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309部分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309部分

小说: 乱明天下一根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数路大军分别由山西、宁夏、西宁等地入陕西。于是,整个陕西被数十万大军围了个风雨不透。

  十二月二十五日,王嘉胤、高迎祥等农民军领袖于西安府归降。至此,长江以北,尽归一统。

  随着黄河以北顺利统一,一八六三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移民开始了。

  这次移民之所以说从未有过,是因为以前的移民都是单向的,是从人多的地方向人少的地方流动,但这一次则是双向的。

  河南是中原腹地,地广人稠,人口高大三千万之众。这一次移民,将近八百万的河南百姓被移民到了朝鲜半岛和辽东边陲腹地。

  与此同时,所有的朝鲜人全部打散,被移民到了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

  要是搁在以往,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必定是极其悲惨的,比如朱元璋定鼎之后的大移民,但这次不一样。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传统,但那也分什么情况,朝鲜人就不说了,移民的河南百姓绝大多数即便不愿意,抵触的情绪也是极小极小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政府许诺的条件太好了。

  凡是移民的百姓,分的地是不移民的三倍;而且,五年之内不用上缴一分钱的税赋;还有,不论大人孩子,每个人发放两千龙凤币的安家费。

  两千龙凤币能卖六石多大米。很多人的那个破家也不值两千龙凤币啊!

  何况,还有那个火车,嗖嗖就到了。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何况还有无尽的土地和数不清的物资。所以,移民的规模虽然庞大又复杂,但进展一直都很顺利。

  至此,朝鲜半岛的问题被彻底解决。

  ----…

  就在陈海平大搞移民和土地改革的这一年,南京却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对立之中。

  一开始,对立的双方主要是河南、陕西籍的官员与刘宗周、文震孟这些主战派。

  河南和陕西籍的官员把刘宗周等人那真是恨到切齿,如果不是刘宗周这些人,他们又怎会失去他们的土地和家园?

  北方开出来的条件很清楚,保障所有人的既有土地和财产是最起码的,但就因为这些蠢货……

  后来,这些河南、陕西籍的官员也看明白了,反正什么也没有了,要死大家一起死,所以他们也主战,而且后来居上,他们成了比刘宗周、文震孟等人还坚决的主战派。

  这一来,江南许许多多的士绅地主越来越坐不住了。于是,真正严重的分裂和对立就开始了。

  很显然,上下一心的江南都不是北方的对手,又何况是如此对立的江南了。

  把局势看明白的人越来越多。

  懿安皇后是放弃了,要不绝不会放任不管,而放弃之后的懿安皇后心灰意懒,对这些江南士绅的死活也就根本不放在心上了。

  很显然,南北双方和解的主要矛盾不是在皇室,而是在江南士绅的利益上。只要皇室放弃皇权,那对皇室的任何照顾都是小事一桩。

  把局势看明白的人越多,对刘宗周这些主战派的压力就越大。终于,一八六四年三月初七,爆发了愤怒的江南士子把阎尔梅生生打死的事件。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对立由文斗开始向武斗的方向转化。

  ----…

  金殿之上,气氛阴森而诡谲。

  今天,所有人都在。

  懿安皇后今天升殿议事,是因为北方发出了明确的威胁:如果再不能进入实质性的谈判,他们将于明年元月十五日封锁外洋,击毁所有进出的船只。

  水军大帅、镇海大将军郑芝龙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面对众人的质询,没有丝毫含糊,郑芝龙承认北方完全有这种能力,因为北方的船炮是他们的船炮根本无法比的。

  事实胜于雄辩,人人都知道北方是如何攻克辽阳和沈阳的,所以也就可想而知,郑芝龙说的是实话。

  在陆地上,火炮再厉害也还可以想其他的办法,但在海洋上,面对威力比自己的大,射程比自己远的火炮,那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弥补的。

  没有人说话,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宗周、文震孟等人的身上。

  刘宗周本来看上去就很苍老,这一刻,刘宗周又好象是老了二十年。

  这些日子,刘宗周身上承受的压力一天比一天更重。

  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内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刘宗周毕生信奉的坚持,但是,陈海平对他的挑战亘古未有。

  陈海平给他的挑战不仅仅是力量方面的,更有道德方面的,而后者才是最致命的。

  死,刘宗周从来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怎么死,但陈海平现在就已经击败了刘宗周。

  仿佛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刘宗周木然地走出班列,跪倒在地,又木然地道:“请皇后允准老臣致仕还乡。”

  看着刘宗周,默然半晌,懿安皇后道:“老大人,你错了。”

  刘宗周木然地问道:“皇后,不知老臣错在何处?”

  懿安皇后道:“老大人,和谈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我们斗不过北方,哀家以为绝对是非战之罪。而且,即便和谈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没有玉碎之心,那我们自己还有什么?”

