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48部分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48部分

小说: 乱明天下一根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石头兴奋地大喝一声,然后大呼道:“都跟我来!”

  让小孩子刷牙,讲道理的用处不大,最好的法子是给他们看牙龈发炎、龋齿等恶心的图片,越恶心效果就越好。同样,想要立威,没什么比流血的效果更好,血流的越多效果就越好,不论是对那一方。

  陈海平始终注视战场上的状况,许久,他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至始至终,每支部队都像一开始一样,始终是一个箭头,从没有散开过。

  这就是纪律,这样的纪律才是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有这样纪律的军队,即使遇到突发的意外也可以使损失减到最低。

  加上石头率领的铁骑,五部铁骑如五把巨大的死神镰刀,一片一片地收割着生命。

  屠杀进行了小半个时辰,嘹亮的军号声再度响彻大漠,收兵了。

  激战的时候,这个高坡是骆驼阵的核心区,所有的非战斗人员都聚集在高坡四周。这会儿,很多人都坐在地上,脸色发白,身旁是一堆又一堆的秽物。

  “快起来,都他妈起来!打扫战场去!”收兵之后,有不少胆大的掌柜开始驱逐驼夫起来,去打扫战场。

  这些驼夫都是这些掌柜雇来的。

  听到掌柜的呼喝声,陈海平这才回过神来,他转头向身后的孙茜、紫桃和绿柳看去。三个丫头的脸都煞白煞白的,尽管没吐,但看样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就是不行,陈海平道:“你们怎么还在马上坐着?快下马!”说着他翻身下马,然后搀扶着三个丫头从马上下来。

  其他的事都有人去做,用不着他,但有一件,不行。

  打仗要死人的,道理谁都懂,但不悲不痛那是不可能的。这一战,死七十九人,伤一百二十三人。其中以驼夫兵死伤最多,死四十三人,伤六十九人。另外,蒙古战士死二十七人,伤三十六人;训练营战士死九人,伤十八人。

  是人就有个亲疏远近之分,陈海平也不例外,其他人的死还没什么,但训练营死的九个人却伤他的心肺。训练营的每个人他都非常熟悉,他们几乎都是他的孩子,是他一手养大成人的孩子。

  战场在打扫,伤员在救治,战死的七十九个人并排躺在雪白的棉布上。

  七十九个刚刚还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去了,陈海平心在滴血,但并没有愤怒,他只是悲伤:王孝武、王景海、陈旺财、陈惜才、陈润、陈晓蕾、李三柱、照海、刘大通,今后还将有多少?

  人们都在远处肃立,默默地望着那个伫立在死难者中央的人。

  陈海平凝固成了悲伤的雕像。

  什么也不用说,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陈海平心中难言的悲伤。

  四周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但依旧没一个人出一点动静。

  许久,三个大喇嘛缓步走上前去,木夏楚克格低声道:“施主,不要太难过了。”

  轻轻叹了口气,陈海平道:“大师,我希望和平,希望所有人都能友好相处,但我不是圣人,为了保护我的人,杀多少人我都在所不惜。在您看来,今天很多人是不必死的,但他们必须死。只有他们死了,像今天这种无谓的杀戮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

  三个大喇嘛都是无语。

  “三位大师,我有一个梦想。”遥望着天际,陈海平缓缓说道:“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北地可以根绝战火,让汉蒙藏都真正地成为一家人。为此,我会倾尽全力帮助贵教拓展北方的版图,但有句话我现在就要讲清楚,政教合一只在西藏可以,其他地方想都不要想。”

  三个大喇嘛对陈海平的做事风格已经很了解,他们知道陈海平话说的如此直白丝毫也没有轻视他们的意思,而是向他们清楚地表明心意。

  现在就把话讲清楚,将来的不愉快就会尽可能地减少。

  三个大喇嘛一齐躬身合十,木夏楚克格道:“施主放心,西藏的政教合一是历史形成的,真正的佛者只为弘扬佛法,于世俗无欲。”

  陈海平也躬身合十:“希望三位大师不要忘记我们今日的谈话。”

   ………………

  


                  第八十四章 超度



  无论多大的风,血腥气都是吹不掉的,但陈海平却命令就地扎营。

  幼狮只有见了血才会成长为真正的雄狮,人很多时候也一样。闻着无所不在的血腥气,很多人依旧脚步虚浮,脸色发白,即便是刚刚把利箭射入敌人的身体,把整个人劈成两半的士兵也是这般模样。

  尽管不适,但该干的活,人人都仍在尽力去做。

  “少爷,此役我们毙敌六千余众,俘虏三百余人。”陈启立向陈海平报告道。

  听到人数,陈海平的心随之颤了颤,他问道:“俘虏有多少受伤的?”

  陈启立道:“都受伤了。”

  沉吟了一下,陈海平道:“传令下去,立刻救治,记住,态度可以冷,但疗伤要一视同仁。”

  令传下去后,陈海平又问道:“查出来是怎么回事吗?”

