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悟人生-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那么照顾他。在一次矿难中,他的右腿彻底残废了,但是他却为此深感庆幸,因为矿难当中有几名矿工连尸体都不完整,可他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矿场被封之后,他在城里边打工边钻研雕刻,到后来他居然可以用自己双手雕刻出的作品换些生活用品了。当生活稍微有些好转的时候,后母带着孩子将身染重病的父亲留在了他在城里租住的小屋。父亲的到来大大加重了他的负担,使他原本就很清苦的生活更加糟糕了。最后他只能和父亲搬到城郊外的一处空地,然后用捡回来的东西搭盖成一个窝棚……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没有放弃成为一名雕刻大师的希望。在年过半百之时,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有很多愿意在雕刻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年轻人经常来向他讨教成功的方法。一位年轻人神色黯然地来到雕刻大师跟前,他说自己不可能会成功,但是忍不住还是要来雕刻大师这里,希望能得到一些成功的经验。
雕刻大师问年轻人:“为什么你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
年轻人回答:“因为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大天分,而且也没有钱购买上好的雕刻器具,更没有背景深厚的家庭和朋友推荐我的作品,再说我现在所处的时代实在是压力太大,竞争太过激烈了。”
年轻人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理由,雕刻大师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突然问:“你喜欢哪个季节?”
年轻人仍是一脸愁苦地说:“春天花朵盛开的时候,我就会花粉过敏,实在是太苦恼;夏天太热,让人感到透不过气;秋天万木凋零,秋风瑟瑟,心中总有一腔愁绪;冬天最糟,冷得根本无法忍受。”说完这些,年轻人迷惑地望着雕刻大师,问道:“我想向您学习成功的经验,您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呢?”
雕刻大师反问他:“你以为我是靠什么成功的?”
年轻人想了想,雕刻大师确实没有钱、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而且经历坎坷,于是他说:“您有天分,您在雕刻方面的天分一定是出众的。”
雕刻大师带年轻人来到后院的一个柜子,取出其中的几件作品让年轻人看,那是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啊,雕刻技艺十分笨拙,整个作品简直惨不忍睹。“这些作品就是我在钻研雕刻半年以后完成的作品”,雕刻大师看着一脸惊讶的年轻人说。
雕刻大师又拿出刚刚雕刻的一枝花朵对年轻人说:“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多姿多彩,那就要付出全部努力,用心雕刻生命的花朵。如果你不用心雕刻,它就永远是一块没有用的石头。”
“没有任何人或事物能够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这是年轻人抬头间看到的雕刻大师家里的一幅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什么人们会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呢?因为一些人不愿意努力付出,只是处心积虑地从生活中寻找不利于自己的因素,目的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是情有可原的,后来他们果真失败了。而他们却带着种种借口和理由微笑着肯定自己的判断。
8、暴君总会有施暴的借口
秦始皇一生聪明至极,虽然残暴但是却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封自己为始皇帝,可是没想到秦王朝却二世而亡,有人说秦二世是个傻子,所以一代统一大业在他手中而亡。人们说秦二世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指鹿为马”便是一个绝好的例子。然而有不同观点的史学家却认为,“指鹿为马”不仅不能证明秦二世的傻,反而却证明了他的聪明。
秦二世一生纵情吃喝享乐,丝毫不顾百姓死活。如其他昏君一样,秦二世尤其喜欢臣子们的奉迎拍马。奸臣赵高是一个奉承君王的高手,所以秦二世对他宠爱有加。可是朝堂之上并非全是奉迎拍马之辈,许多忠臣屡次劝谏君王不要沉迷玩乐,要以朝政为重。这些忠臣的做法自然与秦二世的追求大相违背,所以赵高便想方设法要除掉这些忠臣。结果,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赵高指着苑林中的梅花鹿偏偏说是马时,一些臣子便站出来反对,可是赵高却瞪着眼睛非说是马不可,于是一些胆小怕事者退缩了,也唯唯诺诺地跟着说是马;但仍然有一些臣子站出来说“明明是鹿,为何说是马”,不料秦二世也说是马,谁敢说皇帝错而自己对呢,于是又有一些人闭口不言;最后只剩下一两个忠肝义胆之士仍然坚持那苑林中的动物是鹿无疑。结果他们因为“颠倒是非,目无君上”而被处死。赵高除掉了仕途对手,秦二世则落了个耳根清净,那些坚持真理的人却在一个荒唐的借口下死于非命。
如果真有人要蓄意与你过不去,那么你自认为的所有合理的辩解都没有用。要想摆脱这种处心积虑的威胁与伤害,你只有寻找别的途径,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与对方辩驳上。
9、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只小羊正在河边喝水,看到从上游走来一只老狼。这只老狼恶狠狠地盯着小羊,并且厉声责怪小羊弄脏了它的水。老狼对小羊说:“既然你让我不能好好地喝上干干净净的水,那我就只能把你吃掉了。”面对老狼的责难,小羊可怜兮兮地回答:“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我怎么会弄脏你的水呢?”
