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的眼泪-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都做不到,除非迫不得已。
嫣红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扫完了整个院子,不但快而且扫的干净。董少卿有时候动不动找嫣红的麻烦。说白了,她是看不惯嫣红比她麻利且能干。每次当她的两个小儿子要吃嫣红做的烙饼时,她都得数落她的儿子。你以为她真的做得好啊,她是不心疼咱们这个家,做什么舍得什么,自从她来这个家之后油缸里的油下去的特别快。边说边瞪着嫣红,好像总想把她撕个稀巴烂。
嫣红扫完院子,就进厨房看他们吃完来往没,结果发现他们已经出门了,婆婆正在往架子车上装要去播种的洋芋种子。
“妈,我帮您!”嫣红说时已经凑上去帮忙了。
“扫个院子也这么磨蹭,年纪轻轻的干个什么都怕把自己累死!”这分明是无理取闹,故意找茬挤兑嫣红。
“妈。。。。。。”嫣红刚想说什么,又把话咽下去了。
等一切播种用的东西准备就绪之后,这全家老小都上地里面去了。
晌午的时候,洋芋快种完了,婆婆叫儿子休息一会。大家都坐在一块准备吃干粮了,嫣红正在拣地里的杂草苗子,看见大家都在休息,感觉自己的肚子饿了,也就走过去准备吃点干粮再继续干活。嫣红正准备坐下来,婆婆董少卿的脸立马拉下来了。
“地里那么多的草苗子还没拾呢,吃什么吃,赶紧拾草去。”说着将嫣红推了一把。
“妈,二嫂早上什么都没吃,估计都饿了,你就让她吃了再干活吧!”三弟海兵说道。
“你不比她,你累死累活的犁地,她只不过做些挣不死的活。”董少卿的脸拉的长的可以拴住一头驴了。
嫣红一声没吭,只是静静的转过头,朝地中央走去。泪水和着泥水沾在了嫣红的手上,脚上。那瘦弱的身子,颤巍巍的在地里的每一个角落移动着,是那么悲痛和无助。不知道是未满十八岁的她胆怯,还是她不愿多说什么,只能认命。无论任命运怎么摆布
,她都不肯反抗,不肯摆脱。或是她中封建等级思想的毒太深,认为婆婆这么对待儿媳妇是对的。可她的娘家从没发生过这么荒唐的事啊,她的爷爷奶奶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疼自己的儿媳妇,疼自己的孙子。嫣红到现在还不忘去世多年的爷爷奶奶对她的疼爱和呵护。
董少卿和她的儿女们吃完干粮后,也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活来。只是可怜了嫣红,自早晨到现在连一口都没吃,水也没得喝上一口。干体力活的人最容易饿,因为干活消耗的能量大,容易出汗。其实这时的嫣红,已经是累的快支撑不住了,只是由于害怕婆婆,所以只能撑着,撑到中午回去吃饭。
中午,在犁完地回去的路上,嫣红看见了自己的老父亲,他是今儿到街上赶集来的。嫣红拉着驴走到父亲身边,父亲看见女儿憔悴的不成人样,心头猛的一酸,泪水涌出眼帘。
“怎么瘦的不成形了?是不是被他们家人欺负了?”嫣红的爸爸问道。
“没有,爸,可能是不太习惯的原因吧!妈还好吧?”嫣红岔开话题。
“你娘最近挺想你的,一直唠叨你为什么不回家来。”嫣红的爸爸说话间看见了嫣红的婆婆董少卿,所以走过去问候了。
“她姨娘,最近忙不忙?身体可安好?”嫣红的爸爸礼貌的问道,虽然他已经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她如何对待嫣红的恶行。但为了嫣红以后能少受一份气,他还是忍气吞声。
“哦,他亲家公啊,你看来还挺清闲的,有空赶集来。我们正忙着春耕呢,幸亏有我三儿子,不然一大家子的,真的没法拾掇。你家嫣红又小,什么也指望不上。”董少卿既是嘲讽亲家公又是贬低嫣红是白活食。
“怎么?嫣红没干活还是咋的?我闺女都瘦的不成样子了,在我家在怎么干活,也没这么憔悴蜡黄过!”嫣红的爸爸着实的生气,他此时后悔把女儿嫁给她家,让女儿瘦这份苦和气。
