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渤海国武王传奇 >

第54部分

渤海国武王传奇-第54部分

小说: 渤海国武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脑鹑巍K治龅轿渫跚笾谕回使恼媸的康牟辉谟诖虬芴凭且送回使⒈剩仁勾筇平邮芸量痰暮推教跫だ亟崾秸O衷谕回使豢戏⒈推接指萌绾问迪帜兀坎澈4缶谡匠∩喜⒚挥腥〉镁缘挠攀疲推骄陀Ω檬腔ハ嗔陆夂腿貌剑荒苋枚苑教俗鹧稀R簿褪撬担澈9荒芗岢帜切┧鸷Υ筇谱鹧系目量烫跫U庵窒敕ㄒ丫谒哪院V泻糁觯皇桥挛渫醪荒芙邮埽桓仪嵋姿党隼础O衷谖渫跷实酵飞希愠嘶党觥�
乌召度奏道:臣以为,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不宜再打下去,应该有个结局。不知基下是否同意臣的看法。
武王仰卧在虎皮椅子上,双目微合,漫不经心地听着。见乌召度突然停住,便张开眼睛,说道:不要问孤王同不同意。想投其所好吗?你只管说下去。
乌召度继续奏道:臣以为最好的结局是和解。先王在世时曾经说过,渤海国和大唐相比,就象狐狼和老虎。现在这样比喻仍很恰当。小巧如猫似的狐狼可以跃上虎背抠烂老虎的肛门,让老虎苦不堪言,却不可能把老虎彻底制服。老虎吃了苦头之后会变换招数,最终还是会把狐狼甩掉或赶跑。现在我军坚持数年不撤兵,已经威名远扬;大唐战了多年无法取胜,已经丢尽面子。此时和解,虽然不分胜负,可是上风还是被基下占着了。所以臣主张议和。
武王被乌召度这番话点到隐痛处,不禁心头一动,离开座位来到窗前,望着兰天白云,沉思起来。这场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他是非常乐观的,因为他看到奚人和契丹人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停止对河北和河东的骚扰,大唐的边关大帅不过是偶尔追击出三五百里,从来没有人能将这两藩夷民彻底征服。渤海郡的骑兵已经远远胜过奚人和契丹人,一定可以长驱直入,直逼洛阳,活捉大门艺。可是战争进行了三年,右路军过不了幽州,左路军出不了山东,僵持在那里,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真象是狐狼骑到了老虎背上。大唐国确实是一只老虎,渤海国只能是狐狼。老虎不能消灭狐狼,狐狼也不能消灭老虎。这场战争不会有一胜一败的结局。他并没有后悔打这场战争,只是对先前的乐观估计有了一些动摇。特别是突厥国迟迟不能出兵攻唐,就最终打破了武王想要在战场上取得绝对优势的梦想,认识到这是一场不可能取得全胜的战争。也就是说,他开始考虑在适当的时机结束这场战争。现在乌召度为了把突厥可汗不肯出兵相助带来的烦恼压下去,缓解武王的心理压力,就把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这些话恰恰说到了武王的心里。
乌召度见武王半晌没有吭声,心里紧张极了。他知道这位基下动起怒来是很冷酷无情的,这时只要喝一声杀,没有人能拦住乌召度的人头落地。
乌召度小心奏道:是臣胡言乱语,请基下恕罪。
武王转过身来,摆了摆手,说道:你没有胡言乱语。孤王知道渤海国没有能力彻底击溃大唐,才把这场战争叫做捕叛擒贼之战。只要把大门艺辑拿归案,就即刻罢兵。现在大门艺尚未归案,如果议和,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乌召度道:那臣就斗胆再进一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力战智取可以兼顾,打打谈谈可以促使大门艺早日归案。如果可以智取,为什么非要强攻呢?
