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中的台海之战 >

第111部分

梦中的台海之战-第111部分

小说: 梦中的台海之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了大量物资,甚至不惜为此克扣其它部队的补给,引起许多人的不满。由于有充分的准备,他对于“庆功”计划的前景非常乐观,他在给女几的信中写道:“如果顺利,我们将在一周内结束战争!”   
他为这个计划的实施选了一个好时机,中国军队发生全线反攻的12小时后,30日凌晨2点,美军于南线发起进势,这时解放军才发现,美陆军第4机步师已经投入战斗,而不是估计的那样:正在登陆之中,短时间无法投入战斗。实际上,该师主力也刚刚完成登陆。史迪特不希望该师在进攻上海之前实力因任何因素而被削弱,因此一直拒绝从该师用于任何战斗,既便解放军的反击高潮时期,也没有从该师抽调抽调一兵一卒,用于支援其它部队。   
这可以说是美陆军第4机步师第一次参战,他们在伊拉克的活动与警察差不多,该师最初的行动可谓顺利,这一攻势完全出乎于解放军的预料之外,解放军怎么也不会想到美军会投入整整一个师。选拔的时机也非常好,这个时候解放军几乎没有什么防备,确切的说部队尚没有从反攻作战的疲劳之中恢复过来,如果不是因为解放军大举反攻,也许史迪特不会决定在这个时候发起攻势。解放军自认为夜战为其光荣传统,夜战一直被列为训练重点,然而现在论起打夜战,美军更有优势,因为美军装备有大量夜视械材,至少每人一件,而且是最先进的。相比之下,解放军的严格训练仅仅是弥补了其说到夜视械材不足,更何况与美陆军第4机步师的多为二流的部队,他们的夜视械材更是缺乏,其实除了轻武器之外,他们什么都缺乏,至于人员素质更是没法与美军相比。   
美陆军第4机步师的攻势可谓势如破竹,一路杀向上海,如果不是由于江南水网密布,也许美军可以在日出之前攻入上海,所以日出时,他们只冲到市区外围,此时已可以借着日出的阳光远望上海市区。不过这个时候,美军的好运到头了,一条防线出现在美军的面前。   
沿海东南及上海地区的防御问题早已被列入解放军的工作重点之一,在上海周围构筑防线的计划早已被提出,第二次台海战争开始之前,修筑防线的计划已开始进入设计与筹划阶段,中美开战,尤其是美军登陆之后,整个工程全面展开。   
面对这条防线,美国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他们早知道中国要修筑这条防线,可是一直没有在意,他们认为防线是早已过时的东西,这一计划不大可能实施,直到侦察照片显示中国已开始修筑防线才相信它的存在。他们对此工程的进度也估计不足,认为可以在工程完工前突破它。可是为修筑上海外围防线,中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除了大量工兵部队之外,军队派出12个预备役或民兵师参与修筑,上海市政府则动员了大量工程机械与人员,全市的建筑企业几乎全部被动员运去参与工程施工。巨大的投入当然换来了巨大的回报,当美军到达防线前时,整个防线已形成规模,美国人只能感叹其工程速度的神速了!    
美军首先对防线发起了几次试验性的攻击,想寻找这条防线的弱点,结果让他们发现前面是铜墙铁臂,中国人在修筑这条防线之时几将人类的智慧发挥到极点。整个防线之内,依江南众多的河流层层设防,利用田间的水渠,改造出无数充满积水的深沟,还有大片的泥地人为的让地面上充满积水。战壕与交通壕密布,而且没有一条是直的,全是羊肠小道一般弯弯曲曲,…   
这条防线的布局没有漏洞可寻,要想撕开它,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强攻,这就必须依赖于火力,当然伤亡是少不了的。美军完全可以绕过防线,防线的北面较弱,甚至许多地方没有开工,可以轻易突破,从上海市后方杀进去,然而时间已不允许美军再多走几十公里路,那可能需要好几天时间,而时间是最为宝贵的,再说解放军增援部队正从北面开来的,绕过防线北上很可能与解放军主力相遇。美军已别无选择,必须立即突破这条防线,继续向上海前进!   
美军短暂的休整一下,让人员休息一下,同时也要补充一下弹药,一夜的激战下来,弹药消耗也不少。可是没等攻击行动开始,解放军就首先大量炮弹欢迎美军,美军炮兵随即对解放军炮兵实施压制,然而效果不佳。   
解放军可是依托防线作战,是坐等敌人上门,与以往的野战不同,因此面对炮战,解放军炮兵毫不畏惧,勇敢地迎战。   
与美军不同的是,中国陆军装备有大量火箭炮,其种类繁多,以107、122、130毫米的最多。虽说这些火箭炮在美国人的眼中性能太差,射程太短,精度太差,但是解放军看中了结构简单,重要轻,机动性强,尤其是其射速高,十秒钟左右全部火箭弹就可以发射完毕。也许美军会在这些火箭炮发射等一枚火箭炮后的一秒钟内发现并计算出炮位,然后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将有关的数据传给炮兵指挥所,指挥官也可以在一秒钟内决定开火,如果这个时候炮兵们正在炮位上,那么炮兵们仅需要几秒钟时间秒可以完成瞄准、装填,到最后击发,不过炮弹在空中要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落地。理论上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总时间也不过数十秒钟,但实际上所需的时间要比这多一点,而在这段时间内,火箭炮完全可以发射完全炮弹,甚至将火炮移走。因此这些火箭炮如果实用的好,确实可以让美军头痛的很,幸运的是,经过连续的战斗,中国军人已经学会了如何应用。   
相较之下,身管火炮的射速与机动性无法与火箭炮相比,然而解放军为其修筑起掩体,不要小看这些掩体,这些掩体修筑的非常考究,除非直接命中,否则无法摧毁;要想以间接炮火摧毁这些掩体可不容易。这可是解放军从朝鲜战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成果。   