“听你的口气,我们家没给你女儿饭吃,饿瘦的。我看啦,一天属她家里吃的最多!”董少卿真是糊涂,就是在怎么,也不能这么对待也能红的父亲啊。人家也不去她的家门讨吃讨喝的,凭什么平白无故的受她的气,女儿受气也就算了,还连人家的家人也不得清闲。
“你老忙吧。我还有事,先走了。”嫣红的爸爸怕自己在和她说话就真的得气爆了,赶紧脱身走了。女儿已经走将她的婆婆远远的甩在后面了。也许嫣红早已猜到婆婆不会给爸爸好脸色,她怕自己看不下去,所以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嫣红的爸爸追上了女儿。
“爸,挨了一顿吧!”嫣红难过的说道。
“看来你早知道爸爸会挨骂的!”嫣红的爸爸感叹道。
“是啊,他们家人很强势的,我就怕你和她说话,结果我没来得及阻挡,你就跑过去和人家说话了!”嫣红解释道。
“你这傻女子,能见了面不问声吗?我如果不问,估计你前脚还没踏进去,后脚就要被门夹了。”嫣红的爸爸说道。
“唉,爸,怪女儿命苦,认了。你回去别跟我妈说,我怕她担心,她血压高。”嫣红嘱咐道。
“红儿,你妈给你带了点吃的,回去自己放到自己屋子吃了,别给那家人看见了。其实你妈早就听说你过得一点也不好。她担心你吃不好,就让我稍点吃的给你!”嫣红的爸爸关切的说。
“有好吃啊,我这会饿的,我先吃点,什么好吃的啊?”嫣红说着就让爸爸牵着驴,自己在布袋子里面搜寻吃的。
“热的猪血个干拌面和油烙饼,呵呵,这是我最爱吃的!”说着已拿出一块吃了起来。嫣红爸爸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就像塞了一把葱一样的难受,两行老泪滴落在衣襟上。
“红啊,以后爸爸二三五赶集都来,来了给你捎点吃的,你就记着拿啊!”嫣红的爸爸红着眼眶说道。
“嗯,爸。”说着喉咙已经哽咽;她知道父亲不忍心让他饿着肚子。虽说自己是已经出嫁的女儿,按道理来说,这些事不用家人操心了。可目前自己的状况,父母看了怎么能够忍心不管不顾。
“好了,孩子,是爸不好,让你受了这般的苦!”此时的老父亲,已经悔恨的无地自容。他稍微佝偻的身躯就像那微微颤动的山峰,看了让人揪心。
“别说了,爸!听天由命吧!也许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嫣红安慰着自己的老父亲。
这父女俩人边走边诉诸着衷肠和彼此对亲人的关心。
如今这个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女孩,如今已为人妻,身不由己。每时每刻,她都在接受着家庭暴力对她的考验,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婆婆的无理取闹和心狠手辣。在她生活的年代,虽说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意识到家庭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人们也在渐渐改变着自己的观点,可还是有一部分人总是脑袋转不过弯,总是以自己残酷的封建等级思想压迫着善良的人们。
嫣红和她爸爸走到她的婆婆家门口后,俩人就分开了。就在嫣红和爸爸都转身的那一刻,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掉下了眼泪。为子女的思家之情,为父母的担忧之泪。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泪流干了,眼睛哭瞎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既然一个人的命是天注定的,谁又能改变了,所以只能坦然的接受被上天所赐予的这一切,力求生活得好一点,能吃饱一日两餐就不错了。
嫣红的爸爸赶完集后,就匆匆忙忙的赶回家去了。走到村口,自己的小女儿嫣芳在路口等着。看着爸爸赶集回来,高兴的手舞足蹈,跑到爸爸身边后,就开始搜索爸爸手里的布袋子里面有没有好吃的东西。袋子里面只装着些大蒜和大葱。除了这两样东西,没搜到其它的任何东西。用失望的表情看着自己爸爸,嘴巴也嘬了起来。嫣红的爸爸看着女儿可爱的表情,什么也没有说,拉起女儿的小手往家里走去。