武王笑道:你这话说得好。能够智取就不必强攻。如果当初大唐皇帝肯接受孤王的请求,把大门艺押送回来,就不会有这场战争。正是因为智取不能奏效,才不得不强攻。孤王也是很想智取,怎奈事不遂人,不得不战。
乌召度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文攻不能奏效,未必现在仍然不能奏效。经过这场战争,大唐皇帝也会有所转变。为了庇护大门艺而让皇侄李琳做了俘虏,又让河北山东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这明摆着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皇帝又不是傻瓜,还会执迷不悟吗?臣以为,此时大唐皇帝正在盼望罢兵和解,这正是重开文攻的大好时机。
武王看了看乌召度,说道:你们两兄弟很有意思。当初乌知古是力主向大唐开战的。现在你是力主同大唐和谈的。孤王该信谁的呢?
乌召度奏道:当初我和哥哥一样拥护基下发兵攻唐,现在哥哥一定也和我一样希望基下同大唐讲和。我们兄弟之间并没有不同政见,只不过是因时因势而异罢了。
武王道:如果孤王采纳了你的建议,让你去谈判,你有成功的把握吗?
乌召度毫不迟疑地回答道:臣以为一定能成功。
武王重新坐到虎皮椅子上,说道:说说你的理由。
乌召度沉着地奏道:现在和大唐谈判,对基下有三大利。一是李琳在基下手中,这是一张致胜的王牌。二是大唐玄宗皇帝五十岁大寿在即,皇家急盼四海和平。三是中原连续三年大灾,中原百姓不愿再战。这时基下主动求和,就是给了大唐皇帝一个下楼的台阶,必能一呼百应,赢得一片喝彩。
武王脸上的表情有了一些变化,露出一丝温和,说道:如果仅仅是停战,当然很容易办到。可是这三年仗不能白打,总该有个结果。
乌召度知道武王最关心的是和平条件,赶紧把自已想好的建议说出来:基下是说停战要有条件。臣以为可以提出三条,一是大门艺归案,二是大钦茂归国,三是确保两路军平安撤退。
武王的脸色又变得严峻起来,恶狠狠地说道:这三条肯定是要的。这很不够。远远不够。大唐要想和平,至少还要增加三条,一是撤销黑水军,二是晋升渤海郡为渤海国,三是原先高句丽国的土地全归渤海国所有。
乌召度听了武王说出的和平条件,心中不仅暗暗叫苦。他想,看基下的意思,这个和谈大使将要点到自已头上。让我拿这样的条件去谈判,简直就是让我上天去摘星星,就算我生出三头六臂,也是做不到的。与其谈不成而受责罚,还不如谈之前就把话说清楚。乌召度当即横下一条心,和武王针锋相对的争论起来。
第七十七章 朝野盼和平 两相起纷争
    乌召度听了武王提出的和平条件,心中立刻紧张起来。他知道,武王已经有了让他担任谈判大使的意向。武王提出的这三条,正是六年前诈上蛮文表时想要达到的目标,那次被大唐皇帝驳回了,现在重提这些过份的要求肯定不能被大唐皇帝所接受。我此刻必须把不能提出这三个条件的理由讲清楚,免得落下谈判失败和丧权辱国的罪名。
乌召度奏道:臣以为,谈判就是双方斗智,各讲条件,讨价还价,互相让步,寻求平衡,达成协议。如果双方在战场上已经有了胜负,和平条件就要贝司战胜方提出,战败方只能接受。如果双方在战场上没有打出胜负,那就要公平协商,互相谅解。现在双方都没有战败,就要考虑维护双方的体面和尊严。臣所列三条,是基下维护自身尊严的最低限,是必保的目标。基下所列三条,都是有损大唐皇帝尊严的,可以作为争取的目标。
武王面呈不悦之色,语气严厉地说道:什么叫列为争取的目标?孤王所列的条件是必须要兑现的。
乌召度此刻是下定决心不能遵照武王提出的三个条件去谈判,便不顾武王的反应,继续奏道:这些争取的目标,涉及到大唐皇帝的尊严。如果我方一定要坚持,那就是把对方置于战败国的位置上,这是对方不可能接受的,谈判就只能以破裂告终,和平就不可能实现,战争还将继续。这就与基下主张和谈的教示不相符合。基下所提这三项条件,可以做为我方的愿望提请对方注意,不一定非要对方明确接受,不必达成协议,可以留待事后再逐步协商。如果过了一定时期,基下认为这些条件必须强迫对方兑现,还可以重新谈判,甚至可以再打一场战争。不管是从外交途径提出,还是用战争手段提出,都必须有实力作后盾。臣以为,目前渤海国的实力,还不足以迫使大唐皇帝承认基下的全部条件,所以才要列为争取的目标。
