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落架的凤凰 >

第58部分

落架的凤凰-第58部分

小说: 落架的凤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侠小说中常伪托的长平公主,就是侥幸逃生的崇祯的长女,也是崇祯唯一存活的女儿。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崇祯帝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长公主昏绝在地。五天后,长平公主居然奇迹般的苏醒了过来。顺治二年(1645),长平公主上书顺治皇帝,请求准予出家。顺治没有同意,为了统战的目的,将她许配给当初崇祯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并赐给府邸车马、金钱土地。但长平公主经历家破国亡之痛后,郁郁寡欢,次年逝世。   
多难帝王   
崇祯贵为帝王,可命染黄连,是一个苦人儿。少时多艰,做帝王也了无生趣。他的生母刘氏,海州(今辽宁海城)人,是太子朱常洛(明光宗)的侍妾,封为淑女。不久生下了朱由检,即后来的崇祯皇帝。因为万历皇帝不喜欢他的父亲,而是宠爱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万历皇帝甚至几次起了废长立幼之念。先是封郑氏为贵妃,而长子朱常洛的母亲却还是一般的妃子,这是不合古制的。为了能使朱常洵将来承绪大统,他竟荒唐的不让朱常洛接受皇室教育,人为的使其愚昧,以堵大臣们的悠悠之口。然后又想出了三王并封的主意,将众皇子都封为王以降低长子的地位。虽然万历皇帝用心良苦,但每次都遭到了大臣们(主要是东林党人)的激烈反对。东林党人根据封建宗法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坚决拥立朱常洛为太子。就这样,万历年间的立储之争,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正是政治环境的严酷,使得朱常洛的性情变得孤僻怪异,脾气狂燥,甚至歇斯底里。 
就在朱由检五岁那年,他的母亲刘淑女偶逆朱常洛意,朱常洛在暴怒之下,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刘淑女毒打一顿,甚至命令下人将刘氏往死处暴打,刘淑女痛不欲生,最后绝望自尽。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失光宗意,被遣,薨”。 
但刘淑女死后,朱常洛立马就后悔了。这并不是他念旧情,想起了刘淑女平时对他的种种恩爱,也不是想到儿子失去母亲后的可怜,他是害怕他父亲万历皇帝知道此事后,正好有了废立的借口。恐惧之余,朱常洛就要身边知情的太监宫女们保守秘密,或贿以金钱而诱之,或施以威逼而胁之。要他们统一口径,谎称刘淑女是病死的,将她以宫人的身份安葬在西山。 
朱由检10岁那年,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因为朱由检是天潢贵胄,被封为信王,其母刘淑女也母以子贵,被追封为贤妃。朱由检年纪虽小,知道了母亲屈死的实情后,想去祭祀自己的母亲,但又害怕光宗怪罪,只得私底下向太监打听,确定了母亲下葬的具体方位后,朱由检做些纸钱,委托亲信宦官去祭扫母亲。 
皇父朱常洛即位时间仅仅二个月,便因为纵欲过度而死了。帝位由他的同父异母哥哥、16岁的朱由校继承,即天启皇帝。天启帝对做皇帝没兴趣,对做木匠活儿却兴趣盎然。因此,朝中大小事体均委托自己的奶妈客氏和太监魏忠贤处理,逐渐形成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并逐渐坐大,控制了明朝中枢大部分的文臣武将。他采用特务手段,以皇帝的名义随便抓人,然后拷掠至死,搞得天怒人怨,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天启七年(1627年)8月22日,熹宗朱由校无子早逝,按兄终弟及的传位祖制,朱由检是熹宗惟一幸存的弟弟,他幸运地成为明朝第16代皇帝。这一年他17岁。直到这时,朱由检才可以公开的到母亲的坟上致祭。他封早死的母亲为孝纯太后,将她从简陋的坟墓中迁出,与光宗合葬于庆陵。   
性格悲剧   