进了家门,孩子她妈和孩子们都在,一个个手里拿着麦秆在掐辫子。嫣红妈妈忙着做饭,她知道嫣红她爸还没有吃饭。
嫣奇看着爸爸从街上刚回来,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大姐的信息。自从大姐走之后,她天天盼着大姐能回来,走到哪都不忘拉着自己手的姐姐。
“爸,我大姐还好吗?怎么也不回一趟家啊!”嫣奇焦急的问道。
“你大姐忙着春耕,没时间回来!”嫣红的爸爸低着头说道,一边开始整大蒜和葱。
“那我大姐没说她什么时候来吗?”嫣奇追问道。
“没说,估计一两个月内事回不了。”嫣红的爸爸低沉的说道。
“怎么会这样?嫁出去了连回个娘家都这么难,难不成我姐过的日子比家里舒坦,不想回家?”嫣奇胡乱猜疑道,其实嫣奇只是想大姐了,才会冒出这么滑稽的猜测。
“你胡说什么,你大姐很像回家,可太忙了。有空她会回来看你们的!”嫣红的爸爸解释道。
“爸,我姐是不是受什么委屈了?看你从来就拉着一副脸,你平时不容易生气的!”嫣娣起了狐疑。
“你姐过得很好。你们就甭操心了!”嫣红的爸爸劝解道。
嫣红的妈妈听到了孩子们和丈夫的对话,从厨房走了出来。
“孩子他爸,是不是嫣红出什么事了?”嫣红的妈妈紧张的问道。
“没什么。算了,吃完饭了我仔仔细细的跟你说吧!”嫣红的爸爸说道。
说完,便转身去牛圈给牛喂草去了。
嫣红的妈妈烙了葱花饼,另外又烧了鸡蛋汤。这鸡蛋汤不单是在白开水里打几个鸡蛋,而是在水烧开之后,将些许的面在冷水中搅匀,然后将和着面的水倒进开了的锅中搅匀,等再次开了把鸡蛋打成鸡蛋花,再放些盐和香菜,熟了之后就可以喝了。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在解渴的同时补充更多的能量,是这个地方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做汤方法。喝起来很顺口,因为不需要添加任何的调料,所以对胃也好。这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因为油比较稀有,平时也不是经常烙的。
等吃过中午饭,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平时都比较早的,今天由于嫣红的爸爸去赶集了,所以为了等孩子的爸爸,嫣红的妈妈做的稍微迟了一点。看着孩子们都出去玩了,嫣红的妈妈迫不及待的将孩子他爸叫到了跟前,想问问女儿究竟生活的怎么样。
“你从刘川回来,脸色看上去不太好,是不是嫣红出什么事了?还是孩子过的不好?”
嫣红的妈妈急切的问道。
“没什么,就是孩子刚去不习惯。”嫣红的爸爸想起孩子嘱咐自己的话,怕自己的妈妈担心,不让告诉家里。所以犹豫了一下,终究将话咽回去了。
“怎么可能,我看你一进门就像霜打了一样,吃饭时也好像有心事,心不在焉。你说啊,孩子到底怎么了?”嫣红的妈妈说着,眼泪却不觉间流落。
“你哭有什么用,孩子已经嫁出去了,即使人家对她不好,我们能怎么样?进了别家的门,就是别家的人,人家的家务事我们又不能管。现在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虐待女儿,却不敢为女儿打抱不平。唉,我这个当父亲的对不起孩子啊!”嫣红的爸爸说着已经是泪水如雨点般的流出来
“你个老不死的,你快说啊,红儿怎么了?你……。你……。快说……啊!”嫣红的妈妈已经泣不成声,她能预感到孩子过的不好,自从回过门之后,孩子就再没来过娘家,如果是一般的孩子,刚嫁出去都会想念家里,因此会经常回娘家的。
“今天我下去的时候,在半道上碰到红儿,还有她的婆婆一家,他们正好从地里种完春田回去的路上。我和她婆婆说了几句话,她冷嘲热讽的,我就感觉不对头。然后我和红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