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 >

第134部分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第134部分

小说: 必杀:援朝空战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不再推辞了。”
“其实,我之所以过来看看,也是带着气来的,我的军职暂时不必去操心了。但没军职,不代表我就没价值,我这不还是有你们一票兄弟,是不是?”
战红鹰见独孤笑发自肺腑,当下也就不再隐瞒,将自己的境遇和盘托出。
“太好了,老大!”
“在军中有什么意思啊!?那么清苦!?这回你正好可以带着兄弟们好好地干一场了。”左深蓝一听大喜过望。
他在旁边刚才一直听独孤笑和战红鹰说话,没有言语,这回算是表了态。
“其实,我来也就是这个意思,一来呢,看看你们这边的造币进展,二来,也与风四国和不老杨联系,看看他们各自的进展如何。”
“现在造币的进展可谓是非常顺利,无论是美元、英镑、法郎还是其他的货币,我们这边已经都能够轻松地造出来了。而且,以各国政府的鉴定水平,绝对看不出我们造出来的是假币。”独孤笑道。
“对了,不能说绝对。”
“呵呵。这绝对是我口头语。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了。”独孤笑道。
“拥有绝对自信也是好事。”
“既然都是自家兄弟,我也就不说两家话了,刚才独孤笑说的,其实深合我意。我同意成立一个组织。”战红鹰表态。
“现在那哥俩儿都不在,就由咱们三个人商量吧。”左深蓝道。
“我们就叫做飞鹰门怎么样?”
“我倒!”
战红鹰和独孤笑差点没同时晕倒。
“这个肯定不行,最好淡化我的存在,我这一级关系,只要你们四个人能够单线联系就好了。”战红鹰道。
“是啊,老大毕竟人在军队,就算一时离开,但我预计他早晚还得回到军营,要是叫他的同僚知道,老大和我们这些江湖中人过从甚密,又不知道有人会说什么了,也毕竟不是一件好事。”独孤笑道。
“那我们叫什么呢?洪门?青帮?貌似这些名称都已经被抢注了啊!”左深蓝道。
“必杀社。”
“中华必杀社。”
“你们两个觉得怎么样?”战红鹰问。
在他的心中,必杀的印记太过深刻,以至于脑海中蹦出“必杀社”这三个字。
“中华必杀社?这个听起来还不错。”左深蓝表态。
“嗯,我也觉得这个还好,简称就是必杀社。”独孤笑道。
“那老大就是我们必杀社的社长了。”左深蓝道。
“是,老大就成了我们的战社长,但我还是觉得老大叫起来亲切。”独孤笑应道。
“刚才独孤笑说的那些我也很理解,叫你们困守于此,对于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利的。我也想把我们必杀社的总部动一动,作为我们将来长期发展的基地。”、
原来的起点军校第9室,从这一刻开始就剥离出来,正式成为了中华必杀社总部。
战红鹰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历经跌宕起伏之后,战红鹰深深觉得穿越了并不代表就一劳永逸,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拳头大的说话。
“哈哈!老大,我就知道,咱们两个是不谋而合啊!”
独孤笑笑了。
其实,谁能说这个造币专家不是一个聪明到极点的人呢?
他虽然人一直在小灰楼里面忙活,但对于外界的事情和战红鹰的个人走向洞若观火。
“从目前的形势来说,叫你们继续留在北京,也是不太有利。”
“现在最有利于你们常驻,并能够继续发展,还能够环境宽松,娱乐消遣的,也就只有一个地方了。”战红鹰道。
“老大,你说的是什么地方?”左深蓝问。
“其实,不用我说这个地方,你们两个估计心里也都有谱了吧。”
“这样吧,咱三个人每个人都把心中所想写在一张纸条上,最后,看看所想的一样不?”战红鹰提议。
“好。”
三个人各自提笔,在纸上写字。
之后,一起亮了出来。
不约而同地写的是同样的两个字——“香港”。
“哈哈哈!”
三个人相视大笑起来。
虽然都相中了香港,但其实三个人还是各有各的考虑。
战红鹰考虑将造币车间兼中华必杀社总部转移到香港,一是因为在香港自由度和空间都比较大,二是由于香港在朝鲜战争当中的战略位置其实也很重要。
在朝战开始之后,美英等西方国家联合全世界40多个国家对中国进行武器和物资禁运,而香港就成了志愿军突破封锁从国际上补给各种战略物资的重要港口。
发动中华必杀社的力量在香港立住脚,既能够有利于这个造币车间的延续,又可以在此将“必杀社”做大,还能够抢占港口,为志愿军补给更多的物资。
战红鹰虽然一时离开了军营,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无疑还是对于军队深深眷恋的,凡事也自然从有利于军队,有利于朝战的角度出发。
独孤笑考虑将造币厂搬到香港,主要是因为香港是东方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更有助于他发挥自己的“造币”专长,当然了,香港这个花花世界,也比较符合他工作、生活、娱乐三兼顾的要求。
左深蓝喜欢香港的原因除了跟独孤笑有近似之处之外,还有一点“私心”,那就是在香港会举办世界顶级的珠宝博览会,而他身为神偷,当然也要去看看。
“既然大家都觉得香港适合必杀社的发展,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就把总部,也就是造币工厂迁到香港。”战红鹰做了决断。
“好,就这么干了!”
左深蓝欢欣鼓舞道。
“这个转移,要分批次,无动静的进行。”
“先告诉不老杨,转道香港,在那注册一个商号,为你们过去作一个铺垫,然后,你们这些人不要一起走,要有计划的分散过去。”
“我暂时先不能过去。北京这边的事儿,还没处理完。”
“就算是过去,以后,也不一定在那里,主要还是靠你们发展,我的意思你们明白吗?”战红鹰道。