  懿安皇后这话说完,刘宗周的目光里多了一丝生气,很多人眼里也多了一丝豁然,原来懿安皇后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懿安皇后继续道:“刘大人,哀家之所以愿意和谈,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对手是陈海平。”

  包括刘宗周,众人都有些不解。

  懿安皇后道:“陈海平要做圣人,所以在谈判上,我们可以足够的强硬,但我们能强硬到何种地步,还需要多多仰赖老大人您这样的人。”

  一句话,刘宗周的心由死转生。

  看着刘宗周眼里越来越强烈的光彩,懿安皇后蓦地站起身来,走到丹墀边上,停住身躯,炯炯的目光扫视着众人,昂然道:“诸位大人,哀家今天就把话撩这儿,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这是和谈的底线,如果北方不答应,那哀家定要死战到底!”

  这可能吗?很多人的心都是一样的,既兴奋,又忐忑。如果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那还有什么可争的,但要是不成,真要开战,那可怎么办呢?

  刘宗周忘了刚才说的话,激动地请命道:“皇后,请允准老臣赴北京谈判!”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照准。

  ----…

  懿安皇后确实厉害!

  放下《大明日报》,陈海平轻轻叹了口气。

  原本,这两年的消极态度使得很多江南士绅对懿安皇后非常失望,但仅仅这一表态就一举扭转了形势,使得懿安皇后在江南的威望不减反增,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南的官由江南人做,这就是典型的民粹。懿安皇后要是生在后世,那搞选举一定是专家中的专家。

  傍晚,陈海平设宴,宴请袁崇焕、布木布泰、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陈奇瑜、陈启立、祖大寿。

  自陈海平和袁崇焕双方合一之后,袁崇焕是军务院第一副总理,布木布泰是政务院副总理,祖大寿是军务院第三副总理,三人都是国事局的成员。

  此外,关宁一系的文官武将都得到了远远超过期望的安排。

  对这样的安排,陈海平麾下的中低层部属极不满意,但他们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陈海平早先在人事上的安排使得这些人的力量聚集不起来,而且,对关宁一系的安排不仅给了袁崇焕交代,收取了关宁将士的心,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自己嫡系部属的制约。

  得益于陈海平在人事上的安排,重用徐光启、成基命、鹿继善、陈奇瑜等明朝重臣,袁崇焕、布木布泰和祖大寿等人虽然加入进来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但都已经彻底地融入了这个团体。

  其中,尤其是布木布泰,满意的那是没边了。

  以前在辽西,布木布泰虽然也是说一不二,但实际上并没有名分,那只是因为她是袁崇焕的夫人。

  可现在不同了,现在她不折不扣是堂堂的政务院副总理,握有实际的权力。

  天下一统在即,在这样激动人心的大时代,她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一个外族的年轻女子,竟然在堂堂天朝身居高位,仅在三五人之下,这是何等的荣耀!

  对自己夫人的安排,说实话,袁崇焕心里是不愿意的,但用不着陈海平说,袁崇焕也明白,布木布泰做这个政务院副总理对整个蒙古的影响将有多大。

  再者,袁崇焕是真宠爱布木布泰,对布木布泰的才华也是钦佩之极,所以,当陈海平提出这个建议时,袁崇焕也就顺手推舟,并没有反对。

  今晚,既是宴请,也是国事局的全体成员开会。

  席间,陈海平道:“江南人做江南人的官儿,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这样一来,就必定会造成各地群起效尤,而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此一来,这会不会造成各地百姓相互疏离,从而埋下国家分裂的隐患?”

  不管本心如何,实际上,在座的都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并不需要再从战争中获得什么,所以对南北和解,从而实现天下统一都是极为赞成的。

  众人都看过了懿安皇后的声明,成基命道:“领政大人,天下大势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家大族割据一方的情形绝不会出现。而且,只要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本地的人做本地的官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这些陈海平何尝不知道,但他却没有成基命那么乐观。中国的文化有许多优势,但也有许多缺点。在现在的土壤下,不管制度如何完善,若是应允本地人做本地的官儿,那各地被世家大族把持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儿。

  虽然这种把持大大不同于以前的藩镇割据,但长久发展下去,最后变成什么样,那也是谁都说不准的事儿。

  最后,九人商议了许久,议定由鹿继善和陈奇瑜两人负责与南方的谈判。

  ----…

  八月十九日,南明的代表团抵达北京。

  代表团的规模庞大极了,超过了千人之众。当然,这一千多人不可能都是代表团的正式成员。

  这次赴北京谈判,懿安皇后予以了代表团全权,所以,江南每个大家族以及每个势力都派了人来。

  这个代表团,实际上代表着江南所有上层的利益。

  代表团抵京之后,就接连着被震撼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接风宴上,陈海平发出了一个大哉问:江南人失去经略中原的雄心了吗?

  国家一统,不管以什么方式取士,读书都是核心中的核心。江南文风鼎盛,在科举时代,江南数省便占据了大半的江山。如果这次坚持江南人做江南的官儿,那就无异于断送了江南人的优势。

  陈海平的一句话切中了江南士人的要害。

  接风宴之后,代表团立刻分裂,在迎宾馆内吵翻了天。

  第二次,是因为看到了第二天的《中国日报》。

  陈海平在《中国日报》上了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这份声明中,陈海平宣称,他已经为国家尽了力,所以在天下一统之后,他就要退归林下,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没有人怀疑陈海平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