老狼有些尴尬,于是又说:“我听狐狸说,去年夏天你曾经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本不想理睬,可是这次既然遇到了你,我就绝不会轻易饶了你。”说着一双尖锐的利爪就要扑向小羊。小羊躲开老狼的爪牙,怯生生地说:“我去年夏天还没有出生呢,怎么会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呢?”
听到小羊的辩解,老狼一边转动着奸诈的眼珠,一边厉声说道:“那就是你的爸爸或妈妈在说我的坏话,既然找不到它们,那就找你来算这笔账。”说着恶狠狠地扑向小羊,再不容小羊说一句话。无辜的小羊就这样成了恶狼的腹中餐。
小羊的确是无辜的,可是临死的时候它也没弄明白:无论它如何辩解都没有用,恶狼既然想要吃它,又何愁找不到借口呢?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动物界的弱肉强食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三 人脉篇
美国一项权威调查机构的调查资料表明,全美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个是健康问题,另一个是人际关系问题。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谈到人际关系问题时说:“应付人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正如糖或咖啡一样。我愿意支付酬金购买这种能力,它比世界上的任何别的东西都有用得多。”为什么人际关系问题受到人们如此重视?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自生存,也没有任何一种事业可以只靠孤军奋战而实现成功。所以能否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常常成为人们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曾经一无所有,像当时许多年少无知的人一样,到处流浪,得过且过。不过,洛克菲勒怀有十分远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有一笔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财富。
带着这个伟大的梦想,洛克菲勒来到了距离家乡很远的一个偏僻小镇。在这个小镇上,洛克菲勒结识了镇长杰克逊先生。杰克逊先生已经年过五旬,他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个虽不繁华但是却令自己倍感亲切的小镇上。他担任这个小镇的镇长已经很多年了,但是镇上的人们却从来没有想到要选举新的镇长。
的确,杰克逊实际上也是担任镇长的最佳人选,他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来到这个小镇上的人,只要与杰克逊有过一定的接触,他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杰克逊的热情和善良,同时也会受到感染。
洛克菲勒住的小旅馆就离镇长杰克逊家不远。每当洛克菲勒站到旅馆旁的大门前向远方遥望时,他都会看到镇长家门口的那片长满各色鲜花的花圃。每次遇到洛克菲勒时,镇长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问这个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当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时,热情的镇长夫人总是会十分高兴地给予帮助,而且镇长还会时不时地让女儿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点心。
在小镇上住了一段时间仍然感到一无所获的洛克菲勒决定过几天就离开这个小镇了,在离开小镇之前他要特别感谢镇长给予他的关照。就在他准备向镇长告别的前几天,小镇迎来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洛克菲勒不得不继续留在这里,同时他也在心里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小雨时断时续,每当雨滴停止的时候,洛克菲勒都会走出旅馆大门———实际上洛克菲勒就住在杰克逊家的斜对面,看看镇长家门前那些经雨露滋润而倍加娇艳的花朵。这一天,当他走出旅馆大门的时候,他看到镇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已经把镇长家门前的花圃践踏得不成样子了。洛克菲勒为此感到气愤不已,他真为镇长和这些花朵感到惋惜,于是他站在那里指责那些路人的行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旧踩踏镇长家门前的那片可怜的花朵。第三天,镇长拿着一袋煤渣和一把铁锹来到了泥泞的道路上,他用铁锹把袋子里的煤渣一点一点地铺到了路上。一开始洛克菲勒对镇长的行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镇长为什么要替这些践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铺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镇长的苦心,原来有了铺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着花圃走过泥泞的道路了。
洛克菲勒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小镇,不过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他带着镇长杰克逊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从从容容地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那句话就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直到成为闻名于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中。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性格自私的人不愿意对别人付出任何关爱,所以他们永远都体会不到来自他人的友情和温暖。而那些胸襟开阔的人则始终生活在幸福和关爱之中,这些幸福和关爱既来自于别人,也来自于他们自己。
2、记住更多人的名字
吉姆·弗雷德从小家境贫困,在他刚满10岁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身体单薄的母亲和年幼的弗雷德。
无论生活多么贫困、环境多么艰难,吉姆·弗雷德和他的母亲都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弗雷德,凡是认识他的人几乎都会被他积极乐观的精神所感染。不过,初次与弗雷德接触时,大多数人还是忍不住对他的成功经历感到惊讶:吉姆·弗雷德小时候家境过于贫困而无钱读书,所以他的学历极其有限———事实上,他刚刚念完小学就被迫干起了临时工。可是在他46岁的时候却担任了国家邮政部长的职位,在他年近五十的时候被美国的四所名牌大学授予荣誉学位,甚至罗斯福成功入主白宫,也得益于他的倾力帮助。
既没有显赫的家境,又没有高深的学历,吉姆·弗雷德究竟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带着这个疑问去向吉姆·弗雷德本人讨教。带着这个倍受众人关注的疑问,一位年轻的记者叩开了吉姆·弗雷德先生办公室的大门。吉姆·弗雷德本人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