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部书-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宴会的场合上即使结识某人,在一同聊天的情况下,不可能进行彼此均能深入了解对方的话题。总而言之,凡以团体单位与人交往,必无法培育出人际关系。
比方说,即使两人有机会单独交谈,如果彼此仍背负着公司的团体印象,也必将无法培育出属于个人的人际关系。〃贵公司从事那方面工作呢?〃抑或〃我的公司是负责承担这种业务的。〃提出这一类话题,根本无法加深个人对个人的人际关系。你在谈话中必须采用的主词是〃你〃和〃我〃,不是〃你公司〃和〃我公司〃。
此外,你也不可以将对方视作团体的一部分,应该将他看待成独立个体。
然而,这种情形如不加留心,必然会留下遗憾。比方说,如果你对女性职员表示:〃既然你是女性,应该无法彻夜工作吧广这即是你将对方视作属于团体一部分的证明。你必须舍弃〃既然你是女性〃,只说〃你大概无法彻夜工作吧!〃
这种情形也会发生在给与对方高度评价时。〃既然你是女性,应该感觉很细腻吧广抑或〃既然你是女性,理所当然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呀!〃这些话其实称不上赞美。因为你的赞美不能视作针对个人的感觉或观察力的评价。
世界上所有的差别待遇,全系因为将个人视作团体一部分所造成的结果。因此,〃因为是女性,所以无法做到〃的说法国属差别待遇,〃因为是女性,所以表现杰出〃的说法,同样也是明显的差别待遇。
只要是将人类的能力归纳入团体做判断,就是一种差别待遇。如果以这种想法和别人交往,必将无法缔结个人对个人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名言录
人们往往被自以〃无害〃的原因所伤,而不是被预期中的原因所害。
派格
切勿在公司外人面前先向上司致礼
和公司外的人一同工作时,上班族经常犯下一种错误。那就是在洽商聚会席上,自己殿后到达时的寒暄方式。大部分的人看见自己的上司和公司外的人均在场时,会先向自己的上司打招呼。
这是绝对不行的。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先向等候你的外人致意。单就较对方迟到一点即已属失礼,倘若连招呼都无法令人满足时,更不成体统。
这种情形在一前一后赶往客户处所时亦相同,切不可先向自己的上司打招呼。按说,稍后才向上司打招呼是无所谓的。如果只顾先向自己同事寒暄,任谁看了也不愉快。
无意中先向上司打招呼的原因,是因为对上班族而言,具有实际利害关系的人不是客户而是上司。即使因为招惹客户不悦导致交易失败,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薪水。然而一旦不得上司欢心时,必然会影响年终奖金的评定。
由于经常抱持着〃向上司低头〃的意识工作着,因此在前往上述场所时,也自然地表露于行动中。上司也有其应负的责任,由于对自己的立场抱持错觉的上司不在少数,因此即使自己先被打招呼也不会认为不妥当。
仅维持人际关系无法发挥任何作用。所谓人际关系,进行推展或维持工作并非主要目的。由于人际关系充其量不过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手段,如果浪费精力于维持人际关系上,则属于本末倒置。
然而,偏偏有人专门费心劳神于人际关系网路的维系。确认友谊等的作业。这是将手段和目的混为一谈,只在扩展人际关系的工作上卖力气而已。单就拥有数百名熟人,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人最多只能称作名片或贺年卡的收集者。
一旦成为那种收集者,名片的管理就会变成一种兴趣。如果认真将它视作一回事,必将大量耗费精力。一年到头只知忙着整理名片,实际上从无机会和住址册中的任订一人仔细交谈。这种住址册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人际关系,甚至连邮购公司顾客名册的价值也谈不上。
既然抽得出庞大时间于名片管理,不如在认识新朋友时好好地和对方详谈一番收获更大。即使一丝不苟地管理住址册,如果无法彼此沟通思想,这种人际关系必将中断命运。就像神经系统的脉络一样,未受到使用的部份会逐渐耗损枯萎。
然而,如果这些名片变成了真正活络的人际关系时,即使你并未逐一会见每一个人,由朋友之间思想沟通的方式,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仍然可以获得自然维持。即使你不在现场,有关你的情报仍会通过别人口中流传至整体网络。当你遇见某人时,〃上回我遇到某某人,还听到有关你的传闻呢广从这类谈话中,你便可以确认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保有日常的畅通性。所谓人际关系的管理,以这种进行方式最理想。如果只知确认贺年卡的张数,必然无法发现人际关系网络破损的部分,即使名片或贺年卡的张数徒然增长,也无法发挥任何作用。重点是,这些名片在实际上是否能发挥人际关系机能。如果只是习惯性地互相寄送贺年卡,在实际上几无任何意义可言。
在贺年卡的寄送上屡屡让人感到困扰的情形是,〃既然是几乎不相往来的对象,今年就停寄了吧!〃虽然心想如此,不料对方却寄来贺年卡。既然接到卡片,自己也顺理成章地寄出回函,结果明年对方又寄来贺卡。无论如何也中断不了。这是再空洞不过的人际关系。如果为这种事情心烦费力,永远也无法建立活络的人际关系。
不要沦为名片收集狂
上班族为了建立人际关系而聚集的异种行业交流会,在实质上可以视作毫无意义可言。对于名片收集者而言,这或许是不可错失的收集机会,但是收集这种东西对于工作的进展绝无帮助。倘若抽得出时间到那种地方去,不如一个人关在家里,发愤研究自己想完成的梦想。
