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人生六部书 >

第193部分

人生六部书-第193部分

小说: 人生六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际关系名言录
在你面前批评别人的人,也会在别人面前议论你。
西班牙谚语
成为部下善于指使的上司
当你开始拥有部下时不可以误解的是,自己既然已经成为该部门主管,就自然建立和部下之间的人性关系。即使称为上司和部下,也未必拥有人性关系。
无论哪一种人际关系都得靠双方努力建立而成。上司和部下的关系也不例外。这种人性关系不能靠公司强制规范,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去营造。上司应该谋求自我成长成为真正的上司,部下也应该表现出部下应有的成长。
那么,负责带领部下的人,应该以成为怎样的上司作为目标呢?一般会认为应该成为善于指使部下的上司。一心只想到由上往下命令部下。然而,这是错误的观念。毋宁说,应该反过来成为可以任由部下指使的上司。惟有成为可以轻易让中下指使的上司,才能开始成为真正的上司。
所谓部下可以轻易指使的上司,就是指任何事情都可以轻松恳求的上司。比方说发生麻烦时,是否能轻松地恳求处理善后。如果部下可以用拜托便利商店的口气说〃一切拜托您啦!〃你就可以认定自己已经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彼此关系不融洽,部下即使遇上麻烦也不会找上司商量。他甚至会认为上司如果出面会造成问题更加恶化,因此必定会加以回避。平常凡事喜欢出口干涉部下工作内容的上司,当麻烦发生时绝对得不到部下信赖。既然上司已经跃登管理职位,无论仍多么恋战现场工作,原本属于部下份内的工作就不该出手干涉。
如果不能明确划分职务归属,部下必定不敢向上司提出恳求。不过,分担职务和明确区分上下关系的意义不同。人际关系中没有所谓的上下关系。上司和部下不是上下关系,而是职务分担关系。上司和部下的职务一定得在对等的立场上分工进行。比方说,美国电影界所谓的副导演,并不是导演的助手。导演和副导演的职务完全分业,甚至有人担任副导演35年以上。换言之,副导演获得成功后,并不意味可以升格当导演。因此,比导演拥有更丰厚经验的副导演并不在少数。
在今后的时代里,相同的情形在上班族的世界里也将获得普遍化。以管理职务为志向的人,即使年纪轻轻也能带领部下,喜欢现场工作的人,不管年纪多大也无法成为上司。就真正的意义而言,这种趋势可以称为上司和部下的分工体制。部下获得成功后升格为上司的时代,已经进入结束阶段。
非本意的调职是扩大关系的机会
上班族在工作上最容易感觉无力感的,大概是人事异动的时候。在当事人的希望几乎不获考虑下,为了配合公司策略被移调至非本意的部门或工作地点。
然而,凡事可以因人想法产生差异。由于这项调职或异动,倘若没有它,终此一生你都没有机会认识那些人。
无论我们走到那儿,必然处处皆可遇见奇怪杰出的人们。而这类的人们绝不会位于首都,而是位于偏远的地方。
即使是属于同一家公司的职员,一旦部门或工作地点不同时,必定和自己认识的同事们拥有不一样的风格。单就此点即可以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范围。如果因为被调派至自己不想去的部门,因而感到心里别扭呕气,你的生活必定会愈来愈不快乐。
你应该在此充分培养人际关系,以便将来进入自己期望的部门实现梦想时,可以让这些人际关系有效地发挥作用。即使在调职地点的工作枯燥乏味,由于处处都可以发现奇怪杰出的人们,必然可以变成一种财产,回馈到自己身上。
此外,人事异动也是磨炼自己的机会。比方说,如果被调派至外县市业务较不繁重的部门时,终于有时间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不仅可以趁机扩展自己的嗜好,也有较充裕的时间可以思考自己真正想实现的梦想。如果能利用这个机会精练自己的个人魅力,下回被调派至自己喜欢的部门时,必定可以结交到许多朋友。
不管人事如何异动,只要你能抱持建立人际关系的观点,无论发生任何悲惨的情形,你都可以保持积极工作的态度。只因不论异动的形式如何,只要自己能碰上异动机会,即已获得结识新朋友的机会。
拥有年轻的楷模可以防止老化
所谓学习楷模,即使在人际关系中也堪称最重要的人物。不过,学习楷模完全没必要比自己年长。毋宁说,你应该积极地寻求比自己年轻的学习楷模。即使对方比自己年轻,你仍应诚实地承认对方的优点,怀着敬意不断向对方吸收值得学习的东西。
大量拥有年轻学习楷模的人,无论年纪多大,仍然具有成长的可能性。
无法认同学习楷模比自己年轻的人,动不动就会脱口而出〃近来的年轻人。。。。。。〃,这并不是对年轻人尊重,而是一种固执观念。
所谓固执观念,是由于感受到经验差异而产生的,但是对较自己年轻的人抱持这种心理未免太没出息。按道理说来,固执观念应该是对比自己年长者抱持的一种复杂心理。
一个人开始对比自己年轻的人们抱持固执观念时,他的头脑即已开始硬化。〃近来的年轻人。。。。。。〃一旦你开始将它挂在嘴边时,可以认定自己已经步上社会人的下坡道。
反过来说,对年长的人仍然以固执观念时,代表一个人的头脑仍具有弹性。〃我们公司的高级主管个个都是老顽固,实在伤脑筋〃,如果你存有这种想法,表示你的头脑尚未失去柔软性。仍然拥有大幅的成长空间。
