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岸防御中的进攻性成分体现在鱼雷艇上。必须在观念上将其与远洋舰船相区别,尽管
这两者可以协调行动。对于狭义意义上的海峡防御,一支区域性的、由小型鱼雷艇组成
的舰队是必需的。它的活动将使一支外来的敌对力量感到生存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
位已经故去的英国著名海军将领曾说,他相信在当今的战时紧张状态下,一支封锁舰队
中一半的舰长会精神崩溃。当然,这句话只是为了说明将承受的精神压力的强度。由于
鱼雷艇舰队中的每一艘艇都很小,整支舰队的组织和活动也不复杂,所以海军志愿者最
适合在这样的舰队中服务,他们能相对容易地学会从事所分配的工作。不过,需切记的
是,这样的舰队在本质上是防御性的,偶而才能被用来执行纯粹的进攻任务。
炮火带、水雷带和鱼雷艇是海岸防御的主要构成。没有前两者,海岸城市就会处于
轰击之下;后者不存在,这些城市就将被敌人随意地封锁,除非得到远洋舰队的救助。
炮击和封锁这两种作战方式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但前提是在采取这样的行动之前,
应适当地发出通知。这种限制与其说是出于对规则的看重,不如讲是出了对人性和公平
的照顾。由于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各种利益交织成了一个紧密、复杂的网络,所以,对
于某个全国性中心的炮击和封锁所打击的不仅是事发地点,也包括有关国家的各个角落。
前面说到,在海上战争中,进攻是远洋海军的主要功能。这样的海军包括战列舰、
大小和用途不尽相同的巡洋舰,还有能够对一支舰队起辅助作用的远洋鱼雷舰艇。其中
的任何舰只必须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具备良好的适海性且能以适当的速度前进。不过,
海军的中坚或根本力量所在还应是那些攻守能力平衡、既能经受得起严重打击也能予敌
以重创的舰只。所有其他的舰艇只是它们的陪衬,只为它们而存在。要问这种舰只的强
劲有力应表现在何处,答案是它必须强大得足以驾驭海洋,足以和它可能碰到的最强大
的敌对力量作战并有相当的获胜机会。
我们一直申明——我们过去的历史也证明了我们的说法,美国厌恶侵略,不愿凭借
战争来扩张领土或利益。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衡量自己的武装力量是否充分可用的标准
不是我们自己的什么扩军计划,而是其他国家反对我们自认为合理的政策的意向。如果
其他国家和我们作对,它们会使用什么力量来对付我们呢?肯定是海军。因为我国土地
上不存在某个敌国可从陆上对其采取决定性行动的暴露之点。所以,我们应担心的是与
我们敌对的海军力量。那么,它的规模会是多大?想一想,我们需要多大的一支海军就
知道了。我们需要如此之多的大型舰只、如此之多的火炮和如此之多的弹药——一句话,
如此之多的海军装备。
我们当前最需要进行的战争准备就是为海上防御力量和进攻力量的建设提供物质支
持。我们需要火炮、水雷和鱼雷艇以保卫海岸,还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以使我们面
对潜在的敌手,能将海洋掌握在自己手中。迄今为止美国还缺乏这些,因而主动权还为
在海军力量上强过我们的国家所把持。如果美国海军不能将敌人拒于海岸之外,至少对
我们的封锁是可能得逞的。倘若我们甚至连鱼雷艇也缺乏,封锁更是轻而易举之事了。
此外,如果我们无力设置炮火带和水雷带,对海岸的炮击就可能发生,甚至完全可行。
一旦战火燃起,我们是来不及进行准备的。
物质上的准备通常还不是一个国家的战备工作的最薄弱之处,因为这种准备只是一
个主要涉及金钱和生产的问题。如果资金充裕可得,再加上认识对头,所需要的物资不
久就会到手,而且此种情形会一直存在下去。对于装备老损造成的损失、各项开支或新
的扩充需要,可以预先作出合理的估计,并设置相应的安排。物质准备相对容易进行,
因为装备一旦准备就绪,不会因不立即被投入实战而丧失对国家的用处。可以花费相对
较少的成本来储存和维护它们;如果保养得当,它们到时能够象刚被生产出来时那样很
好地满足使用需要,有稍许的老损也无碍大局。
装备能否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还取决于是否有着大批善于使用它们的人员。在当今时
代。这些人员必须是经过特殊培训的。尽管通过一次培训所学到的东西在一定时间内不
会全被忘记,但时间越长,被遗漏的就会越多。因此,不断的实践必不可少。另外,就
刚刚服役的人员而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以使他们不仅熟悉某种武器的使用,而且熟
悉他们所属于的军事组织的特点和日常运转。他们仅仅学会如何去干分配到各人头上的
工作还不够,还必须了解其他方面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之间、各项工作与整体之间的相
互关系。具备这种知识对于一个人全面、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至关重要,更不用提在
战斗中一个人应随时作好准备以接手他人一时无法胜任的其他任务了。如果这些办不到,
一艘舰只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一个人如要学会熟练地使用海军装备,懂得在舰船的行动中如何恰当地发挥其作用,
需要大量时间。不仅需要时间来掌握技能,还需要时间来保持技能。如果你已经拥有了
高素质的人员,你不能象储存火炮和弹药那样来储存他们,否则他们的素质就会以一般
