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和每个人谈一次梦想-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两碗鱼丸汤!”郭伯伯兴致极高。
这鱼丸,和平日超市里买的、吃火锅时放的,都不一样,是地地道道用鱼肉捏出来的手工丸。
“把旗鱼和虱目鱼肉打碎了再捏。”阿姐在一旁做解说。仔细一看,果然,旁边放了好大一盆雪白的鱼肉,另一个盆里,是捏好的鱼丸,却没有规则形状,全是放在手掌里,使足了劲挤压出来的,咬起来却很带劲儿。
“来来来,你洗个手,也来捏一个。”阿姐好热情。
我笑着看她,摇摇头,汤却喝得一滴不剩。
再往下走,就不知不觉到了宁夏夜市。天,算是黑了,灯火照在街上,比白天还热闹。
“我从小就在这条街上吃小吃。”郭伯伯像小孩子一样喜悦。
宁夏夜市,是老台北人吃的夜市,不卖夜货,全是小吃。
“它和士林夜市不一样。最初是两岸的一些饭馆,渐渐地,聚集了卖小吃的摊位,形成了现在的夜市。”郭伯伯说。我一看,沿街两侧,果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店。旧归旧,却依然干干净净的。
一进夜市,眼、口、鼻、耳全都缭乱了。这边是脆皮葱油饼,那边是台湾本地的石板烤肉,锅里滚着大汤圆,有两个乒乓球那么大;再往下走,有烧麻薯、大肠包小肠、烤肉串、裹着胡萝卜和白菜的润饼、鱿鱼羹、炒米粉、麻油鸡、猪肝汤、猪血糕、台南碗稞、蛋包虾仁汤、卤肉饭、花枝炒意面、鳝鱼油面、药炖排骨汤、当归羊肉汤……
许多小吃,我真是闻所未闻,但每家店都让人挪不动脚,后面的人又一拨拨地压将过来,口水已经流了一地,却不知道从哪里吃起好。
车轮饼后面,两个小姑娘正手脚麻利地往模板里倒面浆,抬头一看,红豆、奶油、芋头、芝麻、芝士、巧克力、花生、双拼……口味足足有10种,却全是现卖现做的。
这边:“来三个红豆,两个巧克力!”
那边:“两个芝士,一个双拼!”
“两个红豆,两个奶油。”郭伯伯也凑了个热闹。
我在一旁啧啧称奇:“就这么两个小姑娘,光看着就手忙脚乱了,不会记混吗?”
“不会啊。我们都是现卖现做的。”小女孩抬起头,对我嫣然一笑。
这么忙,人还有时间聊天呢。
先做好底,放进各种口味的配料,再在边缘涂上一层炼乳,盖上盖子。一个车轮饼要等五六分钟,一轮只能做30个,第一轮没有等到,又要等下一轮。我好奇:“大家怎么会如此有耐性?”
“不知道,好像就喜欢看着她们做,总觉得更好吃吧。”一位客人在一旁说。
不赶时间,多好。其他口味的不知道,但红豆味的车轮饼真是又香又甜,也不腻口。
“虱目鱼汤喝过吗?”我手上的车轮饼还没完全下肚,郭伯伯又有了新提议。在美味面前,我是从来都不会客气的。
虱目鱼,这名字听起来缺乏美感,鱼却是雪白的。而虱目鱼汤用的是肉质最鲜嫩的鱼腹做成。据说是一种近海养殖的鱼类,以台南虱目鱼最为有名,刺多,但独独鱼腹肥硕,少刺。做汤时,将鱼腹去刺,用清水煮成。
白色瓷碗,盛着白嫩的鱼肉,撒些葱花,加上作料,汤清香且带些回甜,又绝对不是糖味。夹几根姜丝,蘸着生抽,咬一口鱼肉,入口即化,十分过瘾,令人回味无穷。台湾人自己在家做鱼汤时,用汤勺刮掉鱼油,口感没有那么润滑,但一样回味无穷。
第一部分 台湾,我那一岸的家(5)
这一碗汤喝下,感觉恍然隔世,过去吃过的鱼,都似白吃了,未来还没品过的,想象不出如何能与它相媲美。竟然有些小小的伤感。接着,我被拽着出了门,心,却还没回过神。
前方的小吃,一如既往地令人目不暇接。一家摊位上写着“范太太宁夏总店”;另一家写着“60年老店”;斜对角,一个20岁出头的男孩,穿着红色的围裙,正忙着裹润饼,上面的牌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三代老店”。
“在台湾的小吃街里,有很多像这样做过两代、三代的店。你看这条街上,各家都有各家的特色,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选择,他们不会为了哪种好卖就随便放弃自己的传统。”
总觉得郭伯伯的话是特意说给我听的。
“好像很多小孩子也在帮忙。”
“嗯,很多小孩在上学期间就会帮家里的忙,下课就跟着大人出来摆摊。有点历史的小吃摊,都希望家里有个孩子能把家业继承下去。”
放眼望去,每家小摊后面的人都忙得热火朝天,不知道是不是春节将至的缘故。但脸上,却是一样的微笑。手忙,心,却是不乱的。
“猪肝汤,喝吗?”
郭伯伯,你又向我发起挑战!
虱目鱼还在胃里晃悠,但他一“挑衅”,我的斗志又盎然起来了,生怕错过了美味。
“好!”
“再来个麻油鸡吧?”
“麻薯,吃过吗?”
……
这下,有种需要扶着墙走路的感觉了。
卖麻薯的是一位老汉,他并没有固定的摊位,是推着车走着卖的。一辆很小的木车,上面竖了个自制的灯泡。灯下,黄豆面里,裹了一颗颗拇指大小的麻薯,像是用糯米做的。我们买了一袋,四五个,换算成人民币,两三块钱。又要了两根竹签。老汉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很不情愿。
“郭伯伯,他说什么呢?”
