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第9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名字,叫‘地雷’,当骑兵遇上地雷,那真是春光灿烂、血色浪漫
尽管损失惨重,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无法撤退了,只能咬着牙趟过去。冲在前面的蒙古骑兵,好歹发觉地上不喷火了,却见满地的铁蒺藜和成排的拒马挡住了去路,长生天啊,咋这么多花样?这叫人怎么打仗?
还没来得及感叹,就见远处的明军官兵,齐刷刷举起了手中的武器,这又是什么玩意儿啊?蒙古骑兵们依稀认识,这是明军的火铳,但样子又不太一样……其实鸟铳的样子,已经与沈默所熟悉的步枪,别无二致了。
第一列的火枪手一齐射击,密集的枪声响起,便有大量的战马中弹……射人先射马,明军专朝着战马开火。但这还没完,只见在营官的统一号令之下,第一列的火枪手退到阵后,重新装填弹药,早等在他们身后的第二列,马上前进放铳,随之后退重新装填弹药,然后第三及四列前进听号声放火箭,随之后退重新装填火箭……这时第一列的火枪手已经完成装填,再次上前开火。同时战车上的枪手也在不间断的射击,铳声不绝于耳,火力延绵而密集。
尽管战场上已是白烟密布,根本看不清对方,但明军数千支枪炮同时开火,射击精度已经不再重要,密集的弹雨泼洒之下,一排排蒙古骑兵,如割韭菜般的坠马,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蒙古人的预料……在这之前,他们不是没遇见过明军的火器,但每次只要咬咬牙,就能冲过去砍瓜切菜。可现在,前有拒马阻拦,后有如此密集的枪炮,竟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也没法杀到明军阵前。
这就是戚继光对抗骑兵,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其所恃全在火器与战车。车必籍火器以败贼,火器必籍车以拒马,二器之用实相须也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戚继光将前代如鸡肋的战车上,装备了大量更多、更先进的火器。当敌骑进攻,车列方营,鸟铳、火箭、佛郎机轮番施放。如敌不退,火箭车大将军车上的火器齐发。这众多威力较强的火器轮番施放,没有那支骑兵能承受得了。
~~~~~~~~~~~~~~~~~~~~~~~~~~~~~~~~~~~~~~~~~~~
但蒙古骑兵毕竟数量太多,虽然正面进攻惨遭失败,但他们还是从明军两翼火力薄弱的地段杀过来,用绳索扯开拒马,逼近了明军车阵。
这时负责两翼防卫的车营官兵,已经从车阵中列队而出,排成鸳鸯阵——藤牌手在前,狼筅兵掩护、长枪手、鸟铳手在后与敌人厮杀。在身后车阵中密集火力的支援下,竟可以堪堪敌住蒙古骑兵玩命的冲击。
这时候,三个台吉也看出惨重损失不可避免,但他们更知道,如果数倍于敌军都赢不下来,那军心士气就彻底完了绝对不能就此罢休,三人再也顾不上自己的小算盘,亲赴前线督阵,寻找着明军最薄弱的环节,试图突破这该死的车阵。
蒙古军队毕竟是人多势众,在付出惨重代价后,逐渐清开了挡住去路的拒马阵,野兽般红着眼,吼叫着冲上来。明军也拼了,借着枪炮的烟雾,杀手队全面越过鸟铳队,迎着重逢过来的敌骑,摆开了鸳鸯连环阵——这支拥有戚家军优秀血统的精锐部队,与其它贪生怕死、一盘散沙的明军完全不同,他们武艺高强、战法高超,军纪严明,悍不畏死尽管面对着滚滚铁骑,还是毫不畏惧的迎敌而上
