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富-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参加体育运动,睡眠不充足,不肯把负担过重的工作暂时放在一边,不肯在工作中作一定时间的休息等等。
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最能影响他的姿态和气质的。当人们在街头巷尾偶然看到一个昂首挺胸、气宇轩昂、步伐稳健的人,谁都可以看出他是什么人——海军军官或是体育运动员。人人都会羡慕他们那种健康的姿态。但实际上,只要是躯体没有残疾的人,都可以通过有规律的生活、适度的运动,来获得这种优雅的姿态。
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养成良好的姿势。走路或站立的时候,身体必须挺直,两肩向后展,胸部稍微向前挺。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后,一旦养成习惯,人的姿势就会自然而然地显得美观而有生气。与此同时,威仪严正的姿势还会对一个人的健康与自尊心带来有益的影响。
走路时必须步伐坚定,两腿要挺直而有力。千万不要两脚拖拉着,像穿了拖鞋一样。走路时两臂摆动要很自然,不要太急也不要太缓。总之,走路的姿势要像行云流水一般,美观而自然,千万不要显出东倒西歪、摇摆不定的样子,或是一路跑跑跳跳。
有许多不注意自我训练的人,坐的时候总是弯着腰,这是很多人的通病,他们整天全身埋在椅子上或沙发里,等到走路时,当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姿势了。最不利的是,这种懒洋洋的姿势还会钝化他的思想、他的志趣。
一个人的才能学识往往与身体的各个部分有很密切的关系,有时身体的某一部出了毛病,就会使全身不舒服。同样,一个人如果有坐立不稳的习惯,那么他的性格也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他的学识和才能就难以再进步了。
有些人常常习惯躺在床上看书,或是在有一个可以支撑他身体的地方看书,结果,看书的时候他就东倒西歪了。这些人坐在椅子上,也总是把脚跷得老高。沾染了这些不良的习惯,他们的性格也容易越来越懒。
时时刻刻挺起胸膛,挺直腰的人,即使地位卑微、衣着简陋,也照样可以显出神采奕奕的样子来。一个常常弯腰驼背的人,其消化力也不会太强。因为这种不良的姿势很容易妨碍血液的循环,减低心脏的活力,而且养成这种姿势的人大都无法吃苦耐劳,稍做一点儿工作就浑身难受,就要伸懒腰来舒展筋骨。
如果有一个工程师只因为要省一点儿润滑油,而任凭他的机器和发动机损坏了,人们一定会嘲笑他的愚蠢。可是,社会中到处有这样愚蠢的人,他们舍不得用那舒适、休息、运动的油来润滑自己那架宝贵的身体机器。他们不知道,舒适、休息、运动对于身体,正如润滑油对于机器一样重要。
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是我多年的习惯,改不了了。”从而对改掉陋习失去了信心。其实,有了错误不要怕,关键要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一切陋习就会根除。改掉陋习的前提是要弄清是非,是非明才能行为正。戒掉陋习是要有恒心、有毅力的。当认识到自己染上一些不良习惯时应及时纠正,不要拖延,更不要为自己找理由,迁就自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生活小事,谨慎律己,养成好的习惯,对自己的缺点逐步地加以改正,任何陋习都能够克服。
有统计表明,百万富翁都是精力充沛的人,但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并不是天生如此。他们无穷的精力来源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们知道很多年轻的成功人士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除此以外,他们每天都要抽空打上几个盹。所以对于梦想三十而富的人来说,千万要牢记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
第四部分:每天进步一点点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1)
每个事业有成的人除了别人能够看到的物质上的成功,还有别人几乎看不到的精神上的成功。他们不是仅仅能够控制一家庞大的企业或者是巨额的金钱,他们还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在《通向卓越的七条捷径》中说道:任何成功若欠缺了情绪方面的成功,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成功。对于失败者来说,他们往往把周围环境当中每件美中不足的事情放在心上,对周围事情的指责和消极的念头捆住了他们的手脚,常常由于似乎难以解决的难题而挫伤情绪,失去活力,陷于失望,无所作为。在遇到麻烦和苦恼的时候,他们往往把精力用在责怪、牢骚和抱怨上。
失败者往往被“情绪包袱”压得喘不过气,他们总想着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一讲话便是从前的灾祸、现在的艰难和遇到的倒霉事。对于失败者来说,从来没有一件事情是满意的。当他们终于得到了所向往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又不再想要了;如果失去了的话,他们又一定要找回来。他们不断重复老一套消极泄气的想法,把不幸和烦恼作为生活的主题。即便在乎安无事、一切顺利的时候,也习惯于只琢磨生活当中消极泄气的事情。他们觉得不幸和气愤的时间太多。他们总是喜欢喋喋不休地发表消极泄气的意见和批评。他们说泄气话,指手画脚,令人难堪,使别人同他们疏远起来。
对于失败者来说,他们往往把周围环境当中每件美中不足的事情放在心上,对周围事情的指责和消极的念头捆住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很难再去体验欢乐。他们认为一切事情都会越来越糟糕,而且不自觉地促使自己造成不愉快的局面,使他们的预言实现。
