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一个身世清白的世家公子哥,凭什么后半辈子,要被人指指点点,活在旭表哥的阴影里?!
神色一凛,妙如定下了决心。
“妹妹忘记了,我是有誓言在前的。恐怕这事得靠天意!”
“姐姐是真的在佛祖前许过愿?”许怡心一脸的不置信。
“真的许过,况且这事连太后、太子妃都知道,岂能当作儿戏的?”她面上露出肃然的神情,让许怡心脸上神色,也跟着慎重起来。
“妙姐姐,你怎么这般傻呢!杨家人害你还不够吗?为何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断自己的后路?!”她顿了顿,又说道,“不过,或许到时伯母显灵,让人捉到了那凶手呢!”
听到她安慰的话语,妙如心中一暖。旋即,她想起罗擎云,神色有些讪然,答道:“但愿如此,看老天的安排吧!”
从许家回府的马车上,她的思绪,还沉浸在刚才许怡心的话语中。
许家人若是真有这个意思,会不会跟父亲去信挑明呢?!她那番誓言,会不会已经传到爹爹耳朵里?
传到他耳中又如何?
如今她已经对他不再抱希望了,只是明俨会怎么想?!
想到哥哥,妙如突然忆起,一个月前当她转身时,那人所说的两个字——等我!
什么意思?等他,为何要她等他?!
罗家的麻烦,并不比她家的少!她的前半生已经够灰暗了,难道后半世又要重蹈覆辙?!
想起两人相遇的几次经历,她有些犹豫起来。
第二百二十四章撷玉
本章节
钟谢氏主持的女子书院,在玄德帝的授命下,终于开门了。
地点设在皇宫西北角偏安一隅的漪兰殿。与太后、太妃们礼佛的英华殿隔墙相望,此处的环境甚是清幽宁静。要照顾住在宫外王公大臣家中的学生,书院特意安排在这里。外有单独的侧门出入,内有与后宫的角门相连。
开院那天,太后娘娘带领皇后及外命妇们,特意现场观摩了这座命名为“撷玉”的书院。
皇室公主郡主的教育,是大楚王朝当政者,一直比较头痛的问题。
大楚朝没有和亲的先例,公主们出路,多用于笼络重臣的联姻。本来实施得挺顺利的。可到了楚圣祖那一朝,过于恩宠荣福长公主开了先例。后面的公主骄奢跋扈者居多。结果嫁到臣子家,不仅没起到笼络的效果,反而还有了反面作用。轻则让夫族家宅不宁,重则掺和到争储旋涡中来,弄权和拉帮结派的比比皆是。不但让君臣间添了些罅隙,还加剧了皇室成员间的矛盾。
后来有些大臣勋贵,怕招来大祸,千万百计都要逃避,子弟们被皇帝选中指婚。
早年玄德帝也是其中的受害者。那时靖王势大,差点没让先帝成功地废长立幼了。这与靖王的胞妹真宁公主,及荣福长公主所嫁的定远侯府不无关系。他早就有意,将此等状况彻底扭转过来。那日,德妃在太后跟前提起,要请来江南的钟谢氏,玄德帝看似随口决定的,实则是心中早有盘算。
与一般的女学的先生不同,钟谢氏身后代表的两大书香世家,在文坛上颇有影响力。而且。在夫君钟泽生前,她也曾被朝臣敕封过诰命。少时的才名和在江南办学的经验,使她成为张罗此事的最佳人选。加上兰蕙郡主的画作,在朝堂上一举起名。想送女儿进来学画的世家夫人,如过江之卿,这几个月均在太后那儿备了案。
为此,玄德帝特意封了钟谢氏为漪兰殿学士,专司掌管京中女学的事务。连妙如也得了司画博士的官衔,允许参与院中的教学。还给她们一些自主权力,包括额外择优收徒和退学的权力。
素安居士才名远播。女子书院又是天家授意开设的,还有东宫和亲王家的郡主进去就读,这些光环难免形成一股吸引力,让京中贵女们竞相争着,去那儿占个位置。以往宫中女学,也都是从权贵之家挑选伴读的。礼仪才艺方面往往有所收获,学生的骄奢傲慢脾气也渐长。不像这次,借鉴民间书院的模式,挑选一些品学兼优的官宦之女为学伴,还有一套优胜劣汰的模式。
