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生存手册-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架子天地宽。
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谈到自己的职场生涯时说: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车间度过的,即坐在机器旁剔除流水线上的不合格产品,每天工作10小时,且基本是在晚上工作。当时,与我一同来公司的10多位大学生不乐意做这样的工作,纷纷辞职了。
“我觉得做任何事情总有个顺序,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而车间确实又是锻炼人的好地方,于是静下心来埋头苦干。结果,半年后我顺利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老板对我的评价是吃苦、钻研、肯干,是个诚实的人。而反观当初与我一起来的那些大学生们,尽管一些人也事业有成,但大多数仍奔波于职场中艰难求生。”
如今,想谋个理想职位不是那么容易,这除了与整个客观环境有关外,也与许多求职者心态不稳有关,即好高骛远、自命清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愿做,满腹牢骚虚度了许多好时光。
放下架子天地宽。无论是硕士、博士,如不能在工作中体现你的知识和技能,一切都毫无意义。工作是检验一个人价值、能力、作用的最好场所,与其在家抱怨作无谓挣扎,不如放下架子,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为自己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为谋求更大的发展际遇增添筹码。虽然一步登天的好事也有,但由于根基不稳,人从“半空中跌落”下来的事也时有所闻。
讲架子的人只会使自己的就业之路越走越窄,因为你讲究“架子”,计较“得失”,就人为地给自己画了一个圈,限制了自己的手脚,而别人用起你来也会瞻前顾后、顾虑重重,而将目光投向他处;反之,则会给人一种具有良好团队意识的印象,同事间关系也会融洽,别人乐于助你,你的发展机会就大得多。
放下学历、背景、身份、地位的包袱吧,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行列中来,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和议论,大胆地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这样,就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觉得自己找不到工作,每天怨天怨地的,但是,一旦好不容易找了个工作,也不放下自己的虚荣心去安心钻研自己的工作,结果引起了老板的讨厌。
一个文化公司的老板谈起现在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上的表现时说:“现在的大学生刚毕业就要找个好工作,至少得做坐办公室的。这还不说,当你想给他一个合适的工作,他什么也不懂,敢向你开价三千五千的,也不想想自己会做什么,制作个表格都不成,上网打游戏倒是高手。指派他做个工作,都不用心钻研,真让人失望。
“例如,我们公司前一段时间招了一个文员,还是本科毕业,让他去买箱复印纸,结果给我搬回来25块钱一包的,还好像很有功劳,今天搬得辛苦,累得要命,然后就想早点回家去了,下午找个理由就溜了。我呢是一肚子气,买个复印纸用得着你去搬吗,人家会送上门来的,而且只要16块钱一包的,还给我称功劳,溜了,我还要付你一天100元的工资。我想我如果找个中专生或大专生,这种事是绝对不用我教的,人家自己会打听价钱,然后打开报纸和黄页,打个电话问问有没有更便宜的,同样质量,然后叫别人送过来。我实在想不通,我教过他怎么买,不是叫他人去,打个电话就成了,可他偏偏要去电脑城买,自己打个的过去然后找我报销,算到最后一箱纸的成本得300元,估计比中专生文员要贵47%。当然我知道他没贪污,也是想做好事,但他以为自己是一个堂堂的本科毕业生,认为自己办的会非常好,不屑于问别人,觉得自己能力一流。结果,后果出现了:买的贵,累了,的士费也报销了,人也溜了,我呢好像还得夸奖他两句,不然他就心理不平衡,呵呵,那好吧,我也不想用你了!当然,我希望他能改正自己的毛病,可惜,观察了三四个月后,发现他根本不思上进,我只好开除他。”
曾就职于SGI、苹果、微软等世界顶尖IT公司的李开复,不久前突然跳槽到Google,并出任公司副总裁和中国区总裁,成为新闻人物。近年来,他先后撰写的给中国大学生的几封信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李开复倡导一种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李开复说:“一个成功人士应该具备足够的影响力,而对我来说,这种影响力最大的发挥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音’。”他认为,成功并不能简单地与金钱、名利、地位画上等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最好,就是成功。
那么,在工作中我们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至少挑战一次自己的极限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面对艰难,同时,要学会挑战自己目前的工作,不管是业务第一名,还是在讲台上当众演讲,你都至少要成为一次主角,至少要成功一次。这样,在漫长而平淡的一生中,你都始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有权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生活。
2。至少要有几个关系好的同事
不管是纵酒狂歌,还是浪迹天涯;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屡败屡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经常握握同事的手,从中汲取力量。同事的友谊是你面对战场时坚实的依靠,这种友谊往往奠基于共同成长的历程,在斤斤算计的市场上,这种类似于江湖中的义气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
…
做最好的自己(2)
…
3。至少体验一次挫折
要学习在工作中承受失败,并且学会反抗。据说,从没有摔过跤的人不会真正学会骑马,好钢经得起烈火烧、冰水淬,一帆风顺的天才男孩儿却不够资格成为男子汉。
4。至少定一个计划
