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之后-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鸣回道:“没什么?”
两人谈话的时候,周玉这时也从房中走出,看了院中的沈鸣两人,也是愣了愣,然后笑着打了声招呼。
“沈先生,朵儿姑娘,早!”
两人回了句早,便又各自开始洗漱起来。
“踏踏!”
没一会功夫,悟明两人便端着斋饭来到院中,将斋饭放下之后,悟明也没急着离开,而是对着沈鸣唱了个佛号,开口道。
“阿弥陀佛,多亏了沈施主,师父他今日醒了,得知是沈先生的帮助,想要施主您一面!”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秋水城四恶
沈鸣和周玉在吃过早饭之后,在悟明的引领下见到了方丈,至于阿朵儿,她还要守着刘阿婆,以防再发生昨日的事。
禅房中。
方丈背靠着墙躺在床上,面色虽还有些苍白,但比起昨日自然是好上百倍。
“阿弥陀佛,老衲圆证,多谢沈施主救命之恩。”
圆证见了沈鸣,忙挣扎着要起身,沈鸣摆摆手,凭空按了按,开口道了句。
“身子不便,俗礼便免了吧。”
方丈感受到这股力道,面色不由一肃,但他态度却是更为坚决了。
“悟明、悟闻,扶我起来!”
两人有些犹豫道:“师父,这……”
方丈看了两人一眼,知晓自己师父脾气的两人,没奈何之下,只得将自家师父扶起,圆证站起身来,对着沈鸣深深鞠躬一拜。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还请沈施主大发慈悲,救这一城百姓脱离苦海。”
沈鸣看了眼一脸苦求模样的圆证,淡淡开口回道:“说来听听!”
圆证鞠躬道了声谢后,这才在悟明两人的搀扶下躺回床上,开始述说着这里的事情。
……
世人常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世间人形形色色,或品行高洁、或普普通通、又或人格低劣……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世上的人来说,武功真的是一种能让人一步登天,改变自身命运的绝佳手段。
如果把武功比作米,而那些得到武功的人则是那食米之人。
也正如世间芸芸众生一样,人食了武功这碗米之后的选择也不相径同。
有如徐君那样得异人相授武功之后,迈入江湖惩恶扬善、锄强扶弱,护一方安宁,受一城百姓崇敬的正直狭义之辈。
有如叶七百那般闯入江湖,快意恩仇,行事只求问心无愧的普通江湖人。
还有那卑劣小人,一朝得志,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手段之后,不仅不思敬畏感恩,反而恃强凌弱,恩将仇报。
江湖人推崇前者,将他们称之为大侠,为他们著书,让他们的故事在江湖广为流传。
他们鄙夷后者,不屑与之为伍,将他们称为江湖败类,魔道中人,就连他们所学的武功也称之为魔功。
不过,对沈鸣来说,这种说法未免有失偏颇,他认为无论是东西还是武功,都没有正魔之分。
武功无错,持之者行正之事便为正,持之者行魔之事便为魔!
从整个王朝的疆域来看,西南本就属于偏僻区域,而秋水城更是处在这偏僻区域的偏僻一角。
秋水城地处偏僻,群山密林环绕,入城之路也是崎岖险峻,称之为穷山恶水之地也毫不为过。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论是江湖人还是普通人,都少有人来此城。
但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往往也会吸引一些人的前来。
这话看着很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因为这种偏僻险峻、少有人至的环境,对一些江湖人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因为偏僻,所以便于躲藏,不会有人探究曾经。
因为少有人至,他们可以仗着自己超乎常人的手段而为所欲为,作威作福。
按圆证的描述来看,秋水城中便有一群这样的人。
多年之前。
有四名风尘仆仆,一脸狼狈的人来到这里,他们欲往秋水城而去,因时间太晚,同沈鸣一样,他们还在圆证的寺庙中借宿过一晚。
那四人中有个人圆证还认识,是名当初离开秋水城说要出去闯出一番天地的年轻人,只是没想到离开秋水城还不到一年,那名年轻人又狼狈的回来。
对于圆证的接待,虽然那四人满脸的和善笑意,口中道谢之声不停。
但圆证还是能感觉到那四人掩藏在和善面容下的凶恶嘴脸,一生阅人无数的他知道,这些人的到来,并不是件什么好事。
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他没错,那四人进了秋水城之后,一开始虽保持着与人为善的面容,对于能帮的忙,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短短时间便在城中有了不小的名望。
可狼终究是狼,不会因为它披上的羊皮便变成一只人畜无害的羊。
那四人来到秋水城差不多安分了半年的功夫,待他们摸清了城里具体情况之后,他们也不再掩饰自己的凶恶嘴脸。
或武力胁迫、或钱财美色诱惑、或以家人要挟、再或者杀之……
四人用了短短半月的时间,凭借着自身超乎常人的手段,将城中的关键人物一一收入麾下,彻底掌握了这座城池。
至此,他们便成了这秋水城的无冕之王,对于他们的命令,没人敢反抗。
这些年下来,这四人在城中不知做下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使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因此,暗地里对四人恨得咬牙切齿的百姓,将四人称为秋水城四恶!
