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

第39部分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39部分

小说: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啪啪~”韩拯国带头拍起了双手,整个大院里也响起一片掌声。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德明把几个连长、排长叫到一起,扬了扬手里的一张纸:“兄弟们,这个是刚才姚团长派人送来的。信里说孙桐萱的12军已经在济南城和鬼子干起来了,可是依旧命令我们原地待命,不去增援。你们说这是什么意思?”

“管那么多,喊待命就待命,这些天兄弟们一个个都累得皮沓嘴歪的(皮沓嘴歪――一点精神没有),正好可以好生休息一下。”赵丞稷满不在乎地说道。

二连长张贵山也同意这个意见:“骚鸡公说得有道理。人家是一个军在守济南,我们才好多人?就算把750团加在一起,才两千人马不到,求用莫的。一开始的命令说喊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济南,那也是鬼子离济南还有一阵子路。再说搞不好我们赶去了,也就是在一边搞警戒的活路。凭我们手里的家伙,不可能喊我们大头仗。”

“就是,这回五战区好歹还算是照顾我们,没有再对我们隐瞒啥子。”李自新点点头,大为赞同两个连长的意见。消息不通的苦头,他们在山西已经吃够了,想起来都还心有余悸。

三连长董有福却笑着说道:“是啊,原地待命就是好。昨天总算是吃了一回饱肉。龟儿子现在想起来由流口水了。”

众人哄堂大笑,几个人纷纷议论,有说那些菜缺辣椒没有味道,有的说哪个人的吃相不雅,场面倒有些乱了。

赵丞稷抹了抹嘴,感叹道:“出来几个月了,也就是昨天才称称展展吃回肉(称称展展――没有负担,放开了),这一次休整算是找对了地方。”

想起昨晚上的宴请,李德明也跟着笑了,猛然间发觉大家越说越跑题,便皱着眉头阻止道:“几个老哥子扯到哪个塌塌去了。我们现在是开会,不是在摆玄龙门阵。”

大家顿时有些尴尬,一下子都不说了。

“看嘛,现在又都成了哑巴。一连长,你刚才开的头,你就先说说你的看法。”李德明又好气又好笑,自己还真的缺乏经验,无论是资历还是别的什么,都不足以关好这帮子老油子。柴万红不在了,身边连个拿主意的都没有。抬眼看见赵丞稷还是满不在乎的模样,心理有些生气,便指着赵丞稷问道。

“我,我,我又不是长官肚子里的蛔虫,我朗个晓得嘛?”赵丞稷满脸的无辜:“既然下了命令,总有它的道理,我们执行就是了。”

李德明失望地摇摇头:“现在战事吃紧,我们虽然在原地待命,也要做好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我们出来是打鬼子的,不是出来享受的。就说昨晚上吃肉,未必然你们都没有吃过?那些死了的兄弟又该说啥子?”

他提起在山西阵亡的兄弟,大家想着那短短的两个月,几个人的眼睛都有些红了。

“营长,要不然你先说说你的看法?”顾新民小心地问道。

李德明叹了口气,看来以后这种军事民主会不能再开了,自己拿主意就是了。清了清嗓子说道:“我看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济南已经开打,我们人少枪撇,又莫的重武器,去了也是白去,两千多人杯水车薪不起作用;二来就是韩复榘是真的准备放弃济南,现在12军的抵抗也仅仅是做做样子,我们没有必要去。现在的问题是,一旦济南失守,鬼子下一步要往哪里去,我们又要往哪里去。”

大家陷入了沉思。




第三十章 要求参军

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当初离开洪洞县的时候,邓长官专门交代:“我们整个第22集团军在五战区是作为总预备队的。集结时间上长官部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但是李长官收留我们抗日的大恩大德,川军不能不报答。所以你们营要马上出发,尽快赶到砀山一线,表明我们已经赶到了战区,随时听从命令。”

坐着火车赶到了砀山,可是没等休息,又接到前线吃紧,即刻增援的命令。累死累活地赶到这里,命令又来了,前线战局极度变化,再一次原地待命。

短短十来天的功夫,从晋西南到鲁西南,由表态,到紧急增援,再到原地待命,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命令会在什么时候过来。

李德明把随身携带的地图打开滩在桌子上,这是一份缴获的日军地图,上面全是日文,旁边用汉语做了标明,整个画面除了公路铁路以外,都画得满满的。

右手食指在地图上游走,很快就停在微山湖靠北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现在大概的位置。”虽然叫大家看地图的意思很明显,却只有张贵山把头伸了过去。李德明猛然间想到除了张贵山,在座的军官都是文盲。

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们这里离济南还远得很。中间还隔了济宁、曲阜、邹县、泰安等好几个城市。济南守不住,12军可以后撤的地方就是这几个,按照鬼子的作风,他们也是必然会尾追而来的。估计五战区长官部还在等12军具体的后撤地点,才能决定我们应该要去的地方。”

“营长说错了吧?”赵丞稷倒是不明白了:“韩复榘这个老虾子济南肯定是不准备守了,可是未必然五战区长官部还不晓得12军撤退的方向?这个孙桐萱军长不可能不晓得自己该往哪里跑吧?”他说的都是些常识,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没等李德明说话,顾新民接口说道:“那倒不一定。这些当官的,就算是准备当逃兵。也是先装模作样一番。不然谁敢担待‘临阵脱逃,不战而退’的罪名?五战区长官部肯定是严令过12军守济南,他难道还敢说‘李长官,我怕死,准备不要济南,撤了。’”他最后的那段话。模仿的是山东口音,根本就是不伦不类,把开会的军官笑得东倒西歪。