失败者常常由于似乎难以解决的难题而挫伤情绪,失去活力,陷于失望,无所作为。在遇到麻烦和苦恼的时候,他们往往把精力用在责怪、牢骚和抱怨上。
失败者常说许多带“不”字的话,例如不能如何、不要如何、不应该如何等等。他们最常用的形容词是“糟糕、讨厌、可怕”。他们没完没了地指责别人“为什么不那样……”、“怎么没有这样……”。
而成功者往往为自己四周的美好事物和自然的奇迹感到欢愉。他们对于鲜花含苞待放、雨后空气清新之类的小事也欣赏喜爱。
愉快乐观的态度是成功者关键性的品质之一,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谈吐引导为振奋鼓舞的念头和看法。成功者体验得到现实存在的美好事物。他们把过去当成借鉴参考的资料库,把未来看作充满无限希望的欢乐和诱人的境界。成功者看重他们所具备的愉快而有价值的条件,想出有创造性的办法去争取达到想要达到的其他目标。成功者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把处境当中的消极方面缩小到最小程度,并且找出积极的因素来。他们致力于所处的环境中发现求得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成功者喜欢同别人交往,不论自己有所收获还是对别人有所帮助,都喜形于色。他们对参与的活动都从好的方面加以评论,同别人相处也很热情。即使处于严峻的环境与灾祸之中,成功者也会发掘出积极因素,鼓起勇气向前跨步,使情况有所改善。
成功者感到烦恼不快的时候,会动手扭转自己所处的局面。他们知道,要过得顺心愉快,责任在自己。因素来。他们在头脑里储存的是“好、妙极了、亲切、重要、喜欢、高兴、了不起”一类的词语。
黑暗的心情,会在心底播下不良的种子,所以只有不良的作用反复地传达下来。因此,还是要尽量以明朗的心情去努力。假如某个人一时被厄运打垮,也应该抱持着“过去已成过去,今后情况一定会变好”的心情。这种将心境由黑暗改变成光明的方法,会慢慢地改变他的周围或条件。相反,不去求改变,心里一直失望地认为“我的环境不好,条件也不好”的话,就很难将此转变成好的环境或条件。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抱着“环境或条件虽然不好,我也要做做看”这种心情去奋斗。这样,就会在心底播下好的种子,并且由于这种作用,环境或条件就会慢慢地变好。
当然只靠明朗的心情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一边努力一边有“我要做给你看”、“我很想做”、“我一定要做”这种思想才行。希望和努力能够为积极的人打开一条新的道路。
努力而无法成功的人也很多。原因之一是他们不抱着“我一定要做给你看”、“我一定要成功”的心情去努力。努力,加上信念,并一直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会踏上一条新的道路。本来被认为“那么厚重,大概没办法打破”的一道墙,总有一天会在眼前突然崩溃下来的。
第四部分:每天进步一点点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2)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曾经有过几次失败的经验,但那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了。未来将有什么伟大的事业等着人们去开创,是谁都无法预测到的。因此,纵使身处苦难中,也能够忘记苦难,这才是开拓新道路应具有的心情。
过分忧虑和经常悔恨一样,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最消极而毫无益处的缺点,它们都是精神抑郁的最常见形式,是一种极大的精力浪费。当一个人悔恨的时候,他就会沉湎于过去,因为自己的某种言行而沮丧或不快,在回忆往事中消磨掉自己现在的时光。当一个人产生忧虑的时候,他就会利用宝贵的时光,无休止地考虑将来的事情。对每个人来讲,无论是沉湎过去,还是忧虑未来,其结果都是同样徒劳无益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她那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足有几百次的丈夫:“睡吧,别再胡思乱想了。”
“嗨,老婆子啊,”丈夫说,“你是没遇上我现在的罪啊!几个月前,我借了一笔钱,明天就到了还钱的日子了。可是你知道,咱家哪儿有钱啊!你也知道,借给我钱的那些邻居们比蝎子还毒,我要是还不上钱,他们能饶得了我吗?为了这个,我能睡得着吗?”说完他又在床上继续翻来覆去。
妻子试图劝他,让他宽心:“睡吧,等到明天,总会有办法的,说不定我们能弄到钱还债的。”
“不行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啦!”丈夫喊叫着。
最后,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喊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明天就要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丈夫明天没有钱还债!”她跑回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不是你而是他们了。”
其实每个聪明的人都能发现,这个商人与其在胡思乱想债主将会怎样和他为难,不如去考虑应该怎样多赚些钱还债。同样如果一个人凌晨三四点的时候,还是忧虑在心头,全世界的重担似乎都压在他的肩膀上,脑子里的思绪东飘西荡,仿佛永远也睡不着了。这有什么用呢?不如放松一下,心里想着“不要怕”,深呼吸,一切由他去!不要让心依然彷徨在恐惧和烦恼之中。睡个好觉,为明天的紧张的工作贮备充沛的精力和体能。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忧虑与计划都是对未来安排的一种考虑,但是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如果一个人是在制订未来的计划,那么将更有利于他现实中的活动,使他对未来有自己的具体想法与行动计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