  陈启立道:“还没有,子岳还在查实。”

  陈海平道:“其实也用不着查了,这次有上万人,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大的行动,没人居中协调是不可能的。”

  陈启立一惊,问道:“少爷,您是说……”

  陈海平道:“张家口有些山西商人与辽东建奴有往来,他们不仅卖给建奴粮食、铁器等军需物资,还给他们传递情报。我们来时,在代州城外遇到的驼队就是他们的,想必是这些人调查了我们,并把情报传给了建奴。”

  陈启立的眉毛立了起来,他道:“少爷,那我们……”

  轻轻摇了摇头,陈海平淡淡地笑了笑,道:“水至清则无鱼,我们做的也都是些犯忌的事,现在还需要他们给我们挡着,暂时还不能动他们。”

  这时,李掌柜求见。

  李掌柜是来报告缴获情况的,陈海平把有关生意、物资的事全权交给他负责。缴获品当然也是物资,自然归李掌柜管理。

  这一次的收获是巨大的,其中,战马计两万三千七百三十四匹,金子三千七百多两,银子两万五千四百多两,另外还有许多珠宝手饰。

  此外,缴获的大批武器马具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战马,草原征战,为了保持战马始终有充沛的体力,每个战士除了本身的坐骑,一般至少还要带两匹备用的战马。

  这是常态,所以这次才会缴获这么多的战马。

  至于武器、马具,这些东西训练营自然看不上,但在草原,这都是有钱也买不着的好东西。

  “少爷,我们这次可真是为草原除了害,好处就是这些马匪这么多年抢掠的东西都孝敬给了我们。”李掌柜笑着说道。

  马匪大都人走家搬,贵重财富自然都随身携带。陈海平笑不出来,他道:“这些东西你另外造册。”

  “是,少爷。”

  “明天我会安排人把这些战马、武器和我们收购的货物送回归化,你今夜就要差点清楚,并安排得力的人随行。”

  “是,少爷,我这就安排人去做。”见陈海平神色依旧严肃,李掌柜躬身领命,然后就出去了。

  李掌柜去后不久,暗部大头领申子岳来了。

  让申子岳坐下,陈海平问道:“有结果了吗?”

  申子岳道:“少爷,对不起,属下无能。我们俘虏的人都是普通的马匪,他们只知道有人招呼他们去发财,另外还有一些人是车臣汗部的,但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也不清楚。”

  摆了摆手,陈海平道:“子岳,以后不要说这种话,如果真是你的错,那就要自请处罚,但如果不是,那就坦然以对。”

  申子岳躬身:“是,少爷,子岳明白。”

  陈海平笑了:“这件事就先放下,你暗中留意就好。”

  “是。”说到这儿,申子岳顿了顿,又道:“少爷,我们还抓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不知该怎么处置。”

  “小姑娘?”

  “是,是个小姑娘。”

  “她是什么人?”

  “她吓坏了,什么也说不清楚。”

  “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穿着很普通,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嗯,把她交给女营吧。”陈海平也没在意,就随口吩咐道。

  ―――――驼铃声声,艳艳的霞光里,商队启行,把六千多具尸体留在了大漠深处。

  驼铃声很单调,但在大漠里,却没有什么声音比驼铃声更动听的了,而在大战之后,在闻够了无尽的血腥味之后,驼铃声更慰籍了所有人的心。

  商队的物资储备极完备,带有一千根丈许长、手腕粗细的木棍。这些木棍有很多用处,现在是用来做担架。

  有木棍有棉布,担架很容易做,但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为他们要抬着杀人凶手。

  抬担架自然无法骑马,得在地上走,辛苦可想而知,但这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这么辛苦抬的却是敌人。

  不满也没人敢说出来。

  黄昏,在夕阳的余辉里,美丽的草原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

  由草原进入大漠,感触就已非常强烈,但比之从大漠进到草原,强度那就完全不同了,那近乎是天堂和地狱般的转换。

  没人例外,即便是陈海平也突觉心胸为之豁然开朗,但没人骚动,就是那些驼夫也如此。这几个月来,虽然也有人严加督促,但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些护兵强烈之极的纪律性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一条小河旁,大家默默地扎营,默默地洗澡,默默地坐着各自的事情。因为陈海平,没人感到胜利的喜悦,有的只是死亡的沉重。

  “少爷,大家太压抑了。”陈启立试探着对陈海平道。

  陈海平知道陈启立的意思,他这样会影响到大家的士气。沉默半晌,陈海平道:“我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军队,这次把他们都带出来主要是为开拓他们的眼界,放大他们的心胸,而现在,重要的不是士气,而是让他们知道死亡的沉重。”

  河畔,一字排开,七十九座木垛,七十九具尸体;星空下,面对清亮亮的河水,人们默默肃立。

  梵音如天籁,三个大喇嘛开始超度亡魂。

  梵音自虚无中来,又归于虚无,奇异的感觉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底。

   ………………

  


                  第八十五章 新兵



  月上中天,超度结束,陈海平走到了众人的面前站定。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沉郁铿锵的声音突兀而起,朗朗入心。

  这首诗歌是陶渊明的《挽歌三首》之一,诗意前半段苍凉萧索,如洪涛滚滚,挟沙卷石,重浊迅疾,而后半段则突然一变为达观洒脱,如骤然间水流皈依于河道,涓滴不泄于外,悠然自若。

  “今天,这一刻,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一个道理,并把它永远永远牢记在心。”望着众人,陈海平缓缓说道:“死去何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