圆证的述说也验证了沈鸣先前心中的猜测,事实上,在看到圆证身上的蛊虫,以及再加上这种偏僻的地方,他便已经隐隐有所猜测了。
似秋水城这样的地方,世间不止一处,似这样的事,也不止一件,他在三十年前,拜徐君为师之后,也曾跟随徐君铲除过一处类似这样的地方。
徐君对这种人更是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鄙视,将他们称之为江湖败类,得志小人,人人得而诛之!
将城中之事叙述完毕之后,圆证再次请求道:“还请沈施主为秋水城除此四恶!”
沈鸣不置可否地问道:“他们给你下蛊的原因是什么?“
圆证叹了口气,回道:“阿弥陀佛,钱财动人心,实不相瞒,下蛊那人姓赵,便是当初离开秋水城出去闯荡之人,在这四人中,此人最为贪财,他做此事为的也不是其他,正是为了让老衲交出这间寺庙,好让他开采这庙下的金矿。”
沈鸣笑了笑,回道:“哦,这么信我,就不怕我也是如他们那样的人?”
沈鸣这话出口,圆证还未有什么反应,悟明两人倒是极为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先前正是因为这种担忧,所以对圆证中蛊的原因,也就没有和盘托出,如实相告。
如今连自己最尊敬的师父都选择将事情如实相告,这么看来,自己两人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想到这,悟明两人更加羞愧不已,他们齐齐一拜,诚恳道歉道:“阿弥陀佛,先前若有得罪,还请沈施主海涵!”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意思的和尚与猴子
对于两人的道歉,沈鸣摆摆手,表示这事并不在意。◢随◢梦◢小◢。lā
其实两人的行为,沈鸣也可以理解,在他们看来,一座金矿足以让世间大多数的人为之疯狂,放弃自己的原则。
可他们却不知道的是,别说是区区一座金矿,便是十座、百座金矿放在沈鸣眼前,也不会让沈鸣起丝毫的贪欲念头。
别的不说,单单是他戒子里的那箱金子拿出来,恐怕就能让两人惊掉下巴。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两人的认知有误,他们并不清楚沈鸣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不知道金银财宝对沈鸣来说如同粪土一般,没什么区别,他们在用普通人的认知,来揣测沈鸣面对这种情况会是什么样的选择。
倒是圆证的回答,倒是让沈鸣来了些许兴趣。
圆证回道:“阿弥陀佛,老衲潜修佛经几十年,对于一些事情、一些人看的比旁人要清醒很多,施主乃是世间少有的纯粹之人,是有佛心之人,绝不会是那样的人!”
沈鸣饶有兴致的“哦”了一声。
圆证解释道:“施主有颗不为外物所惑的心,像施主这样的人,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施主若为善,便是世间真佛,施主若为恶,便是地狱真魔,像施主这样的人,自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法则,是宁身死也不愿违背自己行事法则之人。”
圆证看向沈鸣的眼神充斥着耀眼的光芒,他再次唱了句佛号,“阿弥陀佛,说实话,沈施主这样的人,老衲还是第一次遇见!”
悟明两人惊讶的眼神来回在自己师父和沈鸣身上打转,他们两人没想到自己师父对沈鸣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这实在是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听到这种评价,他们也更加羞愧了。
沈鸣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圆证这样的一个普通和尚,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圆证这番话便是对沈鸣这般道心坚韧通透之人的简单诠释,而圆证这样的一个普通和尚,看得却比世间大多数的人还要通透明白,倒也实在难得。
这和尚实在是个有趣的人,沈鸣心中如此想到。
圆证看了眼沈鸣,肯定道:“施主,不是恶人!”
周玉与有荣焉道:“当然,沈先生可是大大的善人!”
对于周玉的回答,圆证只是和蔼地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沈鸣笑了笑,开口岔开了这个话题,问道:“按你所说,那四人在秋水城权势滔天,对付你这一间小庙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又何必使下蛊要挟这种手段。“
圆证回道:“因为虚伪,那姓赵的本是秋水城中人,当年落魄时还曾受过本寺的救济,心中尚存一份羞耻之心,他虽贪恋这寺庙下的金矿,但不愿彻底撕开那层遮羞布,闹得城中人人皆知,所以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手段,想要让老衲就范,自己将寺庙交出来!“
沈鸣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像这种矛盾的人其实世间还有很多,搞清问题之后,沈鸣也不再多问,而是问起了关于刘阿婆的事。
圆证有些疑惑道:“刘施主?”
悟明在旁提醒了句,“师父,就是那位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来寺里进香的那位刘施主,您还常说那位刘施主是个苦命的人,前日沈施主他们在山那边发现的刘施主,昨天早上那刘施主还欲在客房轻生,若不是沈施主他们发现的及时,恐怕如今已经去了。”
圆证这时便记了起来,他叹了口气,回道:“阿弥陀佛,刘施主果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沈鸣扬了扬眉头道:“果然?方丈早知她有轻生之意?”
圆证点了点头。
周玉好奇问道:“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受到城里那四个恶人的迫害?”
圆证摇摇头,回道:“那倒不是。”
听圆证如此说,周玉不免更加好奇了,见了周玉的眼神,圆证再次叹了口气,这才说起了刘阿婆的故事。
这是一件对江湖人来说很难理解,可能永远也不会经历,但对普通人来说又俗、普通到了极点的事情。
因为生活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