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小兵传奇-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其中的奥妙谁都清楚,克丽奥帕特拉女王将她自己都奉献给了秦国的皇帝陛下,秦国与埃及实际上已经联姻,虽然这种关系因为某种原因从未公开过。
英明开放的女王陛下对于公开自己的性趣喜好倒没有什么意见,不过,傅戈却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思想上带着传统印迹地东方人。他能够接受自己连娶几个老婆,但却不能接受其中的一个是金发碧眼的异族人。
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另一个国家的女王。
就这样吧!
成为情人也是相当不错的。
在私人情感问题上,女王陛下也是相当的满足,东方男人的温柔体贴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一种情愫,其实,象克丽奥佩特拉这样地西方女孩子,虽然在性格上活泼开放了点。但毕竟还是年纪甚轻。
于男女之性经验而言,是完全不可能和傅戈这样的成熟男人相提并论的,不过,这么互补倒也正适合。
一方年少欲望需求强烈,一方经验丰富持久力强。
这般水乳交融的滋味对方双方来说,都是相当美妙的,如果傅戈不是要归航回国的话,克丽奥佩特拉甚至于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能不能不走,留下来好吗?”
有时在温存过后,克丽奥佩特拉也会象小女人一样问这么傻傻的问题。明知不可能却偏要问。这或许就是女人吧。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一样。
作为大秦的盟国。埃及除了获得了克里特岛驻军的资格外,还获得了谋夺尼罗河中、上游地位地权利,打击世仇努比亚人,建立一个象古埃及时期那样庞大地奴隶制国家的梦想在埃及人心中成长起来。
除了埃及之外,秦国的另一种同盟国家迦太基得到地实惠虽然不如埃及,但也相当的令其它小国垂涎,毕竟,相比与罗马大战中出了力量的埃及,迦太基更多的作用是象征性的,汉尼拔的回归固然沉重的打击了罗马人的士气。但以迦太基的弱小力量,还不足以对罗马人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废除迦太基在二次布匿战争中签下地除领土要求之外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免除全部战争赔款,这对于迦太基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要知道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除了向罗马割让西西里与利帕里群岛,同时在此后十年中要交纳赔款三千二百塔连特 约合后世的四百万美元。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执政官大西庇阿的条件更加的芶刻,除了领土再一次被分割之外。还有就是交出全部驯象和绝大多数的战船,未经罗马的同意,迦太基不得在非洲和非洲以外的地区进行战争。
另外,迦太基还必须以五十年为期交付赔款共计白银一万塔连特,这些耻辱条约地签订等同于将迦太基变成了罗马人的一个附庸国。
赔款的免除和自主权的重新获得是汉尼拔、秦国结盟后获得的最大利好消息,虽然割让给罗马的领土已经要不回来了,但至少迦太基人拥有了希望,拥有了明天。
对于罗马来说,汉尼拔登上迦太基执政官位置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这样一来,迦太基也就不太可能再履行先前签约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了,因此,赔款免不免除都是一样结果,好在,通过战争获得的领土还在罗马人手里。
埃及和迦太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们的代表一个个红光满面,而象马其顿、比提尼亚、帕加马这些个更弱一些的小国代表则要垂头丧气的多。
马其顿本是地区强国,但他们的国王腓力五世却在和罗马人争夺希腊半岛的战事中失败了,而更加让他们懊悔的是,马其顿没有及时抓住机会和强大的秦国结盟,自大的腓力五世对秦国通过汉尼拔这个中间人递过来的友谊视而不见,这样的结果就是马其顿在谈判桌前被双方所抛弃。
对于希腊及其以北的巴尔干半岛,罗马人志在必得,而秦国则没有多大的兴趣,这倒不是说希腊贫穷或者落后不值得占领,而是傅戈与其花力气占领一个,‘火药桶’,还不如缔结有力的兵力去开拓那些相对容易获得收益的地方,比如东部非洲、南部非洲等等。
巴尔干火药桶——,这个称号虽然来源于后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换到二千余年之前,却也同样合适。
在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人用武力强行统一了半岛,但随着亚历山1大大帝的死亡,帝国也随之分裂,希腊的城邦独立了,在多瑙河流域的凯尔特人也渐渐的不再听从马其顿人的号令,还有西米特人、安格鲁人等等也在蠢蠢欲动,腓力五世治下的马其顿早已成了一座破庙,只要有外力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下。
这样一个火爆的地方,就让罗马人去占领吧!反正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尝到匈奴人奔腾铁蹄践踏的滋味。
“万恶的罗马人、狡猾的秦人,还有埃及人,我们被出卖了!”可笑的是,当腓力五世发出这样的咆哮时,他的帝国却已经接近崩塌。
至于,帕加马和比提尼亚这两个位于小亚细亚的小国,他们之间的那场不入流的战事根本没有被列入会谈的议事日程。
对于小亚细亚的这些琐事,罗马人没有精力顾及,秦国则根本没有兴趣,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现在已经不需要经过这两个国家了,他们在商路上的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野蛮民族要想争斗的话就让他们斗吧。
谈判是要有底气才能获得利益的,帕加马和比提尼亚这样的弱小国家得不到好处自然是应该的,不过,在外行人来看的话,强大的秦国除了得到克里特岛的部分驻军权外,好象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实际利益了。
其实不然,秦国得到的好处之一是:根据会谈的协议,秦国在克里特岛、塞琉西安、安条克以及苏伊士运河等地的驻军所需军费将全部由所在城市供给,换句话说,秦国远征军将作为一支雇佣军而存在。
这对于志在减轻国内支援负担的傅戈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要知道就算是后世的老美,在海外建立基地也要向当地支付相当的费用,至于军人的薪金更是由美国人自己承担,这一项开支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是相当沉重的包袱。
好处之二就是:秦国商船可以自由进出地中海沿岸的盟国港口,包括亚历山大里亚、迦太基等等,就是罗马共和国控制下的一些海港,秦国商船在获得允许之后,也可以泊靠,这一来商人们的进帐无疑又将大大的增加一笔。
有一有二当然还会有三。
这第三项好处就是:通过这一种海外驻军的模式,傅戈给予后世的统治者树立起了扩张疆土的榜样,能长斯占领的地方一定要占,比如西域、朝鲜北部还有缅甸这些地方,不能占的地方就以飞地的形式抢占,有了这些个飞地,秦国就如同在世界上布下的一个个眼线,所有的变化尽收眼底。
第三百六十九节 归航(完满大结局)
除了上面所说的三点好处之外,秦国还有其它额外的收获。
这个收获来自于匈奴人西进对罗马的威胁,世事变幻苍桑,谁也无法预料,想不到在十余年前对秦国构成巨大威胁的匈奴人现在成了罗马人的噩梦。
就在和谈协议签订的当天,约瑟夫这位倒霉的战败国代表又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在罗马的东北边境,依附的诺里克人和陶里斯克人已经得不及罗马的援兵了,在又一次被匈奴铁蹄践踏之后,这两个小部落投降了!