234章 说动“德意志军工之花”
更新时间2011…8…29 13:22:16  字数:2203

 (肥书呼哧呼哧地呼叫:待宰!求收藏!)
“这一点,我当然是懂的。”独孤笑道。
他也很清楚,战红鹰志不在小,虽然同意率领这一班兄弟秘密结社,但毕竟不会真的只和他们一起混**。
再说了,战红鹰要是真的天天跟着“必杀社”,那么也未必是这些社团成员们的幸事,他要是像带兵一样带小弟,那兄弟们也注定消受不了。
“好,既然如此,现在就可以安排了。”
“先联系不老杨吧。”
战红鹰布置道。
他知道独孤笑他们有秘密渠道,能够联系上不老杨。
几经辗转之后,不老杨获知了“必杀社”成立,以及造币厂要移往香港发展、要不老杨在香港打前站的绝密情报,而他此刻也没有闲着,正在执行着战红鹰交办的在德国与克虏伯公司洽谈合作的任务。
德国。
克虏伯武器制造公司。
尽管战后美苏将曾经辉煌一时的第三帝国瓜分的四分五裂,成为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但有些辉煌的名字却永远不会凋落。
比如说——克虏伯武器制造公司。
这个以大炮闻名于世界的公司,其实根本就不像普通人所知的只能生产大炮那么简单。
它拥有的雄厚的技术实力可以使之生产战机、坦克、军舰、潜艇和航母。
这也是战红鹰相中“克虏伯”的原因。
在一间密室之内,不老杨正在向克虏伯的女掌门碧萨娜小姐传递着战红鹰的声音。
“我们的老大战先生对于与贵公司合作非常感兴趣。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和您见面谈一下。”不老杨穿着一件蓝绸的中式长衫,看上去温文尔雅,像是一名管账的先生。
“杨,你知道,现在美国占领军对于克虏伯公司看的很紧,再说,你所说的这位战先生,是否有实力和克虏伯公司合作,尚未可知,也就是说,我对你们还缺乏了解。”
碧萨娜用中文回答。
她是一个标准的德国美人,白皙的皮肤,英挺的鼻子,微卷的棕发,清新的眉毛,灵动的碧眼,虽然只简简单单地梳了一条马尾辫,穿着一身淡褐色的猎装,看上去却特别有气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碧萨娜身材很高挑,约在1米76左右。
她小的时候,曾随着祖父在中国青岛生活过三年,所以,会说中文,对于中国的国情也有所了解,也正因为对中国的国情有一定认识,才对不老杨所说的中德军事合作事宜存有怀疑,认为这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方夜谭”,在她的心里,认为中国人不可能会有实力,或者说有愿望,与远在大洋另一边、隔山隔海的德国军械厂进行合作。
但作为克虏伯家族的女掌门,在德国被占领,工厂也要被美军肢解的时代大背景下,她又不能置一个保存和发展克虏伯传承的机会于不顾,所以,她与不老杨的谈判,显得不冷不热。
“这样吧!碧萨娜小姐,您看我是否可以安排,您和我们老大先一下,再做决断,我们的老大战先生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也许,您在见了他之后,对于我们的合作,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不老杨显然也是一个谈判专家,虽然碧萨娜所流露出来的语气显示她对不老杨提出的合作事宜,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但不老杨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重申安排见面的事情、
他太了解战红鹰了,很多原本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战红鹰出面去做,也许会赢来某些转机,再说,碧萨娜今年也不过24岁,与战红鹰年龄相仿,他们年轻人之间,比较好沟通。
“杨,你可真是一个固执的人。”
碧萨娜冲着不老杨微微一笑。
“碧萨娜小姐,您也真是一个严谨的人。”
不老杨的语气很和缓、很温和,但却绝对不会因此而被人轻视。
在他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帮派大佬以德服人的味道。
“好吧,我就与你们的那位战先生择机见一面,但是,我想见面的地点不会是在德国,也不会是在中国大陆,德国的情形你也知道,美国人盯着我们盯得很紧,不是今天来催促我们提供技术资料,就是明天就要进厂来搬走设备,应付这些美国人,就很是棘手。”
“至于中国大陆,我是更加不会去了。”
“杨,你要明白,克虏伯公司多年以来只接受订货,还没有自己主动上门的时候,就算是曾经以闪电战横扫欧洲的第三帝国装甲部队,也得向克虏伯公司订货,并以能够使用克虏伯公司制造的武器为荣。”
碧萨娜说话的时候,碧绿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可遏制的神采,那是克虏伯的传奇,也是家族的荣耀。
“对此我非常尊重。”
“碧萨娜小姐。”
“贵家族是德意志军工的荣耀。”
不老杨附和道。
他不仅是在赞美克虏伯家族,实际上更是赞美碧萨娜本人。
碧萨娜·克虏伯,无疑是“德意志军工之花”。
他其实是一个非常会讨女人喜欢的人,人过中年却别有一种丰润内敛的讨喜之感。战红鹰派他专办各种涉外事务,倒也算人尽其才。
碧萨娜知道不老杨这句话是客套话,但听在耳中依然很是受用。
德国人就是这样一群民族自豪感和家族自豪感都异常强烈的人。赞美他们的家族或民族能赢得他们的最大好感。
就算现在是1951年,德国纳粹刚刚战败,第三帝国也才消亡不久的阴云笼罩之下,碧萨娜也与很多不屈不挠的德国人一样,还保持德国人特有的风度。
“杨先生,你真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人,那么,关于我和战先生见面的事宜,你就具体安排吧。”
在不老杨成功的“忽悠”之下,碧萨娜的语气和立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不老杨的称呼也从“杨”升级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