美军炮兵根本没有掩体,或者说没心思修掩体,机动是他们对付压制炮火的唯一法宝,常常是对方的炮弹没有落下,他们已接到警报,并及时移转。不过现在他们发现对手与他们一样,拥有发达的侦察系统,他们一开炮对手的压制炮火马上就到,因此必须不断的转移,可是这太影响战斗了。有时需要炮火支持时,炮兵正转移阵地。   
双方的炮兵只能说是打成平手,谁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实际上,双方地面部队只能打成平局,不过美军有空中优势,空中优势可是美军致胜之根本。地面部队一旦遇到问题,会立即出动飞机对目标实施轰炸。   
美军的空中打击给解放军于巨大的压力,也为美地面部队的推进提供了巨大帮助。当天美军几乎将其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上,尤其是第4机步师,甚至日本空军也出动战机参与了行动。   
同样,为了支援地面部队,解放军也出动大量战斗机对美机实施拦截,歼…7性能虽比,但在执行重地防空等方面依然表现不错。可惜已不顾一切的美军依然显得力不从心。   
美机投入下的炸弹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然而地面部队的攻势依然受阻。无论是什么样的支援火力,都不法有效的摧毁防线上的火力点,因为这些火力点太多,也太坚固。密布各处的地雷与各类障碍物,让部队不愿抬昌;无数充满积水的深沟挡住了装甲部队的去路;此地之土质原本松软,不利于重型装备的通行,被人为地充满积水之后再是泥泞不堪,更让重型装备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更重要的是为保卫上海,俞登已下命“决不许后退一步,因为我们已无路可退!”,虽然伤亡数字不继上升,但是守军依然死守不退,甚至不时派出小股部队实施反冲击。战至当日日落时分,美军仅仅推进了几公里,这与计划相差太远了,数字化装备提高的是效率,而不是武器的性能。一名美军士兵感叹道:“这条防线太坚固,也太宽了!”   
美军虽想继续进攻,然而最后还是不得不停止前进,因此他们太疲劳了,许多人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其间仅吃过一顿饭,而且饭菜冰冷,他们太需要休息了;弹药也出现不足,他们已用光了为此次行动准备的全部弹药,而对于攻打面前的坚固防线,没有足够的弹药是根本不行的。看来29日,解放军对美军物资装卸场的攻击行动终于产生了效果。   
解放军也不会给对手以休整的机会,当晚就出动一支装甲部队实施反冲击,确切的说是刚刚到达就被投入战斗,虽然参与反击的装甲部队无不惨重损失,甚至有几个参战单位撤下去时已成空架子,但解放军的目的达到了,消除了防线内的突出部,美军差不多回到了早晨的出发阵地。对于此战,一名美军军官评价道:“我们击败了他们,并让他们付出高昂的代价,可是我们为此付出的也不少,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高昂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轻易有获取补充,而我们的损失几乎无法弥补。”   
此时史迪特发现从后勤的角度看,要继续这场战争已经越来越困难,他手中可使用的巡航导弹只剩下8枚,有与没有差不多了,各种导弹,无论是空对地,还是空对空的消耗量也非常大,没有导弹,现代战争要如何打下去?如果再打下去,虽然不至于弹尽粮绝,但也不会好到那去。当然这里仅指装有常规弹头的导弹,而不包括核导弹。这个时候他才深深地体会到后勤方面的不足,确切地说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消耗会如此之大,消耗速度如此之快。   
他已开始盘算着从什么地方“借点”导弹来,美国本土、美驻欧洲部队手中应该有不少存货,再催一催军火商们加紧生产,一想到这里他就头痛,导弹可不是说借就借来的,其中的麻烦事不少。其实此时让他的头痛事情可不少,连续的战斗之后,人员疲劳不堪,装备的完好率也下降了,尤其是战机的出勤率下降严重。   
登陆作战更是在后勤工作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开始的,其后勤计划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可能遇到情况估计不足。对于战斗的激烈成度估计不足,至使弹药等急需物资无法及时供应。此外,物资的运输与装卸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没有想到竟无一大型港口可用,也没有足够的装卸机械,物资上岸之后,也没有足够的运力将物资运交作战部队。   
这一想到这些事情,他就越来越盼望早一点结束这场战争,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拥有此种想法之人何止他一人?      
第2节    
第3机动旅自从那日与美军大战一场之后,就再没有投入战斗,因为损失太惨重,全旅就不得不进行休整,其中反坦克炮兵营建制撤消,损失过大的原因是扩编时补充的人员没有实战经验。第50集团军从台湾返回大陆之后,俞登认为没有机会再使用大规模机载步兵了。按战前的推演,美军登陆后的纵深不会太深,采取敌后机降作战的意义不大。同时,为解决台湾岛上部队的后勤问题,运输直升机已被抽调去执行运输任务,也就是说大规模的敌后机降作战已不可能。面对装备有大量各式直升机的美军,解放军数量有限的攻击直升机可以去支援地面部队,以消除敌直升机的威胁。   
这样一来,机载步兵们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机会,他们与普通步兵部队已没什么区别。说到与攻击直升机部队配合作战,第190师要远比机载步兵们更加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