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之小兵传奇 >

第46部分

大秦之小兵传奇-第46部分

小说: 大秦之小兵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高就命令亲信杨熊连夜赶到涉间营中,试图说服这位老将投靠到自己麾下,拉拢涉间的目的就是要揭章邯的短,找寻证据好扳倒章邯。

然而,杨熊努力了半个多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作为蒙恬的部下,涉间对于赵高根本没有什么好感,杨熊在涉间处没有得到一次好脸色,遭到奚落的杨熊马上在上奏中对涉间连连‘恶语’相加。

随后,涉间被降职,由偏将军降为一名都尉,若不是怕激起北方军团将士哗变,杨熊这个小人都有将涉间直接押送到咸阳受审的念头。

注:关于上面二节,小声回答:如果某人回到二千年前将他仇人的祖先的祖先的祖先——喀嚓的话,是不是会很爽呀,呃,发现偶好卑鄙的说。

第八十四节 狼子野心

第八十四节

搏弈和暗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对于赵高和章邯这两位大秦朝最有实力的大人物来说,更是这样。

他们一个控制皇帝并掌握着朝中大权,一个手握重兵威名远扬,在目前均势的情形下,哪一个想要击倒另一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基于上述原因,赵高虽有撤换章邯的心思,但他却不能光明正大的颁布问罪的诏令,皇帝的御诏自然是由皇帝亲自拟定,这方面倒用担心,胡亥这个败家子皇帝对朝政不感兴趣,御诏也早由赵高这个丞相兼老师代劳了。

要扳动手握二十万重兵的章邯(原先征讨部队十万余众、北方军团在邯郸会议后一分为二,十万精兵围困巨鹿,另留十万兵士驻扎棘原),就需要寻找这位帝国大将军作战不利的证据,在这方面,巨鹿的大败无疑是最好的一篇文章。

在参与巨鹿之战的北方军团的将领中,苏角战死、王离被俘,剩下还活着的也就是涉间了,所以,在得悉了涉间被傅戈救到雍丘的消息后,远在咸阳的赵高就急急的指令杨熊来游说了,这一场游说行动的中心目标是涉间,以涉间在北方军团中的威望和资历,虽不能说一呼百应,至少也能鼓动起大多数的士兵。

在游说涉间的同时,杨熊这位被刘邦打得抱头鼠窜的帝国‘名将’还乘着傅戈病重不醒的当口,兴致高昂的带领着一众亲信进驻北方军团军营,并明目张胆的开始对将士们实施‘攻心’战术。

朝廷中的变故章邯岂会不知,自打知道丞相李斯被赵高清除之后,章邯就愈发的小心谨慎,他一面让司马欣留驻朝中继续打探消息,另一面也抓紧时间拉拢重要的将领。所以,棘原方面当下也不甘示弱。就在杨熊抵达的第二天,赵无咎借慰问傅戈病情的机会,也来到了雍丘城,他主要的任务是向涉间传递消息,并希望他能带领北方军团剩下的这二万多兵士到棘原去投奔章邯。

在重压之下,章邯自是希望涉间这个重要的人证投靠到自己这一方。

就是在这种极度微妙的情况下,对涉间的处置竟然有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咸阳方面受杨熊的鼓动,加上赵高的煽风点火,胡亥这位二世皇帝震怒,下诏将战败的‘祸首’涉间连降五级处置。而在棘原的大将军章邯那里,本来按照帝国严酷的军律,吃了败仗应当被撤职或者砍头的涉间居然又升了一级军爵,由十级左庶长夫升为了十一级的右庶长。

和皇帝唱反调,已看清楚形势的章邯这一次是铁了心了,有实力有军队在手里的话,赵高和皇帝就不能把自己怎么样?面对楚军的猛攻,没有了他章邯和二十万大秦将士,胡亥的皇帝梦、赵高的丞相梦也就做到头了。