登基之后的朱由检,是一位意欲有所作为的皇帝。也曾以中兴为己任,力挽狂澜于既倒,颇有新气象。在熹宗去世不足三个月的时间段里,他以雷霆手段,一举摧毁魏忠贤集团。对依附魏忠贤集团的文武官员进行了彻底清洗,或处死,或下狱,或罢官,或削籍,或遣戍、或终身禁锢等。一时之间,朝野整肃,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明朝中兴的希望。而在铲除魏忠贤阉党势力的同时,崇祯帝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平反冤狱,起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对官员进行全面考核,规定内臣不得结交外臣,下令“内臣俱入直,非受命不许出禁门”,以防内臣与廷臣结党营私。又严令禁止大臣之间结成朋党。他还积极整饬边防,起用抗金名将袁崇焕,提升他为兵部尚书、右都督史、总督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赐尚方宝剑,执掌辽东的军事大权,实际上等于把收复全辽的希望寄托在袁崇焕身上。崇祯力图重振朝纲,实现明朝的中兴。 
但不幸的是,朱由检随后却又因对朝廷大臣不放心,又开始重用宦官。当初他试图严禁宦官干政,如今却自食其言,重蹈覆辙。因此,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行使监军之责,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户部、工部都被太监接管,两部尚书被闲置一旁,坐了冷板凳。致使太监权力日益膨胀,朝臣痛心,将士寒心。阉宦都是身体特别是心里残疾的人,一旦权在手,就会肆无忌惮,作威作福。《明史》对此评价说:监军的宦官们侵占军饷,握有精兵,非为朝廷出力,而是狭于私心,只图谋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且宦官们贪生怕死,往往临阵逃脱,诸位大臣耻于为伍。宦官势力除在崇祯初期短暂受挫外,终崇祯一朝,重用信任有加。宦官对军政事务和朝廷监察事务、地方政务的全面干预,对明末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激化了宦官与文官武将的矛盾,影响了各级官员行政的积极性,加速了明王朝灭亡的步伐。 
朱由检对文臣武将的要求又极为苛刻,一方面破格选拔人才,一方面频繁地更换和滥杀大臣,这也是崇祯朝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崇祯在位17年间,内阁大学士如风吹流云一般,一拨一拨的换了50多人。变换之快,叫人摸不着头脑,致使机构多次出现停摆状态,也使属吏无所适从,应付了事。崇祯刚愎自用,性情急躁,迫不及待地想创造奇迹,且错误的认为重刑是创造奇迹的唯一的不二法宝。结果却适得其反,王朝人才断挡,形成更大的危机。特别是到了崇祯后期,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崇祯帝毫无治国良方,只能靠滥杀以竖其威。他实行“错一事则罢一官,丢一城则杀一将”的做法。不念往昔之战功,也不管今日之高位,只要出现差错就立即处死,其冷血如此。陕西省华亭县(今甘肃华亭)县令徐兆麟,到任仅仅七天,情况还没有熟悉,城丢了,也不加甄别地处斩了事。致使忠心尽失,人为自保,甚至与义军或盗贼串通一气。崇祯一朝,共诛杀总督7位、巡抚11人,包括三边总督郑崇俭、蓟辽总督袁崇焕、南畿总督熊文灿和畏罪自杀的杨嗣昌等,其他六品以下的官员就更多了,冤死的不在少数。 
其中最冤的,当属袁崇焕。崇祯经常慨叹,安得岳飞那样的猛将,朕也就能有一夜安枕之福了。而袁崇焕就是一位岳飞,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只是崇祯不善识人罢了。这样说有些冤枉他了,只是他的猜忌心太重,对外臣的不信任,导致了袁崇焕遭到了和岳飞一样的下场,甚至比岳飞的死更悲惨,更令人唏嘘叹息。皇太极为了除掉忠心而又有军事天才的袁崇焕,便仿效《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模式,策划了针对除去袁崇焕的反间计。因为采取军事手段显然不会奏效,只能来阴的。当时,皇太极在率军围困京师的时候,曾俘虏了两个太监,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故意让他们偷听到与“袁经略有密约”的对谈,再将他们放跑。