“就这么点钱,还要两根竹签。”他苦笑一下。
听他说罢,我心有不忍。做这样的小吃,每一份赚的都是辛苦钱。然而,却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吃,才让生活多出了情趣,祝愿台湾的小吃可以一直一直做下去,无论商业的世界如何变化。却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妄想。
最后是怎么走出宁夏夜市的,连我自己也忘记了。路过“苦茶之家”,喝了一碗苦茶,既为清火,也为帮助消化。依然,是一家很老很老的店,名片上写着“三代祖传百年老店”。郭伯伯小时候也喝过的。
半日浮生
郭伯伯上午打来电话,说要陪母亲买些年货,问我有何安排。
那会儿我正窝在宾馆里赶稿子,便对他说晚些去台北“故宫”,自己找得到路,不必担心。
“那我晚点给你打电话。晚上有位陈伯伯要请你吃饭,他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在读研究生,你可以做采访。”
我应了他,写完稿子,竟已是午后,再看时间,快四点了,这才晕乎乎地赶着去邮局。娇娇离开香港时,把家里的钥匙留给我。现在她人在重庆,要把钥匙快递给她。
“今天有什么安排?”她在短信里问我。
“想去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很值得一去,一天的时间也不够。”
我感到很汗。现在已经下午四点了。
在路旁吃了碗麻辣鸭血,对面,是西门町的大广场。坐在这个角落里,看地铁口进进出出的人流,不相信自己真的已身在台湾。西门町,是之前只在书和电影里见过的地方。
坐捷运,再换乘公交车,下车,过一条很宽阔的马路,在数十株棕榈树后面,隐约露出蓝瓦黄顶的飞檐,这定然就是台北“故宫”了。小跑上阶梯,穿过“天下为公”的牌匾,走一段长长的道,上许多层台阶,最上端宫殿里存放的,便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家珍宝。
第一部分 台湾,我那一岸的家(6)
卖票的工作人员提醒我,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但,还是要去的。晚去的好处,是已经过了参观的高峰时间,大厅里,只有几位默默参观的客人,都是很懂事地闭上嘴,尽量放轻脚步,免得打搅到身旁的人。照灯低垂,从枣红的绒布上反射出的光,并不明亮,倒让人看得很尽兴。
如“肉形石”“翠玉白菜”这般的镇馆之宝,自然不能错过。但台北“故宫”里的珍宝,每一件都是打动人心的,像那雕刻在竹筒上的八仙过海,或是得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清楚楚的桃核微雕,那青铜剑,玉佩,怎能不令人佩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仔细地趴在玻璃上看,贴得越近,越能看出新的细节,件件珍品,不知饱含了多少工人、技匠的心血,这些先人,就是现在说的艺术家吧。这些藏品,无论搬来搬去搬到哪里,只要是中国人,看一眼,就知道是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亦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心中说不出的震撼。
此次做环球采访,路上所经历的一切,能写的,都一定尽力细心写下来,把一切体验与朋友们分享。然而有的东西,却是难以描述的。就如这台北故宫里的瑰宝,每一件,看过的,还有错过的。有一刻,我心里涌出许多说不清楚的复杂情感,庆幸、感激,还有遗憾。感激的是今生有机会目睹它们的光泽,心里生出骄傲与自豪,为祖先的伟岸;而遗憾的却是想起家里的朋友、亲人,多愿我爱的他们,不是通过我的眼睛和文字,而是亲自看一眼这些奇迹。近来有不少朋友计划着去台湾旅行,我的心里,是多么为他们高兴啊。
在北京时,朋友德强特意嘱咐过,台北“故宫”里有许多工作都是交给志愿者完成的,他们把志愿者叫做志工。到台湾一问,才知道从中学起,台湾学生就有做公共服务的义务,亦要计入学分。
问了一位圆脸的工作人员,她的年龄与我母亲相仿,一双慈目。
“到台北‘故宫’做志工,有什么要求呢?”
她也不问我做什么,细细地介绍了制度,网站上也有细则。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退休人员,都可以申请。
“中学生可以做什么?”
“不同年纪的人有不同的服务对象。所有志工都要先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例如中学生就可以带领小学生参观。”
“通常一个志工会做多长时间?”
“不一定,我们这里有许多人,从中学一直做到大学,甚至做到念研究生的都有。”
“听说台湾学生的学业也很重,他们有那么多时间吗?”
“大多都是利用周末,比如固定周六的半天时间。”
“父母支持吗?”
“当然了,来的小朋友都是家里支持的,小朋友也愿意,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帮助别人。”
“对志工有身份限制吗?比如必须是台湾本地人?”
“没有。”
“有大陆学生在这里做过志工的吗?”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
她送我去搭乘巴士的站台,晚风中,挥手告别。这位台湾阿姨,与我在大陆的许多阿姨有着一样的微笑。这时,郭伯伯的电话打来了:“到哪里了?”
你好,台湾女生
郭伯伯没到,却是请我吃饭的陈伯伯在捷运站接了我。他头发微白,瘦而不弱,很健谈,嗓门不小,一见就是个快乐的人。
“今天吃羊肉火锅。这家店很有名,别看店不大,却只在冬天才开呢。”
一进店,雾气腾腾的,果然坐满了人。右侧的角落里,摆了一张四方桌,羊肉锅已经架上,最里面的凳子上,坐了一个留着齐肩黑发的女生,白净的脸庞,眉清目秀,轮廓分明,个子算不得高,身材匀称。一想起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