选择臣服于最强者,这本来就是弱者唯一的选择。
罗马人又一次为他们的高傲付出了代价,元老院的那帮贵族、富豪们本以为自己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却不料来自东方的对手会如此的强大。
黄祸来了!
用不了多久,匈奴人就会攻进罗马城,抢劫我们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财富。
怀着这一种深深的恐惧,以阿拉西奥诺为首的罗马上层统治者终于开始审视起新的威胁,显然这一次匈奴人是有备而来,不同于原先在漠北草原的小打小闹,经过了十余年的磨励之后,稽粥——这个冒顿的‘不肖’子孙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统帅。
在过去的十年间,秦国在南方猛烈的扩张,匈奴人也不甘示弱,在与斯拉夫人的长期争斗中,匈奴人依仗着与秦人交战中积累的经验,依仗着优良的骑术、射术横扫欧亚大陆。
现在,斯拉夫人已经完全被匈奴人融合,势力大涨的匈奴人拔剑四顾,却发现背后有一个更强大更令他们敬畏的对手正在步步逼近。
向西,再向西。
怀着对秦人的强烈的畏惧,匈奴人又一次开始了向西方迁移的行程。
而西迁的过程也让稽粥相当地满意,匈奴军队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数个部落。隐隐间他们的兵锋已经抵达了今天的德国、波兰境内。
匈奴的威胁越来越近,傅戈的心情倒是相当的不错,虽然匈奴曾经是秦人不共戴天的死敌,但现在它已经不是,在罗马人的北边,有一咋,强大地匈奴其实对秦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起码罗马人会暂缓对地中海地区的扩张要求。
傅戈有好心情。罗马的执政官阿拉西奥诺就未必有了,匈奴人的攻势让他感到惊恐,为了对付匈奴骑兵,阿拉西奥诺急忙指示约瑟夫向曾经战胜过匈奴的秦国求取‘真经’,当然,这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比如说购进丝绸的价格,罗马人不得不出更高的价格,用经济上的补偿来换取秦国的一些过时地经验,这对于秦、罗马双方来说。都是一笔可以成交地买卖。
于罗马来说。反正贵族富豪们对于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礼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至于出多少钱,有劫掠和奴隶劳作保证。罗马地上层统治者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于秦国来说,匈奴人和罗马的争斗越是激烈,无疑坐享其成的秦国会得益更多,从目前的态势来说,匈奴人占据了优势,罗马人处于防守的弱势,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持战略平衡,就需要耍一些手腕。
而出卖给罗马人一些对付匈奴的‘情报’无疑是可行的一种方法。
在后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依靠着坐山观虎斗而强大起来,现在。对于罗马和匈奴的这场大拼杀,秦国抱地态度也是一样。
归航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来临。
这是无数秦远征军将士盼望的一刻,他们已经离家太久了,他们现在要叶落归根。
大秦天启三年二月初一。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地中海之滨的埃及最大港口亚历山大里亚,从塞琉西安出发的大秦远航舰队正要起瞄,士兵们已经补充好了物资、水、食物以及北非的特产,对于这些志在归家的士兵来说,也许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航行了。
早在十天前。秦骑军大部已经在李烈地统领下,沿着陆路先行返回了巴比伦城,在那里他们将和韩信的大部队会合,然后,会不断有从国内征召来的年轻士兵更替到这支海外驻军队伍之中。
韩信已经正式被傅戈任命为巴比伦总督,总管两河流域和波斯高原一带,在此之前,定远侯张桓则被任命为西域总督,依旧负责协调和治理西域诸城邦的事务。
本来,李烈的职位也已确定,安条克城就是他的驻军所在,不过,由于长期的征战,李烈的身体大不如前,他主动向傅戈请假告老,安条京城的守卫现在由他的儿平,年轻的威武侯李广接替~
李广在历史上终一生而未能封侯,这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