两个太监逃回宫里,便向崇祯报告说:“皇太极的军队之所以能成功入关直逼京师,是袁崇焕放纵所致,后来皇太极主动撤回关内,也是与袁崇焕密谋的欲擒故纵之计,而此前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也是为了削弱明军在辽东的防御能力。袁崇焕已经向后金投降了!”崇祯帝竟信以为真,非常震惊。崇祯三年(1630)三月十六日,崇祯帝命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妻妾兄弟流放到 
福建。崇祯帝自毁 
长城,无疑使士庶寒心,军心离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袁崇焕一死,辽东的战局便无人能收拾了。因此,当崇祯三年(1630)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后,明王朝便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之中。但是,崇祯还不吸取教训,在崇祯十五年(1642),又密令孙传庭枉杀了大臣贺人龙。贺人龙是李自成的同乡,镇压农民起义不遗余力,是明朝难得的悍勇且有谋略的将领。贺人龙被杀后,起义军高兴得酌酒相庆:“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耳!”崇祯帝的多疑、擅杀,自以为是的性格,把帝国拖入了绝境。 
为了应对内外两场战争,崇祯帝不得不大幅增加赋税,名曰“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饷是夏秋两税征收之外的额外措施,带有强迫性和掠夺性。没有一定限制,唯依据军需而定。官吏贪暴,趁机中饱私囊,因此,数额直线上升,民间卖儿卖女也完不了这课税。史书记载:“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如此惨景,即使最善良的老百姓也要拿起武器,铤而走险,寻求生路,致使起义队伍日益壮大。 
崇祯做皇帝,比谁都努力,比谁都辛苦,但却面临着亡国之运,自己又缺乏力挽狂澜的能力和个性,更何况明朝廷已如将倾大厦,社会的各种矛盾积重难返,已很难再扶立起来了。加之他的自相矛盾的性格的悲剧,他虽然倾尽全部力量,也不能让大明朝起死回生,而是加速了明朝这辆巨轮向更深的深渊滑去。   
星走月中   
崇祯帝除了勤政,尚可誉之外,其它方面不可恭维。出台的政策是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而又不思检点,常委过于人。崇祯初年,他为了节省开支,下令大幅度地裁撤驿站。而裁撤的结果是导致全国一大批驿卒下岗,这些驿卒失去了生活来源,为求生存不得不加入起义队伍。后来闻名天下的李自成,就是这批裁减中的一名普通驿卒。可就是这名不起眼的驿卒,却成了明王朝的掘墓人。而崇祯帝裁撤驿站,据后人统计,也仅仅省下30万两银子,还不足皇宫一个月的支出呐!真是得不偿失。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四,崇祯帝向天问卜,得到的卦辞是:“星走月中,国破君亡”。果然,李自成在襄阳自称大顺皇帝的消息很快传来了。 
而国之将亡,妖孽频生。南京报称,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有不祥之兆发生:三更半夜,从孝陵深处,常有凄厉的哭声传出,吓得守陵军士逃之夭夭。 
正月,朱氏的祖籍凤阳发生 
地震;京城北京也出现了“星侵入月”的天象。 
接连不断出现的怪异现象,令崇祯恐惧万分,心力交瘁。而国库已经空乏,财政拮据,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崇祯在无可奈何之下,就想到向大臣们化缘,请求皇亲国戚、文武百官,踊跃捐出自己的家财银两,充作军费。 
其实,崇祯帝本身享有丰厚的内帑来源,这是不交国库的。这时候的情况是,皇帝富,国家穷,官吏富,民间穷。到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国库已经是无钱可供军需了。在此江山存亡的关头,崇祯帝却和大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