所谓固执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与恐惧或尊敬表里一体的东西。因此,〃近来的年轻人。。。。。。〃只知道发这种牢骚的人,在内心某处其实认同年轻人的能力。
虽然他们承认年轻人的优点,但是却不愿发表败北宣言,只好婉转挖苦年轻人。然而如此一来,他们再也无法从年轻人身上吸收任何东西。
反之,〃最近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如果你嘴边还挂着这句话,就表示仍有药救。
这种情形如以女性同胞的关系为例,即十分容易明白。比方说,30岁的女性看着25岁的女性说,〃年轻女孩真好啊!〃如果怀抱这种固执观念就糟糕了,〃我竟然也一把年纪了!〃当你如此心想时,你的生活成长必将停顿下来。如果你抱持固执观念的对象是35岁的女性,自己必定可以变得更具魅力。
除了学习楷模之外,你最好也能拥有竞争对手。和年长15岁的人建立交情
在公司里实现自己梦想抱负的方法,首推和可以影响组织的上级主管建立交情为最快速的捷径。因此,〃年纪大的人头脑顽固,不可救药!〃你切不可轻言抛舍他们。在年轻时如果想在工作上一展长才,如不倚重年长者的人际关系几近不可能实现。
简单说来,你应该和年长自己15岁左右的人积极建立交情。这些人无论是学习楷模或竞争对手都无所谓,只要彼此关系深刻。
如果你能广泛建立这类人际关系,有能力运用年长的人际关系,不需多久,你就有能力影响组织整体。
如换作俗话,〃姜是老的辣〃,愈明白其中道理的人,愈有可能在公司内施展抱负。即使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全部为同一年龄层的人际关系时,必定无所影响组织动向。所谓擅长公司内部游泳术的人,在年长的高级主管中必定拥有某些特殊交情。
和年长者结交朋友时,绝对不可以阿谀谄媚。因为对方早已对讨好自己的人感到厌腻,所以你从一开始就应该采取平常结交朋友的态度,逐步建立彼此情谊。藉由这种对等的交往,无论对方年长自己多少,都可以成为没有利害关系的朋友。
比方说,父亲和儿子之间即无法形成朋友关系。这是因为在他们彼此之间,无论如何都会牵涉到对立关系和利害关系。然而,爷爷和孙儿却可以简单地结成朋友。因为他们彼此没有利害关系,孙儿可以对等地和爷爷交谈。
无论爷爷如何地溺爱孙儿,他的生活绝不会受到波及。然而换作父亲,一旦放纵子女成为不良少年时,他为人父的责任会受到追究。这就是亲子关系。
懂得顺从年长者的人,即使和伟大的人物也能以轻松的方式交往。对等的交往方式并不只限于工作层面,也可以从彼此的嗜好或兴趣层面着手。在嗜好的领域里,没有讲究年龄功劳的制度。无论是垂钓或围棋,均与年龄无关,凡拥有更高超技术的人便可居上位。职业棒球虽然不属于兴趣,但也是凭技术发挥作用的世界。如果全凭年龄功劳来安排打击顺序,必然显得突兀怪异。负责扫垒安打的击球员尽是40岁左右的年长球员。
上班族的组织由于是不需要技术的世界,因此除了年龄以外,没有其他区别差异的标准。所以不得不按照年龄功劳来决定顺序。愈难缠的对手愈该认真打招呼
打招呼这种事情,只要一旦错失时机,就会变得不好意思开口。结果,却不得不在那种尴尬的气氛下和对方共事。
愈是自认难以对付的对手,愈该掌握时机先打招呼。否则,单就没打招呼一件事,就可以让你心情低落。想到自己不善应付的人在场时,虽然容易产生尽量避不碰面的念头,但可以反过来将立即打招呼当作一种免罪符。
不过,有些不善打招呼的人其实是生性害羞,本性却非常善良。无论和谁都能满不在乎地打招呼的人,事实上有些却是厚颜无耻的。无论是谁,与人打招呼时必定会感到一种程度的紧张。倘若对手又是棘手人物时,紧张的程度愈加升高。
所以,不要只因为自己未获招呼,就因此立即动怒,至少自己好好地先向对方打过招呼,心情自然会变得轻松起来。这是自己在工作上的情绪问题。
例如,在进入工作现场时总会以相当宏亮的声音打招呼,有时可以因此提升情绪。
此外,打招呼的态度切忌草率。最糟糕的情形是,打招呼时眼光不看对方。虽然说打招呼时必须点头常受到强调,但那通常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是否与对方目光交接。
目不正视只靠声音打招呼的话,虽然只需重复招呼个两三遍就了事,但这却形同没有打招呼一样。像这样的礼仪,紧紧牢记在心便属收获。由于工作的顺利与否紧密相关,上班族也绝对不可忽视打招呼的礼节。
人际关系名言录
人的恶行中,最可怕的是源于卓越的才能;而因此所受到的憎恨与残害也最深。
拉罗修福克
让〃间歇火山〃变成〃活火山〃
截止目前为止对人际关系漫不经心的人,〃好吧!我也要来建立人际关系!〃即使以这种方式坚定决心,也必定是以发掘新的人际关系作为出发点。〃应该如何才能和陌生人成为熟人呢?〃抑或〃首先应该从哪儿着手扩展人际关系好呢?〃他们心里浮现的尽是这种念头。
因此,倘若你意识性地希望着手建立人际关系,不应该一心只想寻求新认识的对象,你必须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重新检查自己迄今拥有的人际关系。
即使迄今从不曾意识过建立人际关系,大部分的人也都应该会与别人互寄过贺年卡。所以,你不妨从过去的贺年卡开始检查。无论是学生时代的朋友或老师,因为工作而认识的人们,兴趣相投的人们等等,在这里头,具有作为人际关系价值的对象肯定不少。
一旦了解此点,接下来你应该想想看,自己迄今对这些人做过什么。是否曾在疏忽的情形下做出不合情合理的事呢?是否曾为对方效劳,或伸过援手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