开学典仪完成后。众家夫人领着孩子,在殿内四处游览观赏。
漪兰殿不算大,有一个主殿三个偏殿,和一座阁楼。合围成一个四方院子。内设有讲经堂、丹青室、琴瑟室,对弈室、藏典阁等分门别类的场所。还有供先生们留宿的厢房。
那些受邀前来的外命妇们,有的在院内溜达,有些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
妙如站在庭前的廊下,正跟某位相熟夫人聊着。在江南时女子书院的格局。此时,打东边偏殿来了位有些眼熟的夫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朝这边走了过来。
那小丫头岁左右的样子,长得肤白如雪,明眸皓齿。看着甚是喜人。走路的姿势,也是端庄大方。
见到那小人儿,妙如心中顿了一顿,正打算问她的名字。转眼就发现,那位夫人,乃是跟她曾有过几面之缘,宁王府的世子夫人邱氏。她忙过去跟对方打声招呼。
邱夫人轻声提醒女儿道:“这便是你兰蕙皇姑,你曾祖母那幅肖像就是她画的。不是想跟她学吗?还不上前敬礼?!”
妙如听闻。才知道这位就是宁王妃的长孙女,忙弯下腰来,面带微笑地朝小姑娘问道:“你想学画吗?那要起早贪黑地练,可不得偷懒的哦!”
小丫头先是朝她行了一礼,然后眼珠一转。嗲声嗲气地问道:“瑶儿现在开始学,多久后才能画得像姑姑那般好?”
妙如见她问得具体,心知是个有兴趣的,赶忙答道:“那看你有多用功了?一般学过两三年,'奇‘书‘网‘整。理'提。供'画的基本上能看了。”
小姑娘撇了撇嘴,迟疑了半晌,又问道:“要这么久啊?”
“是啊,绘画岂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也希望,画谁都能画象谁吧?!”担心她怕吃苦退缩了,当即妙如就给她打起气来。
“瑶儿蛮能吃苦的,五岁起就跟着我学画了!”邱夫人慈爱地望着女儿,嘴角噙着笑意地说道。
“原来夫人也擅长丹青!”妙如有些意外,她都亲自教女儿画画了?!
“以前小时候,跟在镇国公夫人和皇后娘娘身边学的。妹妹在宫里时,也应该听说过娘娘擅画吧?!”邱夫人解释道。
听到此言,妙如恍然大悟,想起一些事情来,回道:“听过,还见过谢老太君提起过夫人呢!”
“嗯,家母跟谢氏夫人是闺中密友,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在茗姐身后跑。”忆及往事,邱夫人脸上浮出几分怀念的神色。
了然地点了点头,妙如附和道:“难怪老夫人七十大寿和谢大人家娶儿媳时,都见到夫人亲自到贺了。”
“是啊,听说兰蕙妹妹跟谢家也是极有渊源的,素安居士跟谢婶婶是同族,你还曾救过廷弟吧!”从皇后那儿,邱夫人也听说了不少事情。
“也不算是兰蕙救的,那时候跟叔师学了点急救的方法,小时候恰巧碰到了,是罗世子动手救的。”妙如不敢居功,忙解释道。
“哦?!”邱夫人像是想起什么来,自言自语说道,“说起罗世弟,怎地那日他表弟娶亲,竟然都没到场祝贺的?!”
妙如一怔,也察出一丝不对劲来。
在谢阁老的嫡长子娶媳妇的当口,太子殿下为何派他出去办这种任务?!未免也太巧了。不过,当时罗擎云告诉她时,是特意避开了旁人,想来是秘密行动,她也就没多嘴道出他的行踪。
听说那个韩国公俞彰,也是这月中旬娶妻,难道是抽不出人手来了?!