不过,经过二个多月的忙碌,这两个人都很沮丧,早先为蒙恬部下的涉间对于朝廷这二年多来的倒行逆施早就看不顺眼了,对于当年太子扶苏被赐死、统帅蒙恬被杀的那一场冤案涉间也是心存太多的悬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北方军团中的许多将领对于王离这个对朝廷言听计从的继任者很不服气,对于南下平叛的命令也是动作迟缓,甚至于在离开代郡的时候还发生了北方军团中的副将,曾追随蒙恬远征过匈奴的名将杨翁子借生病为由拒绝南下的事件,就算是象苏角、涉间这样听从命令的将领,在军事决策时与主将王离也是貌合神离,于是乎才会有邯郸决策时苏角、涉间一齐背弃王离转而支持章邯的事情。

应该说,涉间与朝廷、王离间的这些矛盾对于章邯来说,是绝好的拉拢契机,若是在巨鹿大败的那当口,章邯能及时派兵救援北方军团的话,涉间肯定会对章邯死心塌地以报救命大恩,然而,在这关健的时候,章邯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若非傅戈的拼死相救,涉间的结局就会象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那样:兵困无奈自焚而亡。

傅戈这个异世者的闯入让涉间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傅戈他更象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小鸟,在轻轻拍动了一下翅膀后,让周围与他接触的人或事都在悄然变化。

层层叠叠的,终于一天,小鸟会长成大鹏,振翅高飞,嗥翔九天,俯瞰苍穹。

……

涉间秉性刚烈,杨熊和赵无咎的游说都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他们唯一可以炫耀的‘功劳’就是拉拢了一些北方军团的低级将校,这些人不是被金钱美色所腐蚀,就是希翼找一个强大的靠山保全性命,这样的人实际上已丧失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资格。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个人的威信并不能压制一切的矛盾,见到涉间‘死硬’不肯投靠的杨熊开始暗底里鼓动兵士遁逃,起初,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想法的涉间尚还以为只是个别士兵的单独行动,等到后来发现情况不妙时却己为时已晚。

“狼子野心,当真是可恶之至!”得到赵无咎的无功而返的信息,章邯勃然大怒,涉间居然有死心塌地效忠傅戈的‘迹象’,这样的一种结果终于让章邯这位曾一手将傅戈提拔起来的帝国统帅坐不住了。

在这位功利心极重的大将军看来,傅戈远道救援北方军团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其试图吞并北方军团余部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这样不安份又野心勃勃的部下会对自己的帅位构成强有力的挑战,这样的人岂能留得?

注:书评区我置顶了一个讨论贴子,希望大家多多去留言,我会认真采纳意见的。

第八十五节 分道扬镳

大秦二世三年三月十一日,一份内容是‘失守重镇昌邑,撤职查办校尉傅戈’的密封军奏从棘原快速的被送到了雍丘。

章邯终于动手了!

虽然在这份简报一样的军奏里没有说明由谁来接替傅戈的位子,但章邯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傅戈手下的那些个将领他一个都不信任,所以继任者极有可能是从棘原新调过来的让章邯感觉可靠的人选。

先用撤职的命令动摇傅戈部队的军心,然后再伺机夺取军权,章邯的手段果然老辣。

“哈,大将军可真是铁面无私呀!”

看到这份措辞严厉的军奏,已经幡然醒悟的傅戈淡然一笑,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

一切都结束了!