在异类行业交流会上,即使可以增加名片收入,也未必能拓增人际关系。所谓人际关系,只要你确实怀抱希望实现的梦想,必然会自然产生。然而所谓异类行业交流会,却是以虽然不知道可以产生什么结果,姑且先储备人际为目的的聚会。但是,利用这种方式先行建立人际关系,再从中发现可以实现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异种行业交流会是有某种意义,则只有在出席者全体完全不牵扯到自己的公司,纯粹以个人名义出席时,它才称得上具有意义。然而在实际上,与会者人人都是背负着公司来参与的。至于在会场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名片交流与交换公司的话题。〃我们公司最近开始推出这项活动了,贵公司的情形又如何呢?〃类似如此,从头到尾集中于公司对公司的话题。
而且,由于拉扯着公司内的自己,每一位出席者的说话态度,都仿佛仍在自己公司内。
乍看之下,实在不成体统。大公司部长级的出席者说话时,会满不在乎地将两手插人口袋里。这是因为平日以部下或往来业者为对象摆惯了架子,所以不知不觉地露出相同的态度。在另一方面,在中小企业担任中间管理职务,平日惯于向上司或客户点头哈腰的人,在会场上也摆脱不了叩头作揖的动作。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却公司名称和职衔。
按道理来说,异类行业交流会是绝对不可以透露出公司名称或职衔的。而且,它应该是当你抛却公司名称和职衔之后,测出自己真正拥有多少实力的地方。
拒绝无理要求反而能建立信用
对于从事自由业的人而言,是否能接获新的工作,几乎决定于此人的信用程度。即使是上班族,倘若被指名委派某项工作时,随着评价升高其他工作也会藉机涌人。
如此一来,必定忙碌不堪。尽管手旁已有一大堆工作,仍不断受托新的工作。虽然想予以拒绝,却因担心一旦失去信用后工作机会不再降临,只好勉强接受。然而,这是莫大错误。如果在忙碌时勉强接下工作,反而会失去信用。这是因为一旦忙碌起来,工作的品质难免受影响,抑或出现逾期完工的情形。〃偷工减料!〃由于对方会产生这种想法,下回自然不再登门委托工作了。
只因为曾经推拒过一次,并不意味着从此失去工作的机会。只要能清楚解说不得不推辞的理由,必然可以获得对方理解。〃如果可能,我也很愿意接下您的工作,但目前已呈饱满状态,本次实在无法承接。因为我不想造成工作品质变低、或出现逾期交件的情形。〃如果你能恳切解说理由,〃这个人的确是工作努力、认真负责的人啊!〃对方必然会感觉如此。藉由诚实拒绝反而可以增加信用度。
此外,在截止日期受到限定时,如果自认无法如期完成,〃到那天为止实在太勉强了〃,就必须明确说出来。与其认为勉强却仍暂且接下工作,然后拖拖拉拉地逾期交件,不如当下拒绝更能使对方感到安心。迅速判断自己能力可及与否,乃是专业的条件。由于对方也了解此点,下回再有工作机会时,仍会登门委托。
尽管自知绝对无法完成,却仍接下工作的外行人,是无法获得信赖的。只有那种人,才会在工作品质低落或延期文件时,以自己太忙碌作为藉口。如果利用这种方式推卸责任,下回的工作机会也必定跟着丢失。
忙碌的原因,乃是勉强接下工作所造成,责任在于自己,与委托工作的另一方完全无关。
更何况,由于其他客户委托的工作积压才造成延迟完工的情形,只会让人产生不愉快而已。〃既然如此,为何当初不明确拒绝〃,对方大概也会如此想。
如果能尽早判断出自己无法按时完工,对方也可以采取委托他人或延长期限等因应方式。
人际关系名言录
别忘了〃十…三…一〃原则:十个电话当中,只有三个会让你有简报的机会,最后只有一个能销售成功。我们需要的,是不会因此而退缩的人。
丹尼斯
受人讨厌者反而人际关系更广
就真正的意义而言,所谓拥有宽广人际关系者,未必是受到人人欢迎的人物。毋宁说,受人讨厌者反而人际关系更广。所谓人关系宽广,并非单纯地认识许多人,而是大幅集拢与自己素质不同的人们。
所谓受人讨厌者,身旁通常朋友不多。因此他所结识的朋友,大都是公司或同业以外、同样受人讨厌的人们。所以,即使人数不多,彼此间仍然可以成立较远距离外的、活泼有力的情报网。
受欢迎的人物,由于在身旁近处容易结交到朋友,也因为满足于现状的人际关系,没有感觉寂寞的必要,因此不会往素质不同的地方伸展触角。
所以,如果你想建立真正有效的人际关系,不妨自己先成为受人讨厌者,然后与位于远方的处境相同的人们结成朋友。受人讨厌者的称法虽然令人感到不愉悦,然而它真正系指由于个性强而愿得突出之意。
你不必为了自己周围没有朋友感到恐慌。说起建立人际关系,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能学会如何观察周遭气氛的秘决,然而所谓人际关系的建立,重点绝非懂得逢迎媚俗,一边委曲求全一边扩展人际关系。
如前所述,所谓人际关系,充其量不过是为了实现个人梦想的一种手段,建立关系的本身并非目的。换言之,在建立人际关系过程中,倘若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必将失去拥有人际关系的意义。一边抑制自己的个性,压抑心理想做的事一边扩展人际关系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
身为上班族的人。由于不想受到上司或同僚排挤,总会配合家人一同参加无聊的饮酒聚会。然而,一味从事这类交际应酬时,认识的对象势必受限于狭隘世界里素质相似的人们。倘若你心中拥有想实现的梦想,就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参加正式宴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