的物质磨损达不到的速度衰退。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众多的人都呆在军队中以维持他
们的军事技能,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就会受损。这也是那些认为国家的生产力比其他任何
东西都更为重要的人反对保持庞大的常备军和强制服役的主要理囚。
对于欧洲国家中那些负责提高军事效能工作的人士来说,人员方面的问题最令他们
伤脑筋,从而也成为了他们迫切关注的问题。准备军事物资要花费大量钱财,可是这项
工作毕竟简单,而且其耗费还能为军事生产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加所补偿。拥有大量所
需要的军事人员——训练他们并使他们足以马上被投入使用——则是另外一码事了。
所找到的解决办法是让一些人从生产部门转向军事部门,同时尽力在这两个部门的
各自需要间达成妥协。这种妥协不可避免地有其缺陷,有时稍稍倾向这边,有时则有利
于另一方面。经济学家抱怨并反对生产者的减少,而军事当局则坚持认为国家的武装力
量不足敷用。要最大限度地解决此难题并满足对立双方的要求,只好实行预备役制度,
许多人服现役的时间长短依他们接受有关某种技能的教育的所需时间而定。在接受完了
有关教育后,他们就转入预备役,脱离士兵或水兵的生涯而过起一个普通公民的生活,
但每年都需花费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来温习他们以前学到的知识技能。
几乎不用说,这种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来讲都永不会令人感到满意。
一个只学习有关的基本知识却从不实践的人不会被认为适合某项工作,因为通过系统的
教育得来的知识在价值上无法和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的实际知识相比。这个道理,军事行
业和民用行业是一样的,或许前者尤甚,因为它是一个更加专业化和特殊化的人类活动
领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战争才是一个有时不可避免的非自然状态,而对那些身为普
通人的战斗人员的要求也特别苛刻。
所以,对于海上战备工作来说,相比于建造舰只和装备火炮,拥有足够的、能够立
即开赴海上并熟练使用有关装备的训练有素的人员更为重要。这里的“能够”一词包含
了一般被叫做“动员”的组织过程的全部细节。动员计划一旦制定,虽然尚可继续改进,
但不会因为被搁置在文件架上而失去效用,正如火炮和弹药不会因为被贮藏在停放地或
弹药库中而沦为废品一样。如果有着合格的人员,那么动员方案不过就是一张告诉每个
人他该去哪儿的纸片罢了。
在和平时期使一支海军,尤其是一支大型海军保持全额满员并不可取,没有实际意
义。如果它比一个可能的敌手强大许多,这样做自然毫无必要;即使近乎势均力敌,目
标也只能是使己方可用的合格人员在数量上超过对方。对于预备役制度在战备安排中的
地位应予以承认,因为这种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预备役力量相对于现
役力量的规模和特点,这实际上涉及到了长期服役制和短期服役制的问题。在长期服役
制度下,预备役人数会相对较少,而且预备役人员在退役后的开始几年间更能够保持自
己的素质,因为他们习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习惯素养。在短期服役制度下,人们一开
始只是被送到培训学校中去,然后就被很快地转入预备役。结果,因为他们并没有全面
透彻地掌握所学的东西,他们的素质不仅较差,还会较快地退化。由他们组成的预备役
在人数上也会多于长期服役制度下的由训练有素的人员组成的预备役。对两者都表示忧
虑的人则认为前者人员素质堪忧,后者人员数量不足。
长期服役在逻辑上必定是自愿兵役制的结果。如果入伍与否完全是由个人进行选择,
那么,更可能出现把从军作为终身职业的情形,适当的激励机制还能促进这种倾向。倘
若服役是强制性的,这件事实本身就会使服役为人所厌烦,而在服役期满后再自愿地延
长服役期也只能是少有的事。长期服役制和小规模的预备役所导致的一个自然的结果是
常备力量较为庞大,这种情况也许与战争的需要、与“预备”一词的含义更为吻合。在
战时,预备役力量指的是暂不直接参战,其使用视战局的难以预知的变化而定的那部分
力量。不过没有哪个将领愿意只将一小部分力量投入战斗而让大部分力量永远闲置一旁。
抢在敌人完成力量集结力量之前迅速地集结力量是战略和战术的准则、也是当代动员科
学的准则。
美国和英国实行的都是自愿兵役制。另一方面,这两个国家更为看重的是服役的延
续性而不是预备役建设。如果一个水兵服役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么,他的技能将达到炉
火纯青的地步。此时,若他选择继续服役,在一些年内他还将保持其高素质;若他离开
军队,若干年之内他也完全适合作为一名预备役人员。显然,一支由这类人员组成的预
备役和由仅服现役三或五年的人员组成的预备役相比,在规模上会相对较小;但拿个人
素质进行衡量,后者必定远不如前者。
实际上美国和英国一样,也是一个岛国。我们只和加拿大和墨西哥有着两条陆上边
界。从军事力量的各方方面来看,墨西哥绝对逊于我们。至于加拿大,其宗主国英国握
有一支常备陆军。可是,这支军队的数量清楚地说明它不可能奉行主动进攻的方针,除
非是在那些其他国家的强大陆军不可能与之为敌的遥远地区,或是这些军队要从英国手
中夺走对海洋的控制。没有哪个现代国家曾同时在陆地和海洋占据支配地位,只是时不
时地这个或者那个国家取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