章邯对于傅戈的所谓恩情,原本就缺少脉脉温情为纽带,有的只是利用与需要。

当切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章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刀两断,因为只有将危险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他才能保全今日今时的地位与荣耀。

在这一点上,章邯对付傅戈的手段与对付王离没什么两样。

军人嘛,本就不需要太多的温情,只有铁血与冷酷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很快的,一向意见相左的赵高与章邯两个强权者在如何处置傅戈这一点上难得的达成了共识,因为当章邯的意见呈上来时,赵高正对杨熊的无能表现大发脾气,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傅戈这件事居然是这两位支撑着帝国命运的重要人物的第一次意见统一。

三月的雍丘城内,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傅戈被撤职察办的消息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大力渲染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况下军心动荡已不可避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涉间才不顾傅戈病体刚愈,急冲冲过来商量的就是这件事,没有几天的功夫,二万多北方军团的士兵总计跑了接近二千人,要是再听任下去,诺大一个军营不用一个月就会变得空空荡荡的。

“涉老将军,不用动怒,跑了的那些都是不坚定份子,就算强留下来也顶不了什么用,你快快回去跟将士们说,就说我明天到军营去阅兵。”傅戈听罢涉间对于北方军团内部动荡的汇报,却并没有动怒,他只是微微一笑,平静的说出了他的下一步构想。

涉间一愣,道:“阅兵,傅兄弟我没听错吧,你这身子能顶得住?”

笑——,这个时候傅戈还能笑得出来,这不禁让老于世故的涉间也感到钦佩和欣慰,钦佩的是傅戈刚刚二十出头就有如此的诚腑,欣慰的是当初在漳水畔作出的决断现在看来没有错。

是呀,为什么不好好笑一场呢?自清醒过来之后,傅戈就一直在等,等赵高和章邯把将士们逼到绝路的那一刻,因为,只有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个人才会激发起潜在的斗志。

现在,蛰伏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将士们的怨气已经积蓄到了顶点,反戈一击的时机已经成熟。

听到傅戈要去军营,一旁的虞姬情急起来,连声劝道:“大哥,你病体才有了点起色,若再受了寒气,可如何是好?”

傅戈坚定的摇了摇头,轻轻握住虞姬伸来的纤手,安慰道:“放心,不碍事的,我可没那么娇嫩,担心的话到时你就陪着一起去好了!”

一个人,来这世上一遭,总要承受一些什么的。

不管是痛苦、快乐,还是责任、义务。

既然明白了前世的林林种种,那么就好好的在这一世活过吧。

纵算努力了,仍不能改变结局;纵算抛洒了热血,换来的是折戟沉沙的惨痛,但至少,不曾辜负这一生的大好年华。

出现奇迹虽然很难,但谁又能断定一定不会有奇迹呢,至少傅戈相信,漳水畔那一晚老天的那场大雪就是奇迹的见证。

大秦三年三月十九日,辰时一刻。

雍丘西。

涉间兵团驻地,演军场。

当傅戈在郦食其、郦商、彭越等一众将领的陪同下,到达这里的时候见到的是一大片空空荡荡的场地,不见一个人影。瞧着这么多军中将领围着傅戈这个已经被撤职的校尉的场景,任何人都可以想见傅戈在这支军队中的威望。

“这个涉间,在搞什么名堂?”难得的一次阅兵,就连一向不屑刀兵的郦食其也跟来了,看着面前空空荡荡的样子,他不解的问道。

彭越不屑的瞧了郦食其一眼,狡黠笑道:“郦先生不知道吗,稍等一会就有一场好戏可看了?”自打与郦食其一起经历了那一场长期艰苦的说降‘舌战’之后,彭越与郦食其两个人似乎有点爱上了斗口,他们之间时不时的会爆发小型的‘战争’。

“击鼓!”

见到傅戈到来,等候许久一身戎装的涉间显得分外的精神抖擞。

鼓声‘咚咚’响起,按大秦的军律,召集军马的战鼓以三通为限,三通不至者,无论身分高低,一概斩首。所以,战鼓一起,整个军营立刻就象沉静的睡狮,突变成高飞的雄鹰,听到集合鼓声的士卒,从他们休息或驻守的地方,急急赶往演兵场。

没有一个人显出慌乱之色,动作井然有序。

第三通鼓才刚起,演兵场上,已然整整齐齐,站满了将士。

共有一万名北方军团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军容威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