阵势随着号令而动,第一声令响,所有官兵跟着大声吶喊,并往前推进一步,第二声响起,再大声吶喊一次再往前推进一步,这时双方已经近到能看见对方的鼻毛了
第三声号令响起,再大声吶喊一次后,不限阵形所有人等一拥而上与敌缠斗在一起,不理会伤亡直到你死我活为止。
战场上炮声隆隆,枪声不断,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吼叫声、哀嚎声混成一片,宛如身处修罗斗场
虽然同是鸳鸯阵,但对付蒙古骑兵比南方的倭寇要吃力多了,对方居高临下,冲击力十足,根本不是血肉之躯能挡住的,但明军悍不畏死,手中的武器也全都是用来克制骑兵的,他们用长枪、狼筅、钩镰等长兵器刺伤敌兵,用大棒专打马脸。而且因为双方高下有别,所以并不影响身后的鸟铳手火力支援,若不是战场上烟雾太大,影响了射击的精度,恐怕蒙古人早就支撑不住了。
蒙古人是狼一样的性子,平时狡猾多疑,不会轻易投入战斗,但一旦厮杀开来,就凶相毕露,不死不休,尽管损失惨重,血流成河,却仍然派出一拨拨的骑兵,冲击着明军的阵地,就像潮水冲刷着礁石,就算那礁石再坚固,也难以抵挡潮水的侵蚀。
戚家军出现了不小的伤亡,但他们严酷的连坐制度,让士兵只能死死的抵挡住敌军的铁骑,就算被践踏成泥,也不敢向后一步。
戚继光肃立在中军,看到各线都有支撑不住的迹象,只能毫不犹豫的出动了战略预备队——车营打开数个门口,早就憋急了的杀手骑兵冲出去,像一支支利矛刺穿了蒙古人的前锋线,令其攻势也为之一滞。
趁此良机,戚继光赶紧下令,命步营官兵撤回车城中休整,同时把所有的弹药,不计消耗的打出去,在火力压制与骑兵骚扰结合下,终于稳住了阵脚。
看着眼前的场景,三个台吉的脸色差极了,虽然损失还无法统计,但仅凭目测,也能看出是从未有过的惨重。许多率军冲锋的将领,都在他们眼前坠马,就像拿刀子剜他们的心一样。
“不能再打下去了”丙兔两眼血红道:“马芳他们马上就到了,我们会被包围的”
“放屁”布彦大吼道:“一定要把他们统统杀光”
辛爱阴沉着脸,望着前方厮杀成一团的两军,突然叹了口气,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处处被算计,终于被一步步逼进陷阱了。
看一眼犹在争吵不休的兄弟,他声音低沉道:“我们中计了,马王爷须臾便至,到时候所有人都插翅难飞。”说着抽出自己缀满珠宝的金刀道:“都别藏着掖着了,拿出全部家底,拼死杀出条血路来吧”他爆发出一声野兽的嘶吼道:“冲啊,长生天保佑我们”便一夹马腹,率先冲了出去。
布彦和丙兔面面相觑,知道大哥这下是玩命了,这才明白,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相对着点点头,也率领亲卫中军投入了战团。
看到三位台吉身先士卒,蒙古军队士气大振,对神机营的攻势也越来越猛烈,他们在前面伙伴的掩护下,纷纷张开硬弓,把复仇的箭支射入明军阵中。
“御”戚继光暴喝一声,马上有鼓点传令。盾牌手想也不想,立刻举起了桌面似的大盾,罩住了自己和身边的袍泽,‘噗噗噗噗’,羽箭雨点般射在车厢上、盾牌上,但也有不少从空隙中,扎入了明军的身体。
一阵欢呼声响起,蒙古骑兵便要趁他病要他命,一跃而上解决战斗。
“刺”戚继光又一声令下,鼓声一变,盾牌齐刷刷的撤下,千百条长枪斜刺出来,顿时把车阵变成了巨大的铁刺猬。
而那些中箭的明军,也没有像蒙古人想象的那样,失去战斗力,而是咬着牙继续射击……这支精锐的部队,士兵皆身着坚韧的甲胄,能大大降低弓箭造成的伤害。这让蒙古骑兵猝不及防之下,又吃了闷亏。