若他只是回南方祭祖,骑马一个月足够来回了。他还没赶回来,参加表弟的喜宴,肯定是追捕凶犯事上出现了拖延。
这下子人情欠大了!妙如心里顿时忐忑不安起来。
邱夫人自己在想心事,并没注意到对面的人,神情有些不属。
两人又聊了几句,邱夫人把女儿召过去,跟妙如告了声罪,就转到其他殿里,寻钟谢氏说话去了。
今日到场的,都是王公勋贵家的女眷。她们家女儿也是头一批来此就读的学生。因为皇帝和太后重视此事,连带着她们对女学,也颇为青眼相加。
以至于昭明十七年的这个春天,京城中世家女眷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再是到哪家参加赏春宴会。而是家中的女儿,能否入到撷玉书院上学。
一时间,京中形成一股风气,好像到那里就读,成了身份和才德兼优的象征似的。此乃后话!
第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妙如和钟谢氏乘着马车,朝位于雨笼胡同的郡主府返回。
幸亏府第离皇宫不算太远,只需拐过两个街道口就能抵达。
走到皇墙北大街的拐弯处,在半道上,她们的马车意外地碰到了,从翰林院见习,回馆所休息的钟明信。两人把他邀到郡主府一聚。
晚膳过后,钟谢氏累了一天,独自回房歇息去了。留下妙如单独招待堂兄。
夕阳西下,两人坐在后花园的凉亭里,说起闲话来。
“明年桂榜出来后,俨弟和九叔就能来京里,到时就可和妹妹团聚了。”
“但愿如此,信哥哥去年回京时,爹爹精神看起来怎么样?”妙如到底还是放不下父亲。
“还好,他如今目标明确,就是想把俨弟和那帮学生带出来。仪弟和偲弟,另行延请了夫子给他们启蒙。”
“那就好,若他在教学生的同时,又亲自给弟弟们上课,怕是精力上顾不过来。再过两年,他也要到不惑之年了。”
“妹妹不必担心,自从俨弟寻回来后,九叔心里其实挺高兴的。好像找了生活的新目标。起初他总对我长吁短叹,说五房没人能继承他的衣钵了,这下子好了。”
“偲弟读书也不用心吗?”
“他太小了,不是很看得出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你们两兄妹资质好。”
“信哥哥可知晓我舅舅的消息?如今他还在当师爷吗?”
“应该是的吧?!林世叔不常到这边来,通常只在过年过节,邀俨弟到家里走动。”
“信哥哥如今在馆舍里,住得可还习惯?要不把嫂子接进京来,大家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妙如诚心邀请道。
“这怎么行!此处府宅是陛下赐给你的,咱们怎好打扰?!没得不怕被人说闲话。”
“妹妹现在哪还怕人说闲话。”
钟明信眸中一暗,怔忡了片刻,旋即想起他的好友汪峭旭来。
第二百二十五章对饮
本章节
打完一套太极拳,回湖边小屋里换了身便袍,罗燧走出来时,望了望西边的天色余辉。沉重叹了一口气,他又蹬上了旁边霞醺阁的顶层。
此时晚春已过,都四月的光景了,儿子回乡祭祖,都走有两个月了。也不知出了什么事,竟然连他表弟的亲事,都来不及赶回了。
难道是……上回告诉他,二妹要带夫家的侄女,来家里暂住的事?
不会,人都没来呢!他也不是没分寸的孩子。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到场祝贺太打眼,被东宫那位忌惮了。
想到这里,老将军又长叹了一口气,茗儿那孩子还没原谅自己,当初送她入太子府,也是为了挽救家族的危机。三弟的岳家得罪了靖王党的陈首辅,若不倒向另一边,他们一旦成事。罗府不是被人清算,就是有被人削爵的命运等在后面。
哪有高家老家伙那种能耐,次次都能等到斗得差不多了,支持名正言顺的那个。
开国已过百世,做手中有兵权的勋贵世家,日子哪有那么好过。九年前兵部倡导的那场改革,明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