫软的恐惧,我就不会白白错过失去的五年了。〃
听完他的话后,卡耐基深为他特别的仪态和自信所吸引,因为他这样坦诚相告,并
不是隔着张桌子在闲话家常,而是在对着许多人发表议论。这说明,他已完全克服了当
众怕羞的心理,他必定能借助现在所具有的表达能力和信心,使处理行政事务的技巧大
为增加。也许,他要是在五年或十年之前便已战胜恐惧,那他比目前的现在肯定已享受
了更多更好的成功和快乐。
爱默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更能击溃人类。〃这话是很对的。也正因为如
此,卡耐基认为消除恐惧与自卑感是人们掌握演讲和谈判技巧的最好方法之一。而在这
个过程中,卡耐基认为,练习在公共场合说话是天然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克服不安,
而且有助于建立勇气和自信。因为当众说话可以使人们控制住自己的恐惧。
在卡耐基看来,要真正克服惧怕当众讲话的心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弄清自己为什么害怕当众说话。
其实,害怕当众说话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心理,大多数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这种心理,
因此,这也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特点。根据卡耐基的调查,在大学里,百
分之八十至九十的学生在开始上台演讲时都有一定的恐惧感;
而在卡耐基成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课程开始时惧怕上台演讲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
百。
卡耐基认为,某种程度的登台恐惧感对人们练习演讲反而是有益的,因为人类天生
就具有一种应付环境中不寻常挑战的能力。他这样提醒人们,当你注意到自己的脉搏和
呼吸加快时,千万不要过于紧张,而要保持冷静,因为你的身体一向对外来的刺激保持
着警觉,这种警觉表明它已准备采取行动,以应付环境的挑战。假使这种心理上的预备
是在某种限度之下进行的,当事者会因此而想得更快,说得更流畅,并且一般说来,会
比在普通状况下说得还更为精辟有力。
一般来说,即使是职业演说者,也从来不会完全克服登台的恐惧,他们在开始演讲
时也或多或少地几乎总是有些怯意。并且,这种怯意在开头的几句话里会表现出来,只
不过,他们能很快地克服这种怯意,进入镇静的状态。
人们害怕当众说话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习惯于当众说话。罗宾生教授曾说:〃恐
惧皆衍生于无知与不确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对于大多数初登讲台的演讲者来
说,当众说话是一个未知数,他们并不了解当众演讲是怎样一回事,就不免心里感到焦
虑和恐惧。对于他们而言,那是一连串复杂而陌生的情境,要比学打网球或学开汽车还
要感到繁杂,要使这种可怕的情境变得单纯而轻松,就要靠坚持不懈的练习。
其实,只要是通过练习获得成功演说的人,当众说话就会变得不再是一种痛苦,而
是一种享受了。
著名的演说家和心理学家爱德华·威格恩先生曾经非常害怕当众说话和演说、在他
读中学时,一想到要起立做五分钟的讲演,就惊悸莫名,但他经过努力之后,却克服了
恐惧。
他的事迹对卡耐基影响颇深。下面就是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故事。
〃当讲演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