“冲”戚继光再下令,重新整队的步营将士,再次从阵中杀出,一鼓作气,把逼近的敌兵又赶出一丈多远。双方就这样你进我退、我退你进、呈拉锯态势反复多次,蒙古骑兵已经拼了老命,但仍无法攻破明军的车阵,反而在其密集的火力面前损失惨重,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绝望的表情 。
但更让他们绝望的还在后头。就在三个台吉为破敌焦头烂额之时,便听外围一片惊恐骚乱之声,循声一看,原来是追兵出现了。
“还是来了”辛爱叹一声,看看自己的兄弟道:“那就战吧,不行就突围,好自为之吧……”
两人的眼睛通红,点点头,各自去聚拢本部人手,准备应战。
马芳和谭纶的追兵,其实没有表现出的那么菜,他们故意拖在后面,好让蒙古人麻痹大意,自己也好从容布阵。当他们兵分三路,从东南北三面包抄而来时,正好和戚继光的部队四面包围了蒙古人,口袋终于扎紧,伏击战变成了歼灭战
此时此刻,马芳终于释放出压抑已久的能量,他依旧身先士卒,率领马家健儿冲荡敌阵,但这次蒙古兵能明显感觉到,马家军攻势之凌厉,远远超过了之前交战时的水平,显然对方曾刻意隐藏了实力。大为吃惊之余,求生的欲望战胜了一切,蒙古人也顾不上害怕了,疯狂的冲杀着,做困兽犹斗
六万人马在旷阔的原野上团团厮杀,一场鏖战从下午一直打到黄昏时分,天空仿佛都被血染红了,被烟熏黑了,变成令人窒息的红黑色……
马芳把十年的怨气,统统释放在这一场,他仿佛一头雄狮,率领自己的狮群,不知疲倦的反复冲杀,冲杀间竟然砍损三把马刀,浑身挂彩十余处,但仍然奋战不休。在他的激励下,马家军的将士也完全恢复了当年的雄风,所到之处、无人可敌
那厢间,尹凤也不甘示弱,率领保定骑兵与敌军奋力厮杀,有马家军的榜样在前,将士们哪个都不敢贪生怕死,超水平发挥出了技战实力,与蒙古人猛冲猛打不落下风。
谭纶则冷静的调动着,各勤王军中凑出来的部队,见哪里吃紧,便派一支人马过去支援,见包围圈有漏洞,又命一部人马赶紧过去堵住。明军已经完全打出了士气,这时候人人争先、各个奋勇,尽管这些官兵来自不同的军镇,但谭纶依然可以如臂使指,指挥他们做出恰当的战术动作。
月上中天,火把将战场照得亮如白昼。
经一夜恶斗,骄横的蒙古骑兵终于倒在明军坚韧的精神面前,仓皇的扔下满战场的尸体拔马溃散。马芳已经杀红了眼,哪肯善罢甘休,毫不犹豫的率军追击;尹凤也不甘落后,追击;戚继光也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骑兵派了出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教胡马度阴山
战场上喊杀声渐去,只剩下哀嚎遍野。不能追击的步兵开始打扫战场、救治死伤,戚继光则拨马和谭纶汇合。两位将领在月光下相视而笑,四天来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出兵、奔袭、诱敌、据守、破敌,追杀……竟然仿佛过了很久很久。
良久良久,谭纶才嘶声道:“元敬,我们赢了……”
“大人,我们赢了”戚继光抹一把眼角的泪水,笑起来道:“快向督帅大人报喜我等不辱使命”
谭纶却面色一滞,脸上浮现浓重的忧虑,低声道:“知道俺答为何没来救他的儿子们吗?”
“我正奇怪呢。”戚继光道:“按说以俺答的精明,断不会让两部分开太远,一定会寻求汇合的……”说着脸色一变,轻声道:“难道……”
“不错……”谭纶点头道:“大人亲身作饵,进驻万全右卫,这才把俺答的人马吸引过去。”说着望向东北方向,满脸忧色道:“一天以前,便已经被蒙古人团团围住,也不知现在怎样了。”
“荒唐,怎能让督帅大人的千金之躯,冒这种险呢?”戚