正笑得欢,哨兵进来说韩拯国来了。

“好了,各人回去管好部队,随时准备出发。”李德明一看这会已经没法再开了,借着哨兵的报告,就站起来宣布散会。

走出屋子便看见韩拯国站在外面,身边还跟着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小伙子。李德明对于韩拯国是非常感激的。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青年人不仅是第一个主动迎接川军的人,还提供了大量的后勤物资。

热情地把他们让道屋里,勤务兵递上开水的过程中,李德明终于发现今天的韩拯国以及他身后的小伙子的神情不大对劲,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扭捏的样子。

“韩老弟,这一次我们川军来到这里,得到韩家寨的热烈欢迎,我真是感激不尽。”李德明找了个话头,准备逐步活跃谈话的气氛。

“我们四川的冬天没有这么冷,好多士兵都不知道该如何御寒。幸亏你们及时送来了煤炭、衣被,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我刚才还在说找时间要回访一下你们。”

“支持抗战事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李营长也不必挂在心上。”韩拯国谦虚了两句,脸上忽然一阵红,一阵白,仿佛心里下着什么决心。

李德明笑了,端起杯子递过去,自己也拿起了杯子:“看样子老弟是有什么事找我了。先喝口水,不着急,慢慢说,只要我能帮忙,一定责无旁贷。”

沉默了一会,韩拯国抬起头,眼里没有了任何犹豫,大声说:“李营长,我想参加国军,到前线打日本人。这位是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叫韩顺水,也是想参军的。”

参军?李德明真正的大吃了一惊,刚喝到嘴里的水差点没有喷出来。他掏出手帕擦擦嘴角,皱着眉问道:

“老弟,你的抗日热情可嘉,可是你还是韩家二少爷,衣食无忧,何苦吃这碗饭?现在战事正紧,刀枪无情,万一你出了事,我岂不是愧对韩老爷子?”

“李营长你瞧不起人!”韩拯国猛然间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高大魁梧的身体竟有些微微颤抖:“至此国家民族存亡危难之际,正是我辈为国效命之时。抗日救国居然还要分什么出身,试问李营长,难道只准国军抗日,不准百姓参军?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被韩拯国一指责,李德明很是尴尬,挠了挠头才说道:“老弟你先坐下。发这么大火干什么?我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抗日救国当然不分出身,就说我吧,家里就富裕得很。而且我看你也是读书人,而我这里缺的,就是读书人的。不瞒你说,我手底下的军官,除了一个,都是文盲,莫说看命令,就是地图都看不来。”

韩拯国眼睛一亮,似乎从这个话里听出点东西来。

李德明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我们是军人,国家人民养了我们,就是要我们保卫他们的。流血牺牲这是我们的责任。可是老弟你就不一样的。一看你的样子就知道这件事没有经过韩老爷子的同意。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我要是就这么收留了你,岂不是要让老人家伤心一辈子?”

他这个话说得很诚恳,韩拯国感动不已:“谢谢李营长的考虑。你说得没错,我准备参军的事,的确是瞒着家父的。”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可是你知道吗?一年前我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目睹了多少日本人欺负中国人的事情。甚至于在天津有多少中国军队路过,都还要向日本人作详细汇报。因为这是当年《塘沽协议》的内容!”

说起这事,韩拯国的眼眶有些红了,李德明掏出手帕递过去,嘴里却奇怪的问道:“还有这样的事情?”

韩拯国没有接手帕,而是用袖子胡乱擦了擦眼泪:“我说的都是真话,绝无半点夸张之词。去天津以前,我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人,入校以后,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到各个方面的抗日热情。那时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民族大义,什么叫国难当头。

7.7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开始在北平附近集结军队。30日,北平陷落。同日,攻陷北平的日军回师增援被29军进攻的日军,经过激战,29军不支撤出天津,天津失守了。我不能留在天津当亡国奴,在天津被鬼子占领的第二天,就离开学校离开了天津,随着大批的难民,走走停停,吃尽了苦头。因为我在学习日语,行李当中有一本日语词典,在德州甚至还被当地军队当成奸细关了两个多月。

我回到了家,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各路守军面对日军,竟然都是闻风而逃,短短几个月,整个华北就没剩多少地方了。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我的家乡就会被占领,此时再不想办法,就真的要当亡国奴了。”

“你的想法我理解。对了,你刚才说你会日语?”李德明现在有些希望韩拯国参军了。这样一来,很多缴获的日军文件,就不用绕那么大一个圈子了。

“嗯。当初老师说了一句‘想要击败敌人,就必须先了解敌人’,结果我们全班二十七个同学都学的是日语。我的成绩最好,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说起学校的事情,韩拯国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是大学生,又会日语,而且身体高大魁梧,不管怎么说,从内心里,李德明是希望收留韩拯国的。可是他又不敢收留。作为路过这里的一支部队,人家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却做出“拐带人口”的事情,这可是非常不仗义的举动。

见李德明不吱声,韩拯国有些着急:“李营长,到底行不行,你说个话。”

“老弟,我还是那句话:‘父母在,不远游’。”到底有些忌惮,李德明婉转地拒绝了韩拯国。话刚说完就看见他眼里满是失望和伤心的表情,心里不忍,又说道:“老弟,打仗是我们这些大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