乌召度这一番话,说得既明白又深刻。武王不得不认真考虑。在满朝文武中,只有乌召度敢于这样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已的见解。武王虽然非常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喜欢听顺耳的话,可也想做个圣明的国王,希望身边有个敢于直言的大臣。他的三个相国都不是这样敢于直言的人。大内相乌知古善于察言观色,宁可保留意见,也不肯说出逆耳的话,是个理智的人。左相张雨生唯国王之命是从,是个忠心不二的人。右相高海清喜欢逢迎,他说的话多半让人感到很舒服,是个世故圆滑的人。这个左司政乌召度和他们都不一样,很有个性,很有见解,是个人才。可是他的话也太不中听了,几乎句句都是针对孤王的,不能让他再说下去了,否则孤王会杀了他。
武王沉思了片刻,说道:先议到这里吧,明天朝会上再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乌召度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告退出宫。因为刚才太紧张,出了王宫,心还狂跳不止。他站在宫门外平静了一下,再急匆匆往大内相府赶来。他必须要立即把刚才和武王的这番重要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哥乌知古,让身为首相的大哥心中有数。
大内相乌知古这些天正在为战争的前景忧心忡忡。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从双方的战绩来分析,渤海军要想打败唐军是不可能的,唐军要想打败渤海军也是很困难的。双方现在都有停战的欲望。这就象两个怒冲冲的人在打架,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不想再打下去,可是谁也不肯先放手。这时如果有个外人来劝架,一拉就开。可是两国交兵,谁能来拉架呢?大唐是大国,不可能放下尊严先行收兵。渤海国是挑战国,先收兵就有承认挑战失败之嫌。
乌知古想不出妙计,就想到了他的好朋友大野勃。这天便抽个空闲到李琳王府来找大野勃请教。
自从许之元和大元义结亲,大野勃一家就住在李琳王府。大野勃是在暗中承担着许多责任。不仅照顾李琳是他的责任。照顾许之元也是他的责任。因为他是受过大唐皇帝册封的左威卫将军,在双方交战之际,他有义务承担起保护这群中原人的责任。现在府中不仅有皇侄李琳,还有大元义许之元夫妇,更有大野勃的妻子姜凤飞,儿子大荣华,女儿大松花,人丁兴旺,热热闹闹,一片祥和的气氛。
这天大野勃正在看大元义教李琳和大荣华练射箭,有门卫来报:大内相乌知古大人来了。
大野勃和乌知古曾经是渤海国胄子监的同学,都是任雅湘和崔岳林的学生,一向情投意合,是一对知交。共同经历过长白山阻击新罗国大将金文吉的战斗之后,两人的友谊更增进了一步,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大野勃坚持的中庸和平之道,就这样通过乌知古渗透到朝堂上,对狂妄好战的武王多少起到一点牵扯制作用。
大野勃听说乌知古来访,立即从座位上跳起来,大笑道:我的好朋友来了,快请他进来。
乌知古进了门,看着满院的人,笑道:大唐皇侄和渤海王子同院练箭,这里可真是世外桃园。
大野勃观察着乌知古的表情,说道:你进门就说皇侄王子,一定是有双方交战的重要话题要说。
乌知古笑道:让你猜中了。是你爱听的话题。这场战争打得太久了,应该结束了。
大野勃笑道:这话我爱听。解铃还须系铃人。谁挑起的战争,就要由谁来求和。来来来,我们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