要在工作中制定计划,并且不折不扣地完成它。计划力和执行力决定了职场人成功的概率,让他们勇于并且善于实现自己的目标。人们在面对目标时,可在限制中强化律己与责任意识,并能够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
5。拜访提拔和帮助过你的上司
要经常拜访一下在工作中提拔和帮助过你的人,感谢他们在工作中的对你的提携和指点。
6。至少培养一种个人爱好
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及健身生活,在繁忙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珍藏一件特殊的物品,记录趣味和意义;参加一次狂欢活动,感受激情与狂野;在野外远足,小住数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买几张彩票,碰碰运气。所有的爱好都会告诉你,生活并不只是按部就班,还有好多梦想来不及实现,稍微收敛一点狂妄之心,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7。至少向自己工作中伤害过的人道一次歉
尽管你的选择迫不得已,但至少宽恕一次,那个曾有负于你的人。要知道,他也许也有不得已之处。要重新认识你的对手,从他们身上找到值得你与之竞争的优良素质。
8。至少写一点小东西,记录工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每天也许有不同的感受,每月也许有不同的故事,每年也许有不同的发展。写一个小自传,看看自己能写下的东西有多少,因为,你的成功是依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攒起来的。
//
***************
*第四章要克服自己性格的弱点
***************
就像第一次挎起书包走进小学的大门,内心深处带着对新生活好奇和好知而产生的憧憬,我们进入了职场之中,但是,因为年轻人的好胜和意气让我们往往还来不及驻足细心浏览一下社会的景象,就被新生活折腾得身心疲惫甚至遍体鳞伤。
…
改变“自我主义”倾向(1)
…
要学会与自己较劲并不断反省自己的过错和问题。
苏格拉底说:“让那些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首先改变自己。”
就像第一次挎起书包走进小学的大门,内心深处带着对新生活好奇和好知而产生的憧憬,我们进入了职场之中,但是,因为年轻人的好胜和意气让我们往往还来不及驻足细心浏览一下社会的景象,就被新生活折腾得身心疲惫甚至遍体鳞伤。当然,那些昂首挺胸、有勇有谋的人知道在职场打拼,不但需要一些智慧,更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因此,他们在不断克服工作上困难的同时,也在修正自己的心态,纠正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才一步步地挺过了职场上第一道难关。
当然,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性格有利于自己个性的成长,却不利于职业的发展;而有些性格有利于团队工作的场合,却不利于独自去创业,因此,我们纠正自己性格弱点的时候,一定要善加区分,千万不可以一言蔽之。
在谈起性格的时候,我们也会不自然地就想起了80后一代人的一个总体性格特征:“自我主义”倾向。
因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我国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大量的独生子女们被家庭中的绝大多数成员百般呵护,因此,养成了80后一代人的一种总体性格特征,那就是“自我主义”。这种性格有利于独立去进行一些富有创意或艺术性的工作,却不利于在讲求协作和团队精神的现代化公司里生存和开展自己的工作。因此,进入职场后,我们要想征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首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自我主义”倾向。
拥有“自我主义”倾向的人,事事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去考虑问题,不喜欢从公司或同事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就容易把自己陷入腹背受窘的工作状态之中。
王卓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开始自己的广告文案工作。广告文案需要的不仅仅是文笔优秀,还有更多的商业创意和策略融于其中,但是,“自我主义”倾向比较浓厚的他,认为自己的文笔优秀,同时对广告文案的常识也都知晓,所以在工作中常常按照自己的创意和思想去写作广告文案。旁边有同事提醒他要善于与客户和一些负责整体广告运作的同事协商,并请教一下富有经验的文案总监,但是他认为这个同事有些轻视自己的意向,便漠视对方的建议。结果在一个月之中,他连写了十几篇方案全部都被客户否定了,公司里的一些同事也认为他傲慢自负,不善于沟通协作,整体排挤他。因此,一个月后,他离开了这家公司,是被解职的。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值得我们思索和反省。
当然,要想纠正自己的“自我主义”倾向,就要学会与自己较劲并不断反省自己的过错和问题。同时,也要尝试或者尽量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学会揣摩别人的心思,并使自己工作上的思想和行为与其协调一致。
为了做成、做好事情,要强迫自己改变,而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去埋怨别人、指责别人,把自己择出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与自己较劲谈何容易!而且,由于自己的本性都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所谓习惯,就是你通常会有的做法,这些做法是让你感觉很舒服的一些做法,一般来说已经融进了自己个人生活和血液中了。要想改变,就像是割一个人的肉一样难受,何况是自己主动做出改变,这不啻于是种“自杀”。
于是,很多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改变别人。
既然改变自己非常难受,像是“自杀”,那出现问题的时候指责别人、希望别人做出改变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人忘记了别人也有自己的习惯,与自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